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杉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胃癌、肺癌、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高能聚焦超声刀、射频热疗等无创治疗肿瘤措施。对精准化的靶向治疗以及生物免疫治疗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熟悉抗肿瘤治疗的各项新药的临床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同杉,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胃癌、肺癌、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高能聚焦超声刀、射频热疗等无创治疗肿瘤措施。对精准化的靶向治疗以及生物免疫治疗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熟悉抗肿瘤治疗的各项新药的临床研究。展开
个人擅长
胃癌、肺癌、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高能聚焦超声刀、射频热疗等无创治疗肿瘤措施。对精准化的靶向治疗以及生物免疫治疗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熟悉抗肿瘤治疗的各项新药的临床研究。展开
  • 胃癌cT能查出来吗

    胃癌的cT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但不能单纯据此确诊,常用CT及增强CT可观察胃部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等,但有局限性,还需结合胃镜(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取病理)、超声胃镜(对判断肿瘤侵犯深度更准确)等综合判断来制定治疗方案。 常用的用于评估cT的影像学检查及作用 CT检查:CT能够清晰地显示胃部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通过CT可以观察胃壁是否增厚、胃内是否有肿块形成,还能判断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的邻近组织,如肝脏、胰腺、脾脏等,以及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例如,对于一些较大的胃肿瘤,CT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到肿瘤的大体轮廓和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助于初步判断肿瘤的分期情况。一般来说,如果胃壁厚度超过5mm,就需要高度警惕可能存在病变。但CT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较小的早期胃癌,尤其是黏膜层的病变,可能显示不够清晰。 增强CT检查:增强CT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等,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性质以及分期。肿瘤组织通常血供较为丰富,在增强扫描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强化,通过与周围正常组织强化程度的对比,能够更好地鉴别病变。不过,增强CT也受到患者自身情况的影响,比如患者的肾功能等,因为造影剂需要通过肾脏排泄,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谨慎选择。 其他相关检查结合cT进行综合判断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且可以在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当通过cT等检查发现胃部有可疑病变时,必须结合胃镜及病理活检来最终确诊胃癌。例如,即使CT提示胃壁有增厚等异常情况,但最终的确诊需要依靠胃镜下取组织的病理结果。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胃镜检查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略有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加关注心肺功能等情况,在检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评估和准备。 超声胃镜检查:超声胃镜可以弥补普通胃镜和普通CT在判断肿瘤侵犯深度等方面的不足。它能够将超声探头放置在胃镜顶端,直接观察胃壁各层结构以及周围邻近组织的情况,对于判断肿瘤侵犯胃壁的深度(如是局限于黏膜层、黏膜下层还是侵犯到肌层、浆膜层等)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这对于胃癌的分期判断非常重要。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首先考虑超声胃镜检查,主要适用于成人患者的进一步评估。 总之,cT检查在胃癌的诊断和分期评估中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但不能单独依靠cT来确诊胃癌,需要结合胃镜、病理活检等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从而为胃癌的治疗方案制定等提供准确的依据。

    2025-09-25 11:37:25
  • 中晚期直肠癌怎么治疗

    中晚期直肠癌有多种治疗方式,手术是可切除者的首选,需考虑患者状况;放疗分术前、术后及姑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耐受性不同;化疗地位重要,有术前、术后及晚期应用,需据情况调整方案;靶向治疗针对特定靶点,不良反应相对较轻,需检测靶点选患者;免疫治疗激活自身免疫攻击肿瘤,有独特不良反应,应用前需全面评估,不同患者需综合评估风险获益。 放疗 放疗可用于中晚期直肠癌的术前、术后及姑息治疗。术前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使一些无法切除的肿瘤变为可切除;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适用于术后病理提示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如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较多等情况。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肠炎等,在放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反应。不同年龄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需要更精细的评估和护理。 化疗 化疗在中晚期直肠癌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可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机会;也可用于术后辅助化疗,杀灭微转移病灶,降低复发转移风险;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直肠癌患者,化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常用的化疗药物有5-氟尿嘧啶类等。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多,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肝肾功能等调整化疗方案。对于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时可能能耐受相对强度较高的化疗方案,而老年患者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则需要选择相对温和的化疗方案。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靶点的治疗方法。例如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靶点的药物。靶向治疗相对化疗来说,不良反应可能相对较轻,但也有其特定的不良反应,如靶向药物可能引起的皮疹、腹泻等。在应用靶向治疗前需要进行相应靶点的检测,以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靶向治疗。不同患者对靶向治疗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等选择是否适合靶向治疗以及具体的靶向药物。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特定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免疫治疗可能有效。免疫治疗也有其独特的不良反应,如免疫相关的肺炎、肝炎、结肠炎等。在应用免疫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免疫治疗。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在免疫治疗中的风险和获益需要综合评估,例如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在免疫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09-25 11:35:01
  • 膀胱癌分期标准是什么

