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信群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擅长:复杂疑难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房颤,心肌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胡信群,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留学日本,法国,美国学习心脏病介入治疗,擅长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率先在全国开展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率先在湖南省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冠脉内超声、旋磨、IMR等技术。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延迟支架植入策略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目前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6部,参与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及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多次获得中南大学,省卫生厅及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展开
个人擅长
复杂疑难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房颤,心肌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展开
  • 鸭蛋降血压吗

    目前无确凿科学定论表明鸭蛋能降血压,鸭蛋含多种营养成分,从血压相关因素看,其无针对性调节血压成分,高盐烹饪鸭蛋还可能不利血压控制,不同人群食用鸭蛋需注意,健康人适量吃无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要控制摄入量及烹饪方式且不能靠鸭蛋降血压,儿童不宜过多吃鸭蛋期望影响血压。 从血压相关因素分析 血压的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基础疾病等。虽然健康的饮食对于血压控制有重要意义,比如低盐饮食等,但鸭蛋本身不含能针对性调节血压至正常范围的特殊活性成分。有研究表明,高盐饮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鸭蛋如果在烹饪过程中添加过多盐分,反而可能对血压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不同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健康人群:正常健康人适量食用鸭蛋一般不会对血压产生直接的不良或良好影响,但也不能期望通过吃鸭蛋来降血压,还是应保持均衡饮食,包括摄入多种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的饮食需要遵循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等原则。鸭蛋可以吃,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并且尽量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如清蒸等,避免油炸、红烧等添加较多盐分和油脂的做法。同时,高血压患者不能单纯依靠鸭蛋来降血压,还需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可能的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全面调整,如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 特殊人群如儿童:儿童的饮食需要注重营养均衡且适宜其生长发育需求。鸭蛋虽然营养丰富,但儿童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量食用鸭蛋可能会增加消化负担,一般不建议儿童过多食用鸭蛋来期望对血压产生影响,还是以适合儿童消化吸收的营养食物为主来保障其健康成长。

    2025-10-15 12:16:10
  • 有妊娠高血压能顺产吗

    妊娠高血压能否顺产需综合评估,要考虑血压控制、胎儿大小、胎位、胎心及孕妇宫颈等条件,病情重、胎儿异常或孕妇自身条件不利时可能需剖宫产,特殊人群更需谨慎,医生会据具体情况给个体化建议。 影响顺产的相关因素 血压情况:如果孕妇血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且难以良好控制,顺产过程中可能会增加孕妇发生子痫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这种情况下顺产就会比较危险。例如,研究表明,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顺产时发生子痫的风险明显高于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 胎儿因素:胎儿的大小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胎儿过大,可能会增加顺产的难度,导致难产等情况;胎位是否正常也很关键,如臀位等异常胎位通常不利于顺产;胎心是否正常也是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重要指标,若胎心出现异常,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缺氧等问题,不利于顺产。 孕妇自身宫颈等条件:孕妇的宫颈成熟度、骨盆情况等也会影响顺产。如果宫颈条件不成熟,顺产的进程可能会受到影响;骨盆狭窄等骨盆异常情况也会增加顺产的困难。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存在病情较重等情况的孕妇,在整个孕期和分娩过程中都需要密切监测血压、胎儿状况等。在分娩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顺产和剖宫产各自的风险和收益。对于高龄妊娠高血压孕妇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有所下降,妊娠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在评估顺产可行性时需要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孕妇的整体身体状况和胎儿的情况来做出决策,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总之,妊娠高血压患者能否顺产是一个需要多维度综合评估的问题,需要医生根据具体的临床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后给出个体化的建议。

    2025-10-15 12:13:47
  • 常见心肌病分哪三类

    心肌病包括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三种。扩张型主要特征是左室或双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病因与遗传等有关,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腔扩大等;肥厚型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点,多与遗传有关,可致左室流出道梗阻,超声心动图可见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等;限制型特征是心室壁僵硬增加、舒张功能受限,病因有多种,心内膜心肌活检可见心肌间质纤维化等,特殊人群中儿童表现不典型、女性妊娠时症状可能加重、有家族遗传史者需早期预防、有感染病史者要注意感染控制对病情的影响。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点,可累及室间隔,导致心室腔变小。病因多与遗传因素有关,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病理上心肌肥厚,尤其是室间隔肥厚常见,可造成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临床表现多样,可有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超声心动图是主要诊断方法,可见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狭窄等。 限制型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主要特征为心室壁僵硬增加、舒张功能受限,充盈受阻。病因包括特发性、淀粉样变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病理上心室间质纤维化增加,心室壁顺应性降低。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心内膜心肌活检有助于诊断,可见心肌间质纤维化等改变。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儿童患者,心肌病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更细致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可能心肌病症状会加重,需密切监测心功能。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应进行基因筛查等早期预防措施。对于有感染病史的患者,要注意感染控制对心肌病病情的影响。

    2025-10-15 12:12:03
  • 急性心梗心电图有什么特点

    急性心梗心电图有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的特点,超急性期有高大T波、ST段斜型抬高,急性期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病理性Q波等,亚急性期ST段恢复基线、T波变浅,陈旧期ST段和T波恢复或遗留坏死型Q波,其是早期诊断急性心梗重要依据,不同人群表现可能受自身因素影响需专业解读。 超急性期:发病数分钟内,心电图可出现高大T波,随着时间推移,ST段呈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此时尚未出现异常Q波,此阶段若能及时治疗,部分心肌可能恢复,年龄较大患者因心脏功能储备相对较差,此阶段变化可能更易导致严重后果。 急性期:发病数小时后,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抬高显著时可形成单向曲线,随后数小时至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或QS波,同时R波振幅降低,T波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心电图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细微不同,但基本演变规律相似。 亚急性期:发病数天后至数周,ST段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此阶段患者病情相对进入相对稳定期,但仍需密切关注心脏功能变化。 陈旧期:发病数周后,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遗留坏死型的Q波,不同年龄患者陈旧性心梗心电图表现主要是Q波的持续存在,对于有既往心梗病史的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可监测病情有无变化。 急性心梗心电图特点是早期诊断急性心梗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心电图动态变化的观察,结合患者症状等综合判断,能及时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不同人群在发生急性心梗时心电图演变可能受自身基础心脏状况等因素影响,需专业医护人员准确解读。

    2025-10-15 12:10:55
  • 心梗可以做心肺复苏吗

    心梗患者若出现心跳骤停等情况可做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心梗致心搏骤停时为重要器官供血,按压部位、频率、深度有要求)、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具备技能可进行),有心肌梗死病史者日常需注意相关事项,儿童、老年人心梗致心搏骤停时心肺复苏有不同要点,出现情况需及时规范操作并尽快求专业救助。 胸外按压:通过在患者胸部进行按压,建立暂时的人工循环,帮助维持心脏的血液流动。对于心梗导致心搏骤停的患者,胸外按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重要器官提供部分血液供应。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一般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 开放气道:将患者头部后仰,抬起下颌,清除口腔内的异物等,以保持气道通畅,为人工呼吸创造条件。 人工呼吸:如果施救者具备相应技能,可以进行口对口等人工呼吸方式,向患者肺部输送氧气。 对于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规律服药、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操作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因为时间对于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如果是儿童发生心梗导致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会有所不同,儿童胸外按压采用单手掌根或双手重叠按压,频率同样是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儿童为大约5厘米等,需要遵循儿童心肺复苏的特殊规范。老年人心梗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适度,避免造成额外损伤,但一旦出现心搏骤停等情况仍需积极进行规范的心肺复苏操作并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2025-10-15 12:09: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