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鼻-鼻窦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在嗅觉障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颅底及鼻-眼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嗅觉障碍,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鼻内镜微创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鼻内镜分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敏性鼻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5部。
展开-
喉咙痛最快最好食疗方法
缓解喉咙痛有多种方法,如蜂蜜水,利用其抗菌抗氧化性缓解,不同人群需注意,糖尿病患者慎喝,1岁以下儿童禁喝;盐水漱口靠杀菌消炎,儿童需监护且控浓度;柠檬汁加温水借维C抗菌,胃酸过多者慎喝;生姜红糖水对受寒致喉咙痛有效,体质偏热者慎喝;梨汁清热润肺,脾胃虚寒者注意饮用量和温度。 一、蜂蜜水 1.原理及作用:蜂蜜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和抗氧化物质,能够减轻喉咙的炎症和疼痛。研究表明,蜂蜜对缓解儿童和成人的喉咙痛有一定效果。取适量蜂蜜用温水冲泡,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蜂蜜中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每天饮用2-3次。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蜂蜜的摄入量,因为1岁以下儿童食用蜂蜜可能会有肉毒杆菌中毒的风险。 2.不同人群注意事项:成年人一般可以较为安全地饮用蜂蜜水来缓解喉咙痛,但糖尿病患者需要谨慎,因为蜂蜜含糖量较高,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儿童方面,1岁以上的儿童可以适量饮用,但也不宜过量,且要选择质量可靠的蜂蜜。 二、盐水漱口 1.原理及作用:盐水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用温盐水漱口可以清洁口腔和咽喉,减少细菌滋生,从而缓解喉咙痛。一般用半杯温水加入少量盐,搅拌均匀后漱口,每次漱口时间保持30秒左右,然后吐出,每天可以漱口3-5次。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盐水的浓度,避免过咸刺激儿童娇嫩的口腔和咽喉黏膜。 2.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在使用盐水漱口时,家长要在旁边监护,防止儿童误吞盐水。如果儿童年龄较小,盐水浓度要更低,一般可以用淡盐水,避免对儿童造成不适。成年人使用时也要注意不要使用过浓的盐水,以免刺激咽喉。 三、柠檬汁加温水 1.原理及作用:柠檬中含有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将柠檬汁加入温开水中饮用,能够缓解喉咙的不适。取1-2勺柠檬汁加入适量温开水中,每天饮用2-4次。对于有胃酸过多的人群,要注意饮用的量和时间,避免空腹饮用过多柠檬汁加重胃酸分泌。 2.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饮用时要控制柠檬汁的量,以免过酸刺激胃肠道。胃酸过多的成年人也要谨慎饮用,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健康成年人一般可以适量饮用,但也要注意不要过量。 四、生姜红糖水 1.原理及作用:生姜具有散寒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红糖可以补充能量。对于因受寒引起的喉咙痛,生姜红糖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将生姜切片煮水,然后加入适量红糖,待红糖溶解后饮用,每天饮用1-2次。但对于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群,要谨慎饮用,以免加重上火症状。 2.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饮用生姜红糖水时要注意生姜和红糖的用量,避免过辣过甜刺激儿童胃肠道。体质偏热的成年人要少喝或不喝生姜红糖水,以免出现口干、咽痛加重等上火表现。 五、梨汁 1.原理及作用:梨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榨成梨汁饮用可以缓解喉咙痛。可以直接饮用新鲜榨取的梨汁,每天饮用2-3次。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要注意饮用的量和温度,避免过凉的梨汁刺激脾胃。 2.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饮用梨汁时要注意适量,脾胃虚寒的成年人要避免大量饮用凉的梨汁,以免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健康成年人一般可以正常饮用梨汁来缓解喉咙痛,但也要根据自身脾胃情况调整饮用的量。
2025-10-16 14:15:06 -
鼻息肉手术住院几天
鼻息肉手术住院天数受手术方式、患者自身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儿童患者住院天数相对成人可能更长,术后住院期间需观察鼻腔情况、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和观察并发症等,医生会综合多方面判断以确保患者安全顺利恢复。 手术方式:若采用传统的鼻息肉切除术,住院时间可能相对稍长,一般可能在5-7天左右;而如果是采用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等相对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住院天数可能会有所缩短,通常在3-5天左右。 患者自身状况 年龄:儿童患者身体各方面机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术后恢复相对成人可能需要更多观察时间,住院天数可能较成人稍长。比如儿童患者可能需要3-7天左右,而成人如果身体状况良好,可能3-5天即可。 基础疾病:如果患者本身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后需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以及预防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住院天数会相应延长。