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玲,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等。展开
个人擅长
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展开
  • 婴儿鱼鳞病初期征兆是什么

    婴儿鱼鳞病初期有皮肤外观、色泽变化及部位分布特点,外观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有鱼鳞状鳞屑,色泽有轻微异常,部位好发于四肢伸侧并可能累及躯干等,家族有病史时婴儿出现相关表现需警惕。 一、皮肤外观改变 婴儿鱼鳞病初期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粗糙的征兆,表现为皮肤表面有细小的鳞屑,像鱼鳞状分布。例如,在新生儿时期,皮肤的纹理会变得比正常婴儿更为明显,皮肤触感不再光滑,有类似干燥鱼鳞的质感。这是因为鱼鳞病患者的皮肤角质层代谢异常,导致皮肤保水能力下降,水分流失加快,从而出现皮肤干燥起屑的情况,这种皮肤外观的改变在出生后不久即可观察到,与婴儿本身皮肤娇嫩、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等因素有关,若家族中有鱼鳞病病史,婴儿出现此类皮肤表现需高度警惕。 二、皮肤色泽变化 部分婴儿鱼鳞病初期还可能伴有皮肤色泽的轻微异常,比如皮肤可能呈现出比正常婴儿稍暗的色泽,或者在干燥鳞屑处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有一定差异。这是由于皮肤角质层的异常改变影响了皮肤的光学特性,使得皮肤色泽出现变化。这种色泽变化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但结合皮肤干燥起屑等表现综合判断时,能为早期识别鱼鳞病提供线索。 三、皮肤部位分布特点 鱼鳞病初期皮肤改变多有一定的部位分布特点,通常好发于四肢伸侧,如大腿、小腿的伸侧部位,也可能逐渐累及躯干等部位。这是因为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结构和皮脂腺分布等存在差异,四肢伸侧相对皮脂腺分布较少,更容易出现角质代谢异常相关的皮肤问题。婴儿在被衣物覆盖时,四肢伸侧可能更易受到摩擦等因素影响,进而加重初期鱼鳞病的皮肤表现,家长在日常护理中可以重点观察婴儿四肢伸侧等部位的皮肤状况。

    2025-07-25 15:46:18
  • 怎么知道婴儿乳糖不耐

    婴儿乳糖不耐受可通过观察症状表现,如腹泻、腹胀、哭闹等;进行氢呼气试验、尿半乳糖测定等相关检查;结合喂养情况来判断,纯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出现相关症状及有特殊情况婴儿需重点关注是否乳糖不耐受。 一、观察症状表现 婴儿乳糖不耐受的常见症状包括腹泻,粪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泡沫多,有奶块,少数患儿有回奶或呕吐现象;还可能出现腹胀、肠痉挛引起的哭闹不安等。通常腹泻次数较多时需重点关注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情况,因为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往往有一定特点,与感染性腹泻等有区别。 二、进行相关检查 1.氢呼气试验:通过检测婴儿呼气中氢气的含量来判断。如果婴儿体内乳糖不耐受,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氢气,呼气中氢气含量会升高。该检查需要婴儿配合呼气收集等操作,能较为准确地检测乳糖消化吸收情况,但对于较小婴儿的配合度有一定要求。 2.尿半乳糖测定:测定婴儿尿液中半乳糖的含量。正常情况下,摄入的乳糖被消化吸收后产生半乳糖,若乳糖不耐受,尿液中半乳糖含量会降低。这种检查相对无创,能反映乳糖的消化状况,但也受婴儿尿液收集等因素影响。 三、结合喂养情况判断 如果婴儿是纯母乳喂养,出现上述乳糖不耐受相关症状,且在调整喂养等情况后有变化,需考虑乳糖不耐受可能;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食用含乳糖的配方奶后出现类似症状,也提示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对于有早产史、有肠道疾病病史等特殊情况的婴儿,其出现乳糖不耐受的表现可能更需密切观察和详细检查来明确,因为这些特殊情况可能影响肠道正常的乳糖消化功能,导致乳糖不耐受的表现不典型或更容易发生。

