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玲,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等。展开
个人擅长
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炎。展开
  • 赖氨酸磷酸氢钙片真的能长高吗

    赖氨酸磷酸氢钙片含赖氨酸及钙,赖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钙是骨骼重要成分;儿童青少年存赖氨缺乏或钙摄入不足时补充可能有辅助作用但受遗传等多因素限,营养良好时作用不显著,成年人骨骼线闭合后补充几乎无用;儿童不能盲目依赖需靠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促进生长且用补充剂需遵医嘱,有基础疾病人群单纯补此药作用微乎其微应先治基础病。 一、赖氨酸磷酸氢钙片的成分与作用机制 赖氨酸磷酸氢钙片中含赖氨酸及钙元素。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参与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如参与胶原蛋白等蛋白质的合成;钙是骨骼的重要构成成分,对骨骼的生长、维持正常结构等有重要作用。但身高的增长是受遗传、营养、内分泌、运动等多因素综合调控的复杂生理过程,赖氨酸磷酸氢钙片并非是决定长高的单一关键因素。 二、对不同人群长高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阶段:若儿童青少年存在赖氨酸缺乏或钙摄入不足的情况,补充赖氨酸磷酸氢钙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身高增长有辅助作用。然而,遗传因素会限定身高增长的潜在范围,即使补充该药物,若遗传上身高增长潜力有限,仅靠此药物也难以突破遗传限定的范围。同时,儿童青少年身高增长还依赖于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如跳绳、篮球等纵向运动有助于刺激骨骼生长)以及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入(除钙和赖氨酸外,还需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若儿童青少年本身营养状况良好,不缺乏赖氨酸和钙,额外补充赖氨酸磷酸氢钙片对长高的作用则不显著。 成年人阶段:成年人骨骼线基本已闭合,身高基本定型,此时补充赖氨酸磷酸氢钙片对长高几乎没有作用。因为骨骼线闭合后,骨骼生长的空间受限,身高不会再出现明显增长。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不能盲目依赖赖氨酸磷酸氢钙片来期望长高。应通过合理的饮食(保证食物多样,如多吃富含钙的牛奶、豆制品,富含赖氨酸的肉类、蛋类等)、充足的睡眠(儿童每天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幼儿需12-14小时,学龄儿童需10-12小时)、适当的运动来促进身高正常增长。且在考虑使用赖氨酸磷酸氢钙片等营养补充剂时,需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不合理补充导致营养过剩等问题。 有基础疾病人群:若儿童或成年人伴有影响骨骼生长发育的基础疾病(如内分泌疾病等),单纯补充赖氨酸磷酸氢钙片对长高的作用微乎其微,此时应先针对基础疾病进行规范治疗,再综合考虑身高增长的相关因素,而不是将希望单纯寄托在赖氨酸磷酸氢钙片上。

