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王玉芳副主任医师(17)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王玉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擅长: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玉芳,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核心组成员,中国炎症性肠病青年学者俱乐部副组长,四川省炎症性肠病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内镜分会委员。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及处理,成功诊治各种内科及消化内科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熟练操作胃肠镜及内镜下息肉切除、食道扩张、食道异物取出术等各种内镜下治疗及食道测压、食道酸碱测定等技术,特别是致力于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临床及发病机制研究,曾赴国际知名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德国基尔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及赴日进行中日炎症性肠病学术交流。曾获院级医疗先进个人等称号,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及主研中德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参与全国及亚太地区炎症性肠病多项多中心调查研究,参与炎症性肠病亚太共识意见的制定及2012年中国炎症性肠病共识意见的制定,发表论文30余篇,获第二届全国消化中青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0-2004年度四川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参与《消化系统疾病查房释疑》、《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炎症性肠病》(第二版)等的编写。担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JCC》中文版等杂志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展开
  • 胃恶心难受怎么缓解

    当出现胃恶心难受时,可通过调整饮食(选清淡易消化食物、控制进食量和频率)、适当休息(保证充足休息时间)、远离不良刺激(避免接触异味、减少视觉不良刺激)来缓解,若为孕妇或老年人出现该症状则需就医评估,孕妇严重时影响进食生活要就医,老年人需排查消化系统疾病等。 一、调整饮食 1.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当出现胃恶心难受时,可优先选择一些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小米粥,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且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够减轻胃肠负担。还有软面条,面条经过煮制后变得细软,其中的淀粉糊化后更容易被酶分解,从而缓解胃部不适。 2.控制进食量和频率: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部负担。比如可以将正常的三餐分成5-6餐来吃,每餐吃的量适中,这样能让胃部始终有一定的消化负担,不至于因过度充盈而加重恶心难受的感觉。 二、适当休息 1.保证充足休息时间: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的恢复。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在感觉胃恶心难受时,也可以躺下休息15-30分钟,有助于缓解不适。对于儿童,要保证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一般婴儿需要12-16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幼儿也需要10-13小时左右,充足的休息能帮助他们的身体调节,减轻胃部的不适反应。 三、远离不良刺激 1.避免接触异味:一些特殊的气味可能会加重胃恶心难受的感觉,所以要尽量远离有强烈异味的环境,比如刚装修完有刺鼻气味的房间、有浓烈油烟味的厨房等。对于儿童,要注意避免让他们接触到可能引起不适的特殊气味,如某些化学制剂的味道等,因为儿童的嗅觉相对敏感,更容易受到异味的刺激而加重胃部不适。 2.减少视觉不良刺激:避免长时间观看容易引起不适的画面等,保持环境的舒适和安静,让视觉感官处于放松状态,也有助于缓解胃恶心难受的情况。 四、就医评估 1.针对特定人群的特殊情况:如果是孕妇出现胃恶心难受,这可能是孕期的正常反应,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如果恶心难受症状严重,影响到正常的进食和生活,需要及时就医评估,排除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对于老年人出现胃恶心难受,要考虑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等问题,因为老年人的胃肠功能相对较弱,且可能有基础疾病,需要通过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胃镜等,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5-11-04 13:01:41
  • 左下腹部隐隐痛是什么原因

