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前列腺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杨杰,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前列腺疾病诊疗。展开
个人擅长
前列腺疾病展开
  • 泌尿系统结石该如何治疗

    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特定小结石患者,需大量饮水和适当运动;药物治疗有排石和止痛药物;手术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特定结石,儿童、老年需特殊考虑)、输尿管镜取石术(适用于特定结石,女性、老年有特殊注意)、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特定结石,儿童、妊娠女性有特殊情况)、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适用于特定结石,老年、肥胖有特殊考量);其他治疗有溶石治疗(有限制)和中医中药治疗(需正规医师指导)。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直径小于6mm、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的患者可尝试保守治疗。 2.具体措施: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需达2000-3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促进结石自行排出;适当运动,如跳绳、跳跃等,有助于结石移动排出。 二、药物治疗 1.排石药物:对于适合保守治疗的患者,可使用一些促进结石排出的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等,它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止痛药物:当结石引起疼痛时,可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缓解疼痛症状,但要注意药物的适用人群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三、手术治疗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直径≤2cm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 原理:利用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直至粉碎成细砂,随尿液排出体外。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需谨慎,因其肾脏等组织发育尚不完善,要充分评估风险;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术前需做好全面评估,确保手术安全。 2.输尿管镜取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及泌尿系平片不显影的结石。 操作方式:经尿道插入输尿管镜,在直视下利用套石篮或取石钳取出结石,或采用激光等将结石击碎后取出。 特殊人群考虑:女性患者在操作时要注意尿道解剖特点,轻柔操作;老年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排尿情况及有无感染等并发症。 3.经皮肾镜取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2cm的肾结石、有症状的肾盏或憩室内结石等。 操作方式:经皮肤穿刺建立通道进入肾脏,利用肾镜找到结石后,用激光、超声等方法将结石击碎并取出。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风险较高,一般不首选;妊娠女性患者因手术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需谨慎评估,优先考虑保守等其他相对安全的方式。 4.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输尿管结石>2cm,原来考虑开放手术;或经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失败的结石。 操作方式:通过腹腔镜找到输尿管结石部位,将结石取出。 特殊人群考虑: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术后护理,注意切口愈合及有无感染等情况;肥胖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时操作难度可能增加,需充分准备。 四、其他治疗 1.溶石治疗: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结石,如尿酸结石等,可采用溶石治疗,通过口服或灌注溶石药物使结石溶解,但该方法应用相对有限,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2.中医中药治疗:一些中药方剂等可能对结石的排出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需在正规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基础疾病等情况,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2025-10-11 13:47:39
  • 一直尿频怎么办

    一直尿频可能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导致。生理性原因包括饮水过多和精神紧张,减少饮水量、放松心情可缓解;病理性原因有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需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若尿频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一、可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生理性原因及应对 1.饮水过多 若因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导致一直尿频,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减少饮水量后尿频症状可缓解。比如成人短时间内饮用1000-2000ml水,可能会出现频繁排尿,减少饮水量后,排尿频率会逐渐恢复正常。对于儿童,也要注意控制其短时间内的饮水量,避免过量饮水引起尿频。 2.精神紧张 当人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可能会出现一直尿频的情况。例如考试前、面试前等情境下,有些人会频繁跑厕所。此时可以通过放松心情来缓解,如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深呼吸可以让身体放松,调整呼吸节奏,每次深呼吸时尽量吸气到腹部,然后缓慢呼出,重复几次;冥想则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减轻精神紧张感,从而改善尿频症状。 (二)病理性原因及应对 1.泌尿系统感染 原因:细菌等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引起感染,常见的有膀胱炎、尿道炎等。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相对男性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表现:除了一直尿频外,还可能伴有尿急、尿痛,尿液可能会出现浑浊、有异味等情况。对于成年人泌尿系统感染,需要就医进行尿液检查等,明确诊断后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需遵循医嘱。对于儿童泌尿系统感染,更要及时处理,因为儿童泌尿系统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肾脏等功能。要注意保持儿童外阴清洁,勤换尿布等。 2.前列腺增生 原因: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逐渐增生,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 表现:尿频是前列腺增生早期的常见症状,尤其夜间尿频较为明显。可以通过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等检查来辅助诊断。对于中老年男性出现一直尿频且怀疑前列腺增生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3.糖尿病 原因: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导致尿糖排出增加,从而引起渗透性利尿,出现尿频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表现:糖尿病患者除了一直尿频外,会有血糖升高的相关表现。需要通过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来诊断。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尿频情况,要积极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以及药物治疗等。饮食上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运动锻炼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药物治疗则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使用降糖药物等。 二、就医建议 如果一直尿频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尿痛、血尿、发热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如尿液常规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等,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例如,通过尿液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以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是否有异常,如前列腺是否增生等。

