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信群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擅长:复杂疑难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房颤,心肌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胡信群,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留学日本,法国,美国学习心脏病介入治疗,擅长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率先在全国开展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率先在湖南省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冠脉内超声、旋磨、IMR等技术。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延迟支架植入策略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目前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6部,参与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及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多次获得中南大学,省卫生厅及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展开
个人擅长
复杂疑难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房颤,心肌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展开
  • 动脉粥样硬化能恢复吗

    动脉粥样硬化无法完全恢复,但可通过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控制和减缓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胆固醇和其他脂质在血管壁内积聚,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会逐渐增大,阻塞血管,影响血液流动,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处方药物,如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胆固醇水平,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以及其他药物来控制血压和血糖等。 生活方式改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非常重要。这包括均衡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管理压力等。 手术和介入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如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以打开阻塞的血管或修复受损的血管。 此外,对于已经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医生会评估斑块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和恢复因人而异,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因此,如果你被诊断出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建议咨询医生,了解更多关于治疗和管理的信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同时,保持积极的态度,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

    2025-08-05 14:19:32
  • 心口不舒服是什么原因

    心口不舒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肺部疾病、心理因素、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等。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1.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口不适。疼痛通常会向左肩部、左臂内侧放射,伴有胸闷、气促等症状。 2.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和心口部位,引起疼痛、灼烧感等不适。 3.肺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肺部感染或炎症,刺激胸膜,引起心口不适。 4.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长期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躯体症状,包括心口不适。 5.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肋软骨或肋间神经炎症,引起心口疼痛。 6.其他原因:如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等。 如果出现心口不舒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胃镜、胸部X光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有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025-08-05 14:03:54
  • 真菌进入心脏有治吗

    抗真菌药物治疗需依病原菌种类选合适药物,手术干预用于严重心脏瓣膜破坏、药物难控心力衰竭等情况,儿童用抗真菌药需谨慎选低毒经儿科验证的并监测肝肾功能,老年人用要评估肝肾功能等避免相互作用且关注心功能。 一、抗真菌药物治疗 真菌进入心脏多引发真菌性心内膜炎等情况,治疗首先需依据病原菌种类选择合适抗真菌药物。例如,对于侵袭性曲霉感染,艾沙康唑等药物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等机制发挥作用;若为念珠菌感染,棘白菌素类药物(如卡泊芬净等)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抗真菌药物的选用需严格依据病原学检测结果,确保药物针对性。 二、手术干预 当患者出现严重心脏瓣膜破坏、心力衰竭经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等情况时,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如瓣膜置换术等,通过修复或替换受损瓣膜,改善心脏功能,但手术需综合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包括心功能、基础疾病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特别谨慎,应选择低毒且经儿科验证有效的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因儿童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与成人存在差异。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评估肝肾功能状态,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关注心功能情况,因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心脏相关病变可能对药物治疗反应及手术耐受产生影响。

    2025-08-05 13:59:45
  • 肌酸激酶升高的原因及处理

    肌酸激酶升高的原因包括运动、肌肉损伤、药物、心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其他因素等。处理方法因病因而异,包括休息、停止使用可疑药物、治疗原发病、营养心肌、定期复查等。 1.原因: 运动:剧烈运动后,肌酸激酶可明显升高。 肌肉损伤:如肌肉拉伤、肌肉炎等,可导致肌酸激酶升高。 药物:某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阿奇霉素等,可引起肌酸激酶升高。 心脏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可导致肌酸激酶升高。 神经系统疾病:如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可导致肌酸激酶升高。 其他:如高热、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导致肌酸激酶升高。 2.处理: 休息:如果是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引起的肌酸激酶升高,应注意休息,避免进一步加重肌肉损伤。 停止使用可疑药物: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肌酸激酶升高,应停止使用可疑药物。 治疗原发病:如果是心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的肌酸激酶升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营养心肌:如果是心肌梗死等疾病引起的肌酸激酶升高,可使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辅酶Q10、维生素C等。 定期复查:肌酸激酶升高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观察肌酸激酶的变化情况。 总之,肌酸激酶升高的原因较多,处理方法也因病因而异。如果发现肌酸激酶升高,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8-05 13:55:29
  • 肌酸激酶偏高说明什么

    肌酸激酶偏高意味着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心肌炎等疾病的隐患,也可能是剧烈运动导致的。肌酸激酶数值升高主要涉及病理性增高、药物作用以及生理性增高这几方面: 一、生理性增高:在剧烈运动后,肌酸激酶通常会显著升高,而且剧烈运动持续时间越长,肌酸激酶的增高往往越明显。比如长时间高强度的跑步、健身等运动后,就可能使肌酸激酶出现生理性的大幅上升。 二、药物作用:一些药物的服用或者肌肉注射,比如氯贝丁酯等,会对肌酸激酶的数值产生影响,导致其升高。这是因为药物在体内可能会干扰肌酸激酶的正常代谢或合成。 三、病理性增高: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中,其病理性增高的因素常常包括心肌炎、心肌梗死、肺梗塞等。当这些部位发生病变时,肌酸激酶会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引起数值的升高。比如心肌炎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使肌酸激酶大量进入血液;心肌梗死时心肌组织坏死也会有大量肌酸激酶释出;肺梗塞时局部组织的损伤同样会影响肌酸激酶的水平。 总结概况提示:肌酸激酶偏高可能反映出多种情况,包括生理性原因如剧烈运动,以及药物影响和一些病理性因素如心脏、肺部等部位的病变。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准确判断和分析肌酸激酶偏高的意义。

    2025-08-05 13:46: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