    肠道相关疾病包含感染性结肠炎因不洁食物等致肠道感染、自身免疫性结肠炎与免疫失衡有关及不同年龄发病机制差异,肠道痉挛因腹部受凉等诱发致左下腹部隐痛各年龄段可发,肠道肿瘤结肠肿瘤等致左下腹部隐痛随年龄增长风险增中老年需关注;泌尿系统疾病输尿管结石因结石移动刺激黏膜致左下腹部隐痛与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及不同年龄段发病风险不同;女性妇科疾病盆腔炎因经期卫生不良等致盆腔炎症刺激左下腹部隐痛育龄期女性风险高,附件炎因病原体感染等致输卵管卵巢炎症引发左下腹部隐痛已婚育龄女性更易受影响;其他因素肠道寄生虫感染累及左下腹部儿童因卫生习惯差感染风险高需关注个人卫生。 一、肠道相关疾病 1.结肠炎:包括感染性结肠炎(如细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结肠炎(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感染性结肠炎多因食用不洁食物等导致肠道感染,自身免疫性结肠炎与机体免疫失衡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发病机制有差异,如儿童感染性结肠炎可能更易因卫生习惯不佳引发,成年人自身免疫性结肠炎需关注免疫调控相关因素。 2.肠道痉挛:可因腹部受凉、进食过多生冷食物、情绪紧张等诱发,肠道平滑肌痉挛收缩可引起左下腹部隐隐痛,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发生,儿童可能因饮食不规律等更易出现。 3.肠道肿瘤:结肠肿瘤等可能导致左下腹部隐痛,随年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增加,中老年人群需重点关注,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多需通过相关检查排查。 二、泌尿系统疾病 1.输尿管结石: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可刺激输尿管黏膜,引起左下腹部隐痛,男性和女性发病机制相似,但男性因输尿管解剖结构等因素在某些情况下结石形成风险可能有差异,结石形成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段人群因代谢等差异发病风险不同。 三、妇科疾病(女性) 1.盆腔炎:多由经期卫生不良、宫腔操作感染等引起,盆腔内炎症刺激可导致左下腹部隐痛,育龄期女性因生理结构及性生活等因素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不同年龄段女性中,育龄女性需尤其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预防。 2.附件炎:输卵管、卵巢的炎症可引发左下腹部隐痛,与病原体感染、不洁性生活等有关,女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已婚育龄女性相对更易受影响。 四、其他因素 1.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可能累及左下腹部,儿童因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感染风险较高,需关注个人卫生情况对发病的影响。

    2025-11-04 13:00:25
  • 什么治便秘最快最有效

    便秘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充足饮水、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来改善,药物有容积性、渗透性、促动力药,急性便秘可灌肠,儿童优先生活方式调整,老年人防用力排便且药物需医生评估后谨慎用,孕妇遵医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一、生活方式调整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成人每日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食用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来获取,不同年龄人群需求有差异,一般儿童可根据年龄适当调整摄入量。例如,7~18岁儿童每日膳食纤维推荐摄入量为25~38克。 2.充足饮水:每日保证1.5~2升的饮水量,保持肠道湿润,有助于粪便顺利排出。老年人因生理特点,需特别注意定时饮水,避免因口渴感减退而饮水不足。 3.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儿童可每天安排适量户外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老年人运动要选择温和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 二、药物干预 1.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制剂等,通过增加粪便体积发挥作用,适用于轻中度便秘,但服用时需保证充足饮水量,防止干结的粪便阻塞肠道。 2.渗透性泻药:常见的有聚乙二醇等,可保留肠道水分,使粪便软化,促进排便。特殊人群如孕妇使用时需谨慎评估,遵循医生指导。 3.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等,能促进肠道蠕动,但儿童一般不推荐使用促动力药治疗便秘,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 三、医疗手段 1.灌肠:适用于急性便秘情况,通过灌入液体刺激肠道排便,但长期使用可能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和排便反射,不宜频繁采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优先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改善便秘,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等,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刺激性泻药,以防对肠道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2.老年人:便秘时需避免用力排便,防止因腹压骤升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生活方式调整是基础,药物使用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 3.孕妇:便秘时优先采用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和运动干预,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避免自行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 4.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若便秘由肠道肿瘤、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导致,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此时单纯的生活方式调整或普通泻药往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25-11-04 12:59:42
  • 胃痉挛怎么快速缓解

