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肝胆胰外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对腹腔镜及胆道镜、保胆取石 等微创治疗积累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咸国哲,医学博士 承担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和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韩国延世大学severance医院Fellowship研修一年。展开
个人擅长
肝胆胰外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对腹腔镜及胆道镜、保胆取石 等微创治疗积累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胆结石的原因

    胆结石的形成原因包括胆固醇代谢异常、胆汁淤积、胆囊收缩功能减退等,此外,高脂肪饮食、肥胖、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其发生风险。 1.胆固醇代谢异常: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超过了胆汁的溶解度,就会形成胆固醇结晶,进而形成胆结石。 2.胆汁淤积:胆汁的流动受阻,胆汁中的成分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导致胆汁淤积,有利于胆结石的形成。 3.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囊的收缩功能减弱,不能有效地排空胆汁,使胆汁中的成分更容易沉淀和结晶,形成胆结石。 4.其他因素:长期的高脂肪饮食、肥胖、糖尿病、肝硬化、某些药物(如雌激素、降脂药等)的使用等,也可能增加胆结石的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胆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胆结石的治疗,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症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较小的无症状的胆结石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等方法进行观察;较大的有症状的胆结石或存在并发症的胆结石,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此外,对于胆结石的预防也非常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有助于降低胆结石的发生风险。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胆囊疾病,也是预防胆结石的重要措施。 总之,胆结石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于胆结石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对于健康人群,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以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2025-10-28 11:37:49
  • 胆结石的形成的原因

    胆结石形成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胆囊收缩功能异常、胆道感染因素、遗传因素有关,胆汁成分比例失调包括胆固醇与胆盐、卵磷脂比例失调及胆红素代谢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有胆囊运动迟缓,胆道感染因素有细菌、寄生虫感染,遗传因素有家族遗传倾向。 胆红素代谢异常:当胆红素代谢出现问题时,如胆道感染等情况,胆红素浓度升高,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钙,也可能促使胆结石形成。 胆囊收缩功能异常 胆囊运动迟缓:胆囊的正常收缩有助于胆汁的排空。如果胆囊运动功能减退,胆汁在胆囊内停留时间过长,胆汁中的成分就容易浓缩,导致结石形成。老年人胆囊肌收缩力下降,相对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长期不规律进食,如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囊收缩不规律,胆汁排空延迟,增加胆结石风险。 胆道感染因素 细菌、寄生虫感染:胆道感染时,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可作为核心,促使胆汁中的成分围绕其沉积形成结石。例如,蛔虫残体或虫卵可成为胆结石的核心,引发胆道感染的同时促进结石形成。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胆道感染相关的胆结石问题。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倾向: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胆汁的成分、胆囊的收缩功能等,使得一些人具有更容易形成胆结石的体质。如果家族中有胆结石患者,其他家庭成员患胆结石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遗传因素在儿童胆结石患者中也可能存在影响,虽然儿童胆结石相对较少,但有家族遗传史的儿童需要更加关注饮食等生活方式以降低风险。

    2025-10-28 11:37:13
  • 早晨散步能否加速胆结石排出

    适度身体活动包括早晨散步可促进胃肠道蠕动间接影响胆汁代谢,规律运动虽助胆囊正常收缩但对胆结石排出作用微弱,胆结石排出需专业医师据结石情况采取医疗手段,一般人群有胆结石可适度早晨散步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以自身耐受为宜,老年胆结石患者或合并基础疾病者早晨散步应遵医生指导把控强度时长,运动中出现异常表现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以防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风险。 一、运动对胆汁代谢的基础影响 适度的身体活动(包括早晨散步)可促进胃肠道蠕动,间接影响胆汁排泄。有研究表明,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持胆囊正常收缩功能,使胆汁排泄相对更顺畅,但这种影响属较为微弱的生理性调节,单纯依靠早晨散步难以直接促使胆结石排出。 二、胆结石排出的医学干预属性 胆结石的排出需结合结石具体情况由专业医师评估并采取相应医疗手段。例如,直径较小的胆固醇结石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存在自然排出可能性,但这依赖于结石特性、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等多因素综合判断,绝非仅通过早晨散步就能达成,不能替代正规的医学诊疗措施。 三、不同人群的运动注意要点 一般人群:若存在胆结石情况,可进行适度早晨散步,但需注意运动强度以自身耐受为宜,避免因过度运动引发身体不适。 特殊人群:老年胆结石患者或合并心肺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者,早晨散步时应遵循医生指导,把控运动强度与时长,若运动中出现腹痛、心悸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以防运动不当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健康风险。

    2025-10-28 11:36:55
  • 肝脏上出现囊肿是否严重

    单纯性肝囊肿多为先天性良性病变,多数体积小无症状定期超声监测,直径大于五厘米有症状需评估,寄生虫性肝囊肿如肝包虫病严重需手术,儿童肝囊肿关注生长速度,老年人发现肝囊肿需综合基础病情况选身体负担小的干预方式。 一、单纯性肝囊肿的严重性评估 单纯性肝囊肿多为先天性,属良性病变。多数体积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单纯性肝囊肿通常不严重,定期通过超声检查监测即可,一般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腹部超声,观察囊肿直径、数目等变化。若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压迫周围组织等情况,对肝脏功能及身体健康影响较小。但当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时,可能因压迫周围胆管、血管或邻近脏器出现右上腹隐痛、腹胀等症状,此时需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干预。 二、寄生虫性肝囊肿的严重性 如肝包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感染引起),此为严重情况。肝包虫囊肿会逐渐破坏肝组织,若不及时治疗,囊肿可能破裂引发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还可累及肺部等其他脏器,严重威胁健康,需尽早通过手术等方式处理。 三、不同人群肝囊肿的特殊性 儿童:儿童肝囊肿多为先天性,需关注囊肿生长速度,若囊肿短期内明显增大或出现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异常情况,多数先天性小囊肿定期监测即可。 老年人:老年人发现肝囊肿时,需综合评估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若肝囊肿引起不适症状,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疾病情况,优先考虑对身体负担小的干预方式。

    2025-10-28 11:35:11
  • 胆结石每天隐痛正常吗

    胆结石每天隐痛通常不正常,多因结石刺激胆囊黏膜或致胆囊管轻度梗阻等,结石刺激会引发胆囊炎性反应等致隐痛持续,胆囊功能异常使胆汁排出不畅也会引发,不同人群有差异,出现此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据情采取治疗或干预措施。 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情况 结石刺激:胆结石在胆囊内活动时,会不断刺激胆囊壁,引起胆囊的炎性反应等,从而导致隐痛持续存在。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儿童患胆结石相对较少,但一旦患病出现隐痛也需重视;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可能与年轻人不同,但同样需要关注胆结石带来的不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饮食等可能增加胆结石形成风险,进而引发隐痛,有胆结石病史的人若不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隐痛可能持续存在。 胆囊功能异常:胆结石影响胆囊正常的收缩和排空功能,导致胆汁排出不畅,胆囊内压力变化等也会引发隐痛。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胆道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胆结石引起的隐痛可能更易出现且需更谨慎对待,因为基础病史可能会影响对胆结石相关症状的判断和处理。 如果出现胆结石每天隐痛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或干预措施,比如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等方式来解决胆结石问题,从而缓解隐痛症状。同时,不同人群在就医过程中需遵循各自的特点,比如儿童就医时要注重安抚等,老年人要考虑其身体的整体耐受等情况。

    2025-10-28 11:34: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