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肝胆胰外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对腹腔镜及胆道镜、保胆取石 等微创治疗积累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咸国哲,医学博士 承担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和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韩国延世大学severance医院Fellowship研修一年。展开
个人擅长
肝胆胰外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对腹腔镜及胆道镜、保胆取石 等微创治疗积累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胆囊结石能喝牛奶么

    胆囊结石患者能否喝牛奶分情况,低脂牛奶可适量饮用,全脂牛奶需谨慎,儿童患者选低脂专用奶且控量,老年患者选低脂奶并注意饮用时间、量及结合自身疾病情况。 全脂牛奶需谨慎:全脂牛奶中脂肪含量较高,胆囊结石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刺激胆囊收缩,从而引发胆绞痛等不适症状。因为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功能可能存在一定障碍,进食高脂肪食物容易诱发胆囊的收缩反应,所以全脂牛奶不建议胆囊结石患者大量饮用。 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 儿童胆囊结石患者:儿童胆囊结石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对于牛奶的饮用更要严格把控。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但如果是全脂牛奶,同样可能因高脂肪刺激胆囊导致不适。一般建议选择低脂的儿童专用牛奶,且摄入量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如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判断,通常每日不超过200毫升为宜,同时要密切观察饮用后儿童的身体反应。 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在牛奶饮用上更要谨慎。老年患者如果选择饮用牛奶,优先选择低脂牛奶,并且要注意饮用的时间和量。建议在饭后少量饮用,每日饮用150-200毫升左右,避免在空腹时饮用牛奶,因为空腹时饮用牛奶可能会更快地引起胆囊收缩反应。同时,老年患者还要结合自身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如果合并糖尿病,要选择无糖的低脂牛奶,防止血糖波动。

    2025-09-17 12:55:34
  • 人体胆囊有多大

    人体胆囊大小因个体及胆汁充盈程度而异,正常成人胆囊长约7-9厘米、宽约3-4厘米、容量约40-60毫升,儿童胆囊大小随年龄增长变化,新生儿胆囊长约2.5-3.5厘米、宽约1.5-2厘米、容量约10-20毫升,之后逐渐接近成人范围但有个体差异,与多种因素相关。 人体胆囊大小因个体及胆汁充盈程度而异,正常成人胆囊长约7-9厘米、宽约3-4厘米、容量约40-60毫升,儿童胆囊大小随年龄增长变化,新生儿胆囊长约2.5-3.5厘米、宽约1.5-2厘米、容量约10-20毫升,之后逐渐接近成人范围但有个体差异,与多种因素相关 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有浓缩和储存胆汁的作用。正常成人胆囊长约7~9厘米,宽约3~4厘米,容量约40~60毫升。不过,其大小会因个体差异以及胆汁的充盈程度等有所不同。例如,当胆汁充盈时,胆囊可能会相对大一些;而胆汁排空后,胆囊则会相应变小。对于儿童来说,胆囊的大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年龄越小,胆囊相对可能越小,但具体数值也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新生儿胆囊长度约2.5~3.5厘米,宽度约1.5~2厘米,容量约10~20毫升,随着儿童生长发育,胆囊会逐渐接近成人的大小范围,但仍会存在个体间的差异,这与儿童的体型、饮食等生活方式因素以及是否有基础病史等都可能相关。

    2025-09-17 12:54:28
  • 胆结石术后饮食菜谱是什么

    胆结石术后饮食应根据个体情况和恢复阶段调整,包括清流食、流食、半流食、低脂饮食等,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胆固醇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个体化调整,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1.术后初期(1-2天) 清流食:包括水、清汤、果汁等。 目的:缓解胃肠道压力,促进恢复。 2.术后第2-3天 流食:如米汤、藕粉、果汁等。 半流食:如粥、面条、馄饨等。 目的:逐渐增加食物摄入量,同时避免过度刺激胃肠道。 3.术后3天后 低脂饮食:选择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腐、蔬菜等。 避免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高脂肪肉类等。 规律饮食:每天定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4.注意事项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预防便秘。 控制胆固醇摄入:胆结石患者通常需要限制胆固醇摄入量。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酸性食物,以及咖啡、茶等。 个体化调整: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手术方式和恢复情况,饮食菜谱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有特殊的饮食需求或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此外,胆结石术后的饮食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果出现消化不良、腹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饮食并告知医生。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对于预防胆结石的复发也非常重要。

    2025-09-17 12:48:57
  • 胆囊切除后CT报告显示胆囊内及胆囊管有多发结石是怎么回事

    残留结石成因是术中胆道探查不充分或结石位置特殊致部分未取净,与术前结石数量分布等病史相关且根本是手术未彻底清除,结石再生机制为胆囊切除后胆汁储存排放模式改变致成分失衡易引发再生,代谢异常、既往胆道感染、中老年、女性、高脂饮食等会增加再生风险。 一、残留结石成因 胆囊切除手术中,若术中胆道探查不充分或结石位置特殊,可能导致部分结石未被完全取出,术后通过CT检查可发现胆囊内及胆囊管存在多发结石。此情况与患者术前胆囊结石的数量、分布复杂性等病史相关,若术前结石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残留结石的可能性增大,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相对减退,手术操作时结石残留的风险评估需更精准,但根本是手术操作未能彻底清除结石。 二、结石再生机制 胆囊切除后,胆道的胆汁储存与排放模式改变,胆汁酸肠肝循环等生理过程受影响,胆汁中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比例失衡,易引发结石再次形成。存在代谢异常(如高胆固醇血症)或既往有胆道感染病史的患者,结石再生风险更高。不同年龄人群中,中老年患者因代谢功能逐渐减退,结石再生的概率相对增加;女性患者受激素等因素影响,虽非绝对,但综合代谢等因素也可能使结石再生风险有别,生活方式中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会进一步促进结石再生,这些因素均参与结石再生的病理过程。

    2025-09-17 12:47:55
  • 肝胆排毒方法

    肝胆排毒是促进肝脏和胆囊功能的自然疗法,包括饮食调整、草药和营养补充剂、适度运动、胆囊按摩、避免毒素暴露和定期排毒。但并非所有人都适用,如有健康问题或疑虑,应咨询医生。 1.饮食调整: 增加蔬果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纤维和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体内毒素。 避免高脂肪、高糖和加工食品: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喝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 2.草药和营养补充剂: 蒲公英根:具有利胆作用,可促进胆汁分泌。 奶蓟草:对肝脏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维生素C和E:抗氧化剂有助于减轻肝脏压力。 3.适度运动: 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瑜伽和深呼吸:放松身心,促进肝脏功能。 4.胆囊按摩: 在腹部顺时针按摩胆囊区域,有助于促进胆囊排空。 5.避免毒素暴露: 减少吸烟和饮酒。 避免接触化学毒物和污染物。 6.定期排毒: 可以考虑进行短时间的果汁排毒或灌肠,但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肝胆排毒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某些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服用药物的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此外,肝胆排毒方法不能替代医学治疗。如果您有特定的健康问题或疑虑,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保健提供者的建议。

    2025-09-17 12:46: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