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王玉芳副主任医师(21)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王玉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擅长: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玉芳,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核心组成员,中国炎症性肠病青年学者俱乐部副组长,四川省炎症性肠病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内镜分会委员。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及处理,成功诊治各种内科及消化内科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熟练操作胃肠镜及内镜下息肉切除、食道扩张、食道异物取出术等各种内镜下治疗及食道测压、食道酸碱测定等技术,特别是致力于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临床及发病机制研究,曾赴国际知名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德国基尔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及赴日进行中日炎症性肠病学术交流。曾获院级医疗先进个人等称号,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及主研中德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参与全国及亚太地区炎症性肠病多项多中心调查研究,参与炎症性肠病亚太共识意见的制定及2012年中国炎症性肠病共识意见的制定,发表论文30余篇,获第二届全国消化中青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0-2004年度四川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参与《消化系统疾病查房释疑》、《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炎症性肠病》(第二版)等的编写。担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JCC》中文版等杂志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展开
  • 为什么不建议年轻人做肠镜

    年轻人常见肠道器质性病变发生率相对较低且如结直肠癌高发年龄偏后无特定肠道症状时常规肠镜非必要,肠镜属侵入性操作对无明显症状年轻人风险收益比不高且存操作相关风险应避免不必要侵入,存在粪便隐血检测等更简便初筛方式可先排查,结果无异常可大幅降低肠镜需求仅初筛异常再考虑肠镜以避免不必要侵入及身心负担。 一、疾病发生率角度 年轻人常见的肠道器质性病变发生率相对较低,依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青壮年人群中因典型肠道肿瘤(如结直肠癌等)、严重炎症性肠病等需要通过肠镜明确诊断的疾病比例,较老年人群显著偏低。例如,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通常在50岁以上,年轻人罹患此类严重肠道疾病的概率相对较小,因此无特定肠道症状时常规进行肠镜检查并非必要。 二、肠镜检查的创伤性与潜在风险 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检查过程中可能引发腹胀、腹痛等不适感受,对于没有明显肠道症状的年轻人而言,承受这种侵入性检查的风险与收益比不高。此外,肠镜检查存在一定的操作相关风险,如肠道穿孔、出血等,尽管发生概率较低,但对于身体状况良好且无迫切检查指征的年轻人,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带来的潜在风险。 三、初筛方式的替代性 存在更简便的初筛方式可先行排查肠道健康状况,例如粪便隐血检测等。通过粪便隐血检测等初步筛查手段,若结果无异常,可大幅降低对肠镜检查的需求;仅当初筛结果异常时,再考虑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肠道具体情况,如此可避免无必要地让年轻人接受侵入性的肠镜检查,减少不必要的身心负担。

    2025-11-05 11:54:53
  • 先天性幽门狭窄的原因

    先天性幽门狭窄与遗传因素、胃肠道激素失衡、肌肉发育异常相关,遗传具明显倾向,胃肠道激素失衡中胃泌素分泌异常可能致病,肌肉发育异常表现为环形肌肥厚、纵形肌发育异常。 胃肠道激素失衡 胃泌素的作用:胃泌素是一种重要的胃肠道激素,与幽门括约肌的功能调节有关。有研究发现,先天性幽门狭窄患儿胃窦部G细胞数量增多,导致胃泌素分泌增加。胃泌素能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同时还可能通过促进幽门部肌肉增生等机制影响幽门的正常功能。在生活方式方面,母亲孕期的饮食等因素可能间接影响胎儿胃泌素的分泌调节。如果胎儿胃泌素分泌异常增多,就可能干扰幽门部肌肉的正常发育,增加先天性幽门狭窄的发病风险。对于婴儿出生后的喂养等情况,也需要关注是否存在因胃肠道激素失衡导致幽门功能异常的可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 肌肉发育异常 环肌和纵肌的关系:幽门部的环形肌和纵形肌的发育异常是导致先天性幽门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环形肌和纵形肌协同作用以保证幽门的正常开闭功能。在先天性幽门狭窄患儿中,环形肌明显肥厚,而纵形肌相对发育异常。这种肌肉发育的失衡可能是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出现的问题,可能与胚胎期胃肠道肌肉的分化、增殖等过程受到干扰有关。例如,某些环境因素可能在胚胎发育关键时期影响肌肉细胞的正常分化,导致环形肌过度增生而纵形肌发育不协调。对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胚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发生肌肉发育异常导致先天性幽门狭窄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和监测。

