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凯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 卢医生肺爱之家发起人 国际肺癌联盟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委会精准分子治疗学组组长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生物治疗委员会委员 中华慈善总会肺癌注册医生 中国癌症基金会审核专家 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擅长: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综合治疗 专业方向:肺癌的疑难诊断与个体化治疗及全程管理 2010年-2011年获得政府奖学金,赴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深造展开
个人擅长
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综合治疗展开
  • 钼靶三级是早期癌吗

    乳腺钼靶三级属BI-RADS3类,可能为良性病变,恶性率<2%,不等同于早期癌,其与早期癌在影像学特征和病理依据上有差异,建议对钼靶三级者短期内复查钼靶、行超声检查,40岁以上高危人群可考虑乳腺MRI检查,不同人群如年轻、中老年、特殊生活方式、有乳腺病史者复查时各有注意事项。 一、钼靶三级的定义及性质 钼靶三级是乳腺钼靶检查的一种分级结果,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中,BI-RADS3类表示可能良性病变,恶性率一般小于2%。它并不等同于早期癌。 二、与早期癌的区别 1.影像学特征差异 早期癌在钼靶上通常有一些特定表现,如可能出现微小的钙化灶,且钙化灶形态多不规则,分布常呈簇状等;而钼靶三级病变一般钙化灶相对较规则,分布也较分散。例如,研究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钙化灶往往具有更高的密度不均匀性等特征,与钼靶三级的钙化表现不同。 早期癌在钼靶上可能可见肿块影,其边界多不清,有毛刺征等;钼靶三级的病变肿块边界相对清晰。 2.病理依据不同 要确诊早期癌需要通过病理活检,早期癌的病理表现是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但浸润范围较局限;而钼靶三级病变经病理检查多为良性病变,如纤维腺瘤等良性疾病的病理表现,与早期癌的病理有本质区别。 三、进一步的检查及应对 1.建议的后续检查 对于钼靶三级的情况,一般建议短期内(通常3-6个月)复查乳腺钼靶,观察病变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考虑进行乳腺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力较好,能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例如,超声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有助于与钼靶结果相互印证。 如果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且有高危因素(如家族乳腺癌病史等),还可以考虑进行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乳腺MRI对于微小病灶的检出敏感性较高,能更全面地评估乳腺病变情况。 2.不同人群的应对注意事项 年轻女性:年轻女性乳腺腺体相对致密,钼靶检查可能受一定影响,在复查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查时间,一般在月经结束后1周左右进行钼靶检查较为合适,此时乳腺腺体相对疏松,检查结果更准确。同时,年轻女性对于检查可能会有更多的焦虑情绪,需要给予心理疏导,告知钼靶三级一般良性可能性大,但仍需遵循复查等建议。 中老年女性:中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乳腺组织逐渐退化,但仍需重视乳腺健康。在复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乳腺症状的变化,如是否有新出现的乳房疼痛、乳头溢液等情况。如果有家族乳腺癌病史等高危因素,要更加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病变。 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在面对钼靶三级结果时,要更加注重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维持乳腺健康。同时,这类人群在复查时要如实向医生反馈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因为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会影响乳腺病变的发展。 有乳腺病史人群:既往有乳腺良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患过乳腺纤维瘤等,对于钼靶三级结果要给予更多关注。需要对比既往乳腺检查结果,了解病变的演变情况。在后续检查中要向医生详细提供既往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当前病变情况。

    2025-09-25 12:58:52
  • 打嗝放屁是胃癌前兆吗

    打嗝放屁常见但频繁出现不一定是胃癌前兆,胃癌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呕血黑便等表现,可通过胃镜、影像学检查诊断,出现打嗝放屁异常伴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一般人群要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特殊人群需关注消化功能变化及时排查 一、打嗝放屁与胃癌的关系 打嗝和放屁是常见的生理现象,偶尔出现通常与饮食等因素相关,但频繁出现不一定是胃癌前兆。胃癌是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目前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单纯的打嗝放屁就直接预示着胃癌。不过,胃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的改变,比如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等,但这些症状都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仅凭打嗝放屁就判定是胃癌。 (一)打嗝的相关情况 饮食过快、过饱,摄入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都可能引起打嗝。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如果饮食不规律,进食时哭闹等可能导致打嗝;成年人长期不良饮食习惯也易引发;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也可能因胃肠蠕动减慢等出现打嗝情况。一般通过调整饮食方式等可缓解,若长期频繁打嗝且伴随其他异常,如体重下降、呕血等则需进一步检查。 (二)放屁的相关情况 正常情况下,人每天会排出一定量的气体,这与进食的食物种类有关,比如吃了较多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等。不同年龄人群放屁情况类似,但如果突然出现放屁次数明显增多且伴随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感染等问题。而胃癌患者可能因肿瘤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物消化吸收异常,间接可能影响放屁情况,但这不是必然联系。 二、胃癌的其他常见表现及相关检查 (一)胃癌的常见表现 1.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早期可能仅有上腹部轻度不适,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且持续不缓解,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等。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同,老年人可能表述不典型,儿童相对较少患胃癌但如果患病也会有腹部不适等表现。 2.食欲减退、消瘦:患者可出现进食量减少,进而导致体重下降、消瘦,这是因为肿瘤消耗身体能量以及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3.呕血、黑便:肿瘤侵犯胃内血管时可出现呕血,若出血量少则表现为黑便,这是比较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表现。 (二)相关检查 1.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还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是否为癌细胞。对于有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等可疑症状的人群,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 2.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可了解肿瘤在胃内的生长范围、有无转移等情况,帮助评估病情。 三、出现打嗝放屁异常时的建议 如果频繁出现打嗝放屁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上述胃癌的相关表现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明确原因。对于一般人群,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食用易产气及刺激性食物。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更加关注消化功能变化,儿童要注意合理喂养,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排查,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25-09-25 12:51:50
  • 胰头癌患者的常见体征有哪些

