张定国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定国,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中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医学书籍三本;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医学科技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和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等多个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力生心血管基金等三项基金;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展开
  • 血脂高能喝蜂蜜水吗

    血脂高能否喝蜂蜜水需综合多方面考量,蜂蜜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不同血脂高人群情况不同,单纯血脂高无其他基础疾病人群可少量喝但要控量,合并其他疾病人群需更谨慎,从血脂代谢角度长期大量喝可能影响脂质代谢平衡,要综合权衡利弊。 蜂蜜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约占总成分的70%-80%,还含有少量维生素、矿物质等。从糖分角度看,血脂高人群需控制糖分摄入,因为过多糖分可能转化为脂肪,影响血脂水平。但蜂蜜中的糖分属于单糖,适量饮用时,对于一般血脂高人群,如果整体饮食控制较好,偶尔少量喝蜂蜜水,可能对血脂影响相对有限。不过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血脂高人群,由于蜂蜜升糖较快,会明显影响血糖波动,进而可能间接影响血脂代谢,这类人群则不建议喝蜂蜜水。 儿童血脂高情况特殊:儿童血脂高相对较少见,多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如果儿童血脂高是单纯生活方式因素导致,一般不建议给儿童喝蜂蜜水,因为儿童的代谢系统尚不完善,过多糖分摄入可能干扰正常代谢,而且市场上部分蜂蜜可能存在细菌污染风险,对于儿童健康威胁更大。 不同血脂高人群的具体分析 单纯血脂高无其他基础疾病人群:可以喝蜂蜜水,但要注意量,每天饮用蜂蜜水的量控制在100ml以内较为合适,且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饮用,避免餐后立即饮用,减少对血糖和血脂的瞬时影响。同时,要结合整体饮食结构,保证低脂、低热量、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如多吃蔬菜、粗粮等,保持均衡饮食。 合并高血压等其他疾病的血脂高人群:如果同时合并高血压,喝蜂蜜水需更加谨慎。因为蜂蜜中含有一定量的钾等矿物质,但主要还是糖分影响为主。这类人群在喝蜂蜜水时更要严格控制量,并且要密切监测血压和血脂变化,一旦发现饮用后血脂或血压波动较大,应停止饮用并及时就医调整饮食方案。 从血脂代谢角度的影响 从血脂代谢途径来看,体内的脂质代谢涉及肝脏合成、外周组织利用等多个环节。蜂蜜中的糖分被人体吸收后,会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在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的同时,也可能会影响脂质的代谢方向。适量情况下,对血脂代谢的干扰相对较弱,但如果长期大量饮用蜂蜜水,就可能打破脂质代谢的平衡,导致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升高。所以血脂高人群在考虑喝蜂蜜水时,要从长期的饮食综合管理角度出发,权衡利弊。

    2025-10-09 11:40:39
  • 心脏骤停引起的昏迷一般几天醒

    心脏骤停引起的昏迷苏醒时间个体差异大,受心脏骤停时间长短、脑损伤严重程度、救治是否及时有效、个体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儿童、老年人有各自特殊情况,具体苏醒时间由专业医疗团队综合评估判断。 心脏骤停的时间长短:心脏骤停持续时间越长,脑缺氧缺血的程度越严重,苏醒的时间可能会越晚。例如,心脏骤停超过10分钟,脑损伤往往较为严重,苏醒难度增大且时间可能延长。 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如果心脏骤停导致了严重的脑梗死、脑出血等脑损伤情况,脑功能恢复困难,苏醒时间会相应延长。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进行评估。 救治是否及时有效:心脏骤停发生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电除颤等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脑损伤,有助于患者更早苏醒。例如,在心脏骤停发生后4分钟内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相对较好,苏醒时间可能相对较短。 个体的基础健康状况:年轻人通常基础健康状况较好,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储备功能相对较强,在心脏骤停后可能相对更容易苏醒,苏醒时间可能较短;而老年人本身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心肺脑功能相对较弱,心脏骤停后昏迷的苏醒时间往往较长,且预后相对较差。女性和男性在这方面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但个体差异主要还是取决于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心脏骤停后昏迷的苏醒时间可能更长,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整体状况和脑功能的恢复。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心脏骤停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的脑功能恢复潜力相对较大,但也需要尽快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等救治。儿童心脏骤停后的昏迷苏醒时间同样受上述因素影响,且需要特别注意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救治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儿童的生理特点,如儿童的胸廓较薄,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力度和深度要合适等。 老年人:老年人心脏骤停后昏迷苏醒时间长,且复苏后并发症风险较高。在救治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要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因为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多,预后不确定性较大。 心脏骤停引起的昏迷苏醒时间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时间难以一概而论,需要由专业的医疗团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2025-10-09 11:38:53
  • 老年人血压高压110低压70正常吗

