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信群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擅长:复杂疑难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房颤,心肌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胡信群,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留学日本,法国,美国学习心脏病介入治疗,擅长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率先在全国开展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率先在湖南省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冠脉内超声、旋磨、IMR等技术。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延迟支架植入策略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目前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6部,参与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及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多次获得中南大学,省卫生厅及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展开
个人擅长
复杂疑难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房颤,心肌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展开
  • 高血压可以吃肥肉吗

    高血压患者不建议吃肥肉,因其含高脂肪,会致血脂升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使血压更难控,增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中老年、年轻患者受影响,男女皆如此,伴其他病史者吃肥肉更难控指标,患者应采健康生活方式,选清淡饮食辅助控压。 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的情况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弹性本就逐渐下降,若再食用肥肉,会加速血管粥样硬化进程,对血压的稳定极为不利。例如,老年高血压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退行性变,高脂肪饮食会加重血管病变,增加患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几率。 年轻高血压患者:年轻高血压患者可能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血压升高,若不注意饮食,经常吃肥肉,会影响代谢功能。年轻患者若长期高脂肪饮食,可能在中年甚至更早就出现严重的心血管问题,因为不良的饮食影响会长期累积,逐渐损害血管和心脏等器官。 性别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都需注意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高血压患者,食用肥肉都会带来上述类似的血压升高及心血管风险增加的问题。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更年期等,血压可能波动,此时若食用肥肉,会进一步扰乱血压的稳定状态,增加孕期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等。 生活方式方面 高血压患者一般建议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食用肥肉不符合健康饮食中低脂、低盐的要求。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例如,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芹菜、西兰花等,有助于降低血脂,对血压控制有帮助;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玉米等也能提供丰富营养且有助于控制体重,进而辅助控制血压。 有其他病史的高血压患者 若高血压患者还伴有糖尿病等其他病史,食用肥肉会使血糖、血脂等指标更难控制。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糖代谢异常,高脂肪饮食会影响血糖的稳定,同时与高血压相互作用,加重对血管等器官的损害。比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食用肥肉后,血脂升高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进一步影响血糖控制,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总之,高血压患者不适合吃肥肉,应选择健康的饮食来辅助控制血压,维持身体健康。

    2025-10-09 11:11:04
  • 喝淡盐水能升高血压吗

    正常健康人适量喝淡盐水一般不显著升高血压,但特殊人群如高血压患者、老年人、肾脏疾病患者喝淡盐水需谨慎,高血压患者过量喝易致血压升高,老年人喝后血压易波动,肾脏疾病患者喝后因钠排泄差易因钠潴留致血压升高,他们均需根据自身情况控制淡盐水摄入。 一、正常情况下喝淡盐水对血压的影响 一般健康人群适量饮用淡盐水后,短时间内通常不会明显升高血压。人体具有一定的调节机制,适量摄入盐分后,肾脏会通过调节尿液中盐分的排泄等方式来维持体内钠钾平衡和体液平衡,血压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但如果一次性饮用大量浓淡盐水,可能会导致短期内血容量增加,从而对血压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对于健康人来说通常是暂时的,身体可通过自身调节逐渐恢复正常。 二、特殊人群喝淡盐水对血压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本身血压调节机制可能存在异常,过量饮用淡盐水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对钠的排泄功能可能不如正常人,摄入过多盐分后,钠潴留会导致血容量增加,进而促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包括避免饮用过浓的淡盐水,遵循低盐饮食原则,以稳定血压。 2.老年人:老年人的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包括肾脏对体液和电解质的调节功能。老年人饮用淡盐水后,血压更容易出现波动。如果饮用不当,可能会引发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老年人喝淡盐水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盐的浓度和摄入量,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饮食中的盐分摄入。 3.肾脏疾病患者: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受损,对钠的排泄能力下降。喝淡盐水后,钠的摄入可能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导致钠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多,进而影响血压,可能使血压升高。这类患者需要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包括淡盐水的饮用也需要谨慎,应根据病情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控制盐和水的摄入量。 总体而言,正常健康人适量饮用淡盐水一般不会显著升高血压,但特殊人群如高血压患者、老年人、肾脏疾病患者等饮用淡盐水时需要格外谨慎,以免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2025-10-09 11:07:56
  • 新生儿的心脏有杂音吗

