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对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晔,男,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对于关节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兼任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组青年委员,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访问学者,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对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展开
  • 治疗膝关节疼痛的药有哪些

    膝关节疼痛可通过多种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能抗炎镇痛但消化道溃疡病史患者需谨慎,老年人用需关注反应;阿片类镇痛药用于中重度疼痛但有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及可能依赖性;软骨保护剂氨基葡萄糖可改善关节软骨代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能迅速消炎止痛但有并发症风险,感染性关节炎、严重骨质疏松者禁用。 一、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例如布洛芬,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布洛芬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对轻至中度的膝关节疼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老年人使用时也需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和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 二、阿片类镇痛药 如曲马多,它是中枢性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可用于中重度的膝关节疼痛。不过,阿片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还可能产生依赖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应避免随意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也需权衡利弊。 三、软骨保护剂 氨基葡萄糖是常见的软骨保护剂,它可以参与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及胶原纤维的合成,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蛋白多糖,改善关节软骨代谢,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对于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较为适用,一般来说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谨慎,因为药物需要通过肝肾代谢,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负担。 四、糖皮质激素 可通过关节腔注射的方式用于膝关节疼痛的治疗,如复方倍他米松等,能迅速减轻膝关节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但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关节软骨退变加速等,所以注射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一年通常不超过3-4次,对于有感染性关节炎、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禁止使用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

    2025-10-15 13:11:14
  • 脚后跟骨刺最佳治疗方法

    脚后跟骨刺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提示,非药物治疗有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等让足跟休息、进行热敷、冲击波、超短波等物理治疗、定制矫形器或选带足跟垫鞋垫调整力学结构,药物治疗主要用非甾体抗炎药需遵医嘱且注意不同人群禁忌,儿童一般无骨刺有症状警惕其他病,孕妇优先非药物治疗需医生评估用药,老年人治疗要适度并关注全身健康状况。 一、非药物治疗 1.休息与制动: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或剧烈运动,让脚后跟充分休息,减少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尤其对于活动量较大的人群,如长时间站立工作者,应定时改变体位缓解足跟压力。 2.物理治疗: 热敷:疼痛时可每日进行数次,每次15-20分钟,通过温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各年龄段患者均可尝试,需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冲击波治疗:利用特定设备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于足跟病变部位,刺激组织修复,成年患者可考虑,但皮肤破损、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 超短波理疗:通过高频电场作用于足跟,改善局部炎症和疼痛,不同年龄患者根据耐受程度调整理疗参数,如儿童一般不首选此方式,老年人需关注机体耐受情况。 3.矫形器与鞋垫:根据足部具体形态定制合适的矫形器或选择带有足跟垫的鞋垫,调整足部力学结构,减轻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压力,不同年龄和足部形态人群需经专业评估后选择适配装置。 二、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避免低龄儿童使用,老年人使用时需关注胃肠道、心血管等不良反应,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一般不会出现脚后跟骨刺,若有相关症状需警惕其他足部疾病,如先天性足部畸形等,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孕妇:出现脚后跟骨刺时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如需用药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治疗中需注意适度,避免过度依赖某一治疗方式,同时关注全身健康状况对足部症状的影响,如骨质疏松等全身疾病可能加重足跟问题,需综合管理。

    2025-10-15 13:07:41
  • 肩胛骨酸痛的原因

    肩胛骨酸痛原因包括肌肉骨骼方面因长时间不良姿势致肌肉劳损、中老年人好发的肩周炎、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的颈椎病;创伤方面是肩部受撞击等外伤致软组织损伤或骨折;其他系统方面有肩胛骨本身或转移的肿瘤侵犯及周围组织感染炎症刺激,其中肌肉劳损常见于青壮年不良习惯人群,肩周炎好发中老年,颈椎病各年龄段可发病尤其退变及不良姿势者,外伤各年龄段均可能,肿瘤各年龄段有风险中老年转移风险高,感染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发生。 一、肌肉骨骼相关原因 1.肌肉劳损: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伏案工作、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久坐等,会使肩胛骨周围的斜方肌、菱形肌等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疲劳、乳酸堆积,进而引发肩胛骨酸痛。尤其在青壮年人群中,因长期不良生活或工作习惯,此类原因较为常见。 2.肩周炎:好发于中老年人,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性疾病,炎症可累及肩胛骨区域,表现为肩胛骨部位酸痛,同时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随病情进展,活动受限程度逐渐加重。 3.颈椎病:颈椎发生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可压迫支配肩胛骨区域的神经根,导致神经支配区域出现酸痛,多见于长期低头工作、颈椎退变的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老年人退变及长期不良姿势人群更易出现。 二、创伤相关原因 4.外伤:肩部受到撞击、摔倒、暴力牵拉等外伤时,可能造成肩胛骨周围软组织损伤(如肌肉拉伤、韧带损伤)或肩胛骨骨折,从而引起肩胛骨酸痛,有明确肩部外伤史的人群需重点考虑,各年龄段均可能因外伤导致。 三、其他系统相关原因 5.肿瘤:肩胛骨本身的原发性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肩胛骨,均可侵犯肩胛骨周围组织,引起酸痛,有肿瘤病史或存在肿瘤高危因素(如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的人群需警惕,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中老年人群肿瘤转移风险相对较高。 6.感染:肩胛骨周围组织发生感染,如骨髓炎、软组织感染等,炎症刺激会导致肩胛骨酸痛,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生感染相关肩胛骨酸痛。

