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对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晔,男,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对于关节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兼任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组青年委员,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访问学者,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对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展开
  • 如何自测颈椎的活动度

    颈椎自测包括前屈时头部尽量前下低头下颌接近胸部正常范围约35至45度、后伸时头部后上仰伸正常约35至45度、左侧屈时头向左弯左耳贴近左肩正常约30至40度、右侧屈时头向右弯右耳贴近右肩正常约30至40度、左旋转时头向左转眼睛看左后方正常约60至80度、右旋转时头向右转眼睛看右后方正常约60至80度,老年人自测要缓慢轻柔避免损伤疼痛明显及时就医,儿童需成人协助轻柔测试防损伤,有颈椎病史或疼痛明显者出现剧烈疼痛立即停止咨询医生。 一、颈椎前屈自测 站立或保持坐姿,头部尽量向前下方低头,使下颌尽量接近胸部,正常颈椎前屈活动范围约为35°~45°,能达到此范围提示前屈活动度基本正常。 二、颈椎后伸自测 头部尽量向后上方仰伸,正常后伸活动范围约为35°~45°,若能达到该范围则后伸活动度基本正常。 三、颈椎左侧屈自测 头部向左侧弯曲,使左耳尽量贴近左肩,正常左侧屈活动范围约为30°~40°,达此范围说明左侧屈活动度正常。 四、颈椎右侧屈自测 头部向右侧弯曲,使右耳尽量贴近右肩,正常右侧屈活动范围约为30°~40°,符合此范围则右侧屈活动度正常。 五、颈椎左旋转自测 头部向左旋转,眼睛尽量看向左后方,正常左旋转活动范围约为60°~80°,达到该范围提示左旋转活动度正常。 六、颈椎右旋转自测 头部向右旋转,眼睛尽量看向右后方,正常右旋转活动范围约为60°~80°,符合此范围则右旋转活动度正常。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因关节退变等因素,自测时应缓慢轻柔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颈椎损伤,若自测中出现疼痛或活动受限明显需及时就医。 儿童:若怀疑颈椎问题需在成人协助下轻柔测试,不可粗暴用力,防止造成颈椎不必要的损伤。 有颈椎病史或疼痛明显者:自测时如出现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医生进一步评估,避免自行盲目测试加重病情。

    2025-10-15 12:45:38
  • 尾骨在哪里

    尾骨位于脊柱最下端,由3-4块小尾椎骨融合而成,上端连骶骨、下端游离,体表在臀部中点、肛门后方,不同人群尾骨有特点,常见尾骨疼痛及尾骨滑囊炎等相关疾病,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尾骨周围有一些重要的结构,例如肛门外括约肌、肛尾韧带等与之相关。肛门外括约肌的一部分纤维附着于尾骨的背面,肛尾韧带则连接着骶骨下端与尾骨,对尾骨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不同人群尾骨的特点 儿童:儿童的尾骨骨化程度相对较低,随着生长发育,尾椎骨会逐渐融合。儿童时期尾骨相对较软,在受到外力撞击等情况时,与成人相比可能有不同的损伤表现,例如更容易出现尾骨的错位等情况,但由于骨化未完全,恢复相对成人可能有一定的特殊性。 成年人:成年人尾骨已基本融合为一个整体,相对较为坚硬,但在一些外伤等情况下仍容易受损,比如摔倒时臀部着地,力量可能传导至尾骨,导致尾骨疼痛等问题。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骨质逐渐疏松,尾骨的强度也会下降,在受到较小外力时就可能发生尾骨的骨折等情况,而且恢复相对较慢,同时可能伴有骨质疏松相关的其他全身表现。 尾骨相关的常见问题 尾骨疼痛:很多原因可导致尾骨疼痛,例如长期久坐,尤其是坐姿不正确时,尾骨长时间受到压迫,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引起疼痛;外伤,如摔倒臀部着地、车祸中臀部受到撞击等,都可能造成尾骨周围软组织损伤甚至尾骨骨折,从而引发疼痛;女性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也可能对尾骨造成一定的压迫或损伤,导致产后尾骨疼痛等情况。 尾骨相关疾病:尾骨部位也可能出现一些疾病,如尾骨滑囊炎,由于尾骨周围的滑囊受到反复摩擦、刺激等,引起滑囊炎症,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还有尾骨肿瘤等较少见的情况,但相对来说较为罕见。当出现尾骨相关的异常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5 12:43:31
  • 关节囊内有韧带的关节有哪些

