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华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袁俊华,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免疫学会山东分会委员,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药物刺激的胃疼怎么办

    药物刺激胃疼原因包括药物性质和用药方式不当,非药物缓解可通过调整饮食(选温和食物、避刺激食物)和休息调整(保持舒适体位),儿童和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若非药物措施无效或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医生会进一步诊断处理。 一、明确药物刺激胃疼的原因 药物刺激胃疼可能是药物本身的性质导致,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像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缺乏时胃黏膜容易受到损伤引发胃疼;也可能是用药方式不当,例如空腹服药,药物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适。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一)调整饮食 1.选择温和食物:可以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且容易被胃消化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胃酸,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对于成年人来说,适量饮用小米粥是比较好的选择;儿童的话,也可以适量喂食,但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过烫或过凉刺激胃部。 2.避免刺激性食物: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进一步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疼症状。比如辣椒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等情况,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要尽量远离这类食物。 (二)休息调整 1.保持舒适体位:可以采取半卧位休息,这样有助于减少胃酸反流对胃黏膜的刺激。对于成年人来说,找一个舒适的椅子半躺,或者在床上半卧位休息都可以;儿童的话,家长可以将其抱起,让其身体呈半卧位,轻轻拍背等安抚,使其处于相对舒适的状态。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的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药物刺激胃疼时更要谨慎处理。除了上述非药物措施外,要格外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胃肠刺激较大的药物,如果必须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果胃疼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呕吐、腹泻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二)老年人 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且胃肠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在面对药物刺激胃疼时,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要更加留意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回忆是否有刚服用新药物后出现胃疼的情况,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史,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进行处理。同时,老年人的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在缓解过程中要耐心观察,保证休息,促进身体恢复。 如果通过非药物措施胃疼仍未缓解或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比如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

    2025-10-16 13:01:00
  • 出口梗阻型便秘怎么诊断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需进行多方面检查。包括了解患者一般信息、生活方式和病史的病史采集;进行腹部检查、直肠指检的体格检查;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的实验室检查;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的影像学检查;肛管压力测定、直肠感觉功能测定的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查;以及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的结肠镜检查。通过这些检查综合判断以明确是否为出口梗阻型便秘。 一、病史采集 一般信息: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可能诱因有所不同,比如老年女性可能因盆底肌功能退化等因素相关。还要询问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结构(如膳食纤维摄入情况)、排便习惯(排便频率、有无便意等),长期低纤维饮食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影响排便。同时了解病史,既往是否有肛肠手术史、神经系统疾病史等,肛肠手术可能导致盆底结构改变,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排便的神经调控。 二、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观察腹部有无膨隆、压痛等情况,一般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腹部可能无明显阳性体征,但有时可能存在下腹轻压痛。 直肠指检:是重要的检查方法。可触及直肠内有无粪便,了解肛管括约肌的紧张度,正常肛管括约肌收缩有力,若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可能存在肛管括约肌松弛或痉挛等情况;还能触摸直肠有无狭窄、肿块等病变。 三、实验室检查 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了解粪便性状、有无红细胞、白细胞等,排除肠道感染、出血等其他肠道疾病导致的便秘情况,若粪便常规无异常,提示可能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相关。 四、影像学检查 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排便过程中直肠、肛管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可发现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等病变。例如直肠前突表现为直肠前壁向阴道方向突出;直肠内套叠表现为直肠黏膜或全层在排便时套入远端直肠腔。 结肠传输试验:通过口服含有标记物的胶囊,定时拍摄腹部X线片,了解结肠传输时间。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结肠传输时间多正常,而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传输时间延长。 五、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查 肛管压力测定:可测量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等指标。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可能存在肛管静息压升高或降低,如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肛管静息压常升高。 直肠感觉功能测定:了解直肠对粪便的感觉阈值等情况。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可能存在直肠感觉阈值异常,如感觉阈值升高,导致患者对粪便的感觉不敏感,从而影响排便。 六、结肠镜检查 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如肠道肿瘤、炎症等,结肠镜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情况,若肠道黏膜正常,结合其他检查可考虑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

    2025-10-16 13:00:01
  • 做完胃镜后胃不舒服

    做完胃镜后胃不舒服有多种原因,非药物缓解可通过饮食调整(如活检后按阶段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和休息心态调整(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平和心态),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情况(如成人剧烈腹痛、大量呕血黑便,儿童持续哭闹拒食呕吐频繁等)需立即就医,正常轻微不适1-2天渐缓,超2天无改善或加重要及时就诊。 一、原因分析 做完胃镜后胃不舒服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胃镜检查时会对胃黏膜有一定程度的刺激,尤其是进行了活检操作的情况下,胃黏膜受到的刺激更明显,这是常见原因之一。其次,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比如对胃镜检查存在紧张情绪,在检查后可能会感觉胃不舒服。另外,不同的个体对胃镜检查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本身胃比较敏感,检查后就更容易出现不适。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1.饮食调整 短期禁食情况:如果在胃镜检查时进行了活检,一般需要短时间禁食,通常是2小时后可少量饮用温水,若无不适,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这些食物对胃的刺激小,有助于胃黏膜恢复。 正常饮食过渡:之后1-2天内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软面条、蒸蛋羹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像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胃的负担,导致不适加重。对于儿童患者,更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和易消化,因为儿童胃肠功能相对较弱,例如可以给儿童准备南瓜粥、蔬菜泥等食物。 2.休息与心态调整 休息方面:检查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成年人可以卧床休息半小时左右,之后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慢走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儿童患者则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家长要为儿童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心态方面:患者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紧张、焦虑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尤其是儿童患者,家长要安抚好儿童的情绪,减少儿童因紧张而导致的胃不舒服感觉加重。深呼吸的方法是让患者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呼气,重复几次。 三、何时需就医 如果做完胃镜后胃不舒服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了严重的情况,如剧烈腹痛、大量呕血、黑便等,应立即就医。对于儿童患者,如果出现持续哭闹不止、拒食、呕吐频繁且量多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关注。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做完胃镜后轻微的胃不舒服会在1-2天内逐渐缓解,如果超过2天仍无改善甚至加重,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复查等,以明确胃黏膜的恢复情况。

