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胸腔镜下食管癌、肺癌、贲门癌、纵隔肿瘤及气胸的微创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山东泰安人,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医术精湛,平易近人;认真负责,手术治愈率高!擅长胸腔镜下食管癌、肺癌、贲门癌、纵隔肿瘤及气胸的微创手术治疗。2014-2015年在世界著名医学中心,美国Duke University Hospital学习深造。师从世界著名胸腔镜专家Thomas A. D’Amico,系统学习肺癌、食管癌的微创治疗,尤其胸腔镜下食管癌微创根治术,可达到术后早进食,快速康复的效果。展开
个人擅长
胸腔镜下食管癌、肺癌、贲门癌、纵隔肿瘤及气胸的微创手术治疗。展开
  • 肺腺癌开胸手术后有哪些后遗症

    开胸手术会带来疼痛、呼吸功能受限、胸廓畸形与活动受限、切口相关问题及心理问题等。疼痛因手术损伤及不同人群因素产生,可通过非药物或药物缓解;呼吸功能受限与手术对肺部影响及相关病史等有关,需早期呼吸功能锻炼;胸廓畸形与活动受限由手术切断组织及康复情况等导致,要个性化康复锻炼;切口问题与患者自身及护理等有关,需加强护理;心理问题由手术创伤等引起,要关注并给予心理支持等。 应对措施:可通过调整体位、呼吸训练等非药物方式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呼吸功能受限 产生原因:手术过程中对肺部组织有一定影响,术后可能出现肺不张、胸腔积液等情况,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受限。年龄较大的患者肺组织弹性差,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相对更慢;女性患者可能因胸部生理结构与男性不同,术后呼吸功能受限表现可能有差异。生活方式上,吸烟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受影响更严重,因为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影响肺功能。有肺部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受限的风险更高且程度可能更重。 应对措施: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使用呼吸训练器等,促进肺复张,改善呼吸功能。 胸廓畸形与活动受限 产生原因:开胸手术需要切断部分胸廓相关的肌肉等组织,可能导致胸廓稳定性下降,出现胸廓畸形,同时术后患者因疼痛等原因不敢大幅度活动,导致胸廓活动受限。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胸廓畸形可能会影响其胸廓的正常发育;成年患者则主要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生活方式中,术后长期缺乏康复锻炼会加重胸廓活动受限。有脊柱侧弯等胸廓发育异常病史的患者,术后胸廓畸形可能更明显。 应对措施: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帮助恢复胸廓活动度,必要时可使用胸廓固定带等辅助器具。 切口相关问题 产生原因:手术切口可能出现感染、愈合不良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切口愈合能力不同,老年患者愈合能力相对较弱;切口的感染风险与患者自身的基础状况、术后护理等有关,如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风险较高。生活方式方面,肥胖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概率可能增加。 应对措施:加强切口的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心理问题 产生原因:手术创伤、术后身体不适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不同性别患者心理反应可能有差异,女性相对更易出现情绪波动;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心理调适能力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因对手术的恐惧和术后不适产生心理阴影,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出现心理落差。生活方式中,术前性格内向的患者术后心理问题可能更突出。有心理疾病病史的患者术后心理问题风险更高。 应对措施: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必要时可请心理医生进行干预。

