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兵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从事肺、食管、纵隔、胸壁等胸部疾病的诊治,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漏斗胸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吴卫兵,男,副主任医师,就职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从事肺、食管、纵隔、胸壁等胸部疾病的诊治,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漏斗胸等。展开
个人擅长
从事肺、食管、纵隔、胸壁等胸部疾病的诊治,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漏斗胸等。展开
  • 气胸的症状及体征表现有哪些

    气胸典型症状为突发性单侧胸部针刺或刀割样痛可在用力等情况下出现且可向肩背部放射不同年龄人群感知有差异伴呼吸困难轻者活动后气短重者明显儿童呼吸困难急促伴哭闹不安老人有心肺基础病时易被掩盖或加重还伴刺激性干咳;体征视诊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频率增快触诊气管向健侧移位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患侧呈鼓音大量气胸时心界向健侧移位肝浊音界下移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一、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 突发性胸痛:多为单侧胸部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常在用力、咳嗽、深呼吸等情况下突然出现,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感知有差异,如老年患者可能疼痛敏感度相对较低,但仍需重视;瘦高体型者发生气胸时胸痛表现可能更典型。 呼吸困难:为常见重要症状,气体进入胸腔影响肺正常扩张致通气功能障碍,轻者活动后气短,重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儿童因呼吸系统发育未完全,呼吸困难时可能更急促且伴哭闹不安,老年人若有心肺基础疾病,呼吸困难症状易被掩盖或加重。 2.伴随症状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由气体刺激胸膜引起反射性咳嗽,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发生气胸时,咳嗽可能更频繁且易被原发病掩盖,需仔细鉴别。 二、体征表现 1.视诊 胸廓运动: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不同体型患者胸廓饱满程度有差异,瘦高体型者饱满更明显。 呼吸频率:部分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增快,以代偿肺通气不足。 2.触诊 气管位置:气管向健侧移位,因患侧胸腔积气致压力增高推移气管。 语颤:患侧语颤减弱或消失,气体阻碍声波传导。 3.叩诊 叩诊音:患侧胸部呈鼓音,大量气胸时心界向健侧移位,肝浊音界下移,不同年龄人群因胸廓弹性差异,鼓音程度有细微不同,儿童胸廓弹性好,鼓音表现相对不典型。 4.听诊 呼吸音: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体占据胸腔致肺组织无法正常通气,呼吸音传导受阻。

    2025-10-17 10:44:51
  • 肺癌的征兆

    肺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到晚期,了解肺癌征兆对早期发现和治疗很重要,可能与肺癌有关的征兆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热、体重下降、疲劳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 1.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是干咳或带有咳痰。如果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咯血、胸痛等症状,应引起重视。 2.咯血:咯血是指咳嗽时咳出带血的痰液,或痰中带有血丝、血块。这是肺癌的一个重要征兆,但并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会出现咯血症状。 3.胸痛:胸痛可能是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胸部隐痛或钝痛,也可能是剧烈的胸痛。如果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之一,可能是由于肺部肿瘤压迫气管或肺部组织引起的。如果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 5.发热:发热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之一,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坏死或感染引起的。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咳嗽、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6.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可能是肺癌的一个征兆,因为肺癌可能会导致身体消耗增加。 7.疲劳:疲劳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之一,可能是由于身体消耗增加或肿瘤细胞分泌的物质引起的。 8.其他症状:肺癌还可能引起其他症状,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痛、骨痛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是肺癌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 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者、患有慢性肺部疾病者等,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癌。肺癌的筛查方法包括胸部X线检查、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等。 总之,了解肺癌的征兆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同时,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癌。