    老年人血压高压110mmHg低压70mmHg在正常范围内,但需结合个体情况判断,要考虑年龄致血管弹性变化、基础疾病对血压影响、生活方式作用,即使当前正常也应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若有不适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问题。 一、老年人血压高压110mmHg低压70mmHg的正常性判断 一般来说,成年人收缩压(高压)的正常范围是90-139mmHg,舒张压(低压)的正常范围是60-89mmHg,所以老年人血压高压110mmHg、低压70mmHg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但需要结合老年人的个体情况综合判断,比如老年人是否有基础疾病等情况。 二、需考虑的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会发生变化,不过仅从血压数值看,110/70mmHg处于正常区间,但仍要关注血管弹性变化对血压长期影响的监测。例如,随着年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可能升高,即使当前血压正常,也需要关注血管状态。 (二)基础疾病情况 如果老年人有冠心病等心血管基础疾病,血压在110/70mmHg时,要考虑血压对心脏供血等方面的影响。因为对于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合适的血压范围有助于心脏的血液供应,如果血压过低可能影响心肌的灌注等情况。但如果是没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单纯这个血压数值是正常的。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方面:如果老年人长期保持低盐、低脂等健康饮食,有助于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当前的血压数值可能与健康饮食有一定关系。但如果饮食不合理,高盐饮食等可能会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不过当前血压正常不代表未来不受饮食影响。 2.运动方面:适当运动的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好,血压调节能力可能相对较强,当前的血压数值可能与运动习惯有关。但如果运动不当,过度运动等也可能对血压有影响,不过当前血压正常。 三、特殊提示 对于老年人,即使当前血压正常,也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一般建议至少每年测量几次血压,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情况。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继续维持合理的饮食,适量进行适合自身的运动等。如果老年人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即使血压在正常范围,也需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因为有些老年人可能对血压的轻微波动更为敏感,从而出现不适症状。

    2025-10-09 11:38:09
  • 高血压吃乌梅有什么好处

    乌梅对高血压可能有一定益处,因其富含钾元素可助钠排出,含抗氧化物质能减轻血管氧化应激损伤,但高血压患者食用需注意: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要控糖摄入;不同个体因身体状况差异需合理选择食用量;正在服药者需咨询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一、乌梅对高血压可能的益处及相关科学依据 (一)富含钾元素相关作用 乌梅中含有一定量的钾元素,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钾元素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人体摄入过多钠元素会导致钠水潴留,进而升高血压,而钾能通过促进肾脏排泄钠来帮助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辅助降低血压。有研究表明,机体钾摄入不足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适当补充钾可对血压产生有益影响,乌梅中的钾元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这样的作用。 (二)抗氧化作用相关影响 乌梅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如酚类化合物等。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氧化应激状态,过多的氧化应激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等,导致血管功能异常,促进高血压的发展。而乌梅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血管的损伤,有助于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对血压的稳定可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些动物实验发现,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乌梅中的抗氧化成分也具备类似潜在作用基础。 二、高血压患者食用乌梅的注意事项 (一)血糖影响方面 乌梅含有一定糖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谨慎食用。因为过多糖分摄入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而血糖的不稳定可能会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糖尿病的病情控制。这类患者在食用乌梅时应严格控制摄入量,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二)个体差异方面 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状况存在差异,比如有的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胃肠道疾病等。如果高血压患者本身胃肠道功能较弱,过多食用乌梅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症状。所以这类患者在食用乌梅时要根据自身胃肠道耐受情况来合理选择食用量。 (三)药物相互作用方面 如果高血压患者正在服用其他药物,需要注意乌梅可能与某些药物存在相互作用。虽然目前相关明确的严重相互作用报道较少,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食用乌梅前咨询医生,尤其是正在服用影响胃肠道吸收或代谢相关药物的患者,以避免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2025-10-09 11:37:32
  • 喝完酒心脏不舒服怎么办

    饮酒后心脏不舒服,需先停止饮酒休息,观察症状表现,可尝试深呼吸、饮水等简单缓解措施,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症状要立即就医,后续要控制饮酒量、定期体检来预防。 一、停止饮酒并休息 原因:饮酒后心脏不舒服,首先应立即停止饮酒,因为酒精继续摄入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休息,减少身体的活动量,让身体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如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更需要尽快休息来缓解心脏不适;年轻人若平时饮酒后出现心脏不舒服,也应及时休息,避免因继续活动使心脏负担加重。 二、观察症状表现 症状类型及观察要点:密切观察心脏不舒服的具体症状,比如是胸痛、心悸、胸闷还是其他表现。如果是胸痛,要留意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等;心悸则要关注心跳的快慢、是否有不规则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冠心病的患者,饮酒后出现心脏不舒服更要格外仔细观察症状变化,因为基础病史可能会使病情有更复杂的发展。 三、尝试简单缓解措施 呼吸调整:可以尝试深呼吸,慢慢地吸气,让腹部膨胀,然后再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体,可能对缓解心脏不舒服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进行深呼吸调整,但要注意节奏均匀。 饮水:适量饮用一些温水,补充身体因饮酒丢失的水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脏的不适,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饮用过多,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出现严重症状:如果心脏不舒服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胸痛剧烈、呼吸困难、头晕、晕厥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就诊。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有家族心脏病史等,饮酒后出现心脏不舒服更要警惕,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心脏急性事件发生的可能。 五、后续预防建议 控制饮酒量:了解自己的身体对酒精的耐受程度,尽量避免过量饮酒。对于不同性别,男性和女性对酒精的代谢等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女性相对更易受到酒精对心脏等器官的影响,所以更要注意控制饮酒量。 定期体检:有心脏基础疾病风险或已有相关症状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相关的体检,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脏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025-10-09 11:36: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