    2025-10-11 13:46:26
  • 龟头感染白色念珠症状

    龟头感染白色念珠菌的症状表现为龟头红斑、瘙痒、有白色奶酪样分泌物;发病相关因素包括各年龄段、男性、不注意卫生、穿紧身内裤、不洁性行为、有糖尿病或龟头外伤炎症病史等;诊断要点是观察临床表现并通过实验室检查分泌物找菌丝或孢子、培养真菌;需与龟头湿疹、梅毒硬下疳鉴别;预防措施有保持个人卫生、注意性生活卫生、增强身体抵抗力。 一、症状表现 龟头感染白色念珠菌后,患者龟头部位通常会出现红斑,红斑边界较为清晰,周边可能有小丘疹。还可能伴有局部瘙痒感,瘙痒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瘙痒较为明显。另外,龟头部位可能会有白色奶酪样的分泌物,这是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典型表现之一,分泌物可呈片状或块状,容易被擦去,但擦去后局部可能会出现潮红等表现。 二、发病相关因素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中青年男性。青少年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也可能因局部潮湿等因素感染白色念珠菌。 性别方面:主要发生在男性群体,女性一般较少直接发生龟头部位的白色念珠菌感染,但女性阴道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会通过性接触传播给男性。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不注意个人生殖器部位的清洁卫生,会增加感染风险。比如不经常清洗龟头和包皮,导致局部污垢积聚,为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另外,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裤,会使龟头部位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加,也容易滋生白色念珠菌。还有,不洁的性行为也可能导致感染,例如与患有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女性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男性就容易被感染。 病史方面: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此外,既往有龟头部位外伤、炎症等病史的患者,局部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也更容易遭受白色念珠菌的侵袭。 三、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观察:医生会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如是否有龟头红斑、瘙痒、白色分泌物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取龟头部位的分泌物进行镜检,若在显微镜下发现白色念珠菌的菌丝或孢子,即可明确诊断。另外,也可以进行真菌培养,进一步确定白色念珠菌的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与龟头湿疹鉴别:龟头湿疹也可出现龟头部位的红斑、瘙痒等表现,但湿疹的红斑边界一般不如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红斑清晰,湿疹的皮疹多为多形性,可伴有渗出、结痂等,且真菌镜检或培养为阴性。 与梅毒硬下疳鉴别:梅毒硬下疳初期为单个无痛性的红斑,逐渐发展为溃疡,边界清晰,基底坚硬,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发现梅毒螺旋体,而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相关检查结果与之不同。 五、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男性应每天清洗龟头和包皮,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尤其是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更要注意清洗,必要时可考虑行包皮环切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避免不洁性行为。如果性伴侣患有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等疾病,应避免无保护性行为。 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的风险。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稳定血糖等指标。