    2025-10-17 10:44:18
  • 肺部小结节10年了还会恶变吗

    肺部小结节10年了仍有恶变可能,与结节性质、大小、生长速度、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多因素相关,良性结节恶变概率相对低,恶性潜质结节有风险,结节大小、生长速度、是否吸烟、年龄、基础疾病等都会影响恶变风险,如直径大、生长快、吸烟、老年、有基础疾病等恶变风险高。 从结节大小角度分析 一般来说,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的肺小结节,10年恶变概率相对较低;而直径在5-10毫米的结节,随着时间推移,恶变可能性会有所增加。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直径大于8毫米的肺结节,恶性概率相对直径小于8毫米的结节要高一些。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老年患者肺部小结节10年恶变风险相对更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细胞发生异常变化的几率增加;而年轻人群如果肺部小结节10年仍未消失,也不能掉以轻心,只是相对老年人群恶变概率可能稍低,但仍需密切关注。 从生长速度角度考量 如果肺部小结节在10年中生长速度较为缓慢,那么恶变概率相对较小;但如果结节出现短期内(比如1-2年内)明显增大的情况,提示恶变可能性大大增加。例如,原本直径5毫米的结节,3年后变为8毫米,这种快速增长就需要高度警惕恶变。 从生活方式来看,长期吸烟的人群,肺部小结节10年恶变风险比不吸烟人群高。吸烟会导致肺部细胞受损,增加细胞发生异常改变的几率,使得原本可能良性的结节有更大恶变可能。对于女性而言,若肺部有小结节历经10年,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需关注是否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如孕期、哺乳期等,这些阶段身体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肺部结节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还是要依据结节本身情况来综合判断恶变风险。 有肺部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肺结核病史,那么肺部小结节10年恶变风险可能高于无肺结核病史人群。因为肺结核会对肺部组织造成损伤,后续肺部组织修复等过程中可能引发细胞异常,增加结节恶变几率。

    2025-10-17 10:43:05
  • 肺癌患者可以吃羊肉吗

    肺癌患者可以适量吃羊肉,需注意烹饪方式应健康,如清蒸、炖煮等,避免油炸、烤制且多辛辣调料;要遵循适量原则,因患者治疗中可能消化功能弱,过量食用易致消化不良等;还需考虑个体差异,如合并糖尿病者要严格控量,老年患者要注意烹饪软烂程度及适量,年轻患者也应遵原则适量食用,结合自身情况保障营养与健康。 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科学研究表明肺癌患者食用羊肉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不过,肺癌患者在食用羊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烹饪方式:应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清蒸、炖煮等,避免采用油炸、烤制且添加过多辛辣调料的烹饪方式。因为油炸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过多辛辣调料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对于肺癌患者本身呼吸道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的情况,刺激性调料的摄入可能会加重不适症状。例如,烤制过程中肉类可能会产生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不利于患者健康。 适量原则:虽然羊肉营养丰富,但也不能过量食用。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因为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弱等情况,过量食用羊肉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一般建议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适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又不加重胃肠道负担。 个体差异:不同的肺癌患者个体情况不同,如有的患者可能合并有基础疾病,像糖尿病等。如果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那么在食用羊肉时需要更加严格控制量,因为羊肉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也会对血糖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根据血糖控制情况来调整羊肉的摄入量,确保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 对于老年肺癌患者,由于其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羊肉的烹饪软烂程度以及适量食用;而年轻的肺癌患者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可以相对更灵活一些,但也不能毫无节制。总之,肺癌患者可以吃羊肉,但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注意烹饪方式、适量摄入等,以保障自身的营养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

    2025-10-17 10:42:32
  • 食管异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食管异物需及时就医,切勿强行吞咽,发病后禁食,观察症状,儿童要避免食用危险食物且家长留意,老年人进食要小心,发生异物后并发症风险高。 避免自行处理方面 切勿强行吞咽:很多人试图通过吞咽饭团、馒头等方法将异物咽下,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强行吞咽可能会使异物嵌入更深,损伤食管黏膜加重,甚至导致异物刺破食管壁,引发严重的纵隔感染等情况。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不应采取这种不当的自行处理方式。比如,曾有患者因自行吞咽饭团导致异物进一步嵌入,最终需要通过手术取出,且术后恢复时间延长,还面临感染等风险。 饮食方面 发病后禁食:在明确食管异物之前,应严格禁食禁水。如果已经确定有食管异物,更不能进食,以免异物移动加重损伤。对于儿童,家长要特别注意看护,防止其在怀疑有食管异物时仍进食进水。 观察症状方面 留意身体变化:要密切观察自身或患者(尤其是儿童)的症状,如是否有吞咽困难、胸痛、呕血、发热等表现。如果出现剧烈胸痛、高热等情况,提示可能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需立即告知医生。例如,当食管异物导致食管穿孔时,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并伴有发热等感染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方面 儿童:儿童发生食管异物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格外留意儿童进食时的情况。儿童食管异物多因口含小物件玩耍时不慎咽下,家长应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食用瓜子、花生等带壳、带核的食物。一旦怀疑儿童有食管异物,要尽快就医,因为儿童食管狭窄,异物更容易造成梗阻,且儿童对感染等并发症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牙齿缺失、咀嚼功能减退等情况,进食时容易误吞异物。老年人发生食管异物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如可能更容易出现食管穿孔、肺部感染等。老年人在进食较硬食物或黏性较大食物时要格外小心,如有吞咽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2025-10-17 10:42:0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