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玲,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等。展开
个人擅长
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展开
  • 3个月宝宝不吃奶怎么办

    3个月宝宝不吃奶可从多方面排查处理,先观察宝宝口腔有无鹅口疮、检查环境温度湿度,排查消化功能及鼻塞问题,调整喂奶姿势频率,若调整后仍不吃奶且伴其他异常需及时就医。 一、观察宝宝状态与环境因素排查 1.口腔检查:3个月宝宝不吃奶首先要检查口腔,查看是否有鹅口疮等情况。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宝宝口腔黏膜会出现白色斑膜,影响吃奶。可以用干净棉签轻轻擦拭可疑部位,若不易擦掉且强行擦拭易出血则可能是鹅口疮,需及时就医。 2.环境温度与湿度: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宝宝吃奶意愿。一般适宜温度在22-25℃,湿度在50%-60%。温度过高宝宝会感觉不适,出汗多影响食欲;温度过低宝宝身体发凉,也可能抗拒吃奶。要调整环境至适宜状态,给宝宝营造舒适的吃奶环境。 二、排查身体其他潜在问题 1.消化功能情况:观察宝宝是否有腹胀、呕吐等消化方面问题。如果宝宝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会出现不吃奶现象。可以轻轻触摸宝宝腹部,感觉是否胀气。若有腹胀,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比如喂奶时吸入过多空气等,可在喂奶后轻拍宝宝背部帮助排气。 2.鼻塞影响:宝宝鼻塞也会影响吃奶,因为吃奶时需要用鼻子呼吸配合。要检查宝宝鼻腔是否有分泌物堵塞,可用湿润小棉签轻轻清理鼻腔分泌物,但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损伤宝宝鼻腔黏膜。 三、调整喂养方式与习惯 1.喂奶姿势调整:正确的喂奶姿势很重要,要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空气吸入过多。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要注意身体姿势舒适,用手臂托住宝宝,让宝宝身体呈斜抱状态;如果是奶瓶喂养,要确保奶嘴充满奶液,避免宝宝吸入空气。 2.控制喂奶时间与频率:3个月宝宝一般2-3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喂奶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不要强迫宝宝吃奶,遵循宝宝的进食信号,当宝宝表现出不想吃的迹象时,不要强行继续喂,以免引起宝宝对吃奶的反感。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经过上述排查和调整后,宝宝仍然不吃奶,并且伴有精神差、发热、频繁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症状,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进一步检查是否有其他疾病因素,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10-16 12:10:56
  • 儿童急性喉炎怎么办

    儿童急性喉炎是常见儿科急症,6个月-3岁儿童易患,有声嘶等表现,家庭要保持患儿安静、通畅呼吸道,出现明显呼吸困难等要及时送医,医院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吸氧治疗,严重时气管切开,要增强体质、防感冒等预防,婴儿病情变化快要密切观察,过敏儿童要告知医生避免过敏药及避过敏原。 家庭紧急处理措施 保持患儿安静:减少哭闹,因为哭闹会加重呼吸困难。让患儿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等,以利于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室内空气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缓解喉部不适和保持呼吸道湿润。 及时就医的情况 当患儿出现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如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三凹征),口唇发绀等情况时,应立即送往医院。 若患儿精神萎靡、反应差,也需尽快就医。 医院的主要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急性喉炎的主要药物,可减轻喉部水肿,常用药物如布地奈德等,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能快速起效,缓解喉部炎症和水肿。 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喉炎,会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病原菌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吸氧治疗:对于有缺氧表现的患儿,会给予吸氧,以改善缺氧状况。 气管切开:如果患儿呼吸困难严重,经上述治疗后仍无改善,可能需要进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方面 平时要注意增强儿童的体质,让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为儿童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急性喉炎的常见诱因。 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等可能诱发喉部不适的因素。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由于其喉部解剖结构特殊,发生急性喉炎时病情变化更快,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其呼吸、面色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并尽快就医。婴儿在急性喉炎发作时,家长不要自行随意给婴儿服用药物,尤其是一些成分不明的止咳、平喘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 对于有过敏史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降低急性喉炎的发病风险。