    2025-10-21 12:54:11
  • 婴儿消化不良症状

    婴儿消化不良有胃肠道症状和全身表现,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改变、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全身表现有哭闹不安、精神状态不佳,需注意婴儿不同喂养方式的护理,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关注水电解质平衡等。 胃肠道症状: 食欲改变:婴儿可能出现食量减少的情况,原本能正常进食一定量奶或辅食的婴儿,突然对进食表现出抗拒,这是因为消化不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了婴儿的进食欲望。例如,平时一次能喝120毫升奶的婴儿,现在只能喝80毫升左右。 呕吐:较为常见,可能吐出未消化的奶液或食物。这是由于消化不良时,胃部的消化和排空功能受到影响,胃内压力升高,导致呕吐。呕吐物可能是酸臭味的,若呕吐频繁,可能会导致婴儿脱水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比如婴儿在进食后不久就突然吐出较多奶液,且带有明显酸臭味。 腹胀:婴儿的腹部可能看起来比平时肿胀,用手触摸能感觉到腹部较硬。这是因为消化不良使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正常消化和推进,导致气体积聚和食物潴留,从而引起腹胀。可以观察到婴儿的肚子鼓鼓的,轻轻敲击有鼓音。 腹泻或便秘:腹泻时,婴儿的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变稀,可能含有未消化的奶瓣等;便秘则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间隔时间较长才排便一次。这是因为消化不良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肠道内环境紊乱,出现腹泻或便秘的情况。例如,腹泻时大便可能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便秘时大便像颗粒状,很难排出。 全身表现: 哭闹不安:婴儿因为身体不适,会频繁哭闹,难以安抚。这是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腹部不适、腹胀等让婴儿感觉难受,所以通过哭闹来表达。比如婴儿持续哭闹,即使喂奶或安抚也不能很快停止。 精神状态不佳: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等情况。由于身体的不适,婴儿的整体状态不如平时,活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兴趣降低。例如,平时活泼的婴儿现在变得安静嗜睡,或者烦躁易激惹。 对于婴儿消化不良,要注意根据婴儿的年龄特点进行观察和护理。比如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的饮食也可能会影响婴儿的消化情况,母亲应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注意奶粉的冲泡比例等是否合适。如果婴儿消化不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高热、剧烈呕吐不止、精神极度萎靡等,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诊断和处理,一般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喂养方式等,同时要特别关注婴儿的水电解质平衡等情况,确保婴儿的健康。

    2025-10-21 12:53:33
  • 黄疸超过多少会进脑

    新生儿黄疸与胆红素脑病关系密切,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342μmol/L(20mg/dl)、早产儿超256.5μmol/L(15mg/dl)易致胆红素脑病,不同日龄有不同风险阈值,早产儿、低体重儿、有溶血病等基础病的新生儿需更严格监控胆红素水平并及时干预,以防脑损伤及遗留后遗症等。 一般认为,对于足月儿,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342μmol/L(20mg/dl)时,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风险明显增加,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与胆红素结合白蛋白的量、血脑屏障的成熟程度等因素有关;对于早产儿,由于其血脑屏障发育更不完善,一般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256.5μmol/L(15mg/dl)时,就可能更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不同日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与脑损伤风险 出生1天的新生儿:出生1天的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若超过171μmol/L(10mg/dl),就需要密切关注,随着日龄增加,风险逐渐上升;早产儿出生1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102.6μmol/L(6mg/dl)就需警惕。 出生3天的新生儿:足月儿出生3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256.5μmol/L(15mg/dl),早产儿超过171μmol/L(10mg/dl)时,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明显增高。 出生5天的新生儿:足月儿出生5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307.8μmol/L(18mg/dl),早产儿超过205.2μmol/L(12mg/dl)时,脑损伤风险显著加大。 特殊人群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早产儿: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更不成熟,包括血脑屏障,所以对于早产儿胆红素水平的监控要更严格,因为即使胆红素水平相对足月儿较低,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在护理早产儿黄疸时,要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一旦发现有上升趋势,要尽早采取光疗等干预措施,因为早产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后预后可能更差,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等。 低体重儿:低体重儿本身身体机能更弱,对于胆红素的代谢能力更差,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阈值可能比正常体重的新生儿更低,所以需要更加谨慎地监测胆红素水平,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降低脑损伤的发生风险。 有溶血病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如果新生儿存在溶血病等情况,会导致胆红素产生过多,这时候即使胆红素水平未达到上述的阈值,也更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所以对于这类新生儿要加强胆红素监测,一旦胆红素有上升迹象,要积极干预,因为基础疾病会加速胆红素对脑部的损伤过程。

