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玲,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等。展开
个人擅长
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展开
  • 小宝宝呕吐多次后如何恢复正常

    小宝宝呕吐多次时应将其身体侧卧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后短时间禁食,之后可尝试少量喂服温开水再逐渐过渡到清淡易消化食物,要持续观察呕吐频率、性状、宝宝精神状态、有无脱水征象及伴随症状等,特殊人群注意保暖,就医需详告相关情况,非药物干预优先,呕吐频繁等严重情况及时送医诊治。 一、初步处理与体位管理 小宝宝呕吐多次时,首先应将其身体侧卧,防止呕吐物反流误吸入气管引发窒息,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饮食调整策略 1.短暂禁食:呕吐后短时间内(约15~30分钟)暂停进食进水,避免加重胃肠负担,之后可尝试少量喂服温开水,若宝宝无再次呕吐,可逐渐过渡到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米糊、烂面条等,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避免油腻、高糖及刺激性食物。 三、密切观察要点 1.呕吐情况:持续观察呕吐的频率、呕吐物的性状(如是否为黄绿色胆汁样、有无血性物质等)。2.精神状态:留意宝宝是否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若出现异常需警惕病情加重。3.脱水表现:观察有无尿量减少、哭时无泪、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等脱水征象,若有需及时处理。4.伴随症状:关注是否伴有发热、腹痛、腹泻、拒食等其他不适,若有应及时就医。 四、特殊情况应对及温馨提示 1.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小宝宝体温调节及胃肠功能尚未完善,呕吐后更需注意保暖,避免腹部着凉加重呕吐。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呕吐物特征及宝宝的精神、饮食等情况,以便准确判断病情。2.非药物干预优先:优先采用调整体位、合理饮食等非药物方法缓解呕吐,除非在医生明确指导下,否则避免自行给低龄宝宝使用止吐药物,防止掩盖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若呕吐频繁、脱水明显或伴随严重不适,应及时送往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

    2025-10-17 10:34:21
  • 小孩几岁做包皮手术比较好 小孩包皮手术方式

    小孩包皮手术适宜年龄分生理性包茎时3-4岁随生长包皮可自行上翻无需过早干预,病理性包茎或严重问题时5-10岁左右考虑,单纯包皮过长无明显不适可在学龄前期或青春期前进行;手术方式有传统包皮环切术操作直观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需观察吻合器钉脱落情况、激光包皮环切术切割精准出血少但临床应用不如前两者需综合评估选择。 一、小孩做包皮手术的适宜年龄 1.生理性包茎阶段:新生儿及婴儿多为生理性包茎,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通常在3-4岁时,随着阴茎勃起及阴茎头自然生长,包皮可自行上翻,无需过早手术干预。 2.病理性包茎或严重包皮问题阶段:若存在反复发生包皮龟头炎、包皮口狭窄严重影响排尿(如排尿时包皮膨起如球、尿液滴沥不尽等)等病理性情况,可在5-10岁左右考虑手术。此年龄段孩子已具备一定配合能力,且身体发育状况相对适合手术操作。 3.包皮过长无明显不适阶段:对于单纯包皮过长但无反复炎症等不适的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学龄前期(5-7岁)或青春期前(10-12岁)进行手术,此时孩子认知和配合度进一步提高,利于术后恢复及减少心理影响。 二、小孩包皮手术方式 1.传统包皮环切术:是较为经典的手术方式,通过手术刀直接切除多余的包皮组织,手术操作相对直观,但术后恢复过程中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等情况。 2.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利用吻合器快速完成包皮切除与吻合,手术时间较短,出血相对较少,术后伤口愈合相对整齐,恢复较快,但需注意术后吻合器钉的脱落等相关情况观察。 3.激光包皮环切术:借助激光的热效应切割包皮,具有切割精准、出血少等特点,但由于激光可能对组织有一定热损伤,现在临床应用相对不如传统包皮环切术及吻合器手术普遍,需综合评估后选择。

