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凯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 卢医生肺爱之家发起人 国际肺癌联盟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委会精准分子治疗学组组长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生物治疗委员会委员 中华慈善总会肺癌注册医生 中国癌症基金会审核专家 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擅长: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综合治疗 专业方向:肺癌的疑难诊断与个体化治疗及全程管理 2010年-2011年获得政府奖学金,赴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深造展开
个人擅长
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综合治疗展开
  • 结肠癌会遗传吗

    结肠癌具有一定遗传倾向性,如Lynch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综合征可致发病风险增,有家族史人群发病年龄可能提前,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风险,有家族病史者需从比最早发病者早10年开始定期筛查 从年龄因素来看,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相对普通人群,发病年龄可能会提前。比如,普通人群结肠癌发病高峰一般在60-70岁,而有遗传背景的人群可能在40岁甚至更年轻时就发病。性别方面,目前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性别会因遗传因素而对结肠癌的易感性产生显著不同影响,但整体结肠癌的发病男女比例有一定差异。生活方式方面,有结肠癌遗传倾向的人群如果同时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会进一步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对于有结肠癌家族病史的人群,需要更加注重定期进行结肠镜等筛查手段,一般建议从比家族中最早发病者的年龄提前10年开始进行筛查,比如家族中最早发病年龄是45岁,那么35岁就应开始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等相关筛查措施,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处理。

    2025-07-30 10:30:46
  • 食道癌传染吗

    食道癌不会传染,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早发现早治疗,患者需保持乐观心态。 食道癌的主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体重下降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食管镜、胃镜等,以确诊病情。 对于食道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热、过烫、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食道癌患者,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患者也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30 10:23:41
  • 鳞状细胞癌严重吗

    鳞状细胞癌的严重程度综合多因素考量,早期相对局限者预后较好,中晚期有浸润转移者预后差,发生在重要器官部位的更严重,患者个体情况也影响,需及时规范诊治,早期诊治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如早期皮肤鳞状细胞癌手术等治疗5年生存率高,晚期转移者预后差,老年患者治疗需评估身体状况选影响小的方式,儿童罕见鳞状细胞癌也需谨慎处理选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手段

    2025-07-30 10:20:07
  • 肝癌会不会传染

    肝癌本身不传染,但其发生与病毒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遗传性代谢疾病、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有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健康人群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降低风险,部分肝癌由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肝炎病毒具传染性但肝癌不传染。 病毒性肝炎:部分肝癌患者是由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但需要明确的是,是肝炎病毒引发肝脏病变,进而在一定条件下导致肝癌,而不是肝癌本身传染。例如,乙肝病毒感染后,病毒持续损伤肝细胞,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可能促使肝细胞发生癌变;丙肝病毒同样会引起肝脏的慢性炎症,增加肝癌发生风险。对于患有病毒性肝炎的人群,其家庭成员等密切接触者需要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如接种乙肝疫苗等,以降低感染肝炎病毒的风险,但肝癌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其他因素: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肝脏,增加肝癌发生几率;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如霉变的花生、玉米等,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会引发肝脏细胞的癌变;患有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如血色病等,也可能增加肝癌发生风险;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肝脏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等异常的概率增加;男性患肝癌的风险相对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在生活中接触一些危险因素的概率不同等多种因素有关。 对于有病毒性肝炎病史、长期饮酒、有肝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如检测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肝癌,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健康人群也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酗酒等,降低患肝癌的风险。

    2025-07-25 15:51:59
  • 肝癌具有传染性吗

    肝癌不具有传染性,其发病与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有传染性但肝癌本身不传染)、肝硬化、长期酗酒、黄曲霉毒素暴露、遗传因素等有关,有高危因素人群应定期筛查,一般人群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降低肝癌发生几率。 与肝癌相关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性情况 乙肝: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等)、母婴传播(母亲在分娩时将乙肝病毒传给婴儿)、性传播等途径传播。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部分慢性乙肝患者会逐渐进展为肝硬化、肝癌。 丙肝: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血传播等,也可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丙肝感染后更容易慢性化,进而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肝癌发生发展中其他因素与传染性无关 肝硬化:肝硬化是在多种慢性肝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等病理改变,它不是传染病,不会在人群中传播,但其是肝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很多肝癌患者都有肝硬化基础。 长期酗酒: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这是由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与传染性毫无关联。 黄曲霉毒素暴露: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主要是通过污染粮食等食品进入人体,进而损害肝脏,增加肝癌发生风险,不存在传染性。 对于有肝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乙肝、丙肝患者,长期酗酒者等,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肝癌,早期治疗。同时,对于乙肝、丙肝患者,应积极进行抗病毒等规范治疗,降低肝癌发生风险。对于一般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酗酒等,有助于降低肝癌发生几率。

    2025-07-25 15:49: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