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华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袁俊华,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免疫学会山东分会委员,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胃反酸吃什么水果最佳

    香蕉属碱性食物可中和胃酸轻胃反酸但糖尿病患者需控量,木瓜含酵素助消化可减轻消化不良致胃反酸但过敏体质慎食,南瓜富含果胶能形成保护膜减胃酸刺激但胃肠弱易腹胀者不宜过量,苹果果胶可结合胃酸调节分泌且膳食纤维促消化,儿童吃成熟苹果需适量。 一、香蕉 香蕉属于碱性食物,能中和胃酸,其富含的5-羟色胺可在胃内形成保护黏膜层,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一般人群出现轻度胃反酸时,适当食用香蕉可缓解症状。但需注意,糖尿病患者因香蕉含糖量相对较高,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血糖波动影响健康。 二、木瓜 木瓜含有木瓜酵素等成分,有助于分解蛋白质,促进消化,可减轻因消化不良引发的胃反酸。不过,过敏体质者食用木瓜需谨慎,因其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 三、南瓜 南瓜富含果胶,能在胃内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适合大多数胃反酸人群。但胃肠道功能较弱、容易腹胀的人不宜过量食用南瓜,以免加重腹胀症状,影响消化功能。 四、苹果 苹果中的果胶可与胃酸结合,调节胃酸分泌,其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对于儿童胃反酸,应选择成熟的苹果,避免食用过酸的苹果刺激胃部,且需注意适量,防止影响正常饮食摄入。

    2025-08-07 15:09:54
  • 人体肠子有多少米

    小肠成人长度一般在五至七米含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是消化吸收主要场所儿童小肠长度总体范围相近但相对表面积有差异;大肠全长约一点五米包括盲肠等部分主要吸收水分等不同人群基本稳定个体有微小差异。 一、小肠的长度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成人小肠长度一般在5~7米,其中十二指肠长约25~30厘米,空肠长约2~4米,回肠长约1~2米。小肠的长度和结构特点使其具有较大的消化吸收面积,以满足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需求。不同年龄人群中小肠长度有差异,儿童时期小肠长度随生长发育逐渐增长,但总体范围与成人相近,不过儿童小肠相对表面积可能因体型等因素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异。 二、大肠的长度 大肠全长约1.5米,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盲肠是大肠起始部,直径约7.5厘米;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直肠长约12~15厘米,肛管长约1.5厘米。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电解质和形成粪便,不同人群大肠长度基本稳定在该范围,但个体间可能因体质、肠道蠕动等因素存在微小差异,例如有肠道疾病的人群可能因肠道结构改变导致大肠实际长度或功能出现变化,但一般不超出正常范围过大波动。

    2025-08-07 15:03:13
  • 胃会饿小吗

    胃一般不会因“饿”而变小,其容量随进食动态调节,短期饥饿时胃容积虽减小但恢复进食后可恢复,不过特殊人群如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儿童、老年人需注意合理饮食以保障胃部健康。 从科学研究角度,有相关研究表明,胃的容积虽然在短期饥饿时会有所减小,但当恢复正常进食后,胃能够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容积范围。例如,通过对不同进食状态下人体胃容积的影像学监测发现,短期的饥饿状态下胃容积的减少是可逆的,并不会导致胃的永久性缩小。不过,对于一些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比如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他们的胃功能可能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长期的饥饿状态可能会对胃黏膜等造成不良影响,需要谨慎对待。对于儿童来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胃的功能还不完善,过度饥饿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应保证合理规律的饮食;对于老年人,胃的蠕动等功能有所下降,长时间饥饿可能会加重胃部不适等问题,也需要维持适当的进食频率和量来保障胃部健康。

    2025-08-07 14:48:21
  • 麦胶肠病的治疗周期是多久

    麦胶肠病治疗周期具个体差异与病情严重程度、是否严格遵无麸质饮食及自身肠道修复能力等因素相关多数患者开始严格无麸质饮食数天至数周症状可改善但完全恢复肠道黏膜结构需数月至数年儿童患者因肠道修复能力较强严格遵医嘱执行无麸质饮食治疗周期可能相对成人短成人患者病情重或依从性欠佳治疗周期可能延长需长期坚持无麸质饮食并定期复查评估肠道状况来调整后续治疗安排。

    2025-08-07 14:40:27
  • 打饱嗝是什么病的前兆

    呃逆可能由饮食过快、过饱、产气食物等饮食因素,情绪紧张等精神因素,胃炎等胃部疾病,脑部疾病、纵隔肿瘤、食管癌等多种原因引起。呃逆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可能是疾病前兆,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对于呃逆,可采取深呼吸、喝水、按压穴位、药物治疗等措施缓解。儿童呃逆,家长需注意观察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时,及时就医。 1.饮食因素:进食过快、过饱、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可能导致呃逆。 2.精神因素:情绪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可能引起呃逆。 3.胃部疾病: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可能导致呃逆。 4.其他:脑部疾病、纵隔肿瘤、食管癌等,也可能引起呃逆。 如果呃逆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胃痛、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可能是疾病的前兆,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对于呃逆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深呼吸: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呼出,重复几次。 2.喝水:慢慢喝一些水,有助于缓解呃逆。 3.按压穴位:按摩攒竹穴(眉头凹陷处)、内关穴(手腕内侧,距离手腕横纹约三指宽的中央)等穴位,可能缓解呃逆。 4.药物治疗:如果呃逆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甲氧氯普胺、氯丙嗪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呃逆,家长应注意观察其症状,如果呃逆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避免给孩子喂食过多产气食物,保持孩子情绪稳定。

    2025-08-05 14:20: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