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兵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从事肺、食管、纵隔、胸壁等胸部疾病的诊治,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漏斗胸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吴卫兵,男,副主任医师,就职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从事肺、食管、纵隔、胸壁等胸部疾病的诊治,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漏斗胸等。展开
个人擅长
从事肺、食管、纵隔、胸壁等胸部疾病的诊治,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漏斗胸等。展开
  • 治疗闭合性气胸的方法有哪些

    闭合性气胸有多种治疗方法,气量少无明显症状可保守治疗;气量多有症状可行胸腔穿刺抽气;经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需胸腔闭式引流;少数反复发作的可手术治疗,不同治疗方法有相应适用情况、操作及注意事项,儿童患者在各治疗环节需特殊关注。 一、保守治疗 对于闭合性气胸气量较少(肺压缩<20%)且患者无明显症状的情况,可采取保守治疗。一般让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呼吸、心率等情况以及气胸的进展。因为少量气胸可自行吸收,成人肺组织每天可吸收1.25%的气胸气量,通过自身吸收来缓解气胸状况。例如,对于年轻、一般状况较好且气胸量少的患者,在休息观察过程中,需定期进行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来评估气胸吸收情况。 二、胸腔穿刺抽气 当闭合性气胸气量较多,患者出现明显胸闷、气促等症状时,可进行胸腔穿刺抽气。通过穿刺针经胸壁刺入胸腔,抽出积气,以减轻肺组织受压。首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以后每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500-2000ml。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时需注意力度和进针深度等。比如儿童患者,胸廓相对较小,更要精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发生胸腔感染等并发症。 三、胸腔闭式引流 1.适用情况:若闭合性气胸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气胸量持续增多,或者存在复发性气胸等情况,通常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通过在胸壁放置引流管,连接水封瓶,使胸腔内的气体持续排出,促进肺复张。 2.操作及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要保持密闭,防止漏气。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在护理上有不同要求。儿童患者由于配合度较差,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要注意固定好引流管,防止管道脱出等情况发生。同时,要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等情况,正常情况下引流液逐渐减少,若出现异常增多或其他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四、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少数反复发作的闭合性气胸,如经多次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存在肺大疱等基础病变导致气胸反复发生的患者,可通过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2.手术方式及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等因素来定。对于儿童患者,手术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选择对肺功能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并且术后的护理要更加注重促进肺功能恢复等方面,因为儿童的肺组织仍在发育中,需要特别关注其术后的呼吸功能等情况。

    2025-10-17 12:03:56
  • 胸口肋软骨炎的症状

    胸口肋软骨炎有疼痛、局部体征及全身症状等表现。疼痛为主要症状,局限在胸前2-4肋软骨处,性质多样,活动等可加重;局部体征有肿胀、压痛;多数全身症状不明显,少数有低热、乏力等,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有差异,部分有胸部外伤等病史。 局部疼痛:胸口肋软骨炎最主要的症状是病变部位的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隐痛或胀痛等。一般疼痛程度不一,在活动、咳嗽、深呼吸或上肢运动时可能会加重。例如,一些患者在抬手搬东西时,会明显感觉到胸口相应肋软骨部位的疼痛加剧。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可能有限,可能会表现出局部哭闹、不愿活动与该部位相关的肢体等情况;女性患者在日常的上肢动作,如穿衣、梳头时也可能因刺激到肋软骨而引发疼痛。 疼痛位置:疼痛部位多局限在胸前第2-4肋软骨处,以单侧发病较为常见,但也有双侧发病的情况。如果是双侧发病,两侧的疼痛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在病史方面,有部分患者可能有胸部外伤史,如曾经有过胸部的撞击等情况,这可能会诱发肋软骨炎导致疼痛;而一些长期伏案工作、姿势不良的人群,也可能因胸部肋软骨长期受到异常应力而出现疼痛症状。 局部体征 肿胀:病变的肋软骨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用手触摸时可以感觉到局部组织增厚、隆起。儿童患者由于机体的反应特点,肿胀可能相对较难被早期发现,但仔细触摸胸部相应区域能察觉到与正常组织不同的隆起;老年患者可能因为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肿胀情况可能相对不那么明显,但仍可通过触摸发现局部的异常。 压痛:病变肋软骨处有明显的压痛,用手指按压时患者会感觉疼痛明显。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压痛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对按压更为敏感,表现出抗拒按压该部位;老年患者可能因感觉神经相对不那么敏锐,但也能明确指出按压时有疼痛不适。在有病史的患者中,比如曾经有过胸部感染等病史的人群,其肋软骨炎发作时压痛可能更明显。 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大多数胸口肋软骨炎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乏力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低热可能表现为体温稍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同时可能伴有精神稍差、食欲减退等表现;老年患者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可能提示病情相对较重或合并有其他潜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睡眠不足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全身症状不典型但局部疼痛较明显的情况,而规律生活、体质较好的人群全身症状可能更轻。

