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国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定国,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中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医学书籍三本;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医学科技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和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等多个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力生心血管基金等三项基金;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展开
  • 速效救心丸的作用功效及副作用

    速效救心丸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与急救能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服后有胃肠道不适,少数人有过敏反应,孕妇禁用,有出血倾向患者使用需谨慎,老年人用需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儿童应避免使用。 一、速效救心丸的作用功效 速效救心丸主要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来发挥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等。在临床应用中,它可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与急救,能有效缓解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经多项临床研究验证,对改善心肌缺血具有明确效果,可提升患者的心脏供血状况,减轻心绞痛发作时的不适。 二、速效救心丸的副作用 1.胃肠道不适: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恶心、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这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关,一般在停药或调整用药后可有所缓解,但具体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如有严重胃肠道不适需及时就医评估。 2.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等,这是由于个体对药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所致,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治疗措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应禁用速效救心丸,因其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期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对胎儿发育造成潜在风险。 有出血倾向患者:此类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因为速效救心丸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风险,使用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及出血风险,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用药。 老年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使用速效救心丸时需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儿童:儿童应避免使用速效救心丸,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目前缺乏儿童使用该药物的安全有效数据支持,为保障儿童用药安全,不应将速效救心丸用于儿童群体。

    2025-10-09 10:56:52
  • 高中生血压140正常吗怎样引起的

    高中生血压140mmHg属收缩压偏高情况,引起原因包括生活方式因素(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心理因素(学习压力大致紧张焦虑使血压升高)及疾病因素(如肾脏疾病、心血管先天性疾病等可致血压升高)。 一、高中生血压140是否正常 正常血压的收缩压(高压)范围一般在90-139mmHg,舒张压(低压)范围在60-89mmHg。高中生血压140mmHg属于收缩压偏高情况,需要进一步评估。 二、引起原因 1.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方面:如果高中生长期高盐饮食,摄入过多的钠盐会使体内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例如,经常食用腌制食品、咸菜等,其中钠盐含量较高。另外,如果长期大量摄入高脂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可能会引起肥胖,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易出现血压升高。 缺乏运动:高中生学业负担较重,可能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长期缺乏运动可导致身体代谢减慢,脂肪堆积,心肺功能下降,进而影响血压调节,使血压容易升高。 作息不规律:熬夜、睡眠不足等作息不规律的情况较为常见。长期熬夜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体内一些激素分泌失衡,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2.心理因素: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的状态下。精神长期紧张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例如,考试前的紧张情绪可能会使血压短时间内升高。 3.疾病因素:某些继发性高血压疾病也可能导致高中生血压升高,虽然相对较少见,但也需要考虑。例如,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会影响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导致水钠潴留,引起血压升高;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等心血管系统的先天性疾病,也会导致血压异常升高。

    2025-10-09 10:53:49
  • 心肌梗塞患者不能吃什么

    心肌梗塞患者需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及刺激性饮料、产气多的食物,高盐食物致血压升高增心脏负担,高脂肪食物中动物油脂类使脂质成分升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食物升胆固醇水平,高糖食物致血糖波动影响心血管,咖啡和浓茶刺激心脏和神经,产气多食物致腹胀影响心脏功能。 高脂肪食物 1.动物油脂类:动物油如猪油、牛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大量摄入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进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心肌梗塞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有关。比如长期大量食用油炸食品,其中使用的动物油会使患者血脂异常。 2.高胆固醇食物:像动物内脏(肝、肾等)、蛋黄等,胆固醇含量较高,心肌梗塞患者食用后会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上升,影响心血管健康。例如经常吃蛋黄的患者,其血液胆固醇可能会超出正常范围,增加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 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会引起血糖波动,导致胰岛素抵抗等问题,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例如糖果、含糖饮料等,大量摄入后血糖快速升高,然后又迅速下降,对血管内皮等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心肌梗塞患者病情控制。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心肌梗塞患者,高糖饮食会使血糖难以管控,加重病情。 刺激性饮料 1.咖啡: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可能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对于心肌梗塞患者,这会增加心脏的额外负担。有研究表明,大量饮用咖啡后部分患者心率会明显增快,不利于心脏功能维持。 2.浓茶:浓茶中含有较多的茶碱等成分,也会刺激心脏和神经系统,可能引发心悸等不适症状,对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脏功能有不利影响。 产气多的食物 一些产气多的食物可能会引起患者腹胀,进而导致膈肌上抬,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例如豆类,食用后可能在胃肠道内产生较多气体,使患者感觉腹部不适,对于本身心脏功能已受影响的心肌梗塞患者,这种不适可能会间接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和功能状态。

    2025-10-09 10:53:09
  • 临床上血脂异常有几类

    临床上血脂异常主要有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血脂异常、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几类。高胆固醇血症是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与遗传、不良生活方式及某些疾病有关;高甘油三酯血症是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与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酗酒、糖尿病等有关;混合型血脂异常是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与遗传、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有关,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患相应血脂异常。 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TG正常范围一般为<1.7mmol/L,边缘升高为1.7-2.25mmol/L,升高则是≥2.26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与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酗酒、糖尿病等因素相关。儿童如果有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情况,也可能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容易伴随高甘油三酯血症,而且长期大量饮酒者也易出现该类血脂异常。 混合型血脂异常: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升高,即TC升高且TG升高。其病因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比如既有不良的饮食结构导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摄入过多,又有运动不足等生活方式问题,同时可能合并有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都可能出现,例如中年人群若存在上述多种不良因素叠加,就较易出现混合型血脂异常,儿童如果有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遗传背景,也可能患病。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HDL-C正常范围一般为≥1.04mmol/L,降低则是<1.04mmol/L。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降低与遗传、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存在家族性低HDL血症的情况需要重视,成年人中吸烟者、肥胖者以及缺乏运动者较易出现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2025-10-09 10:51:17
  • 心房扑动的特征

    心房扑动具有特定心电图特征,即心房活动呈规律锯齿状扑动波(F波),频率250-350次/分钟,心室率或规则或不规则,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但有特殊情况时可异常;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儿童有烦躁不安等,成年人有心悸等,老年人可诱发或加重基础心脏病;其血流动力学影响为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功能,心输出量减少,会加重有基础心脏疾病患者的病情。 心房活动呈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称为F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线消失,在Ⅱ、Ⅲ、aVF或V1导联上最明显,典型房扑的F波频率通常为250~350次/分钟,大多数呈2:1或4:1下传,所以心室率规则。如果传导比例不固定,则心室率不规则。 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原先有束支传导阻滞或经房室旁路下传时,QRS波群可增宽、形态异常。 症状表现 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儿童: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表现,这是因为心房扑动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影响全身器官供血供氧。例如婴儿可能比平时更容易哭闹,且在活动后上述症状加重。 成年人:常见症状有心悸、胸闷、乏力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这是由于心房扑动时心室率若过快,会使心脏舒张期缩短,心输出量降低,进而影响重要脏器灌注。 老年人: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绞痛,本身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能使心力衰竭症状恶化,因为心房扑动影响心脏正常的收缩舒张顺序,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加重心脏负担。 血流动力学影响 心房扑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心输出量较正常窦性心律时减少。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这种心输出量的减少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例如,原本心功能就处于边缘状态的患者,心房扑动会使心脏泵血功能明显下降,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出现相应的缺血缺氧表现。

    2025-10-09 10:50: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