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光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肝胆胰系统疾病,对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的诊断、可切除性预测、术前综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熟练掌握肝胆外科微创技术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吴亚光,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擅长治疗肝胆胰系统疾病,对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的诊断、可切除性预测、特别是黄疸和肝癌的手术和综合治疗有较多经验.熟练掌握肝胆外科微创技术和腹腔镜下肝胆胰常见手术。展开
个人擅长
肝胆胰系统疾病,对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的诊断、可切除性预测、术前综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熟练掌握肝胆外科微创技术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展开
  • 胆结石挂什么科

    胆结石患者通常可挂消化内科、普外科或肝胆外科,具体科室选择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健康。 一般来说,胆结石患者可以挂以下科室: 1.消化内科:消化内科医生主要负责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胆结石。他们会通过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普外科:普外科医生专门处理腹部外科疾病,包括胆结石。他们可能会建议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以去除胆结石并解决潜在的健康问题。 3.肝胆外科:肝胆外科医生在治疗胆结石方面具有更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可能会进行更复杂的手术,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其他相关手术,以确保胆结石得到有效治疗。 在就诊时,患者可以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病史和其他相关信息。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手术治疗或其他综合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胆结石引起的严重症状或并发症,可能需要紧急就医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医院的科室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科室就诊。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过多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预防胆结石的复发。 总之,胆结石患者应该挂消化内科、普外科或肝胆外科等相关科室。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30 11:02:23
  • 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怎么做

    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是一种治疗胆道结石的微创手术,通过自然腔道置入胆道镜,观察结石后用取石器械取出或击碎结石,具有风险和并发症,术前需评估,术后需观察和随访。 1.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腹部超声或CT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结石情况。 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签署手术同意书。 术前禁食6-8小时,以防止麻醉时呕吐引起误吸。 2.手术过程: 患者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取仰卧位。 通过胆道镜经自然腔道(如胆总管或肝内胆管)进入胆道,观察胆道内结石的位置和大小。 使用取石器械,如取石篮、网篮或激光等,将结石取出或击碎后取出。 对于较大或难以取出的结石,可采用胆道镜碎石后再取石。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不断冲洗胆道,以清除结石碎片和残留的胆汁。 3.术后处理: 患者需要在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通常需要禁食1-2天,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恢复饮食。 给予抗感染、保肝等药物治疗,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包括腹部超声或CT等检查,以了解结石的清除情况和胆道的恢复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胆道出血、胆道感染、胰腺炎等。因此,在进行手术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出决策。此外,术后的护理和随访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和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身体健康。

    2025-07-30 11:01:09
  • 胆结石患者的正确睡姿

    胆结石患者的睡姿没有特殊要求,一般保持舒适的睡眠姿势即可,仰卧位、侧卧位都可以,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 1.仰卧位:仰卧位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姿势,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也是可以的。这种姿势可以减轻腹部压力,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和疼痛。 2.侧卧位:侧卧位也是一种舒适的睡眠姿势,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侧卧位可能有助于胆汁的排泄,减少胆结石引起的不适。 3.避免俯卧位:俯卧位可能会增加腹部压力,对胆结石患者的消化和舒适度不利。尽量避免长时间俯卧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胆结石患者的睡姿只是辅助措施,不能替代正规的治疗。如果您被诊断出患有胆结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就医治疗:咨询医生的建议,了解胆结石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观察等待。 2.饮食调整: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胆结石的管理至关重要。建议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摄入。 3.控制体重:过重或肥胖可能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胆结石的发展。 4.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胆结石的情况和身体的变化。 此外,对于特定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睡姿可能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在这些情况下,最好咨询医生的具体建议。如果您对胆结石或睡眠姿势有任何进一步的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07-30 10:59:56
  • 胆结石怎么来的

    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胆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胆汁成分比例失调时胆固醇易析出结晶成核心,胆汁排泄障碍致淤积浓缩易成石,细菌感染会破坏黏膜、改变成分、阻碍流动促形成。 胆汁淤积 胆汁的正常排泄路径是从肝脏分泌后,经胆管流入胆囊进行浓缩储存,然后在进食时排入肠道参与消化。如果胆汁排泄出现障碍,导致胆汁在胆囊或胆管内淤积,就会使胆汁中的成分浓缩,容易形成结石。例如,胆囊收缩功能减退的人群,胆囊不能有效地收缩排出胆汁,胆汁在胆囊内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水分被不断吸收,胆汁成分浓度升高,就容易形成胆结石。一些患有胃肠疾病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人,可能会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功能,增加胆汁淤积的风险。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胆囊收缩功能也会逐渐减退,相对年轻人更易出现胆汁淤积从而引发胆结石。 细菌感染 胆道系统发生细菌感染时,细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参与胆结石的形成过程。例如,细菌感染可能会破坏胆道黏膜,影响胆汁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同时细菌产生的一些酶等物质可能会改变胆汁的成分。当胆道有细菌感染时,炎症反应会导致胆管狭窄等情况,进一步阻碍胆汁的流动,促进胆结石的形成。比如,患有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往往存在胆道的细菌感染,长期的炎症刺激使得胆道环境改变,增加了胆结石形成的可能性。儿童如果胆道发生细菌感染,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等发育尚不完善,感染对胆道的影响可能更为复杂,需要更加关注及时治疗以降低胆结石形成风险。

    2025-07-30 10:58:34
  • 胆囊结石能从尿道排出吗

    胆囊结石不能从尿道排出,因胆囊与尿道是不同解剖结构,胆囊通过胆管与十二指肠相连,结石一般在胆管内移动,若能进十二指肠随粪便排出但需满足一定条件,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群的胆囊结石也无从尿道排出的可能,应从多方面正确认识和处理胆囊结石相关问题。 胆囊结石的排出途径相关解剖基础 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其输出管道为胆管系统,结石一般会在胆管内移动,若结石能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可随粪便排出,但这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结石较小、胆管通畅等。而尿道是泌尿系统结构,与胆囊无直接的连通管道,所以胆囊结石不会从尿道排出。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儿童胆囊结石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胆囊结石,由于其解剖和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差异,更应关注结石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从尿道排出的可能,需密切监测结石变化及相关症状,如腹痛等,必要时遵医嘱进行合适的处理。 孕妇:孕妇若合并胆囊结石,要考虑到妊娠对胆囊结石病情的影响以及治疗的特殊性,同样不存在胆囊结石从尿道排出的情况,需在孕期合理评估结石相关状况,根据具体病情采取恰当的医疗措施。 老年人群:老年人胆囊结石患者,其身体机能下降,结石排出的可能性更低,且更易出现结石相关的并发症,如胆囊炎等,需要综合评估整体健康状况来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案。 总之,胆囊结石不会从尿道排出,对于胆囊结石相关问题应从其自身的疾病特点、解剖关系等多方面进行正确认识和处理。

    2025-07-30 10:57: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