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癫痫、睡眠障碍、运动障碍病、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神经电生理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玉平,1983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1986年获得河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硕医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日本鸟取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医学博士学位;199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30余项,科研经费13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4项,北京市科委项目4项,863课题1项。展开
个人擅长
癫痫、睡眠障碍、运动障碍病、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神经电生理等。展开
  • 帕金森老人离世征兆

    帕金森病晚期老人会出现意识状态改变、呼吸异常、循环系统异常、肌肉强直进一步加重、饮食及吞咽困难加剧等情况,照护者需密切关注老人身体变化,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给予舒适照护环境及人文关怀与细致生活照料。 呼吸异常 呼吸可能变得不规则,出现呼吸浅慢或呼吸频率改变等情况。由于患者全身机能衰退,呼吸系统的肌肉运动等受影响,导致呼吸调节功能紊乱。比如,部分患者会出现潮式呼吸等异常呼吸模式,这是身体机能走向衰竭的一种表现,与呼吸中枢受到疾病影响有关。 循环系统异常 心率可能出现紊乱,血压波动明显。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受帕金森病累及,使得心脏的节律和血管的舒缩功能异常。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休克前期表现等,这是因为循环系统的正常调控机制被疾病破坏,身体无法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以供应各器官需求。 肌肉强直进一步加重 肌肉强直情况较前显著加重,患者身体极度僵硬,活动能力完全丧失,翻身、坐起等基本动作都无法完成。这是因为帕金森病导致的锥体外系病变持续进展,使得肌肉的张力持续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身体状态。 饮食及吞咽困难加剧 完全无法经口进食,吞咽功能严重障碍,可能出现频繁呛咳等情况。这是由于支配吞咽肌群的神经受疾病影响,导致吞咽反射消失或严重减弱,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和可能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身体整体衰竭的重要体现。 对于帕金森老人的照护者来说,要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变化,当出现上述征兆时,应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给予老人尽可能舒适的照护环境,注重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稳定等基础照护,同时要充分考虑老人的个体差异,如年龄较大、长期患病等因素,给予人文关怀和细致的生活照料。

    2025-10-11 09:55:53
  • 怀孕期间失眠怎么办

    怀孕期间失眠是常见的孕期不适症状,可能影响孕妇身心健康和胎儿发育。建议建立良好睡眠习惯,避免刺激性物质,进行放松活动,适度运动,管理疼痛和不适,心理调节,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1.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创建一个安静、舒适、黑暗和凉爽的睡眠环境,避免在床上使用电子设备。 2.避免刺激性物质:减少咖啡因、烟草和酒精的摄入,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睡眠。避免在晚上吃过多或过饱,避免过度饮水,以免频繁起夜。 3.进行放松活动:在睡前进行放松的活动,如泡个热水澡、听柔和的音乐、阅读书籍或进行深呼吸练习。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技巧来减轻压力。 4.适度运动: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但避免在睡前过度运动。可以选择适合孕期的温和运动方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 5.管理疼痛和不适:如果存在身体上的疼痛或不适,如背痛、腿部抽筋等,可以尝试使用热敷或按摩来缓解。咨询医生或助产士,了解是否有适合孕期使用的止痛药。 6.心理调节:保持积极的心态,应对孕期的变化和情绪波动。与家人、朋友或其他孕妇交流,分享感受,寻求支持和理解。 7.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失眠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或持续存在,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助产士。他们可以评估具体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怀孕期间的用药需要谨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此外,每个孕妇的情况都不同,因此最好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医生的指导来制定适合自己的睡眠管理计划。如果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疗专业人员沟通。

    2025-10-11 09:54:00
  • 睡眠不足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睡眠不足对人体危害较大,主要包括影响大脑功能、增加患病风险、影响免疫系统、影响外貌、影响生育能力及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为保持良好睡眠,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创造适宜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物质摄入、养成放松的睡前习惯等。 1.影响大脑功能: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记忆、学习、注意力和情绪等功能,使人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2.增加患病风险: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 3.影响免疫系统: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4.影响外貌:睡眠不足会导致皮肤干燥、皱纹增多、黑眼圈等,影响外貌。 5.影响生育能力: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男性和女性的生育能力。 6.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高和智力发育。 对于不同人群,睡眠不足的危害也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孕妇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睡眠不足可能会加重病情。 为了保持良好的睡眠,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2.创造一个安静、舒适、黑暗和凉爽的睡眠环境。 3.避免在晚上摄入咖啡因、饮料或吸烟。 4.避免在晚上进行剧烈运动或过度使用电子设备。 5.建立放松的睡前习惯,如泡热水澡、阅读书籍或听柔和的音乐。 6.如果有睡眠问题,可以考虑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 总之,睡眠不足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建议人们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以维护身体健康。

    2025-10-11 09:49:34
  • 人一天睡几个小时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而老年人可能需要较少。但睡眠时间因人而异,还受年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睡眠时间的建议: 成年人:每天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以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午睡时间过长。 儿童和青少年:根据年龄的不同,需要的睡眠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建议小学生每天睡眠10-12小时,初中生9-10小时,高中生8-9小时。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可能会减少,但仍应尽量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夜间睡眠质量不佳,可以考虑在白天适当休息,但不要午睡时间过长。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的风险,还可能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 此外,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尽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避免刺激性物质:在睡前避免饮酒、吸烟、喝咖啡或摄入过多的糖分。 放松身心:在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泡个热水澡、听柔和的音乐或阅读书籍。 管理压力:采取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运动、冥想、放松技巧等。 如果存在睡眠问题或长期睡眠不足,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他们可以进行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025-10-11 09:47:04
  • 急性期脑梗塞是多少天

    急性期脑梗塞指发病后2周内,0-6小时是超急性期可溶栓救脑组织,6-24小时早期神经缺损症状可能加重,1-2周内病情关键,要关注脑水肿等,对不同基础疾病、生活方式及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发病0-6小时内 此阶段是超急性期脑梗塞,这时候如果能及时进行溶栓等治疗,有可能使堵塞的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但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窗和适应症、禁忌症等要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比如要排除脑出血等禁忌情况。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中老年人等高危人群,这个阶段的早期识别和处理尤为关键,因为这些人群发生脑梗塞的风险相对更高,一旦发病,应尽快就医。 发病6-24小时内 进入急性期的早期阶段,这时候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等变化。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关注血压情况,避免血压过高加重脑水肿等情况;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的管理,因为高血糖或低血糖都可能对脑梗塞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发病1-2周内 在发病后的1-2周内,脑梗塞的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脑水肿可能达到高峰,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对于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这个阶段需要劝导其戒烟限酒,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脑血管的健康,不利于脑梗塞的恢复。同时,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急性期的护理和治疗中需要更加谨慎,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2025-10-11 09:45: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