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信群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擅长:复杂疑难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房颤,心肌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胡信群,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留学日本,法国,美国学习心脏病介入治疗,擅长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率先在全国开展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率先在湖南省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冠脉内超声、旋磨、IMR等技术。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延迟支架植入策略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目前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6部,参与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及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多次获得中南大学,省卫生厅及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展开
个人擅长
复杂疑难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房颤,心肌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展开
  • 缩窄性心包炎线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是因心包慢性炎症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缩受限、循环障碍,其X线表现有心脏大小可正常或轻度增大,心缘僵直弧度消失,约30%-80%患者有心包钙化(多位于右心室前面和膈面),可有肺淤血表现(肺纹理增多模糊等),少数伴少量胸腔积液(肋膈角变钝等),需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个体差异但典型表现对诊断重要。 心脏大小:心脏大小可正常或轻度增大,增大的原因可能与心包增厚导致的心包腔容积变化以及可能合并的心肌病变等有关。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心脏大小的正常范围有所差异,一般成人心脏横径男性约9-13cm,女性约8.5-11.5cm,儿童则根据年龄有相应的正常范围值,若超出正常范围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缩窄性心包炎等病变。 心缘形态:心缘僵直,正常心脏各弓的弧度消失,心缘呈平直、僵硬的外观,犹如盔甲包裹心脏。这种心缘形态改变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表现相似,是缩窄性心包炎较为特征性的X线表现之一,主要是因为心包增厚粘连导致心脏的正常轮廓改变。 心包钙化:约30%-80%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可出现心包钙化,钙化可呈蛋壳样、斑片状或不规则形,多位于右心室前面和膈面。钙化的出现与心包炎症的慢性过程有关,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心包组织发生钙化,不同年龄人群中心包钙化的发生率可能略有不同,但一旦出现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 肺部改变:患者可能出现肺淤血表现,如肺纹理增多、模糊,肺野透亮度降低等,这与心脏功能受限导致体循环淤血,进而引起肺循环淤血有关。对于儿童患者,肺淤血可能会影响其呼吸功能,需密切关注呼吸情况;对于老年患者,肺淤血可能会加重其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慢性疾病导致肺组织适应性改变等情况。 胸腔积液:少数患者可伴有少量胸腔积液,表现为肋膈角变钝等。胸腔积液的出现与心包炎症导致的液体渗出等因素有关,不同性别患者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在儿童中需注意与其他引起胸腔积液的疾病相鉴别,如感染性胸膜炎等。 缩窄性心包炎的X线表现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如超声心动图、CT、MRI等)进行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X线表现可能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上述典型表现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025-10-09 11:47:00
  • 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是什么原因

    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有解剖结构差异、病理因素及测量误差等情况。解剖结构上右侧上肢动脉距心脏更近致正常差值10-20mmHg;病理因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多发性大动脉炎(青年女性多见,与自身免疫等相关)、胸廓出口综合征(因胸廓出口处神经血管束受压,长期不良姿势可诱发);测量误差也可能造成假象,测量时需注意规范操作。 病理因素导致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 动脉粥样硬化:若一侧上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弹性减退。例如右侧上肢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时,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而左侧上肢动脉未受明显影响时,就可能出现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的情况。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年龄增长、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壁逐渐老化,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男性相对女性在同等条件下更易患动脉粥样硬化,长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多发性大动脉炎:这是一种累及大动脉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造成动脉狭窄或闭塞。当累及头臂动脉时,会导致上肢血压异常。如果病变累及右侧头臂动脉较重,就会使右侧上肢供血受到影响,血管阻力改变,引起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多见于青年女性,发病与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 胸廓出口综合征:由于胸廓出口处的神经血管束受到压迫,影响上肢的血液循环。比如斜角肌痉挛、颈肋等原因导致胸廓出口狭窄,压迫右侧锁骨下动脉时,会引起右侧上肢血压升高,出现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的情况。长期不良的姿势,如长期伏案、肩部过度下垂等可能诱发胸廓出口综合征,对于经常需要保持特定姿势工作的人群,如程序员、长期驾驶人员等风险相对较高。 其他可能因素 测量误差:测量血压时的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的假象。例如袖带绑扎位置不准确、充气不足或过度、听诊器放置位置不对等。如果测量左上肢时袖带绑扎过松、充气不够充分,或者听诊时未准确捕捉到血压变化,可能会误判左上肢血压值,而实际上右上肢血压是真正高于左上肢的。在测量血压时,要确保袖带平整地绑扎在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充气要足够使袖带内压力高于收缩压30mmHg左右,听诊器要放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对于儿童,由于其血管较细,测量时更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结果判断错误。