    2025-10-16 12:59:02
  •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胆囊炎患者需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刺激性、产气食物及酒精,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患胆囊炎时在饮食上也有相应注意事项,如儿童要清淡易消化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孕妇要谨慎选择食物并少食多餐,老年人要严格把控饮食保证营养且减轻胆囊负担。 高胆固醇食物 过多摄入高胆固醇食物也不利于胆囊炎患者的康复。胆固醇代谢异常与胆囊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胆固醇食物会加重胆囊的代谢负担。像蛋黄、蟹黄等都属于高胆固醇食物,每100克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长期大量食用会影响胆囊的正常功能,导致胆囊炎症状加重。 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使胆道括约肌痉挛,造成胆汁排出困难,从而诱发胆囊炎发作或加重病情。常见的刺激性食物包括辣椒、花椒、芥末等。例如,辣椒中的辣椒素会刺激胆囊及胆管,可能导致胆囊剧烈收缩,引发疼痛。 产气食物 一些产气食物可能会引起腹胀,进而影响胆囊的正常功能。常见的产气食物有豆类、洋葱、土豆等。过多食用产气食物会使胃肠道内气体积聚,导致腹部胀气,可能会对胆囊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胆囊炎患者的恢复。 酒精 酒精会刺激胃酸分泌,促使缩胆囊素分泌增加,引起胆囊收缩,造成胆汁排出受阻,易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对于胆囊炎患者来说,酒精是绝对需要避免摄入的,因为酒精对胆囊和胆道系统的刺激是较为明显的,会严重干扰胆囊的正常生理功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胆囊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在饮食上同样需要严格遵循上述原则。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注意避免食用上述不利于胆囊炎恢复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且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为主,如适量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减轻胆囊负担。 孕妇:孕妇患有胆囊炎时,在饮食上需要格外谨慎。要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刺激性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不仅可能加重孕妇自身的胆囊炎症状,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例如,高脂肪食物可能导致孕妇血脂升高,对孕妇的心血管系统等也有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增加胎儿过大等风险。孕妇应选择富含营养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低脂牛奶、全麦面食等,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老年人:老年人胆囊炎患者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在饮食方面更要严格把控。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加重胆囊负担的食物,同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以维持身体正常机能。例如,老年人可以选择食用一些鱼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豆腐等食物,既补充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又不会给胆囊造成过大压力。

    2025-10-16 12:57:46
  • 不敢做肠镜怕有后遗症

    肠镜检查相对安全,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时严重后遗症概率极低,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人群检查时需注意相关情况,所谓肠镜检查“后遗症”是误解,短时间腹部不适多因检查充气等,专业规范操作下不会损伤肠道,需进行肠镜检查者应遵医嘱积极配合。 肠镜检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在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肠镜检查导致严重后遗症的概率非常低。例如,通过对众多接受肠镜检查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因肠镜检查直接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等的发生率极低,一般在万分之几甚至更低的水平。其安全性主要依赖于专业的内镜医生操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肠道准备情况、患者的身体基础状况等,精准操作以降低风险。 年龄因素影响: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肠镜检查的安全性略有不同。儿童进行肠镜检查时,由于其肠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等特点,需要更加谨慎操作,但在有经验的儿科内镜医生操作下,也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检查。而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检查前需要对患者的心肺功能等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以确保检查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降低潜在风险。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在进行肠镜检查前需要向医生详细告知相关情况,因为吸烟可能会影响肺部功能,饮酒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一定刺激等,医生会综合评估这些生活方式因素对检查安全性的影响,必要时调整检查方案。 病史影响:有肠道手术史的患者进行肠镜检查时,医生需要提前了解手术的具体情况,如手术方式、术后肠道恢复情况等,因为肠道手术可能会导致肠道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增加肠镜检查的操作难度和风险,医生会通过细致的操作和密切观察来保障检查安全。 所谓“后遗症”的不存在性及误解来源 很多人担心的所谓肠镜检查“后遗症”其实是不存在的误解。一些人可能在检查后短时间内感觉腹部不适,这多是由于检查过程中向肠道内充气等操作引起的,一般在检查后短时间内就会缓解。例如,检查后通过适当的活动、腹部按摩等,这种腹胀等不适症状会很快消失。而关于肠镜检查会损伤肠道等说法,在专业医生规范操作下是不会发生的,因为现代内镜技术非常成熟,内镜医生会轻柔操作内镜,避免对肠道造成损伤。 总之,肠镜检查在专业规范操作下是安全的,不必过度担忧所谓的后遗症问题。如果因为担心肠镜检查而延误了疾病的诊断,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所以对于需要进行肠镜检查的人群,应在医生的建议下积极配合进行检查。

    2025-10-16 12:57: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