    新生儿心脏有杂音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杂音由发育中血流动力学改变致,柔和、局限,随发育消失;病理性杂音因心脏结构异常或瓣膜病变致,响亮、伴传导及其他症状,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区分,生理性无需特殊处理但随访,病理性依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要关注新生儿一般状况并遵医嘱复查。 生理性杂音 产生原因:新生儿的心脏结构和血管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产生杂音。例如,胎儿时期循环系统与出生后不同,出生后肺循环建立,血液动力学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短暂的生理性杂音。 特点:杂音一般比较柔和,强度多为Ⅰ-Ⅱ级,杂音部位比较局限,多不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呼吸急促、发绀等。通常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生理性杂音会逐渐消失。 病理性杂音 产生原因 心脏结构异常: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以室间隔缺损为例,由于心脏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血液会出现分流,从而产生杂音。这些结构异常多与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 心脏瓣膜病变:新生儿可能存在瓣膜发育异常等情况,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产生杂音。 特点:病理性杂音往往比较响亮,强度多为Ⅱ级以上,可能伴有杂音传导,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新生儿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生长发育迟缓等。例如,动脉导管未闭的新生儿可能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同时可能有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表现。 如果发现新生儿心脏有杂音,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检查,如心脏超声等,以明确杂音的性质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对于生理性杂音,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要定期随访观察;对于病理性杂音,需要根据具体的心脏病变情况,由医生评估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涉及后续的手术等干预措施。在整个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如呼吸、肤色、喂养等情况,因为这对于判断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心脏杂音的意义非常重要。同时,家长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带新生儿进行复查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2025-10-09 11:06:17
  • 心内科可以做肺部cT吗

    心内科一般可做肺部CT,心内科患者因胸痛等症状排查肺部疾病时可借助肺部CT,肺部CT检查有患者准备及辐射影响等注意事项,肺部CT能为心内科疾病诊断提供线索,如辅助诊断肺栓塞等,还能为肺部疾病继发心脏问题的诊治提供基础信息。 心内科患者有时可能因胸痛、咳嗽等症状需要同时排查肺部疾病,此时可以做肺部CT。例如,当患者有不明原因的胸痛,心内科医生需要鉴别是心脏本身问题还是肺部疾病(如肺炎、肺栓塞等)导致时,肺部CT能帮助明确肺部情况。肺部CT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的结构,如肺叶、肺段、支气管、肺泡等的形态,对于发现肺部的病变,如炎症、肿瘤、气胸、胸腔积液等有重要价值。 肺部CT检查的注意事项 患者准备:如果患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需要提前告知医生,因为肺部CT检查是在X线环境下进行,某些金属植入物可能会在检查过程中受到影响或产生伪影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安抚使其保持安静,配合检查,因为儿童可能难以长时间保持不动,必要时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但需严格评估镇静剂使用的风险和收益。 辐射影响:肺部CT有一定的辐射剂量,对于妊娠期女性患者,需要谨慎评估检查的必要性,因为辐射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要在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进行检查;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基础疾病,在接受肺部CT检查时,要注意检查过程中的耐受情况,检查后要适当休息,补充水分等。 心内科与肺部CT检查的关联及协同诊断 在心内科疾病诊断中,肺部CT可以为一些疾病提供重要线索。比如肺栓塞,除了通过心内科相关的血液检查(如D-二聚体等)、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外,肺部CT肺动脉造影(CTPA)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清晰显示肺动脉内的栓子情况,帮助心内科医生准确诊断肺栓塞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而对于一些由肺部疾病继发引起心脏问题的情况,如肺部感染导致的肺源性心脏病,肺部CT可以先明确肺部的感染状况等,从而为心内科进一步治疗心脏相关并发症提供基础信息。

    2025-10-09 11:05:11
  • 低烧会导致心率加快吗

    低烧一般会致心率加快,机制是体温升高使代谢加快,心脏需泵更多血致心率代偿性加快,不同人群情况有差异,儿童新陈代谢旺低烧时心率加快更明显且对其心脏负担影响相对大,成年人因个体差异低烧时心率加快幅度不同,有心血管基础病的成年人低烧致心率加快会加重心脏负担,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低烧致心率加快易增心血管事件风险,需根据具体情况观察处理。 具体机制 从生理角度来看,体温每升高1℃,心率大约会增加10-20次/分钟。这是因为体温升高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作用于心脏的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以提高血液循环效率,将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儿童:儿童的新陈代谢比成人更为旺盛,低烧时心率加快的现象可能会更明显。而且儿童的心脏功能相对较弱,低烧引起心率加快可能对其心脏负担影响相对更大。例如,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低烧时心率加快可能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率变化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情况。 成年人:成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稳定,低烧时心率加快的幅度相对儿童可能会稍小一些,但也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平时身体较为健康、心肺功能良好的成年人,低烧时心率加快可能在可耐受范围内;而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成年人,低烧导致的心率加快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需要特别注意监测心率和身体状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的心脏功能通常会有所减退,低烧时心率加快可能会对其心脏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老年人低烧时心率加快,可能会增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所以老年人出现低烧且心率加快时,需要更加谨慎对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低烧时心率加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理现象,但不同人群由于身体状况的差异,其表现和潜在影响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和处理。

    2025-10-09 11:02: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