例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能需要7-10天甚至更长时间,以确保血糖控制稳定且手术创口恢复良好。 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恢复顺利,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住院天数较短;如果术后出现鼻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和观察,住院天数就会延长。比如出现术后鼻腔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延长至7-10天甚至更久。 不同人群鼻息肉手术住院天数的特点 儿童患者:儿童鼻息肉患者住院天数相对成人可能更长。一方面是因为儿童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与成人不同,术后需要更密切观察其呼吸、鼻腔分泌物等情况;另一方面儿童在术后配合度相对较差,需要更多的护理来确保鼻腔填塞物等的正常位置和恢复情况。一般来说儿童鼻息肉手术住院可能需要3-7天,具体还需根据儿童的个体恢复情况来定。医护人员需要更加细心地照顾儿童患者,比如在护理鼻腔时要轻柔,避免对儿童造成额外的伤害,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抚。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基础疾病,手术方式采用创伤较小的鼻内镜手术,通常住院3-5天即可。但如果成年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后进行手术,术后也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及鼻腔恢复情况,住院天数可能会延长至7-10天。对于成年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在围手术期积极控制其基础疾病,做好术前评估和术后的综合管理,以促进患者顺利恢复。 鼻息肉手术后住院期间的主要观察和护理内容 术后鼻腔情况观察:包括鼻腔有无出血、分泌物的性质(如分泌物的量、颜色等)、鼻腔填塞物的位置等。医护人员会定时查看患者鼻腔情况,儿童患者由于其鼻腔较小且配合度低,观察时需要更加谨慎和轻柔操作。 生命体征监测:对于所有患者都会监测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尤其是儿童和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更频繁地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并发症预防和观察:如观察有无感染迹象(发热、鼻腔脓性分泌物增多等)、颅内并发症(如头痛剧烈、呕吐等,儿童患者表述可能不清晰,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等)等。 总之,鼻息肉手术住院天数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情况,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恢复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顺利地恢复。
2025-10-16 14:13:31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眼睛不舒服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可致眼睛不舒服,发病机制是过敏原引发免疫反应释放炎性介质作用于眼部;症状有眼痒、红肿、流泪;诊断靠病史采集、眼部检查、过敏原检测;非药物干预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眼部清洁、冷敷;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过敏体质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发病机制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眼睛不舒服主要是由于过敏原(如花粉等)进入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识别过敏原并产生特异性抗体,如免疫球蛋白E(IgE),IgE与肥大细胞等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就会促使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这些介质会作用于眼部组织,导致眼睛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眼痒、红肿、流泪等。 二、症状表现 眼痒:是较为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觉眼部有明显的瘙痒感,往往难以忍受,会不自觉地揉眼,而揉眼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眼部不适和炎症反应。 眼部红肿:过敏原刺激下,眼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眼部组织水肿,出现红肿现象,外观上可明显看到眼睛肿胀。 流泪:炎症刺激眼部的泪腺等结构,导致泪液分泌增多,出现流泪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视觉质量。 三、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包括是否有季节性发作特点,接触过敏原的情况等,比如是否在特定花粉季节出现症状等。 眼部检查:通过眼部常规检查,观察眼部的外观情况,如是否有红肿、结膜充血等表现,还可能进行过敏原检测相关的眼部检查项目等。 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来明确患者的过敏原,有助于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避免接触过敏原:在花粉季节等过敏原活跃的时期,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要佩戴专业的防过敏眼镜等,避免接触花粉等过敏原。对于有明确过敏原的患者,应尽量远离该过敏原环境。 眼部清洁:可以用清水或温和的眼部清洁液轻轻清洗眼部,去除眼部可能附着的过敏原等物质,缓解眼痒等不适,但要注意清洁的方式和力度,避免损伤眼部组织。 冷敷:适当的冷敷可以缓解眼部的红肿和瘙痒等症状。