    膀胱癌分期主要采用TNM分期系统,包括T(肿瘤侵犯膀胱壁深度)、N(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M(远处转移情况)分期标准,同时需考虑老年、女性、儿童患者及有既往病史患者的特殊情况对分期评估及治疗决策的影响。 T分期:根据肿瘤侵犯膀胱壁的深度进行分类。 Tis:原位癌,肿瘤细胞局限在尿路上皮内,未侵犯膀胱间质。 Ta:非肌层浸润性乳头状癌,肿瘤位于膀胱黏膜表面,未侵犯固有层以下。 T1:肿瘤侵犯固有层。 T2:肿瘤侵犯肌层,又分为T2a(侵犯浅肌层,浅肌层指膀胱逼尿肌的内1/2)和T2b(侵犯深肌层,深肌层指膀胱逼尿肌的外1/2)。 T3: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分为T3a(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和T3b(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表现为膀胱外肿块)。 T4: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等,分为T4a(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和T4b(侵犯盆壁或腹壁)。 N分期: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个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最大径≤2cm。 N2:单个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最大径>2cm但≤5cm;或多个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最大径均≤5cm。 N3: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最大径>5cm。 M分期:代表远处转移情况。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老年患者:老年膀胱癌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分期评估及治疗决策时需充分考虑其身体状况和各器官功能储备。例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判断手术可行性及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权衡手术风险与肿瘤控制的获益。 女性患者:女性膀胱癌患者在分期方面与男性类似,但需注意肿瘤侵犯邻近女性生殖器官时的分期判断,如侵犯子宫、阴道等情况的准确评估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儿童患者:儿童膀胱癌相对罕见,其分期原则与成人基本一致,但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可能影响治疗选择。在评估T分期时,需考虑儿童膀胱壁的解剖特点与成人的差异,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儿童未来生长发育的影响。 有既往病史患者:对于有膀胱其他疾病史或曾接受过膀胱相关治疗的患者,在进行膀胱癌分期时,需详细了解既往病史对膀胱解剖结构和病理状态的影响。例如,曾接受过膀胱电切术的患者,局部组织的修复和改变可能会干扰对肿瘤侵犯深度等分期指标的准确判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综合评估。

    2025-09-25 11:30:33
  • 直肠癌术后CA724高很多怎么办

    直肠癌术后CA724高很多需先考虑肿瘤复发转移,也可能有非肿瘤因素,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明确原因,若考虑肿瘤复发转移,适合手术则评估手术,不适合可化疗、靶向治疗,若排除则针对非肿瘤因素处理并定期复查CA724。 一、明确CA724升高的可能原因 直肠癌术后CA724高很多首先要考虑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可能,例如直肠癌术后肿瘤细胞再次增殖,可能导致CA724水平异常升高。另外,也可能存在非肿瘤因素,比如患者合并有胃肠道炎症等情况,也可能引起CA724轻度升高,但如果是明显升高很多,肿瘤相关因素需重点排查。 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 1.影像学检查 CT检查:可以了解盆腔、腹部等部位是否有肿瘤复发的病灶,如盆腔内是否有新的肿块形成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CT检查的操作和解读需考虑个体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对检查的耐受性问题等。 MRI检查:对盆腔等部位的软组织分辨力更高,有助于更清晰地判断直肠癌术后盆腔内情况,对于发现复发的小病灶可能更有优势。 PET-CT检查:能从全身角度评估是否有肿瘤复发或转移灶,通过检测体内细胞的代谢活性来发现潜在的病变部位。 2.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同时检测CEA等其他肿瘤标志物,结合CA724的变化来综合判断病情。比如CEA在直肠癌监测中也有一定价值,若CA724升高同时CEA也异常,提示肿瘤复发转移可能性更大。 三、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处理措施 1.如果考虑肿瘤复发转移 手术评估:对于适合手术的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可再次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不同年龄患者手术耐受性不同,年轻患者相对手术耐受性可能较好,但也需综合其基础健康状况等;老年患者则要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是否能耐受手术。 非手术治疗:如果不适合手术,可考虑化疗、靶向治疗等。例如对于某些有特定靶点的直肠癌患者,可采用靶向药物治疗。化疗药物的选择需考虑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等情况,比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相对减退,在选择化疗药物时要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 2.如果排除肿瘤复发转移 针对非肿瘤因素处理:如果是胃肠道炎症等非肿瘤因素导致,需针对炎症进行相应处理。如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炎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等,但要考虑患者年龄、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情况。同时要定期复查CA724,观察其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隔1-2个月复查一次,动态评估CA724水平的变化趋势。

    2025-09-25 11:27:23
  • 舌苔发黑是胃癌早期吗

    舌苔发黑可能是胃癌早期的表现之一,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如饮食、药物、口腔卫生问题等。胃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瘦、贫血等症状。诊断胃癌早期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病理检查、X线钡餐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预防胃癌需要注意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积极治疗胃部疾病等。 1.舌苔发黑的原因 饮食因素:食用某些食物,如黑芝麻、桑葚、巧克力等,可能导致舌苔暂时变黑。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铋剂等,可能导致舌苔变黑。 口腔卫生问题:不注意口腔清洁,食物残渣、细菌等在舌苔上滋生,可能使舌苔变黑。 疾病因素: 感染: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可导致舌苔发白或发黑。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可能导致舌苔发黑。 其他:如肺炎、心力衰竭等,也可能引起舌苔发黑。 2.胃癌早期的症状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常为隐痛、钝痛,有时会感到上腹部胀满。 食欲减退:食欲缺乏,食量减少。 恶心、呕吐:常为呕吐物为宿食,或含有胆汁。 消瘦: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 贫血: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 其他:如黑便、呕血、腹部肿块等。 3.如何诊断胃癌早期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最常用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通过对病理组织的分析,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 X线钡餐检查:可以了解胃的形态、大小等情况。 其他检查:如腹部超声、CT、磁共振等,可帮助医生了解胃癌的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 4.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胃癌早期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切除胃癌病灶。 化疗:术后或放疗期间可能需要进行化疗,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 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或不能手术的胃癌患者。 靶向治疗:针对胃癌的特定靶点进行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来对抗癌症。 5.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腌制、熏制食品。 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定期体检: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胃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积极治疗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进展。 需要注意的是,舌苔发黑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胃癌,也可能是其他良性疾病引起的。如果发现舌苔发黑,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对于有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25-09-25 11:24: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