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玲,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等。展开
个人擅长
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展开
  • 两岁宝宝正常体温多少

    两岁宝宝正常体温因测量部位不同有差异,口腔36.2℃-37.3℃、直肠36.5℃-37.5℃、腋下36℃-37℃,一天内体温有波动,受活动、饮食、环境影响,低热可非药物干预,高热需就医,患病宝宝体温变化复杂需密切关注整体状况。 一、正常体温范围 两岁宝宝正常体温可通过不同测量部位来确定,一般口腔温度正常范围在36.2℃~37.3℃,直肠温度(肛温)正常范围稍高,在36.5℃~37.5℃,腋下温度正常范围是36℃~37℃。这是因为不同测量部位的生理结构和散热情况有差异,所以温度范围略有不同。 二、体温波动情况及影响因素 波动情况:两岁宝宝的体温会在一天中有一定波动,通常清晨体温稍低,下午和傍晚体温会略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这是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受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影响因素 活动因素:宝宝如果剧烈活动后,肌肉产热增加,体温可能会暂时升高0.3℃~0.5℃,活动结束后休息一段时间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 饮食因素:进食后,尤其是进食热食,食物在体内消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热量,可能使体温略有升高;而饥饿状态下体温可能相对偏低一些。 环境因素:所处环境温度过高,比如室温超过25℃,宝宝的散热会受到影响,体温可能会升高;环境温度过低时,宝宝为了维持体温,会通过肌肉颤抖等产热方式,也可能使体温有一定变化,但一般在环境适宜时会恢复正常。 三、体温异常情况及应对 低热:如果两岁宝宝腋下体温在37.1℃~38℃之间属于低热,此时可以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让宝宝适当多喝些温水,通过增加排尿来帮助散热,同时注意松解衣物,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这是因为宝宝低热时,过多使用药物可能会对其尚未成熟的身体机能产生一定影响,而通过适当的非药物方式有可能使体温恢复正常。 高热:当两岁宝宝腋下体温超过38.5℃时属于高热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因为宝宝年龄较小,高热可能会引起惊厥等不良后果,所以不能自行盲目用药,应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退热等处理措施。同时,要注意给宝宝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方便散热,并且持续监测体温变化。 四、特殊情况说明 对于患有某些疾病的两岁宝宝,比如感染性疾病等,其体温变化可能会更为复杂。例如患有肺炎的两岁宝宝,体温可能会持续升高或波动较大,而且可能还会伴有咳嗽、呼吸急促等其他症状。这时候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整体状况,除了监测体温外,还要注意观察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送医,因为疾病状态下宝宝的体温表现和身体反应与健康时不同,需要专业的医疗评估和处理来保障宝宝的健康。

    2025-10-21 13:17:53
  • 小孩入睡难的原因是什么

    小孩入睡难受生理、环境、心理、饮食等多因素影响,生理上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生物钟未建立;环境中睡眠环境不适包括温度、光线、噪声问题;心理有分离焦虑、情绪波动影响;饮食存在过饱过饥及食物特殊成分刺激情况。 生物钟未建立: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生物钟。比如一些月龄较小的宝宝,可能在白天睡眠过多,导致夜间精力旺盛,难以入睡。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建立规律生物钟的时间不同,一般随着年龄增加,逐渐能形成相对固定的睡眠-觉醒规律,但个体差异较大。 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不适 温度不适:过冷或过热都会影响小孩入睡。研究表明,适宜的睡眠温度在20-25℃之间,当环境温度低于18℃时,小孩可能会因为寒冷而身体蜷缩、难以安静入睡;而环境温度高于28℃时,小孩会感觉燥热,出现翻身、踢被子等情况,干扰入睡。 光线过强:夜间睡眠环境中如果有过强的光线,如夜间开灯睡觉或者窗外的强光照射,会影响小孩体内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帮助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其分泌受光线影响显著,光线过强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小孩入睡困难。 噪声干扰:嘈杂的环境会让小孩难以进入睡眠状态。例如,周围环境噪声超过50分贝,就可能干扰小孩的睡眠,使他们容易惊醒,难以重新入睡。 心理因素 分离焦虑:对于幼儿期的小孩,当与主要照顾者分离时可能会产生分离焦虑,从而导致入睡难。比如小孩上幼儿园初期,可能会因为担心父母离开而在睡前过度紧张、不安,难以平静入睡。这种分离焦虑是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一般随着小孩对环境的适应和安全感的建立会逐渐缓解。 情绪波动:小孩在白天如果经历了一些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如过度兴奋、生气、害怕等,也会影响夜间入睡。例如,小孩白天玩得过于兴奋,大脑处于持续活跃状态,到了夜间难以平静下来进入睡眠;或者白天受到了惊吓,晚上会因为内心的恐惧而难以入睡。 饮食因素 过饱或过饥 过饱:小孩睡前吃得过饱,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从而影响入睡。例如,晚餐进食过多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过多的肉类等,会使小孩在睡眠中感觉腹部不适,难以安稳入睡。 过饥:相反,小孩睡前处于饥饿状态,也会因为身体的不适而难以入睡。比如晚餐进食过少,到了夜间小孩会因为饥饿感而醒来,无法顺利入睡。 食物中的特殊成分:有些小孩可能对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敏感,如咖啡因。虽然小孩摄入咖啡因的机会相对较少,但如果饮用了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某些功能性饮料等,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小孩兴奋,难以入睡。例如,一些较大的儿童如果在睡前饮用了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