    2025-10-17 12:03:32
  • 患了肺癌会吐出什么样的痰

    肺癌患者痰液特点多样,颜色有白色黏液痰(早期可能出现,长期吸烟人群需警惕)、黄色脓性痰(合并肺部感染时)、血性痰(超半数患者有,中央型更易咯血,40岁以上长期吸烟痰中带血抗炎无效需高度怀疑);性状有黏液脓性痰(感染伴黏液分泌增多时)、稀薄痰(早期周围型小肺癌偶见),不同类型肺癌痰液表现无绝对特异性,与肿瘤影响及是否感染相关,异常痰液表现者应及时做相关检查明确是否患肺癌。 白色黏液痰:肺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白色黏液痰,这是因为肿瘤刺激支气管黏膜,导致其分泌增加。例如,部分周围型肺癌早期,肿瘤较小时对支气管黏膜的刺激相对较轻,主要引起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多,表现为白色黏液痰咳出。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本身支气管黏膜就可能因刺激有一定的分泌增多情况,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白色黏液痰持续不缓解,需警惕肺癌可能。 黄色脓性痰:当肺癌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痰液可呈黄色脓性。这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聚集,与痰液混合形成黄色脓性痰。比如,肺癌患者因长期卧床等原因,容易导致肺部细菌感染,出现发热、咳黄脓痰等症状,此时痰液就表现为黄色脓性。 血性痰:约有一半以上的肺癌患者会出现血性痰,表现为痰中带血丝、血点,或者咯血。这是因为肿瘤组织血管丰富,质地脆,剧烈咳嗽时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混入痰液中。中央型肺癌相对更易出现咯血症状,肿瘤生长在较大的支气管内,刺激支气管黏膜血管,更容易引起出血。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长期吸烟,出现痰中带血且经抗炎治疗无效的人群,要高度怀疑肺癌。 痰的性状 黏液脓性痰:肺癌患者若同时有感染和黏液分泌增多,可出现黏液脓性痰,表现为痰液黏稠,伴有脓性成分。这是炎症状态下,黏液分泌与炎性渗出物混合的结果。例如,肺癌合并肺部慢性感染时,痰液既含有较多黏液,又有炎性细胞等脓性成分,质地黏稠,不易咳出。 稀薄痰:部分肺癌患者,尤其是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痰液可能相对稀薄。但这种情况较少见,通常随着病情进展,痰液性状会发生变化。 不同类型的肺癌患者痰液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在痰液表现上没有绝对特异性的区分,但整体来说,上述痰液的颜色和性状变化与肺癌肿瘤本身对呼吸道的影响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相关。对于出现异常痰液表现的人群,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CT、痰细胞学检查等,以明确是否患有肺癌。