    2025-10-17 13:06:52
  • 肺部结节会引起咳嗽吗

    肺部结节有可能引起咳嗽,但其是否引起咳嗽及咳嗽表现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结节靠近气道、合并肺部感染时易引发咳嗽,而较小无刺激、良性稳定的结节可能不引起咳嗽,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有基础疾病人群肺部结节引起咳嗽各有特点,发现肺部结节伴咳嗽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措施。 一、肺部结节引起咳嗽的情况及机制 1.结节刺激气道:当肺部结节比较靠近气道时,结节可能会对气道产生刺激,导致气道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咳嗽。例如一些炎性结节,炎症刺激会使气道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这种咳嗽可能为刺激性干咳。 2.合并肺部感染:如果肺部结节是由感染因素引起,如细菌、病毒等感染导致结节形成,同时合并有肺部感染时,炎症会进一步加重对呼吸道的刺激,更容易出现咳嗽症状,而且可能伴有咳痰等表现,痰液的性质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细菌感染可能咳出黄脓痰等。 二、不引起咳嗽的肺部结节情况 1.较小且无相关刺激的结节:一些体积非常小的肺部结节,比如直径小于5毫米的纯磨玻璃结节,若其没有累及气道,也没有合并感染等情况,可能不会引起咳嗽症状。 2.良性且稳定的结节:部分良性的肺部结节,如一些陈旧性的肉芽肿性结节等,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没有对呼吸道产生明显影响,通常不会引发咳嗽。 三、不同人群肺部结节引起咳嗽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人群:儿童肺部出现结节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儿童肺部结节引起咳嗽,需要更加谨慎排查病因。儿童不会准确表达病情,家长需密切观察咳嗽的频率、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喘息等。因为儿童的呼吸道相对更娇嫩,结节对其气道的影响可能会更快出现一些较明显的症状变化,如咳嗽可能很快影响呼吸频率等,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2.老年人群:老年人肺部结节引起咳嗽时,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对咳嗽的耐受以及反应可能与年轻人不同。老年人咳嗽可能相对较无力,而且肺部结节相关疾病在老年人中需要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如老年肺部结节若引起咳嗽,更要重视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结节性质,因为老年人患肺癌等恶性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3.有基础疾病人群:对于本身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若同时存在肺部结节并引起咳嗽,咳嗽可能会使基础疾病病情加重。这类人群需要更加积极地控制肺部结节相关的咳嗽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基础疾病与结节咳嗽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全面评估病情并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总之,肺部结节有可能引起咳嗽,但不是所有肺部结节都会导致咳嗽,具体情况要结合结节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患者自身的整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肺部结节且伴有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10-17 13:06:21
  • 左肺上叶肺癌严重吗

    左肺上叶肺癌严重程度综合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患者身体状况等多因素判定,早期肿瘤局限相对轻,中晚期有转移等则重,小细胞肺癌恶性高,非小细胞肺癌不同亚型预后有差,年轻体健者相对能耐受治疗,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病者治疗受限病情进展快。 一、肿瘤分期 1.早期肺癌 定义:肿瘤局限于左肺上叶,还没有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 病情相对较轻情况: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好,能够耐受手术等治疗,通过手术切除有可能达到根治的效果,术后复发风险相对较低,对生存期影响相对较小。例如一些直径较小的原位癌或微浸润癌,经过规范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高。但不同病理类型的早期肺癌预后也有差异,像腺癌中的某些亚型相对预后稍好于鳞癌等。 2.中晚期肺癌 定义:肿瘤已经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者已经有远处转移(如转移到脑、骨等部位)。 病情较严重情况:中晚期肺癌往往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但患者预后相对较差,生存时间会受到明显影响。比如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较低,而且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能很快出现恶病质等情况。 二、病理类型 1.小细胞肺癌 恶性程度高情况: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较早发生转移。即使处于早期,也容易出现远处转移,预后相对较差。其对化疗相对敏感,但复发率高,总体生存期较短。 2.非小细胞肺癌 不同亚型预后差异: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亚型。其中腺癌如果有驱动基因阳性(如EGFR突变、ALK融合等),可以通过靶向治疗等手段获得较好的疗效,生存期相对延长;而鳞癌相对靶向治疗靶点较少,治疗手段相对有限。但总体来说,非小细胞肺癌中晚期患者预后也不如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三、患者身体状况 1.年轻且身体状况良好患者 相对更能耐受治疗情况:年轻患者如果左肺上叶肺癌处于早期,身体状况良好,能够更好地耐受手术、化疗等治疗,治疗效果相对可能更好,严重程度相对会因为积极治疗而得到一定控制。例如一位30岁的年轻患者,左肺上叶早期肺癌,身体没有其他基础疾病,通过手术切除后恢复较好,后续复发风险相对较低。 2.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疾病患者 治疗受限情况:老年患者或者本身有心脏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左肺上叶肺癌的治疗会受到限制。比如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只能选择放疗、化疗等相对创伤较小的治疗,但疗效可能不如身体状况好的患者,而且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更多并发症,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严重程度相对更高。 左肺上叶肺癌的严重程度是多因素综合决定的,需要专业医生根据详细的检查结果、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来判断。