    胰头癌患者有多种常见体征,包括黄疸(多因胰头癌压迫或浸润胆总管致胆红素代谢异常,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等)、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上腹部触及质地硬、表面不光滑、形状不规则的肿块)、消瘦乏力(肿瘤消耗及影响消化吸收致体重进行性下降、体力明显下降)、上腹部压痛(查体可有不同程度压痛,部分伴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大(因胆道梗阻致肝内胆汁淤积引起)、晚期可出现腹水(与肿瘤侵犯腹膜、门静脉癌栓形成等有关)。 是胰头癌较常见的体征之一,多数是因胰头癌压迫或浸润胆总管所致。由于胆道梗阻,胆红素代谢异常,患者皮肤、巩膜出现黄染,且进行性加重,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样,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呈陶土色。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均可出现,年龄较大者可能因身体代谢等因素,黄疸表现可能更易被察觉;女性患者可能因皮肤较细腻,黄疸显色相对更明显。长期黄疸可能导致患者皮肤瘙痒等不适,生活方式上需避免搔抓皮肤以防感染,同时应及时就医评估病情。 腹部肿块 部分患者可在上腹部触及肿块,质地多较硬,表面不光滑,形状不规则。肿块的出现与肿瘤本身的生长部位、大小等有关。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患胰头癌极为罕见,主要发生在成人,成人中男性相对女性可能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如吸烟、饮酒等)发病率略有不同,但腹部肿块的触及主要依据体格检查发现。若触及肿块,需进一步结合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患者应减少剧烈活动,防止肿块部位受外力碰撞等。 消瘦、乏力 患者常出现消瘦,体重进行性下降,这是因为肿瘤消耗机体能量,且胰头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同时伴有乏力,体力明显下降。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基础代谢率低,消瘦、乏力表现可能更易被忽视,需密切关注其营养状况,建议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如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但要根据患者消化功能情况调整。女性患者可能因对自身形体变化更敏感,消瘦可能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应给予心理关怀。 上腹部压痛 查体时可发现上腹部有不同程度的压痛,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反跳痛及肌紧张,这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腹膜等有关。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难以准确表述压痛情况,需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成年患者可准确描述压痛部位等情况。若出现上腹部压痛,应进一步排查原因,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腹部不适。 肝大 由于胰头癌转移或压迫导致胆道梗阻,进而引起肝内胆汁淤积,可出现肝大。在有肝大体征的患者中,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下,治疗和护理需综合考虑。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肝大的处理需更谨慎,要注意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女性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要关注其情绪变化,因为肝大可能提示病情较重,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腹水 晚期胰头癌患者可能出现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水的出现与肿瘤侵犯腹膜、门静脉癌栓形成等因素有关。对于出现腹水的患者,不同年龄人群护理方式有差异,老年患者行动不便,需注意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女性患者在腹水导致腹部外观改变时,要给予心理疏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025-09-25 12:50:30
  • 女性膀胱癌的症状有哪些