    2025-10-21 13:17:07
  • 宝宝胸脯高怎么回事 这几个原因应该早知道

    宝宝胸脯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因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代谢致骨骼发育异常,婴幼儿高发,户外活动少等是诱因)、先天性胸廓畸形(与遗传因素有关,出生后可发现异常,家族有遗传病史风险高)、营养不均衡(饮食中钙磷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比例不当,婴幼儿期易出现,喂养方式不当等是影响因素)、其他疾病导致(如代谢性疾病等,不同疾病有不同年龄特点,家族有遗传代谢病病史风险增加),发现后需及时就医检查,婴幼儿要保证充足日照和合理喂养预防相关情况。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原因: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多见于婴幼儿,若宝宝日照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都可能引发。例如,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需经紫外线照射转化为维生素D,若宝宝户外活动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就易患此病,进而出现胸脯高(鸡胸)等骨骼畸形表现。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婴幼儿期是高发年龄段,此阶段宝宝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大;生活方式上,户外活动少、日照时间不足是重要诱因;病史方面,若宝宝有胃肠道疾病等影响维生素D吸收的情况,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二、先天性胸廓畸形 1.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胎儿在宫内发育时胸廓发育异常导致。比如某些遗传综合征可能伴随先天性胸廓畸形,表现为胸脯高。 2.影响因素:年龄上,从出生后即可发现异常;生活方式一般无特殊关联;病史中若家族有先天性胸廓畸形遗传病史,宝宝患病风险增高。 三、营养不均衡 1.原因:宝宝饮食中钙、磷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比例不当,影响骨骼正常发育。例如,长期单纯母乳喂养,若母亲饮食中钙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宝宝也可能出现营养缺乏,导致骨骼畸形,表现为胸脯高。 2.影响因素:年龄上,婴幼儿期饮食结构相对单一,易出现营养不均衡;生活方式中,喂养方式不当,如奶粉调配不合理、辅食添加不及时等,会影响营养素摄入;病史方面,若宝宝有消化系统疾病影响营养吸收,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进而影响骨骼发育。 四、其他疾病导致 1.原因:某些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胸脯高。例如,马方综合征等疾病,除了有骨骼方面的异常表现外,也可能出现胸廓畸形,表现为胸脯高。 2.影响因素:年龄上,不同疾病有不同发病年龄特点;生活方式无特殊直接关联;病史中若有家族遗传代谢性疾病病史,宝宝患病风险增加。 当发现宝宝胸脯高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血钙、血磷、维生素D水平检测,骨骼X线等检查,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对于婴幼儿,要注意保证充足日照,合理喂养,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情况的发生。