    2025-11-05 11:53:55
  • 幽门螺杆菌严重超标能喝桑黄片水吗

    幽门螺杆菌严重超标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喝桑黄片水可起作用,不能替代正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病史人群饮用桑黄片水也需谨慎,应及时就医遵循正规治疗方案应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 桑黄片水的相关情况 桑黄是一种中药材,有报道称其可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等作用,但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无明确的治疗作用。如果幽门螺杆菌严重超标,单纯饮用桑黄片水不能替代正规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方面 儿童: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需谨慎,一般不首先推荐儿童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除非有明确的适应证且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而桑黄片水对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更无循证依据支持使用,不建议儿童随意饮用桑黄片水来应对幽门螺杆菌超标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若有幽门螺杆菌严重超标情况,同样需要正规就医评估后进行合适的治疗,桑黄片水不能作为治疗手段,且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饮用桑黄片水需考虑与其他药物等的相互作用等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对待。 有基础病史人群:比如有肝脏疾病病史的人群,桑黄需要经过肝脏代谢等,饮用桑黄片水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谨慎;有胃部基础疾病如胃溃疡等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加重病情,正规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是关键,桑黄片水无法替代正规治疗来改善胃部疾病相关状况。 总之,幽门螺杆菌严重超标时不建议仅依靠喝桑黄片水来处理,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制定的正规治疗方案来应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

    2025-11-05 11:51:48
  • 拉肚子能吃氟哌酸吗

    拉肚子能否吃氟哌酸(诺氟沙星)需分情况,敏感菌感染致拉肚子符合指征时可考虑用,但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女性、老年人用需谨慎;非感染性因素致拉肚子如腹部着凉、饮食不当、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的,一般不用诺氟沙星,通过非药物干预或综合措施改善。 敏感菌感染导致的拉肚子 当明确是敏感菌感染引发肠道炎症出现拉肚子症状时,诺氟沙星可以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碍细菌DNA复制,从而发挥抗菌作用,有助于控制感染,缓解拉肚子症状。不过,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使用需谨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发育可能会受到喹诺酮类药物影响,所以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一般不推荐使用诺氟沙星治疗拉肚子;孕妇、哺乳期女性使用也需格外谨慎,因为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使用时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 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拉肚子 腹部着凉:腹部受到寒冷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引起拉肚子,这种情况不需要用诺氟沙星,通过保暖、热敷腹部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往往就能缓解。 饮食不当:进食过多生冷、不洁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拉肚子,一般也不建议使用诺氟沙星,可通过调整饮食,如暂时禁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等方式来改善症状。 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如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引起的拉肚子,通常也不依赖诺氟沙星治疗,而是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调节等综合措施来处理。

    2025-11-05 11:49:03
  • 胃炎吃多潘立酮有效吗

    胃炎吃多潘立酮对部分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其不能根治胃炎病因,不同人群使用需注意,同时非药物干预对胃炎康复很重要,胃炎患者要注意饮食等非药物方面的调节。 不同人群使用多潘立酮的情况 儿童:儿童使用多潘立酮需谨慎,低龄儿童使用可能存在一定风险,一般不优先推荐低龄儿童使用多潘立酮来缓解胃炎相关症状,若儿童有胃炎相关消化不良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等方面与成人不同,使用不当可能影响儿童健康。 老年人:老年人使用多潘立酮时也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使用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胃炎患者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比如心脏病(如心律失常等),使用多潘立酮可能会有一定风险,因为多潘立酮可能会引起心电图的变化,所以这类人群使用多潘立酮前应告知医生基础病史,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使用及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非药物干预对胃炎的重要性 对于胃炎患者,除了考虑药物治疗外,非药物干预也非常重要。比如饮食方面,胃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咖啡、浓茶等,规律饮食,少食多餐,这样有助于缓解胃炎症状,促进胃部的恢复,而不仅仅依赖多潘立酮等药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也对胃炎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11:47: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