    2025-10-16 12:10:17
  • 婴儿绿色大便怎么办

    婴儿绿色大便有多种原因,正常生理情况中母乳喂养儿和奶粉喂养儿出现绿色大便多为正常;喂养相关因素有过早添加辅食、喂养不足可致绿色大便;病理情况包括腹部着凉、肠道感染会引发绿色大便,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情况,单纯绿色大便且婴儿一般情况良好可调整喂养,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则及时就医并注意护理。 一、正常生理情况 母乳喂养儿:母乳中的营养成分被婴儿消化吸收后,部分胆红素在肠道内未完全转化就排出体外,可能导致大便呈绿色。若婴儿精神状态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良好,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例如,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多呈金黄色或绿色,只要性状正常,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奶粉喂养儿:配方奶粉中含有铁元素,婴儿不能完全吸收时,多余的铁会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绿色的粪便。只要婴儿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也是正常情况,通常不需要担心。 二、喂养相关因素 过早添加辅食:如果婴儿过早添加含绿色蔬菜的辅食,可能会出现绿色大便。此时需要调整辅食添加的时间和种类,按照婴儿的消化能力逐步添加辅食,从单一的、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如刚开始可以添加强化铁的米粉等。 喂养不足:婴儿处于饥饿状态时,肠道蠕动加快,也会出现绿色大便。要确保婴儿按需喂养,保证充足的奶量摄入。如果是母乳喂养,要让婴儿充分吸吮一侧乳房后再换另一侧;如果是奶粉喂养,要按照奶粉的冲调说明保证奶量。 三、病理情况 腹部着凉:婴儿腹部着凉后,肠道蠕动加快,也可能导致绿色大便。要注意给婴儿腹部保暖,可以使用肚兜等,避免婴儿腹部直接接触冷空气。 肠道感染:如果婴儿绿色大便伴有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可能是肠道感染引起的。此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后遵医嘱进行相应处理。例如,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谨慎选择药物。 对于婴儿绿色大便,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大便的性状和次数等。如果只是单纯的绿色大便,婴儿一般情况良好,可先从调整喂养等方面入手;如果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同时要注意婴儿的护理,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确保婴儿健康成长。

    2025-10-16 12:09:41
  • 小孩患扁桃体炎该如何处理

    需明确扁桃体炎类型区分病毒性与细菌性,一般治疗包括让患儿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调整为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病毒性扁桃体炎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发热时物理降温超38.5℃且不适可遵医嘱用安全退热药物,细菌性扁桃体炎明确细菌感染后遵原则用抗生素,婴幼儿需密切关注体温、精神状态及呼吸等异常表现,有基础疾病儿童要谨慎处理并评估基础疾病对治疗影响及观察基础疾病相关症状及时沟通调整方案。 一、病情评估 需明确扁桃体炎类型,区分病毒性扁桃体炎(多由腺病毒、鼻病毒等病毒引起,常具自限性,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发热等,咽部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但无明显脓性分泌物)与细菌性扁桃体炎(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除咽部疼痛、发热外,咽部可见明显脓性分泌物,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一般治疗 1.休息:让患儿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体力消耗,利于身体恢复。 2.多饮水:鼓励患儿多饮用温开水,保持咽喉部湿润,有助于减轻咽部不适,同时促进新陈代谢。 3.饮食调整: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咽部刺激。 三、药物治疗 病毒性扁桃体炎: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发热时可采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且患儿出现明显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安全性较高的退热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 细菌性扁桃体炎:若明确为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循儿科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滥用。 四、特殊人群提示 婴幼儿:因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体温、精神状态及呼吸情况,若出现体温持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发生扁桃体炎时需更加谨慎处理,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评估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安全,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同时,需加强对基础疾病相关症状的观察,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6 12:09:02
  • 三个月的宝宝咳嗽怎么办

    三个月宝宝咳嗽需观察干咳或有痰咳嗽、频率及伴随症状,调整室内湿度与空气流通,适当喂水、调整体位,若出现严重症状或护理后不缓解要及时就医,家长要密切观察细心护理保障宝宝健康。 观察咳嗽频率和伴随症状:留意宝宝每天咳嗽的次数,是偶尔咳嗽几声还是频繁咳嗽。同时观察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喘息、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吃奶量减少等。如果宝宝咳嗽频繁,或者伴有发热、呼吸急促(表现为呼吸时胸廓起伏明显加快,大于40次/分钟)、精神差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适宜湿度: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适宜,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宝宝呼吸道,加重咳嗽。例如,当空气湿度低于40%时,宝宝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受影响,痰液不易排出,咳嗽可能会加重。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注意避免让宝宝直接吹冷风。良好的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空气中的过敏原和刺激物,有利于宝宝呼吸道的恢复。 日常护理 适当多喂水:适量给宝宝喂一些温水,有助于湿润呼吸道,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但要注意不要一次喂太多,以免引起宝宝呕吐。一般每次喂10-20ml左右,可分多次喂给宝宝。 体位调整:当宝宝咳嗽时,可以将宝宝抱起,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助于痰液引流,减轻咳嗽症状。比如让宝宝趴在家长的肩膀上,头部略高于胸部,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从气道流出。 及时就医情况 出现严重症状:如果宝宝咳嗽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口唇发紫等情况,必须立即送往医院就诊,这些可能是肺炎、喉炎等严重疾病的表现。 持续不缓解:如果宝宝咳嗽经过以上家庭护理2-3天仍没有改善,甚至咳嗽加重,也需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听诊肺部、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明确咳嗽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三个月宝宝咳嗽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根据具体表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宝宝的健康。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细心,因为三个月宝宝身体各方面还比较脆弱,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谨慎对待。

    2025-10-16 12:08: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