    2025-07-25 15:45:04
  • 宝宝几个月开始流口水

    宝宝通常4-6个月开始流口水,因唾液腺发育成熟且吞咽不完善,属正常生理现象,有个体差异,与牙齿萌出等发育相关,流口水时要及时擦口水、戴口水巾保持口周清洁,女男宝宝无本质区别,特殊情况需加强护理或遵医嘱观察。 流口水的相关情况及应对 正常生理现象: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一般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吞咽功能逐渐完善,流口水的情况会逐渐改善。在流口水期间,家长要注意及时用柔软的纸巾或纱布为宝宝擦拭口水,保持口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引起口水疹。可以给宝宝佩戴口水巾,选择柔软、吸水性好的口水巾,减少口水对皮肤的刺激。 个体差异:虽然大多数宝宝在4-6个月开始流口水,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宝宝可能稍微早一些,在3-4个月就开始流口水;而有些宝宝可能稍晚,在7-8个月才开始出现明显的流口水情况。只要宝宝的生长发育、精神状态等都正常,流口水时间的早晚差异通常是正常的,不需要过于担心。 与其他发育的关联:宝宝开始流口水的时间与口腔等部位的发育密切相关。当宝宝的牙齿开始萌出时,也可能会刺激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从而加重流口水的情况。这是牙齿萌出过程中的一种正常伴随现象,家长要关注宝宝牙齿的萌出情况,同时继续做好口周皮肤的护理工作。对于女宝宝和男宝宝来说,在流口水这件事上没有本质区别,护理重点都是保持口周清洁干燥。如果宝宝有特殊的生活方式,比如经常处于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加重口水疹等问题,这时候更要加强口周皮肤的护理;如果宝宝有一些基础病史,比如口腔黏膜疾病等,可能会影响唾液的分泌和吞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殊的护理和观察。

    2025-07-25 15:43:45
  • 婴儿睡觉偏头怎么办

    婴儿易因长期固定睡姿导致偏头,可通过定时更换睡眠姿势、利用玩具引导、增加俯卧时间、定期检查头型来调整,调整中要保证婴儿安全舒适,有异常及时咨询医生。 方法:家长要定时给婴儿更换睡眠姿势,比如每隔2-3小时左右变换一次。可以让婴儿左侧卧、右侧卧、仰卧交替进行。仰卧时,能让头颅各部位均匀受力;左侧卧或右侧卧时,也能平衡头颅两侧的压力。 利用玩具引导 原因:婴儿对周围事物有探索欲,通过玩具引导改变头部朝向,可调整偏头情况。 方法:在婴儿头部两侧放置色彩鲜艳、有声音的玩具,吸引婴儿转头去看或去够玩具,这样能促使婴儿变换头部位置,让头颅受力更均匀。但要注意玩具不能离婴儿太近,避免影响呼吸等安全问题。 增加俯卧时间 原因:俯卧时婴儿头部会自然转向不同方向,有助于锻炼颈部肌肉,同时使头颅多方位受力,改善偏头。 方法:在婴儿清醒且有成人看护的情况下,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婴儿俯卧。开始时每次可从5-10分钟逐渐增加,要确保婴儿面部不会被捂住,保持呼吸通畅。 定期检查头型 原因:及时了解头型调整情况,若偏头情况无改善甚至加重,能尽早采取进一步措施。 方法:家长要定期观察婴儿的头型,一般每周可观察1-2次。同时,可在婴儿满月后,由儿科医生进行专业的头型评估,医生能更科学地判断头型是否正常以及偏头的程度等情况。 对于婴儿偏头问题,家长要保持耐心,坚持采取上述措施。同时要注意,婴儿还小,在调整头型过程中要始终确保婴儿的安全和舒适,避免因操作不当对婴儿造成伤害。如果对婴儿偏头情况非常担忧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

    2025-07-25 15:42:09
  • 宝宝出急疹可以吹风吗

    宝宝出急疹期间一般不建议直接吹风,易致受凉引发其他疾病加重不适,同时要做好体温、皮肤、休息饮食等护理,年龄小或体质弱的宝宝更需细致护理防并发症。 一、宝宝出急疹时吹风的相关情况分析 宝宝出急疹期间,一般不建议让宝宝直接吹风。急疹通常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等感染引起,患病宝宝身体较为虚弱,抵抗力下降。如果直接吹风,尤其是冷风,容易导致宝宝受凉,可能会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疾病,进而加重宝宝身体的不适状况。比如,受凉后可能出现流涕、咳嗽等症状,干扰急疹病情的恢复。不过,如果是温和的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是可以的,但要注意避免让宝宝被风口直吹。 二、宝宝出急疹期间的其他护理要点 1.体温护理:密切观察宝宝体温情况,急疹可能会引起发热,若体温不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但要避免因吹风等导致体温波动过大或身体不适加重。 2.皮肤护理:宝宝出疹期间皮肤会有皮疹出现,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防止皮疹感染等情况发生。 3.休息与饮食: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疾病。饮食上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 4.特殊人群考虑: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其体温调节中枢等发育尚未完善,更要谨慎护理。要根据室内外温度合理调整宝宝的穿着和所处环境,避免因吹风等导致体温异常或身体不适。同时,有基础疾病或体质较弱的宝宝,在出急疹期间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需更加细致地护理,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

    2025-07-25 15:40: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