    2025-10-17 13:05:41
  • 肺癌转移是怎样的

    肺癌转移有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三种途径,不同转移部位表现不同,诊断可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治疗需根据转移部位和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考虑,寡转移可考虑手术结合放化疗,广泛转移以全身治疗为主,老年和年轻患者治疗有差异。 不同转移部位的表现 脑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等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脑部形成转移灶,占据空间,引起颅内压升高以及对脑组织的压迫和破坏。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脑转移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可能症状出现相对隐匿,而年轻患者可能症状相对明显。有肺癌病史的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应高度警惕脑转移的可能。 骨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肋骨、脊柱、骨盆等,患者会出现骨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活动,导致行动受限。骨转移还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比如脊柱骨转移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影响患者的站立和行走功能。对于有肺癌病史的患者,尤其是男性、长期吸烟等高危人群,出现骨痛时要考虑骨转移的可能。 肝转移: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食欲不振、黄疸、腹水等症状。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肺癌细胞转移至肝脏后,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肝功能异常。不同年龄的患者,肝脏对肿瘤的耐受和反应有所不同,老年患者肝功能储备相对较差,可能症状出现更早且更严重。 肺癌转移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初步发现肺部肿瘤及一些转移迹象,但对于早期或较小的转移灶可能不够敏感。CT检查是常用的方法,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肿瘤以及转移灶的情况,例如胸部CT可以发现肺部微小转移灶以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等。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脑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脑部转移灶的位置、大小等情况。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能够全身扫描,发现原发灶和转移灶,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有助于全面评估肺癌转移情况。 病理学检查:如果通过影像学发现可疑的转移病灶,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灶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是否为肺癌转移。例如对骨转移灶进行穿刺活检,找到癌细胞即可确诊为肺癌骨转移。 肺癌转移的治疗原则 对于肺癌转移的治疗需要根据转移的部位、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如果是寡转移(转移病灶数量较少),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转移灶,然后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如果是广泛转移,一般以全身治疗为主,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例如对于有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可以考虑靶向治疗,一些靶向药物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病灶起到治疗作用。对于老年患者,在治疗时要更加注重患者的身体耐受性,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对患者身体造成过大负担;对于年轻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案。

    2025-10-17 13:05:23
  • 食管癌一般是如何发现的呢

    食管癌的相关检查及症状:早期有吞咽哽噎、胸骨后痛等不典型症状,长期吸烟饮酒等高危人群需警惕;内镜检查有普通、色素、电子染色内镜,可发现不同阶段病变;影像学检查有食管X线钡餐、CT、MRI,分别用于不同筛查及分期;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可疑时需重复活检。 一、症状筛查 食管癌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症状,如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胸骨后疼痛、食管内异物感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出现这些症状,但需注意,年轻人出现轻度哽噎感可能易被忽视,而老年人症状可能因其他基础疾病干扰而被误判。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若出现上述症状更应警惕食管癌可能,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 二、内镜检查 1.普通内镜:是发现食管癌的重要手段。医生通过内镜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情况,能发现食管黏膜的微小病变,如早期的充血、糜烂、斑块等异常改变。对于有食管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40岁以上且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进食过烫食物、有EB病毒感染等情况的人,建议定期进行内镜筛查。 2.色素内镜:通过向食管黏膜喷洒特定染色剂,使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对比更明显,有助于发现普通内镜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能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 3.电子染色内镜:利用电子技术对食管黏膜进行染色成像,可更清晰地显示食管黏膜的微血管和腺管开口等细微结构,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更高,尤其适用于怀疑有早期病变但普通内镜观察不明确的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食管X线钡餐检查:患者口服钡剂后,通过X线透视可观察食管的蠕动情况、黏膜形态、充盈缺损等。若食管存在病变,可显示出食管黏膜紊乱、中断,管腔狭窄等异常影像。该检查对于食管癌的初步筛查有一定作用,尤其适合那些不能耐受内镜检查的患者,但相对内镜检查,其对早期微小病变的检出敏感性不如内镜。 2.CT检查:可以了解食管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判断肿瘤是否有外侵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CT检查有助于评估肿瘤分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不同年龄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儿童等对辐射更敏感的人群应谨慎评估检查的必要性。 3.磁共振成像(MRI):在显示食管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面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对于判断肿瘤侵犯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有一定帮助。在某些情况下,如对碘过敏不能进行增强CT检查时,MRI可作为替代检查方法。 四、病理活检 当通过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有可疑病变时,需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这是确诊食管癌的金标准。病理医生通过对取出的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能够明确病变组织是否为癌细胞以及癌细胞的类型等。对于活检结果可疑但临床高度怀疑食管癌的患者,可能需要重复活检以明确诊断。

    2025-10-17 13:05: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