    2025-10-21 13:15:30
  • 2岁宝宝用什么喝奶

    2岁宝宝营养补充可从母乳、配方奶粉、辅食三方面着手,母乳是首选,2岁仍可继续;选合适阶段配方奶粉,用奶瓶或杯子分3-4次喂养,每天400-600毫升;辅食按谷类、蛋白质类、蔬菜和水果等种类添加,遵循由少到多等原则保证营养全面。 一、母乳仍是首选 对于2岁宝宝,母乳依然是优质的选择。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如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还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帮助宝宝抵御疾病,且母乳的温度适宜,喂养方便。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至少应持续至婴儿2岁及以上。 二、配方奶粉是重要替代 1.选择合适阶段的配方奶粉 2岁宝宝应选择适合较大婴儿和幼儿的配方奶粉,其营养成分是根据这个年龄段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进行调配的。配方奶粉中含有宝宝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如维生素A、D、B族等)、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等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一般来说,配方奶粉会标明适合的月龄范围,2岁宝宝要选择适合12月龄以上较大婴儿和幼儿的配方奶粉。 要注意选择正规品牌、质量有保障的配方奶粉,可通过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等信息来进行选择。 2.喂养方式 可以用奶瓶或杯子给宝宝喂养配方奶粉,喂养时要注意奶嘴的大小要合适,避免宝宝吸食过快或过慢。每次喂养的量可以根据宝宝的个体差异而定,一般来说,2岁宝宝每天可以饮用400-600毫升配方奶粉,可分3-4次喂养。 三、合理添加辅食辅助营养摄入 1.辅食的种类 谷类食物:如软米饭、面条等,是宝宝能量的重要来源。可以将米饭煮得软烂一些,面条煮得细一些,方便宝宝咀嚼和消化。 蛋白质类食物:包括肉类(如鸡肉、猪肉、牛肉等,要做成肉末状)、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如鳕鱼、三文鱼等,要确保鱼刺剔除干净)、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可做成豆腐脑或软嫩的豆腐块)等。这些食物能为宝宝提供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等营养。 蔬菜和水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宝宝的肠道健康和营养均衡。蔬菜可以做成菜泥、菜末等,水果可以切成小块或打成泥状给宝宝食用。 2.辅食添加原则 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刚开始添加辅食时,量要少,观察宝宝是否有不适反应,如过敏、消化不良等。然后逐渐增加辅食的量和种类。同时,要注意食物的搭配,保证营养全面。例如,在一顿辅食中,可以将米饭、肉末、蔬菜泥搭配在一起,保证宝宝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

    2025-10-21 13:14:39
  • 宝宝较长时间吃奶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长时间吃奶可能因快速生长发育致营养需求大增、母乳特性影响需延长摄取营养时间,还因小月龄本能口腔探索、情绪不安需安抚、吸吮能力及口腔肌肉发育未成熟、身体不适如鼻塞等影响,需关注对应情况处理。 一、生理需求因素 1.快速生长期:宝宝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时,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大幅增加,此时会通过较长时间吃奶来满足机体对奶量的需求。例如,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尤其是3-6个月时,宝宝生长速度较快,对奶的摄入量明显增多,吃奶时间可能相应延长。这是因为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来支持细胞增殖、组织器官发育等生理过程。 2.母乳特性影响:母乳喂养时,母乳的流速相对不稳定且可能较慢,宝宝需要较长时间吸吮才能获取足够的奶量。母乳的泌乳是一个动态过程,前奶水分含量高、蛋白质含量相对适中,后奶则富含脂肪等营养成分,宝宝为了摄取到足够的后奶营养以满足自身生长需求,会延长吃奶时间来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 二、口腔探索行为 小月龄宝宝通过吸吮来探索周围环境是其本能行为之一,即使不处于饥饿状态,宝宝也可能较长时间含住乳头吸吮,这是婴儿对自身口腔感觉、周围事物的一种探索方式。这种行为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较为常见,是宝宝认知和感知世界的一种初步表现,随着月龄增长,这种单纯探索性的长时间吃奶情况会逐渐减少,但在特定阶段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三、情绪安抚需求 宝宝可能通过吃奶来获得安全感和心理慰藉。当宝宝情绪不安、焦虑或缺乏安全感时,会通过较长时间吃奶来安抚自己。例如,在宝宝受到惊吓、环境变化等情况时,吃奶成为其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此时吃奶时间的延长是宝宝寻求心理舒适感的表现。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关注宝宝的情绪状态,通过安抚等方式帮助宝宝稳定情绪,减少过度依赖吃奶来安抚的情况。 四、吸吮能力与口腔肌肉发育 若宝宝的吸吮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或口腔肌肉协调性不佳,会导致吸吮效率较低,为了满足奶量摄入,就需要较长时间吃奶。比如,部分早产儿或口腔肌肉发育相对滞后的足月儿,在吃奶时可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协调吸吮、吞咽动作,从而出现较长时间吃奶的情况。此时可通过适当的口腔肌肉训练等非药物方式来帮助宝宝提高吸吮效率,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五、身体不适影响 宝宝若存在鼻塞等身体不适情况,会在吃奶时因呼吸不畅而延长吃奶时间,以调整呼吸与进食的协调。当宝宝鼻腔堵塞时,吃奶过程中需要不时抬头换气,这会使吃奶间隔延长,表现为较长时间吃奶。此时家长需观察宝宝是否有鼻塞、流涕等其他症状,若有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鼻腔,保证宝宝呼吸通畅后再观察吃奶情况是否改善。

    2025-10-21 13:14: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