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对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晔,男,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对于关节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兼任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组青年委员,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访问学者,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对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展开
  • 小孩手指骨折症状

    小孩手指骨折会有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疼痛较剧烈且持续,婴幼儿以异常情绪体现,稍大儿童可指出疼痛部位;肿胀因血管破裂出血和炎症反应,活动受伤手指会加重;部分骨折有畸形是断端移位致解剖结构破坏;活动受限是骨骼肌肉等损伤致手指无法正常灵活活动,且不同年龄小孩表现有差异,既往有手指创伤史者骨折后畸形评估需更仔细。 年龄因素影响:婴幼儿可能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疼痛,但会表现出哭闹不止、烦躁不安等异常情绪,这可能是因为手指骨折带来的疼痛让他们感觉不适。而稍大一些的儿童可能能够明确指出手指疼痛的部位。 肿胀 表现: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所致。肿胀程度可能因骨折的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轻度骨折可能只是局部轻微肿胀,严重骨折时肿胀会比较明显,甚至可能影响手指的外观,使手指看起来比正常手指粗大。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小孩在骨折后仍然活动受伤的手指,可能会加重肿胀程度,因为活动会进一步刺激损伤部位,导致更多的出血和炎症反应。 畸形 表现:部分手指骨折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畸形,比如手指的形状与正常手指不同,可能出现弯曲、缩短、扭曲等异常形态。这是因为骨折断端发生了移位,导致手指的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 病史影响:如果小孩既往有过手指的创伤史,那么骨折后出现畸形的情况可能需要更仔细地评估,因为既往的创伤可能已经对手指的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骨折时更容易出现明显的畸形改变。 活动受限 表现:小孩会发现受伤的手指无法像正常手指那样灵活活动,比如不能正常屈伸、抓握等。这是因为骨折后,手指的骨骼结构不完整,肌肉、肌腱等组织受到损伤,导致手指的活动功能受到限制。 年龄因素影响:对于较小的儿童,可能本身手指的活动能力相对较弱,但骨折后活动受限会更加明显,他们可能无法完成一些简单的用手指操作的动作,如拿取小物件等;而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能够更清楚地表达自己手指活动受限的情况。

    2025-10-11 10:35:48
  • 外踝骨折能侧躺吗

    外踝骨折后侧躺需分情况,早期健侧卧位可,患侧卧位一般不建议;中晚期侧躺要注意保持骨折部位正确位置,避免患侧过度受压、长时间同一侧卧位等,需依骨折时期和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体位以助骨折顺利恢复。 若选择健侧卧位,一般是可以的。因为健侧卧位时外踝部位不受压,能减少对骨折部位的刺激,有利于骨折的初步稳定和恢复。此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身体过度扭曲,防止骨折断端移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仍需注意体位对骨折处的影响,要确保侧躺时健侧肢体的摆放不会间接影响外踝骨折部位。成人患者在侧躺时也需关注自身感觉,若出现外踝部位疼痛加剧等情况,需及时调整体位。 若选择患侧卧位,则一般不建议。患侧卧位会使外踝骨折部位直接受到身体重量等的压迫,可能导致骨折断端移位,影响骨折的复位和愈合。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患者,患侧卧位都会对骨折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断端移位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成人则可能导致骨折愈合延迟等问题。 中晚期(骨折2周后及以后) 侧躺时需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的正确位置。如果骨折处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纤维连接等初步愈合情况,在侧躺时可以适当调整姿势,但仍要尽量避免患侧过度受压。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骨质相对疏松,骨折愈合相对缓慢,侧躺时更要谨慎。在侧卧位时,可以在两腿之间垫上软枕等,将患肢适当抬高,保持外踝骨折部位处于相对舒适且稳定的位置,这样既可以利用侧躺的姿势,又能减少对骨折部位的不良影响。儿童患者在中晚期侧躺时,也需要注意维持骨折部位的良好位置,避免因为侧躺姿势不当导致骨折愈合异常。同时,中晚期侧躺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侧卧位,防止局部压迫过久引起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长时间局部受压都可能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对骨折恢复不利。 总之,外踝骨折后侧躺需要根据骨折的不同时期以及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合理选择体位,以保证骨折顺利恢复。

