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擅长: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玉芳,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核心组成员,中国炎症性肠病青年学者俱乐部副组长,四川省炎症性肠病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内镜分会委员。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及处理,成功诊治各种内科及消化内科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熟练操作胃肠镜及内镜下息肉切除、食道扩张、食道异物取出术等各种内镜下治疗及食道测压、食道酸碱测定等技术,特别是致力于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临床及发病机制研究,曾赴国际知名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德国基尔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及赴日进行中日炎症性肠病学术交流。曾获院级医疗先进个人等称号,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及主研中德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参与全国及亚太地区炎症性肠病多项多中心调查研究,参与炎症性肠病亚太共识意见的制定及2012年中国炎症性肠病共识意见的制定,发表论文30余篇,获第二届全国消化中青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0-2004年度四川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参与《消化系统疾病查房释疑》、《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炎症性肠病》(第二版)等的编写。担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JCC》中文版等杂志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展开
  • 空腹是否必须吃饭

    正常生理状态下适当空腹进食可补充能量维持代谢平衡但长期空腹易致代谢紊乱,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需避免长时间空腹应规律进食,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宜少食多餐两餐间补低糖易消化食物,糖尿病患者需管控空腹血糖应规律进食并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依自身情况调整进食安排。 一、一般人群空腹进食的科学考量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经夜间睡眠后处于空腹状态,适当进食能及时补充能量,维持血糖稳定与机体代谢平衡。例如,早餐作为一日之首,研究表明规律摄入早餐可提升上午认知功能,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能为大脑及时供能;但若为短时间特殊活动(如短暂户外轻量活动),偶尔一次空腹且身体无明显不适时影响相对有限,然而长期空腹则易引发代谢紊乱,如血糖波动异常、脂肪代谢失调等,因机体长期缺乏能量输入会调整代谢模式,进而干扰正常生理节律。 二、特殊人群空腹进食要点 (一)儿童群体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新陈代谢旺盛,空腹易致能量与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高、智力等发育。学龄前儿童需保证三餐两点规律进食,若空腹会出现上午课间注意力不集中、下午体力不支等情况,因儿童需从食物中获取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以支撑生长,故应避免长时间空腹,需按时提供富含营养的餐食。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减慢,空腹时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且空腹过久还会影响胆囊收缩功能,增加胆结石风险。因此老年人宜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可在两餐间适当补充低糖、易消化食物,如无糖酸奶等,以此维持血糖平稳与机体营养供应。 (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管控空腹血糖,进食时间与量对血糖波动影响显著。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规律进食,避免长时间空腹致血糖过低或过高波动,可在空腹时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全麦面包等,此类食物既能延缓血糖上升,又能增强饱腹感,同时需依据自身血糖监测结果与药物使用情况合理调整进食安排。

    2025-10-31 12:42:34
  • 胃酸过多且胃胀气时能否服用气滞胃痛颗粒

    气滞胃痛颗粒具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功效适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等气滞引发胃部不适包括胃胀气,对病理性胃酸过多无直接抑酸作用,孕妇服前需医生评估,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服用,有基础病史人群需医生评估基础病后决定是否选用该药物应对胃酸过多且胃胀气情况。 一、气滞胃痛颗粒的功效及适用气滞相关情况 气滞胃痛颗粒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主要适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等因气滞引发的相关胃部不适症状。若胃胀气是由气滞因素导致,气滞胃痛颗粒可能对缓解因气滞引起的胃胀气有一定作用,其通过调理气机,改善气滞状态来减轻胃胀气表现。 二、胃酸过多的特殊性及与气滞胃痛颗粒的关联考量 胃酸过多有多种成因,若胃酸过多是病理性因素所致(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导致胃酸异常分泌增多),气滞胃痛颗粒并没有直接针对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所以仅靠气滞胃痛颗粒不能解决胃酸过多的根本问题。此时不能单纯依赖气滞胃痛颗粒来处理胃酸过多状况,需结合针对胃酸过多的其他治疗措施。 三、特殊人群用药提示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生理阶段,其身体的生理机能与常人有别,服用气滞胃痛颗粒前需经医生评估。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需综合考虑孕妇的病情、胎儿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后谨慎决定是否使用。 儿童:低龄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气滞胃痛颗粒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自行服用。若儿童出现胃酸过多且胃胀气情况,需由医生根据儿童具体病情、年龄等因素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使用及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案,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有基础病史人群:若患者本身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基础疾病,在考虑服用气滞胃痛颗粒时,需充分评估病情。因为基础病史可能影响药物的适用性及安全性,要结合基础病的当前状况,由医生判断服用气滞胃痛颗粒是否会对基础病产生不利影响,再决定是否选用该药物来应对胃酸过多且胃胀气的情况。