    针对胃痉挛有调整呼吸放松法、热敷法、饮用温水法、按压穴位法等缓解措施,儿童和老年人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操作要温和且频繁发作等及时就医,老年人热敷温度、饮用温水适量且持续不缓解等及时就医排查其他严重问题。 一、调整呼吸放松法 原理: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可使身体放松,缓解胃痉挛带来的不适。深呼吸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轻胃部肌肉的紧张状态。 方法: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或躺下,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使腹部隆起,然后再慢慢地呼气,让腹部收缩,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重复进行几次。对于儿童,可由家长轻轻安抚,帮助其进行平稳的呼吸。 二、热敷法 原理:温热刺激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热量传递到胃部,可使胃壁肌肉松弛,减轻痉挛引起的疼痛。 方法: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胃部,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一般热敷15-20分钟左右。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热敷时要密切关注温度,可在热水袋外面包裹一层毛巾,控制好温度。 三、饮用温水法 原理:饮用温水可以温暖胃部,缓解胃痉挛。温水能减轻胃部肌肉的收缩,同时补充身体因痉挛可能丢失的水分。 方法:慢慢饮用适量的温水,每次饮用100-200毫升左右,注意不要一次性饮用过多,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加重。对于幼儿,要少量多次饮用,避免呛咳。 四、按压穴位法 原理:通过按压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缓解胃痉挛。例如内关穴,按压内关穴能起到镇静止痛的作用。 方法:内关穴位于手腕掌侧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用拇指按压内关穴,力度以产生酸麻胀感为宜,持续按压1-3分钟。儿童按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由家长协助操作较为合适。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胃痉挛可能因饮食不当、腹部着凉等引起。在采取上述缓解措施时,要特别注意操作的温和性。如热敷时温度要严格控制,避免烫伤;饮用温水时防止呛咳;按压穴位力度要轻柔。如果儿童胃痉挛频繁发作或伴有呕吐、发热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老年人:老年人胃痉挛可能与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基础疾病等有关。在缓解胃痉挛时,热敷要注意温度,避免因感觉迟钝而烫伤。饮用温水要适量,防止加重心脏或胃部负担。如果老年人胃痉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心悸、黑便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严重问题诱发胃痉挛的可能。

    2025-11-04 12:58:29
  • 应该如何治疗胃溃疡

    胃溃疡治疗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去除病因方面要通过检测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存在感染则行抗Hp四联疗法,还需避免服用损伤胃黏膜药物;药物治疗包括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铋剂等保护胃黏膜;手术主要用于出现大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儿童胃溃疡少见,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用药谨慎,老年人要关注药物相互作用、肝肾功能并长程规范治疗以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及并发症。 一、去除病因 胃溃疡的发生常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需通过尿素呼气试验等检测方法明确是否存在Hp感染。若存在Hp感染,需进行规范的抗Hp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铋剂及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此外,还应避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对于长期服用NSAIDs的患者需评估风险并调整用药。 二、药物治疗 (一)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常用药物,如奥美拉唑等,可强效抑制胃酸分泌,为溃疡愈合创造有利的酸环境。其通过特异性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关键酶——质子泵,减少胃酸生成,促进溃疡愈合。 (二)保护胃黏膜药物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隔绝胃酸、胃蛋白酶等对溃疡面的侵蚀,同时铋剂还具有一定抑制Hp的作用。硫糖铝等药物也可起到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胃溃疡患者,如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急性穿孔、幽门梗阻经内科治疗无效以及怀疑溃疡恶变等情况。手术方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等,但目前外科手术在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相对减少,多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四、特殊人群考虑 (一)儿童 儿童胃溃疡相对少见,治疗时需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药物选择需谨慎,应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胃肠道造成严重损伤的药物,若需用药,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及剂量。 (二)老年人 老年人患胃溃疡时,需特别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影响。用药前应评估肝肾功能状态,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用药后的反应。同时,老年人胃溃疡愈合相对较慢,需更长时间的规范治疗,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胃溃疡的治疗需综合考虑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

    2025-11-04 12:57: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