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对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晔,男,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对于关节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兼任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组青年委员,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访问学者,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对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展开
  • 反应性关节炎什么症状

    反应性关节炎症状多样,可累及多系统,关节症状有外周关节炎(非对称、下肢关节受累、起病急、可伴腊肠指趾)和中轴关节炎(少数累及脊柱、下背疼痛僵硬等);皮肤黏膜症状包括溢脓性皮肤角化症、龟头炎尿道炎或宫颈炎;眼部有结膜炎虹膜炎等炎症;还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孕妇需谨慎观察治疗。 关节症状: 外周关节炎:是反应性关节炎最常见的表现,通常呈非对称性,以下肢关节受累为主,如膝关节、踝关节等。起病较急,患者可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压痛及活动受限。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腊肠指(趾),表现为手指或脚趾均匀性肿胀,似腊肠样。例如,有研究发现约70%-80%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外周关节受累的情况。 中轴关节炎:少数患者可累及脊柱等中轴骨骼,出现下背部疼痛、僵硬等症状,晨起时症状往往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休息后又易加重,部分患者病情迁延可能导致脊柱活动受限等。 皮肤黏膜症状: 溢脓性皮肤角化症:多见于足底、手掌,表现为皮肤出现角质化过度、增厚、脱屑等改变,一般无瘙痒等明显自觉症状。 龟头炎、尿道炎或宫颈炎:男性患者可能出现龟头炎,表现为龟头部位的红斑、糜烂等;女性患者可出现宫颈炎、尿道炎等,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尿道刺激症状等。例如,有资料显示约40%-50%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受累的表现。 眼部症状: 可出现结膜炎、虹膜炎等眼部炎症,患者可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其中,急性前葡萄膜炎是反应性关节炎常见的眼部表现之一,约10%-30%的患者会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视力。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发热多为低到中度热。另外,少数患者可能累及心脏,出现心包炎等,但相对较为少见。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反应性关节炎症状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外周关节炎表现可能相对更突出,且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为明显;女性患者在皮肤黏膜症状方面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有既往关节疾病史的人群,在症状出现及严重程度上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反应性关节炎时,在治疗及症状观察上需要更加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对于症状的观察要更加细致,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合适的非药物或特殊的治疗措施来保障母婴健康。

    2025-10-15 14:09:39
  • 脚疼脚底板痛的原因是什么

    脚底板痛可因长时间行走站立等致肌肉疲劳休息可缓解,也可因扁平足高弓足致受力不均劳损疼痛,还可由脚部外伤致软组织或骨骼损伤伴肿胀淤血,足底筋膜炎因过度使用致无菌炎症晨起或久歇后行走明显活动后稍缓久走加重,痛风性关节炎因尿酸盐沉积致剧烈红肿热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致放射性痛伴下肢麻木无力,糖尿病神经病变因血糖控制不佳致足部神经感觉异常,关节炎累及足部除痛风外如类风湿伴关节肿胀僵硬,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及组织退变易痛,女性常穿高跟鞋增足底负担致问题,运动员高强度运动致足底肌肉筋膜损伤疼痛。 一、生理性因素 长时间行走、站立或过度运动可导致足底肌肉疲劳,进而引起脚底板痛,这种情况通常在休息后可缓解。 二、足部结构问题 1.扁平足:足弓低平或消失,足部在承重时受力分布不均,长期会造成足底肌肉、韧带等组织劳损,引发脚底板痛。 2.高弓足:足弓过高会使足底压力集中于某一区域,长期也易导致局部疼痛。 三、外伤因素 脚部受到撞击、扭伤、挫伤等外伤时,会引起足底软组织损伤或骨骼损伤,从而出现脚底板痛,常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 四、足部炎症 1.足底筋膜炎:多因长期站立、行走或跑步等过度使用足部,致使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表现为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首次行走时脚底板疼痛明显,活动后可稍缓解,但长时间行走后又加重。 2.痛风性关节炎:血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足部关节,累及足底时可引起剧烈疼痛,通常起病急,疼痛部位红肿热痛明显。 五、神经问题 1.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可导致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放射性疼痛,包括脚底板痛,常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2.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出现神经病变,累及足部神经可引起脚底板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灼热感等。 六、关节炎 除痛风性关节炎外,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类型关节炎累及足部关节时,也可能出现脚底板痛,多伴有关节肿胀、僵硬等表现。 七、不同人群特点 1.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承重时易引发足部疼痛,且随年龄增长,足部肌肉、韧带等组织退变,也增加了脚底板痛的风险。 2.女性:常穿高跟鞋会改变足部受力分布,增加足底负担,易导致足底筋膜炎等问题引发脚底板痛。 3.运动员:高强度运动使足部承受较大压力,易出现足底肌肉、筋膜损伤,从而引起脚底板痛。