    2025-10-31 12:41:26
  • 随便乱吃食物会有何后果

    随便乱吃食物可致消化系统负担加重引发胃肠紊乱及相关疾病、营养不均衡致营养素摄入失衡影响代谢免疫等、引发过敏反应致皮疹瘙痒等症状、增加肝肾代谢压力,儿童消化系统未完善易消化不良等影响发育、老年人胃肠功能弱易致消化不良等加重基础病、孕妇随便进食可影响胎儿营养供应如缺叶酸增神经管畸形风险。 一、消化系统负担加重 随便乱吃食物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若摄入过多油腻、辛辣或纤维含量极低的食物,会减缓胃肠蠕动,引发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长期可诱发胃炎、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例如,长期高油高糖饮食会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增加患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风险。 二、营养不均衡 随意进食打破正常饮食节律,易造成营养素摄入失衡。如过度摄入甜食会使血糖波动大,同时可能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影响身体代谢与免疫功能。长期单一食物摄入还可能导致特定营养素缺乏,如长期不吃蔬菜水果会引起维生素C、膳食纤维缺乏,增加便秘及某些慢性病风险。 三、引发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特定食物成分敏感,随便进食可能接触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等,可引发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儿童及有过敏史人群对过敏原更敏感,随意进食风险更高。 四、增加肝肾代谢压力 过量摄入高盐、高嘌呤或含添加剂的食物会加重肝肾代谢负担。高盐饮食会使肾脏滤过负荷增加,长期可能损伤肾功能;高嘌呤饮食易引发尿酸升高,加重肝脏代谢尿酸的压力,增加痛风及肝肾疾病发生概率。 五、特殊人群风险更高 1.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随便乱吃易出现消化不良、营养摄入不符合生长需求,影响身高、智力等发育; 2.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器官功能衰退,随意进食易导致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且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相互作用,加重病情; 3.孕妇:随便进食可能影响胎儿营养供应,如缺乏叶酸可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风险,需严格把控饮食均衡。

    2025-10-31 12:40:26
  • 哪些药物适合治疗肠胃炎

    肠胃炎相关药物分情况,细菌感染性选抗生素,18岁以下禁用诺氟沙星特殊人群用头孢需排过敏,非感染性用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孕妇咨询,调节菌群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注意储存,腹泻用蒙脱石散儿童调剂量洛哌丁胺低龄慎,呕吐用甲氧氯普胺孕妇谨慎,儿童需儿科医生指导,老年人关注肝肾,孕妇评估胎儿影响并在产科医生和药师共同指导下使用。 一、细菌感染性肠胃炎相关药物 若肠胃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但需注意18岁以下人群禁用该药物,因其可能影响软骨发育;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由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其他合适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需排除过敏史)。 二、非感染性肠胃炎相关药物 1.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可在胃内形成保护膜,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适用于非感染性肠胃炎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情况,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咨询医生,评估用药风险与收益。 2.调节肠道菌群药物:例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因肠胃炎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需注意储存条件需符合要求以保证药物活性。 三、腹泻相关药物 若肠胃炎伴随严重腹泻,可使用蒙脱石散,该药物通过吸附肠道内毒素和病菌发挥止泻作用,儿童使用时需按体重调整剂量,避免过量导致便秘等问题;而洛哌丁胺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使用,特殊情况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谨慎应用。 四、呕吐相关药物 对于肠胃炎导致明显呕吐的情况,可考虑使用甲氧氯普胺,但孕妇使用需格外谨慎,因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需由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肠胃炎用药需尤其谨慎,应避免自行用药,建议在儿科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老年人肠胃炎用药时需关注肝肾功能,某些药物可能加重肝肾负担,需密切监测;孕妇肠胃炎用药需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并在产科医生和药师共同指导下使用。

    2025-10-31 12:39:15
  • 胃出血什么症状

    胃出血典型表现为胃内出血量较多时血液呈咖啡色或暗红色、呕鲜血,肠道出血粪便呈黑色柏油样便,出血量多有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及休克症状,儿童患者因表述差可现哭闹拒食需关注特殊病因,老年患者失血耐受差少量出血可现明显症状且易诱发基础病加重,有基础病史者如胃溃疡出血可致腹痛规律改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有肝硬化病史伴相关表现,部分患者胃出血伴上腹痛且不同病因腹痛特点各异。 一、典型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胃内出血量较多时,血液经胃酸作用后可呈咖啡色或暗红色,若出血速度快、量多,可呕出鲜血;血液进入肠道后,经肠道内消化液作用,粪便呈黑色柏油样便,是胃出血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2.贫血相关表现:出血量较多时,机体循环血容量减少,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变换体位时心慌明显,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二、不同人群特殊表现 1.儿童患者:因表述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需重点观察有无呕吐物带血、黑便等情况,儿童胃出血可能由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特殊病因引起,需格外关注。 2.老年患者:对失血耐受能力差,少量出血也可能较快出现明显头晕、心悸等症状,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胃出血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如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等。 3.有基础病史患者:若患者本身有胃溃疡病史,胃出血时可能出现原有腹痛规律改变,如胃溃疡的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加重或消失等;若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有肝硬化等基础病史,可能伴有腹胀、黄疸等肝硬化相关表现。 三、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胃出血时可伴有上腹部疼痛,如胃溃疡导致的胃出血常伴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疼痛多在进食后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导致的胃出血多为空腹痛或夜间痛,进食后可缓解;若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胃出血,可能无明显既往腹痛病史,多与应激等因素相关。

    2025-10-31 12:37: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