    2025-10-15 13:05:57
  • 骨折后吃什么恢复快

    不同人群骨折后需根据自身特点摄入不同营养食物,骨折恢复需蛋白质丰富食物来修复重建,钙含量高食物助骨骼愈合,维生素丰富食物利于相关方面,膳食纤维丰富食物防便秘,儿童要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老年人要注重钙补充及选易消化食物,糖尿病骨折患者要控糖并合理摄营养。 钙含量高的食物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骨折恢复需要充足的钙。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大约含有100-120毫克的钙,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虾皮的钙含量也非常高,每100克虾皮中钙含量可达991毫克,适当食用虾皮可以补充钙元素,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豆制品如豆腐,每100克北豆腐中钙含量约为138毫克,也是钙的不错来源。 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骨折恢复有帮助。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例如橙子,每100克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33毫克,多吃橙子可以补充维生素C。菠菜也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含有维生素K等,维生素K对于骨骼健康有一定的作用,每100克菠菜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K等多种维生素。 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骨折后活动量可能减少,容易出现便秘,所以需要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来促进肠道蠕动。全麦面包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每100克全麦面包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燕麦也是如此,每100克燕麦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能够预防便秘,保证身体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从而间接促进骨折恢复。 对于儿童骨折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保证上述营养物质摄入的同时,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和适量,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肥胖等问题,影响身体整体健康和骨折恢复。对于老年人骨折患者,要特别注意钙的补充,因为老年人钙流失较多,同时要关注其消化功能,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富含钙、蛋白质等的食物。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骨折患者,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比如选择低糖的水果如苹果等,同时保证蛋白质等营养的合理摄入,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促进骨折恢复。

    2025-10-15 13:02:08
  • 怎么脚才能变小

    一般情况下,脚的大小成年后基本定型,难以通过自然方法显著缩小。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疾病或损伤导致的肿胀,可采取治疗疾病、穿合适鞋子、物理治疗、注意护理、医学美容等方法来缓解。 一般情况下,脚的大小是由遗传和发育决定的,成年后基本定型,难以通过自然方法显著缩小。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脚部疾病或损伤导致的肿胀,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来缓解。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缩小脚的方法,但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治疗疾病:如果脚部肿胀是由疾病引起的,如感染、炎症或其他健康问题,治疗根本原因可能有助于减轻肿胀,从而使脚部看起来更小。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进行物理治疗或提供其他治疗建议。 2.穿戴合适的鞋子:选择合适尺码的鞋子对于脚部的舒适度和外观很重要。穿着过紧或不合适的鞋子可能会导致脚部肿胀和变形。确保选择适合您脚型的鞋子,并尽量避免穿高跟鞋,因为它们可能会使脚部看起来更大。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可以提供一些针对脚部的锻炼和治疗方法,以改善脚部的灵活性、姿势和功能。这些练习可能有助于减轻肿胀,并使脚部看起来更修长。 4.注意脚部护理:保持脚部的清洁和健康对于外观也很重要。定期洗脚、涂抹保湿霜,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以减少脚部肿胀的发生。 5.医学美容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医学美容方法如注射瘦脸针或填充物可能被用于改善脚部的外观。但这些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监督下进行,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受自己的身体并关注其健康和功能是更重要的。脚部的大小和形状是个人独特的特征,不应该成为过度关注和焦虑的来源。如果您对脚部的外观有任何疑虑或担忧,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美容专家,他们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供准确的建议和指导。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或患有特定疾病的人,脚部的变化可能是正常的,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关爱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

    2025-10-15 13:00: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