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华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袁俊华,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免疫学会山东分会委员,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barrett食管炎多长时间会癌变

    目前,关于Barrett食管发展到食管癌的具体时间,尚缺乏权威统计数据。但普遍认为,发生肠上皮化生后,恶化风险增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Barrett食管的主要特征是食管上皮在镜检下呈现化生现象。特别是当伴有肠上皮化生时,Barrett食管的癌变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据统计,Barrett食管的癌变率约为0.61%。值得注意的是,约80%的食管腺癌与Barrett食管存在密切关系。 因此,一旦发现Barrett食管,特别是高危分型,应及时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和其他内镜下治疗手段。对于术后病理检查显示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建议每3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内镜复查。若发现Barrett食管相关症状或疑虑,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相应治疗。

    2025-04-01 14:07:50
  • 肠结核4大症状表现是什么

    肠结核是一种由肠道内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部包块以及全身症状。 1.腹痛 患者通常会感到右下腹或脐周区域的持续性疼痛。 2.排便习惯改变 患者可能会出现糊样大便,以及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 3.腹部包块 这种症状主要出现在增殖型肠结核患者中,包块位置相对固定。 4.全身症状 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低热、乏力、盗汗等一系列症状。 如果肠结核患者出现明显的腹痛或腹膜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系统治疗。

    2025-04-01 14:07:49
  • 放屁带出稀薄大便是怎么回事

    放屁时带出稀薄大便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生理情况、急性肠炎和肛门括约肌松弛等。 1.生理情况 当肠道内气体压力较高时,气体迅速通过肠道。如果气体在肠道较高部位产生,水分可能来不及被充分吸收。这种情况下,放屁时的肠蠕动加快可能导致带出稀薄大便。 2.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可能导致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功能减弱,从而使肠内容物水分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放屁时由于肠道内水分较多,大便可能不成形,容易带出稀薄大便。 3.肛门括约肌松弛 肛门括约肌的主要功能是阻止肠内容物排出。如果肛门括约肌松弛,对肠内容物的约束作用会减弱,从而在放屁时容易带出稀薄大便。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请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04-01 14:07:47
  • 胃黏膜个别腺体肠化严重吗

    胃黏膜个别腺体肠化一般是比较严重的。 胃黏膜的个别腺体肠化是指某些胃黏膜细胞出现了肠型上皮细胞的特征,这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病理变化,因为它可能是癌变的前期表现。因此,定期的医学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结构的调整也是关键。建议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并尽量避免烟酒。当胃镜检查的病理结果提示存在个别腺体肠化时,应特别警惕。尽管这并不意味着胃癌,但它确实是癌前病变的一种,有可能发展为胃癌。 若在此阶段采取积极措施,有可能延缓或阻止癌前病变转化为癌症。相反,如果不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例如持续吸烟、饮酒或摄入大量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胃癌的风险将会增加。 当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个别腺体肠化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生活方式。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应接受相应的治疗以根除这种细菌,从而降低胃癌的风险。

    2025-04-01 14:07:46
  • 肠易激综合征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吗

    肠易激综合征和幽门螺杆菌之间的关联目前仍处于不明确的状态。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以对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同样,肠易激综合征也表现为肠道功能紊乱,常见的症状包括腹胀、腹痛以及排便习惯的改变,这使得人们猜测肠易激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实际上,有研究显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更进一步的是,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过程中,如果辅以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患者的疗效会显著提高。 然而,尽管有上述的发现和观察,仍不能断定幽门螺杆菌感染就是肠易激综合征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此,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易激综合征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但具体是什么关系、如何产生影响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答。

    2025-04-01 14:07: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