    2025-10-11 13:45:21
  • 精索静脉曲张影响性功能吗

    精索静脉曲张可能会对性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存在个体差异。其通过生理机制,如损害睾丸生精和内分泌功能致雄激素减少、阴囊不适影响性体验,以及心理因素,如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干扰性兴奋传递,影响性功能。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青少年需家长关注、及时就医和定期复查;成年有生育需求者应积极治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受影响者还需心理调节;老年男性则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考虑基础疾病及药物对性功能的潜在影响。 一、精索静脉曲张对性功能是否有影响 精索静脉曲张可能会对性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精索静脉曲张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伸长、扩张和迂曲,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以左侧发病为多。 1.生理机制影响:精索静脉曲张时,睾丸局部温度升高、缺氧以及代谢产物堆积,可能损害睾丸的生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一方面,睾丸内分泌功能异常,导致睾酮等雄激素分泌减少,雄激素对维持男性性欲、阴茎勃起功能等至关重要,雄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影响性功能,出现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情况。有研究表明,部分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血清睾酮水平较正常人降低。另一方面,阴囊内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可能导致阴囊坠胀、疼痛等不适,在性生活过程中,这些不适症状可能分散患者注意力,影响性体验和性功能表现。 2.心理因素影响: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因担心疾病对生育及性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可能导致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干扰性兴奋的传递,从而影响性功能。有调查显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且这些情绪问题与性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 3.个体差异:精索静脉曲张对性功能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且身体素质较好、心理调适能力强的患者,可能对性功能影响较小或无明显影响;而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或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二、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精索静脉曲张若未及时干预,随着病情进展,不仅可能影响生殖功能,也可能在成年后对性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家长应关注孩子阴囊部位有无异常,若发现阴囊坠胀、阴囊表面蚯蚓状团块等,需及时就医。对于确诊精索静脉曲张的青少年,应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 2.成年男性: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成年男性,精索静脉曲张不仅可能影响性功能,还可能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影响生育。应积极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改善睾丸生精环境和内分泌功能。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避免久坐、戒烟限酒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改善性功能。对于性功能已受影响的患者,除针对精索静脉曲张治疗外,还需进行心理调节,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 3.老年男性:老年男性若患精索静脉曲张,因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时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若精索静脉曲张导致明显阴囊坠胀、疼痛等不适,影响生活质量,可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在关注精索静脉曲张对性功能影响的同时,也要考虑基础疾病及所服用药物对性功能的潜在影响。

    2025-10-11 13:44:02
  • 小便刺痛怎么办

    小便刺痛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前列腺炎等引起,可先通过增加饮水量、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初步应对,若症状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如泌尿系统感染用抗生素、结石视情况采取促进排出或碎石手术等、前列腺炎用药物及调整生活方式等,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规范处理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很关键。 一、明确小便刺痛的可能原因 小便刺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这在女性中较为常见,与女性尿道短、直且靠近肛门,容易被细菌污染有关;也可能是泌尿系统结石,如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结石刺激尿路黏膜会导致刺痛;另外,前列腺炎也可能引起男性小便刺痛等症状。 二、非药物的初步应对措施 1.增加饮水量 对于各年龄段人群,增加饮水量是重要的非药物措施。一般来说,每天应保证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多排尿可以对尿道起到冲刷作用,有助于减轻炎症刺激或排出小的结石等。例如,健康成年人可以每隔1-2小时饮用200毫升左右的水,以保持尿液充足且清澈。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适当调整饮水量,一般学龄前儿童每天饮水量在500-1000毫升左右,学龄儿童可达到1000-1500毫升左右,通过多排尿来缓解尿道不适。 2.注意个人卫生 女性:要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清洗时应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尿道。勤换内裤,内裤最好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在月经期间,要更加频繁地更换卫生巾,一般每2-4小时更换一次,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男性:要保持阴茎局部清洁,每天清洗阴茎,尤其是包皮过长的男性,要将包皮翻开清洗里面的污垢。 3.避免刺激性食物 无论男女老少,都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尿道的刺激症状。同时,要减少饮酒,酒精也会对尿路黏膜产生刺激,不利于症状的缓解。 三、及时就医检查与可能的后续处理 1.就医检查 如果小便刺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尿常规检查,通过尿常规可以了解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情况,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对于怀疑有结石的患者,可能会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有结石存在及其位置等。 2.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仅提及可能的情况) 泌尿系统感染: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小便刺痛,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在治疗期间,仍要注意上述的个人卫生和饮水等措施。 泌尿系统结石:如果是结石引起的小便刺痛,对于较小的结石,可能会通过增加饮水、适度运动等方式促进结石排出;对于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等治疗方式。 前列腺炎:如果是前列腺炎引起的男性小便刺痛,医生会根据前列腺炎的类型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等,同时患者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久坐、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总之,当出现小便刺痛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规范处理是关键,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个人卫生和良好生活习惯的保持。

    2025-10-11 13:42: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