    2025-10-17 12:03:08
  • 肺部混合磨玻璃多发结节是癌吗

    肺部混合磨玻璃多发结节不一定是癌,需从影像学特征初步评估,可通过低剂量螺旋CT、PET-CT等进一步检查手段辅助判断,还可通过动态观察结节变化来综合判断其性质,不同人群(如不同年龄、有无高危因素、不同生活方式、有基础病史等)结节性质判断及随访策略不同。 一、从影像学特征初步评估 混合磨玻璃结节包含实性成分和磨玻璃成分,一般来说,实性成分比例越高,恶性可能性相对越大。但仅通过影像学表现不能确诊为癌,还需结合结节的大小、形态等。例如,直径小于5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恶性概率相对较低;而直径大于8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恶性可能性会有所增加。不同年龄人群的结节性质可能不同,年轻人出现的混合磨玻璃多发结节,良性病变的几率相对更高一些,而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恶性的可能性会上升。 二、进一步的检查手段辅助判断 1.低剂量螺旋CT:可更清晰地观察结节的细微结构,但仍不能确诊。 2.PET-CT:通过检测结节的代谢活性来辅助判断,一般来说,代谢活跃的结节恶性可能性大,但也有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对于有吸烟史、有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PET-CT的参考价值相对更高。 3.穿刺活检:是明确结节性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获取结节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确定是良性病变(如炎症性结节等)还是恶性肿瘤。但对于多发结节,可能需要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穿刺活检需更加谨慎评估风险,因为儿童身体各方面发育尚未成熟,穿刺可能带来的创伤需要充分考量,优先考虑非侵入性的评估手段,如定期密切的影像学随访观察结节变化等。 三、动态观察的重要性 对于发现的混合磨玻璃多发结节,有时会采取动态观察的策略,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是否发生变化。如果结节在随访过程中逐渐增大、实性成分增多、形态变得不规则等,恶性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而如果结节长期稳定,良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人,其肺部结节恶变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加密切地随访观察;而生活方式健康、不吸烟的人群,结节性质可能相对更倾向于良性,但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仍需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定期随访。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肺部慢性炎症病史等,其肺部结节的评估也需要结合病史综合判断,基础病史可能会影响结节的性质判断和随访策略的制定。

    2025-10-17 12:02:45
  • 右胸隐隐作痛什么原因

    胸部隐隐作痛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胸部肌肉骨骼问题(如肌肉拉伤、肋软骨炎)、呼吸系统疾病(如胸膜炎、肺炎、气胸)、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包炎)、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胃食管反流病),不同疾病有不同诱因、症状及好发人群等特点。 一、胸部肌肉骨骼问题 1.肌肉拉伤: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可能导致右胸部位肌肉拉伤,如进行了俯卧撑、扩胸运动等幅度较大的胸部相关运动时,肌肉突然受到过度牵拉,就可能引发隐隐作痛。一般有明确的运动相关诱因,疼痛部位多局限,活动时疼痛可能加重。 2.肋软骨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慢性劳损等有关。好发于20-30岁年龄段,女性相对多见。表现为胸前部位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有时可累及右胸,疼痛部位局部可有压痛。 二、呼吸系统疾病 1.胸膜炎: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胸膜炎症。炎症刺激胸膜可导致胸痛,疼痛可随呼吸或咳嗽加重,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若为结核性胸膜炎则有特定的结核病史相关表现。 2.肺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肺部引发炎症。右肺发生肺炎时可出现右胸隐隐作痛,还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老年人、儿童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更易患肺炎。 3.气胸:肺组织破裂,气体进入胸腔。常见于瘦高体型的青壮年,也可见于有肺部基础疾病者。起病较急,可突然出现胸痛,疼痛为针刺样或刀割样,随后可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右胸气胸时就会出现右胸隐隐作痛等相关表现。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 1.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疼痛可位于心前区,可放射至右胸部位,多为压榨性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可因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 2.心包炎:心包膜发生炎症,可出现胸痛,疼痛可累及右胸,疼痛性质多为锐痛或钝痛,可伴有发热、心悸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引发心包炎。 四、消化系统疾病 1.胆囊炎:胆囊发生炎症,疼痛可放射至右胸背部,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可伴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2.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不适。可出现胸骨后疼痛,有时可放射至右胸,常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症状,肥胖、妊娠、长期饮酒等人群易患此病。

    2025-10-17 12:02:0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