    女性膀胱癌可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下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血尿表现为不同类型肉眼血尿,各年龄段女性出现均需重视,尿频尿急尿痛需区分病因,排尿困难要排查相关情况,下腹部不适也需鉴别来源。 年龄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女性都可能出现,但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功能下降等因素可能使症状表现不典型等情况,但血尿本身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信号,无论年龄大小出现血尿都应及时就医排查。 生活方式关联: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膀胱癌发生风险,进而更容易出现血尿症状,因为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经尿液代谢等途径损伤膀胱黏膜等,引发血尿。 病史影响:有膀胱既往病变病史等情况的女性,出现血尿时更要警惕膀胱癌复发等可能。 尿频、尿急、尿痛 表现形式:患者会出现频繁的排尿欲望,即尿频;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要排尿,即尿急;排尿时尿道有疼痛感,即尿痛。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女性可能本身存在一些泌尿系统生理性退变等情况,出现尿频等症状时较难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而年轻女性出现这些症状若与膀胱癌相关,可能有其特定的病理机制导致。 生活方式关联: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出现类似尿频尿急尿痛症状,但膀胱癌导致的此类症状往往是肿瘤刺激膀胱黏膜等引起,与感染导致的在病因和病情发展等方面有区别,不过生活方式不佳可能增加膀胱癌发生几率从而间接影响这些症状表现。 病史影响:有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病史等情况的女性,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时需要排查是否有膀胱癌等新的病变情况。 排尿困难 表现形式: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流变细、尿线中断等,严重时可能无法自主排尿。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女性可能本身存在前列腺增生等类似泌尿系统问题,但膀胱癌导致的排尿困难是因为肿瘤生长阻塞膀胱出口等原因,老年女性若出现排尿困难且排除了常见的前列腺增生等情况时要高度警惕膀胱癌。 生活方式关联:长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泌尿系统功能,但直接导致膀胱癌引起排尿困难的关联相对不直接,但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健康,间接减少膀胱癌发生可能从而影响排尿困难的发生情况。 病史影响:有盆腔手术史等情况的女性,术后可能因局部组织粘连等出现排尿困难,需要鉴别是否有膀胱癌复发等导致的排尿困难。 下腹部不适或疼痛 表现形式:患者可感觉下腹部有坠胀感、隐痛或胀痛等不适感觉。 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段女性对下腹部不适的感知和描述可能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更能敏锐察觉异常,老年女性可能因机体敏感性等因素表述不典型,但下腹部不适都是需要关注的症状表现。 生活方式关联: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等,但与膀胱癌导致的下腹部不适机制不同,不过生活方式不健康可能增加膀胱癌风险进而影响下腹部不适的出现。 病史影响:有妇科疾病病史等情况的女性,出现下腹部不适时需要鉴别是妇科疾病还是膀胱癌导致的,比如有子宫肌瘤病史的女性,出现下腹部不适要排查膀胱癌可能。

    2025-09-25 12:46:03
  • 鼻咽镜检查能排除鼻咽癌吗

    鼻咽镜检查是排查鼻咽癌的重要手段,但通常不能完全排除鼻咽癌,因其存在检查视野受限、需结合病理诊断等局限性,且鼻咽癌有多样性及疾病发展阶段会影响检查结果,还需结合患者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一、鼻咽镜检查的局限性 1.检查视野受限 鼻咽镜检查虽然能直接观察鼻咽部的大体形态,如鼻咽部黏膜是否有新生物、溃疡、糜烂等情况,但受限于鼻咽部的解剖结构和检查器械的视角,对于一些微小的、位置较隐蔽的早期病变可能难以全面察觉。例如,在鼻咽部的深部或一些黏膜下的早期病变,可能仅通过普通鼻咽镜检查容易被遗漏。 不同类型的鼻咽镜检查,如普通鼻咽喉镜和电子鼻咽镜等,虽然能提供一定的观察范围,但仍存在一定的视野盲区。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鼻咽部解剖结构相对更狭小且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鼻咽镜检查时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可能影响观察的全面性;对于有鼻腔、鼻咽部既往手术史或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鼻咽镜检查的视野受限情况可能更为明显。 2.病理诊断的补充需求 鼻咽镜检查时,若发现可疑病变,需要进一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诊是否为鼻咽癌。因为鼻咽镜下观察到的病变形态可能相似,仅通过肉眼观察不能明确病变的性质。例如,鼻咽部的炎症性病变有时可能与早期鼻咽癌在外观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必须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来区分。儿童患者在进行鼻咽镜下活检时,需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造成过度损伤,因为儿童的鼻咽部组织相对脆弱;对于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活检后出血风险较高,需要谨慎操作并做好术后观察。 二、鼻咽癌的特点与鼻咽镜检查的关系 1.鼻咽癌的多样性 鼻咽癌有多种病理类型,如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等,不同病理类型的病变在鼻咽镜下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一些低分化或未分化的鼻咽癌,其早期病变可能较为隐匿,普通鼻咽镜检查可能难以发现典型的病变特征。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进行鼻咽镜检查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患者,其鼻咽癌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但这部分患者在鼻咽镜检查时仍需要按照规范操作,仔细寻找可能存在的病变。 2.疾病的发展阶段影响 鼻咽癌在早期可能病变非常局限,仅表现为鼻咽部黏膜的轻微改变,如局部黏膜粗糙、轻度充血等,此时鼻咽镜检查容易被忽视。随着疾病的进展,病变可能逐渐增大,出现新生物等典型表现,但在早期阶段依靠鼻咽镜检查容易漏诊。对于儿童鼻咽癌患者,由于其发病相对较少且症状不典型,更容易被误诊为其他鼻咽部疾病,因此需要更加仔细地进行鼻咽镜检查及相关的后续检查;对于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即使鼻咽镜检查初查无异常,也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因为这类人群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总之,鼻咽镜检查是排查鼻咽癌的重要第一步,但不能单纯依靠鼻咽镜检查来完全排除鼻咽癌,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如鼻塞、涕中带血、耳鸣、听力下降等)、影像学检查(如鼻咽部CT、MRI等)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2025-09-25 12:42:3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