    2025-10-11 10:32:27
  • 女性背部筋膜炎的症状

    女性背部筋膜炎有疼痛症状,晨起明显、活动后可缓解但久动劳累后加重;背部肌肉会紧张痉挛,致活动受限;有特定压痛点;部分伴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等伴随症状,出现相关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症状需及时就医,不同女性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 肌肉紧张与痉挛 患者背部肌肉可出现紧张、痉挛的情况。用手触摸背部肌肉时能感觉到肌肉发硬,触摸有硬结或条索状改变。肌肉痉挛会进一步加重疼痛症状,限制背部的活动范围,影响正常的躯体运动功能,比如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弯腰、转身等动作变得不灵活。 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女性背部筋膜炎患者会出现背部活动受限的情况。表现为弯腰困难、后仰受限等。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难以正常完成弯腰系鞋带、从低处拾物等动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是因为背部的肌肉、筋膜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后,机体为了避免疼痛加重而产生保护性的活动受限。 压痛点 在背部特定的筋膜部位可找到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性,常见于肌肉的起止点、肌肉筋膜的交汇处等部位。按压压痛点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反应,且疼痛可向周围放射,通过找到这些压痛点有助于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伴随症状 部分女性背部筋膜炎患者可能伴有局部皮肤的感觉异常,如麻木感等,但相对较少见。另外,在病情严重或急性发作时,可能会出现轻度的全身不适,如乏力等,但一般程度较轻。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伴随症状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且其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背部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女性在背部筋膜炎症状表现上可能略有差异,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女性可能因久坐导致背部筋膜炎症状更易发作且疼痛特点可能有所不同;而中老年女性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症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等,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和应对。

    2025-10-11 10:28:54
  • 腰部疼是癌症早期信号吗

    腰部疼不一定是癌症早期信号,非癌症因素如肌肉骨骼问题、腰椎间盘问题可致腰部疼,癌症相关腰部疼多为中晚期表现,少数癌症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腰部疼,但大多腰部疼非癌症早期信号,出现腰部疼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一、非癌症因素引起的腰部疼 1.肌肉骨骼问题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退变,容易出现腰部疼。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腰部肌肉劳损概率增加,可引发腰部疼痛。年轻人也可能因运动损伤等导致腰部肌肉拉伤而疼,这与年龄相关的肌肉状态改变不同,但都属于非癌症因素。 生活方式: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出现腰肌劳损,引起腰部疼;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人,腰部肌肉力量减弱,也容易发生腰部疼痛。女性在怀孕期间,身体重心改变,腰部负担加重,也常出现腰部疼,分娩后若恢复不佳,也可能遗留腰部疼痛问题。 2.腰椎间盘问题: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部疼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退变,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同时可伴有下肢放射痛等症状。这与癌症无关,是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导致的腰部不适。 二、癌症相关的腰部疼情况 某些癌症可能会引起腰部疼,但多是中晚期表现,而非早期。例如,肾癌可引起腰部钝痛或隐痛,当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脏器时才会出现明显腰部疼痛;骨转移癌,若癌细胞转移到腰椎等部位,会导致腰部疼,通常还伴有转移部位的骨质破坏等表现,但这往往是癌症进展到较晚阶段才会出现的症状。不过,也有极少数癌症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腰部疼,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总之,腰部疼大多不是癌症早期信号,当出现腰部疼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来明确病因,而不能简单地根据腰部疼就判定是癌症早期。

    2025-10-11 10:25:11
  • 反应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针对感染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急性期休息、缓解后功能锻炼及物理治疗;药物用NSAIDs、DMARDs、糖皮质激素,NSAIDs缓解症状,DMARDs用于重症,糖皮质激素局部或全身用;有感染用抗生素;儿童患者谨慎选药、监测发育和反应,老年患者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基础病影响。 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超短波等物理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不同年龄患者物理治疗的能量和时间需根据耐受程度调整,儿童皮肤娇嫩,需注意温度和时间。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缓解反应性关节炎疼痛和炎症的常用药物,能减轻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选择药物需考虑不良反应,儿童应避免使用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的NSAIDs。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对于病情较重或有进展风险的患者,可能会使用,如甲氨蝶呤等,但需谨慎评估利弊,儿童使用DMARDs需严格掌握指征和监测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一般局部应用,如关节腔注射,全身应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仅用于病情严重且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需注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针对感染的治疗 抗生素:若有明确感染灶,如泌尿生殖道、肠道感染等,根据病原菌选用相应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可能不同,用药需考虑年龄特点和药物敏感性。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反应性关节炎在儿童中也可发生,治疗时更应谨慎选择药物,密切监测生长发育和药物不良反应,物理治疗需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家长要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和康复指导。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药物治疗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等风险,需评估胃肠道和心血管风险,选择合适药物和剂量。

    2025-10-11 10:13: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