    髋关节是典型球窝关节,关节囊厚韧,髂股韧带重要;膝关节关节囊内有交叉韧带维持稳定;肩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加固;肘关节囊内有尺侧和桡侧副韧带限制翻内翻,不同年龄阶段韧带特点不同,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会影响各关节囊内韧带状况。 膝关节 结构特点:膝关节的关节囊内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等。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前窝,斜向后上方内,止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后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后窝,斜向前上方外,止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前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前移,后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后移,二者共同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不同年龄阶段膝关节韧带的弹性和强度不同,儿童膝关节韧带相对较薄弱,更易因过度运动等导致损伤;生活方式上,运动员等经常进行膝关节屈伸、扭转等动作的人群,膝关节囊内韧带损伤风险较高;有膝关节既往损伤病史者,如曾有韧带部分撕裂等情况,会影响韧带及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肩关节 结构特点:肩关节的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肱二头肌长头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在关节囊内穿过,有加固肩关节的作用。从年龄方面,老年人肩关节囊内韧带可能出现退变,弹性降低;生活方式中,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进行上肢大幅度运动等,易导致肩关节囊内韧带损伤;有肩关节病史者,如曾有肩关节脱位等,会对关节囊内韧带产生影响。 肘关节 结构特点:肘关节的关节囊内有尺侧副韧带和桡侧副韧带等。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分为前束、后束和横束,止于尺骨滑车切迹的内侧缘,可限制肘关节过度外翻;桡侧副韧带起自肱骨外上髁,止于桡骨环状韧带及尺骨桡切迹的前缘,对限制肘关节过度内翻有一定作用。不同年龄儿童肘关节韧带发育尚不完善,相对脆弱;生活方式上,儿童过度用力牵拉上肢等可能损伤肘关节囊内韧带;有肘关节既往损伤病史者,会影响韧带及关节的正常状态。

    2025-10-15 12:41:07
  • 撕裂性骨折能自愈吗

    撕裂性骨折通常较难自愈,其能否自愈受骨折部位与程度、年龄、身体整体状况等因素影响,移位不明显的可保守治疗用石膏等固定,移位明显影响关节功能的需手术复位固定,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 影响撕裂性骨折自愈的因素 骨折部位与程度:不同部位的撕裂性骨折,其自愈的可能性不同。比如手部小的撕脱骨折相对腿部等负重部位的撕脱骨折,自愈的难度相对小些,但如果骨折块较大、移位明显,自愈的概率就非常低。一般移位明显的撕裂性骨折很难依靠自身恢复正常。 年龄:儿童的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撕裂性骨折是否能自愈也需看具体情况,儿童的撕裂性骨折如果移位不明显,可能有一定的自我修复潜力,但也需要适当的固定等干预;而成年人撕裂性骨折自愈的可能性更低,因为成年人骨骼的改建能力相对儿童较弱。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撕裂性骨折自愈的难度更大,更容易出现愈合不良等问题。 身体整体状况: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身体的代谢等功能受到影响,会不利于骨折的愈合,使得撕裂性骨折自愈的可能性降低;而身体状况良好、营养状况佳的人相对来说骨折愈合的潜力大些,但即使如此,明显移位的撕裂性骨折也难以自愈。 撕裂性骨折的规范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移位不明显的撕裂性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使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固定,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为骨折的愈合创造条件。固定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手术治疗:如果骨折块移位明显,影响到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骨折块复位并固定,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克氏针固定、钢板螺钉固定等,以恢复骨折部位的正常解剖关系,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总之,撕裂性骨折一般不能自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肢体的功能。

    2025-10-15 12:38:44
  • 小儿滑膜炎有后遗症吗

    小儿滑膜炎是否有后遗症分情况,一般情况预后良好无明显后遗症,少数情况可能有潜在问题,如病情迁延不愈影响关节功能、特殊类型滑膜炎需警惕后遗症,家长要密切关注病情、及时就医、让孩子适当休息并定期复查以减少后遗症可能。 小儿滑膜炎多为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常见于3-10岁儿童,多数是因过度活动、轻微外伤等引起。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如适当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进行牵引等对症处理,大多数患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康复,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一般不会留下明显后遗症。例如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经过规范治疗的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患儿,随访发现关节活动、功能等方面均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对日后生长发育等通常没有不良影响。 少数情况可能存在潜在问题 病情迁延不愈可能影响关节功能:如果小儿滑膜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迁延不愈,可能会对关节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度稍有受限,或者在日后生长过程中出现关节轻度不稳定等情况,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不过一旦发现病情有迁延趋势,就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降低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特殊类型滑膜炎需警惕后遗症:某些特殊类型的小儿滑膜炎,如感染性滑膜炎等,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像关节软骨损伤等,进而可能在成年后出现关节退变等情况。但总体来说,感染性小儿滑膜炎在临床上相对较少见,通过早期准确诊断并采取恰当的抗感染等治疗措施,也可以降低出现严重后遗症的风险。 对于小儿滑膜炎患儿,家长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以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可能。同时,在孩子患病期间,要注意让孩子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病情,并且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定期复查,了解关节恢复情况。

    2025-10-15 12:36:4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