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擅长: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玉芳,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核心组成员,中国炎症性肠病青年学者俱乐部副组长,四川省炎症性肠病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内镜分会委员。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及处理,成功诊治各种内科及消化内科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熟练操作胃肠镜及内镜下息肉切除、食道扩张、食道异物取出术等各种内镜下治疗及食道测压、食道酸碱测定等技术,特别是致力于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临床及发病机制研究,曾赴国际知名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德国基尔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及赴日进行中日炎症性肠病学术交流。曾获院级医疗先进个人等称号,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及主研中德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参与全国及亚太地区炎症性肠病多项多中心调查研究,参与炎症性肠病亚太共识意见的制定及2012年中国炎症性肠病共识意见的制定,发表论文30余篇,获第二届全国消化中青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0-2004年度四川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参与《消化系统疾病查房释疑》、《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炎症性肠病》(第二版)等的编写。担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JCC》中文版等杂志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展开
  • 拉肚子后大便出血严不严重

    拉肚子即腹泻,腹泻后大便出血是否严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是肠炎、肠道息肉等因素引起的腹泻后大便出血,一般不严重,通过积极规范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治愈,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太大危害。如果是直肠癌、结肠癌等因素引起的腹泻后大便出血,则比较严重。因为直肠癌和结肠癌属于恶性病变,很难彻底根治,随着病情进展,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所以,当患者出现腹泻后大便出血时,应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病因,比如体格检查、粪便常规、肠镜检查等,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025-04-01 14:40:00
  • 大人积食按摩什么部位

    大人积食可以按摩的部位包括中脘穴、天枢穴和足三里穴。按摩这些穴位有助于促进消化,缓解积食带来的不适。 1.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按摩此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可改善胃痛、呕吐、腹胀、肠鸣等症状,也可用于缓解积食。 2.天枢穴 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按摩此穴可升降气机、消积导滞、清利湿热,有助于缓解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等症状,对于积食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按摩此穴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有助于改善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等症状,也有助于缓解积食。 在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皮肤损伤。同时,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摩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2025-04-01 14:34:49
  • 慢性腹泻的危害是什么

    慢性腹泻的危害主要有脱水、低钾、营养不良、损害肠道功能、影响免疫等。 1.脱水 慢性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2.低钾 慢性腹泻可能引发低钾症状,严重时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并发症。 3.营养不良 慢性腹泻可能会导致全身营养不良、面黄消瘦等病症,甚至腹部可触及包块。 4.损害肠道功能 慢性腹泻回损害肠道功能,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可能诱发多种大肠疾病,如真菌性肠炎、肠出血以及肠套叠等。 5.影响免疫 慢性腹泻回降低身体免疫力,容易引发继发性感染,特别是小儿患者可能出现鹅口疮及多种真菌感染性疾病。

    2025-04-01 14:34:47
  • 腹泻何种情况需要就医

    腹泻在出现持续时间过长、伴有严重症状、脱水迹象以及特殊人群腹泻,需要及时就医。 1.持续时间过长 如果腹泻持续超过两天,且症状没有缓解的迹象,建议及时就医。长时间的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等严重问题。 2.伴有严重症状 腹泻时伴有高烧、严重腹痛、呕吐、血便等症状,可能是严重感染或疾病的迹象,应立即就医。 3.脱水迹象 腹泻时大量失水,如果出现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脱水迹象,应及时就医补充体液。 4.特殊人群 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由于身体较为脆弱,腹泻时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建议在出现腹泻症状时及时就医。

    2025-04-01 14:34:46
  • 一着凉就拉肚子怎么办

    一着凉就拉肚子,应注意保暖,同时需要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进行药物治疗等。 1.注意保暖 患者首先应该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的保暖。可以选择穿厚一些的衣服,或者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物品热敷腹部,以缓解肠胃的不适。 2.调整饮食 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3.补充水分 拉肚子容易导致身体失水,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盐平衡。 4.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药物,能够起到止泻的作用。

    2025-04-01 14:34: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