    2025-10-09 11:45:56
  • 什么是心电图QTC

    QTC是校正QT间期的指标正常范围男女有差异可评估心脏电活动稳定性常用Bazett公式校正受心率性别药物疾病影响女性老年人用药人群需关注相关情况。 一、QTC的定义 心电图QTC即校正的QT间期,是对心电图中QT间期进行心率校正后得到的指标。正常心电图中,QT间期反映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的时间,然而QT间期受心率影响显著,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因此需通过公式校正以消除心率对其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心脏电活动情况。 二、QTC的正常范围及意义 1.正常范围:一般而言,男性QTC正常范围约为0.38~0.43秒,女性约为0.39~0.45秒(不同检测设备可能略有差异)。 2.意义:QTC可用于评估心脏电活动的稳定性,延长的QTC可能提示存在心律失常风险,例如长QT综合征患者常伴有QTC显著延长,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而QTC过短也可能与某些心脏电生理异常相关。 三、QTC的校正公式及影响因素 1.校正公式:常用Bazett公式,即QTC=QT/√RR,其中RR为相邻RR间期的平均值(单位为秒)。通过该公式将QT间期校正为与心率无关的指标,以便于不同心率情况下进行比较。 2.影响因素 心率: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如前所述,心率越快,未校正的QT间期越短,经公式校正后QTC会相应变化。 性别:通常女性QTC相对略长于男性,这与生理差异有关。 药物:某些药物可影响QTC,例如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组胺药物等,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密切监测QTC变化,以防QTC异常延长导致心律失常风险增加。 疾病:一些心脏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缺血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也可能影响QTC,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1.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女性QTC正常范围相对略宽,在评估时需考虑性别差异,若QTC超出正常范围,需进一步排查原因。 2.老年人:老年人心脏功能可能减退,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及服用多种药物,更易出现QTC异常,需加强心电图监测,关注QTC变化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 3.用药人群:正在服用可能影响QTC药物的人群,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等,应定期检测QTC,若出现QTC显著延长,需在医生评估下调整用药方案,以降低心律失常发生风险。

    2025-10-09 11:44:51
  • 胃疼和心脏疼的区别

    胃疼与心脏疼在疼痛部位、性质、伴随症状、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上均有不同。胃疼部位多在上腹与进食相关,性质多样,伴反酸等,因饮食等诱发,部分进食或服药可缓;心脏疼典型在胸骨后等,压榨闷痛等,伴胸闷等,由体力等诱发,心绞痛休息或服药可缓,心梗难缓需急救。 心脏疼:典型的心绞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也可放射至颈部、咽部、下颌等部位。 疼痛性质 胃疼: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刺痛、灼痛、绞痛等。例如,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常为隐痛或钝痛;胃痉挛导致的疼痛多为绞痛。 心脏疼:心绞痛常为压榨性、闷痛、憋痛,患者常感觉有重物压迫胸部,程度多为中度或重度;心肌梗死引起的疼痛通常更为剧烈,呈压榨性剧痛,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常伴有濒死感。 伴随症状 胃疼:可能伴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除了胃疼外,还常伴有口臭、消化不良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胃疼可能还会影响食欲和生长发育。 心脏疼:常伴有胸闷、气短、心悸、出汗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晕厥等。对于女性、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心脏疼的伴随症状可能不典型,女性心肌梗死时可能更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等,易被误诊为胃疼;老年人心脏疼可能伴随症状较轻,但病情往往更危急。 诱发因素 胃疼:多与饮食有关,如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也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可诱发或加重胃疼。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诱因不同,比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上班族更容易出现胃疼。 心脏疼:常见诱因有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饱餐等。例如,剧烈运动后可能诱发心绞痛;情绪过度激动时,如大怒、大喜等,也可能导致心脏疼发作。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更需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 缓解方式 胃疼:部分患者进食后可缓解,服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也可能使疼痛减轻。比如服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后,胃酸分泌减少,胃疼可能得到缓解。 心脏疼: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停止活动,休息后多可缓解,含服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可在几分钟内缓解疼痛;而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脏疼,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需立即就医进行急救处理。

    2025-10-09 11:44:11
  • 高血压吃阿胶糕的害处

    阿胶糕可能给高血压患者带来风险,一是可能增加血压波动风险,过多摄入糖分影响糖代谢致血压难控;二是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过量食用致体重增加加重心脏负担;特殊人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代谢弱风险易叠加需谨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因糖分易致血糖升而需严格控糖、谨慎食用且密切监测。 一、可能增加血压波动风险 阿胶糕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等成分,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过多摄入糖分可能影响体内糖代谢,进而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长期高糖饮食会干扰血管内皮功能,影响血管的正常收缩舒张,从而导致血压波动。高血压患者本身血管调节功能可能已存在一定问题,食用阿胶糕后糖分的影响可能使血压更难控制,尤其是本身血糖也偏高的高血压患者,这种风险会更显著。 二、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 阿胶糕含有一定的热量和营养成分,高血压患者若过量食用,会使体重增加。而体重超标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因为心脏需要泵送更多血液来供应增加体重后的身体需求。对于高血压合并有心脏疾病风险因素的患者,如本身存在左心室肥厚倾向等情况,食用阿胶糕导致体重增加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增加心脏事件发生的潜在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中,体重每增加一定幅度,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血压的稳定控制以及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 三、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 1.老年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的代谢功能相对较弱,食用阿胶糕后,其中的成分代谢可能会比较缓慢,更容易出现上述血压波动和心血管负担加重等问题。而且老年人往往可能同时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食用阿胶糕带来的风险会相互叠加,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谨慎食用阿胶糕,在食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自身整体健康状况来判断是否适合食用以及食用的量。 2.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阿胶糕中的糖分容易引起血糖升高,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本身血糖控制就相对复杂,血糖的波动会进一步影响血压的控制,还可能引发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从而对整体健康造成更严重的影响。这类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阿胶糕由于含有较多糖分,一般不建议食用,若特别想吃,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将其对血糖和血压的影响纳入综合管理中,谨慎少量食用,并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变化。

    2025-10-09 11:43: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