    2025-10-21 12:52:47
  • 如何协助宝宝添加辅食

    婴儿添加辅食适宜时机为满6月龄因单纯乳类无法满足营养需求且消化系统渐成熟,首推富铁食物并逐步丰富种类,添加时单一食物逐次引入、质地由细到粗、喂养频率按需调整,注意避免添加调味品、患病期谨慎添加并关注进食反应,早产儿按矫正月龄个体化添加且要营造安静喂养环境培养良好进食习惯。 一、添加辅食的适宜时机 宝宝满6月龄是添加辅食的适宜时机,此阶段单纯母乳或配方奶已无法满足婴儿全部营养需求,且婴儿消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具备接受辅食的能力,《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建议婴儿从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 二、辅食种类选择 1.首推富铁食物:首先引入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因婴儿6月龄后体内储存的铁逐渐耗尽,需从辅食中获取铁以满足生长需求,科学研究表明强化铁辅食可有效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 2.逐步丰富种类:随着宝宝月龄增长,逐渐添加蔬菜泥、水果泥、蛋黄泥等,蔬菜可选择胡萝卜、南瓜等,水果可选苹果、香蕉等,蛋黄从1/4个开始逐步增加至1个,以提供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 三、辅食添加方法 1.单一食物逐次引入: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3-5天,确认宝宝无过敏(如皮疹、呕吐、腹泻等)或其他不适反应后,再添加另一种新食物,便于及时发现过敏原。 2.质地由细到粗:辅食质地从细腻的泥糊状开始,如米糊、菜泥等,逐步过渡到碎末状、小块状,以锻炼宝宝咀嚼和吞咽能力,一般7-9月龄可尝试碎末状食物,10-12月龄可引入小块状食物。 3.喂养频率按需调整:开始时每天1次辅食,逐渐增加至每天2-3次,每次辅食量从少量开始,如1勺左右,观察宝宝接受情况后再逐步增加。 四、添加辅食注意事项 1.避免添加调味品:辅食中不应添加盐、糖等调味品,保持清淡口味,因婴儿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过早摄入盐会加重肾脏负担。 2.患病期谨慎添加:宝宝患病期间不宜添加新辅食,以免混淆过敏或疾病症状,待康复后再按顺序添加。 3.关注进食反应:密切观察宝宝进食后的反应,若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当前辅食并及时就医。 五、特殊人群辅食添加提示 对于早产儿,添加辅食时间需根据矫正月龄调整,矫正月龄=实际月龄-(40-出生孕周)/4,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辅食添加,确保营养供给符合其生长发育需求。同时,添加辅食过程中要营造安静的喂养环境,让宝宝专注进食,培养良好进食习惯。

    2025-10-21 12:52:13
  • 孩子感冒老不好怎么治疗

    孩子感冒老不好需先明确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等类型,普通感冒迁延不愈要注意护理等,流感未控要及时就医评估用药等,非药物干预可从饮食调整、呼吸道护理入手,若感冒超2周或有高热不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会进一步检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用抗生素,要密切关注低龄儿童病情变化采取合适措施保障其健康。 一、明确感冒类型 孩子感冒老不好首先要明确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等特殊类型感冒。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病程一般7-10天;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可通过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如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等)来区分。 (一)普通感冒迁延不愈情况 如果是普通感冒迁延不愈,需考虑是否存在护理不当等因素,比如孩子保暖不佳再次受凉等情况影响恢复。要保证孩子充足休息,室内保持适宜温度(一般18-22℃)和湿度(50%-60%),让孩子多喝温水,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症状。 (二)流感未有效控制情况 若是流感未得到有效控制,要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同时,流感患儿更要注意隔离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饮食调整 保证孩子饮食营养均衡,对于婴幼儿,若在母乳喂养,母亲要注意饮食清淡;较大儿童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注意适量,避免引起胃肠道不适。对于有咳嗽症状的孩子,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甜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 (二)呼吸道护理 保持孩子鼻腔通畅很重要,若有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来清理鼻腔分泌物。对于咳嗽,可让孩子适当多拍背,年龄较小的婴儿可采取侧卧等姿势拍背,帮助痰液排出,但拍背力度要适中。 三、就医评估与可能的医疗干预 如果孩子感冒老不好,持续时间超过2周或出现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且持续时间较长)、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幼儿呼吸频率>40次/分)、精神萎靡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以明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等其他问题。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对于儿童感冒老不好的情况,始终要以保障儿童健康为首要原则,密切关注孩子病情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对于低龄儿童,家长更要细致观察,因为低龄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一旦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2025-10-21 12:50:0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