    2025-10-17 10:33:54
  • 小孩哭不出来脸发紫怎么急救

    小孩哭不出来脸发紫时的急救处理:立即调整体位面朝下拍背,无效则1岁以下婴儿用双指法胸部冲击、1岁以上儿童用胸部冲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持续观察,有基础病者急救前告知病史,日常防异物并掌握急救法。 一、立即调整患儿体位 将小孩facedown(面朝下),放在施救者的前臂上,确保小孩头部低于臀部,用手稳定小孩的头部和颈部,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小孩背部两肩胛骨之间进行5次快速拍击,目的是利用重力和拍击的力量使阻塞物排出。 二、实施胸部冲击 如果拍击无效,对于1岁以下婴儿,采用双指法:用两手指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约1横指处,进行5次快速胸部冲击,每次冲击要快速且有力,频率约为每秒1次。对于1岁以上儿童,采用胸部冲击法:站在儿童身后,双臂环抱儿童胸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儿童胸骨中下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快速向内、向上冲击,共进行5次。 三、拨打急救电话 在进行急救操作的同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医疗人员尽快到达现场。 四、持续观察与后续处理 在急救过程中要持续观察小孩的呼吸、面色等情况,如果小孩恢复呼吸和哭声,应将其置于安全舒适的体位,并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喉部损伤等情况。如果经过上述急救措施后小孩情况没有改善,应继续坚持急救操作直至专业人员到来。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先天性气道畸形等情况,发生哭不出来脸发紫的情况时,上述急救措施同样适用,但在急救前应向接诊医生详细告知小孩的基础病史,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气道阻塞的处理及预后评估。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让小孩接触小的异物,如小珠子、小玩具等,防止发生气道异物阻塞的情况,同时家长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以便在紧急时刻能及时施救。

    2025-10-17 10:32:58
  • 女孩子发育的正常年龄段

    女孩子的发育通常在8岁至13岁之间,包括乳房发育、阴毛和腋毛生长、身高增长加速、月经初潮等,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家长应与孩子进行沟通,提供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关注其情绪和心理健康,并定期带孩子体检。 女孩子的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通常在8岁至13岁之间开始。以下是关于女孩子发育正常年龄段的具体分析: 1.乳房发育:乳房发育是女孩子青春期发育的第一个明显特征。在8岁至13岁之间,乳房开始逐渐增大,乳晕颜色加深,乳头突出。 2.阴毛和腋毛生长:阴毛和腋毛的生长通常在乳房发育后的一段时间内开始。阴毛先出现,然后腋毛逐渐生长。 3.身高增长加速:在青春期,女孩子的身高会经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这是由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骨骼生长加速。 4.月经初潮:月经初潮是女孩子青春期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来说,月经初潮会在乳房发育后的2至5年内出现,但也可能早于或晚于这个时间范围。 5.其他变化:除了上述特征外,女孩子在青春期还可能出现皮肤变化、声音变高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女孩子的发育时间和进程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受到遗传、营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女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或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此外,对于家长来说,了解女孩子的发育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 1.与孩子进行开放和诚实的沟通,解答她们关于身体发育的问题。 2.提供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运动。 3.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鼓励她们积极面对身体变化。 4.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总之,女孩子的发育是一个自然而正常的过程,家长和医生应该给予她们足够的支持和关注,帮助她们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2025-10-17 10:32:30
  • 婴儿呛奶咳嗽怎么办

    判断呛奶程度分轻微与严重,轻微呛奶让婴儿取侧卧位并轻拍背部观察,严重呛奶出现面色发紫等要面朝下拍背两肩胛骨间,日常通过调整母乳喂养含住乳晕、人工喂养奶瓶倾斜45度控奶流及喂奶后拍嗝预防,早产儿等特殊人群喂养更谨慎呛奶后按严重处理并及时送医。 一、判断呛奶程度并采取对应措施 1.轻微呛奶:若婴儿仅出现短暂咳嗽,能自主呼吸、面色无明显异常,可让婴儿取侧卧位,家长用空心掌轻拍婴儿背部,帮助其排出呛入的奶液,同时密切观察婴儿呼吸、面色等情况,一般经此处理后多数可缓解。 2.严重呛奶:当婴儿呛奶后出现面色发紫、呼吸困难、无法哭闹或哭声微弱等情况时,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将婴儿面朝下,使其身体趴在施救者前臂上,保持头部低于胸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击5次左右,目的是借助冲击力促使异物排出,若情况未改善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 二、日常预防呛奶的方法 1.喂养姿势调整:母乳喂养时,要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吸入过多空气;人工喂养时,奶瓶应保持倾斜45度左右,让奶液充满奶嘴,防止婴儿吸入空气,且喂奶过程中要控制奶流速度,避免过快导致呛奶。 2.喂奶后拍嗝:喂奶结束后,将婴儿竖抱,让其头部靠在家长肩上,然后用空心掌轻轻从下往上拍击婴儿背部,一般拍10-15分钟,直至婴儿打出嗝,通过拍嗝可排出胃内多余气体,降低呛奶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有先天性心肺疾病或消化系统发育异常等基础疾病的婴儿,其呛奶后的风险更高,家长在喂养过程中需更加谨慎,喂养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状态,一旦发生呛奶,应迅速按照严重呛奶的急救方法处理,且及时送医进一步评估和处理,因为这类婴儿自身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呛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2025-10-17 10:31:1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