    2025-10-15 14:08:33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腰部疼痛(多数为首发及主要症状,位于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可向臀部及大腿后侧放射但不超膝关节)、压痛与放射痛(第三腰椎横突尖处明显压痛,可触及硬结等,放射痛范围局限)、腰部活动受限(向患侧弯腰、旋转等受限明显)、肌肉痉挛(患侧腰部肌肉痉挛,长期可致肌肉萎缩)等表现,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成年人易因腰部劳损发病,儿童少见且症状不典型,女性孕期或产后易发病。 压痛与放射痛:在第三腰椎横突尖处有明显的压痛,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反应物。当按压第三腰椎横突时,疼痛可向臀部及下肢放射,但其放射痛的范围相对局限,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放射痛不同,一般不会累及小腿及足部。 腰部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减小:患者腰部活动可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尤其是向患侧弯腰、旋转等动作时受限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腰部疼痛以及横突周围组织的炎症、粘连等因素影响了腰部的正常活动。例如,患者可能在试图向患侧弯腰时,因疼痛而无法完成正常幅度的动作,腰部活动范围较正常明显减小。 肌肉痉挛 局部肌肉紧张:患侧腰部肌肉可出现痉挛,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紧张、发硬。长期的肌肉痉挛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等情况。比如,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肌肉持续痉挛,可能会出现患侧腰部肌肉较对侧变细的现象,这是因为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肌肉的营养供应。 不同人群的表现特点 成年人:成年人由于日常活动量较大,腰部受力较多,更容易因腰部劳损等原因引发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在症状表现上,与一般人群类似,但可能因个体的身体状况、劳动强度等因素,疼痛程度和腰部活动受限程度有所不同。例如,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成年人,由于腰部承受的压力更大,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 儿童:儿童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病,可能与先天发育因素或较为剧烈的腰部活动有关。儿童的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腰部疼痛可能表述不清,更多表现为腰部活动时的不适或抗拒某些腰部动作。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诊断和处理时需要更加谨慎,尽量采用非侵入性的方法进行干预。 女性: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重心改变、腰部肌肉松弛等因素,也可能发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孕期女性随着胎儿增大,腰部负担加重,产后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腰部肌肉等组织容易出现问题。其症状可能在孕期逐渐出现,产后可能会加重,需要特别注意腰部的保养和康复。

    2025-10-15 14:07:30
  • 骨关节炎的五大症状

    骨关节炎会引发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胀、关节畸形和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不同部位表现有差异,不同人群患病情况也各有特点,如年龄、肥胖、性别、家族史、基础疾病、外伤史等都会对骨关节炎的症状产生影响。 关节僵硬 早晨起床时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会出现僵硬感,一般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几分钟至30分钟左右。活动后僵硬感会逐渐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僵硬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可能会增加。例如手部骨关节炎患者晨起时可能会感觉手指发僵、活动不灵活。老年人关节活动度本身有所下降,更容易出现关节僵硬的情况,且僵硬恢复相对较慢。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后,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僵硬也会加重。有骨关节炎病史且关节已经出现一定结构改变的患者,关节僵硬问题往往更为突出。 关节肿胀 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内炎症反应导致滑膜增生、关节液增多引起的。肿胀的关节可能会伴有疼痛、发热等表现。例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肿胀时可见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隆起,皮肤温度可能会略有升高。肥胖患者由于关节长期承受较大压力,炎症反应相对更明显,更容易出现关节肿胀。老年人身体代谢较慢,炎症消退相对缓慢,关节肿胀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有骨关节炎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关节肿胀可能反复出现,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 关节畸形 多见于病情较严重、病程较长的骨关节炎患者。不同关节的骨关节炎可导致不同的畸形,例如膝关节骨关节炎可能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手指骨关节炎可出现远侧指间关节Heberden结节、近侧指间关节Bouchard结节等畸形。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情况更为严重,更容易出现关节畸形。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变化,可能会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从而增加关节畸形发生的风险。有骨关节炎家族史的人群,发生关节畸形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关节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肿胀、畸形等原因,骨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患者可能发现关节活动范围变小,无法完成正常的日常活动,如下蹲、伸手够物等动作变得困难。儿童期如果有关节发育异常等基础问题,可能会增加成年后患骨关节炎并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风险。女性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关节负担加重,产后如果恢复不当,容易引发骨关节炎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有过关节外伤史的人群,后续发生骨关节炎并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概率相对更高。

    2025-10-15 14:06:00
  • 骨质增生会疼吗

    骨质增生是否会疼取决于增生部位、大小及对周围组织影响,颈椎、腰椎、膝关节等不同部位增生引发疼痛表现不同,较小增生未刺激组织可能不疼,较大增生刺激压迫明显易致疼,小增生若压迫关键组织也可致明显疼。 一、增生部位对疼痛的影响 颈椎骨质增生:如果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结构,可能会引起颈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上肢等部位,还可能伴有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例如,当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根时,会导致神经根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在颈部活动、劳累后加重。对于儿童来说,颈椎骨质增生相对少见,但如果有特殊病史或先天发育等问题导致,也可能出现相应症状;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骨质代谢等情况改变,可能相对更容易出现颈椎骨质增生相关疼痛;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颈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更容易引发颈椎骨质增生及疼痛。 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部位的骨质增生较为常见,当增生的骨质刺激周围的软组织、神经等时,可引起腰部疼痛,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比如腰椎间盘退变伴随骨质增生时,增生的骨质可能会对神经根产生压迫,导致下肢疼痛。儿童腰椎骨质增生多与先天发育异常等特殊情况有关;女性怀孕、生产后,腰椎负担加重,加上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增加腰椎骨质增生疼痛的风险;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等生活方式的人群,腰椎承受压力大,易引发腰椎骨质增生及疼痛。 膝关节骨质增生:膝关节骨质增生会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早期可能只是在上下楼梯、蹲起时感到疼痛,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疼痛,严重影响行走功能。儿童膝关节骨质增生可能与创伤、先天畸形等有关;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失衡,膝关节骨质增生疼痛的几率增加;长期过度运动、肥胖等生活方式的人群,膝关节磨损严重,易引发膝关节骨质增生及疼痛。 二、增生大小与疼痛的关系 一般来说,较小的骨质增生如果没有刺激周围组织,可能不会引起疼痛;而较大的骨质增生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压迫更明显,更容易导致疼痛症状的出现。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较小的骨质增生可能正好压迫到关键的神经或血管,也会引起较明显的疼痛。例如,很小的颈椎骨质增生如果压迫了椎动脉,也可能导致头晕等较严重的症状,而不仅仅是疼痛,但疼痛也是其中可能出现的表现之一。

    2025-10-15 14:04: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