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眼部皮肤。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眼睛不舒服时,由于儿童的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家长要更加留意儿童的眼部表现,如是否频繁揉眼等。在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时,冷敷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儿童眼部。同时,要避免儿童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花粉等,尽量减少在花粉多的户外环境逗留时间。 老年人:老年人患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眼睛不舒服时,要注意避免因为眼痒等不适而过度揉眼导致眼部损伤。在采取非药物干预时,如冷敷等要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眼部疾病等基础问题要谨慎操作。同时,要及时就医明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处理,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快。 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本身更容易发生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眼睛不舒服的情况,要更加严格地避免接触过敏原,在花粉季节等要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眼部症状变化,一旦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就医等。
2025-10-16 14:12:47 -
什么是耳石症眩晕
耳石症眩晕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眩晕原因,发病机制是耳石脱落后随内淋巴液流动刺激半规管毛细胞致眩晕等,临床表现有短暂眩晕、眼震及伴随症状,诊断靠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治疗主要是耳石复位,不同类型用不同复位法,特殊人群复位有注意事项。 一、耳石症眩晕的定义 耳石症眩晕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眩晕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 二、耳石症眩晕的发病机制 内耳的椭圆囊和球囊上有耳石膜,包含耳石,其作用是感受直线加速度。当耳石因某些原因(如老化、头部外伤、内耳疾病等)从耳石膜上脱落,进入半规管内的内淋巴液中。当人体头部位置改变时,半规管也随之变动,耳石会随着内淋巴液流动而运动,刺激半规管的毛细胞,通过前庭神经传导至中枢,从而引发眩晕及眼震等表现。例如,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和特征性眼震。 三、耳石症眩晕的临床表现 1.眩晕:特点为短暂性,通常在坐卧体位变化、卧位翻身或从睡眠中惊醒时发作,眩晕感强烈,患者常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 2.眼震:发作时可观察到眼球不自主地来回摆动,这是由于前庭受到刺激后引起的眼球运动反射。 3.其他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这是因为眩晕刺激了前庭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可能表现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但会出现哭闹、头部运动异常等表现;老年患者可能因平衡功能本身较差,发作时更容易摔倒,需特别注意防护。 四、耳石症眩晕的诊断方法 1.Dix-Hallpike试验:医生让患者坐于检查床上,迅速躺倒且头向后仰30°,然后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及有无眩晕发作。如果出现旋转性眼震和眩晕,即可初步诊断为后半规管耳石症。 2.Roll试验:患者坐于床上,头向一侧转45°,迅速躺下,使头垂于床沿下,观察眼震和眩晕情况,用于诊断外半规管耳石症。通过这些特定的体位试验,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耳石症眩晕。 五、耳石症眩晕的治疗 主要采用耳石复位治疗,通过特定的头位变换,利用重力作用使耳石回到原来的位置。不同类型的耳石症采用不同的复位手法,如后半规管耳石症常用Epley法复位、外半规管耳石症常用Lempert法复位等。复位治疗是耳石症眩晕的主要治疗方法,一般经过1-2次复位即可取得较好效果。对于一些复位后仍有症状或复发的患者,可能需要再次复位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在进行复位治疗时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确保体位变换轻柔、准确,避免因操作不当给儿童带来额外损伤;老年患者在复位前需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因为复位过程中可能因眩晕引发心脑血管方面的波动,复位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025-10-16 14:11:58 -
扁桃体肥大怎么治疗
扁桃体肥大的治疗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等待适用于大多数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儿童;药物治疗针对病因,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过敏因素用抗过敏药;手术治疗有相应指征,如出现严重呼吸道梗阻、频繁扁桃体炎等,方式有扁桃体切除术,不同人群有注意事项,儿童要考虑生长发育特点,成人要综合基础疾病等因素。 一、观察等待 对于大多数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扁桃体肥大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由于其扁桃体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萎缩,可先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呼吸、睡眠、吞咽等情况,定期评估扁桃体肥大对孩子生活质量的影响。例如,若孩子只是偶尔出现夜间轻度打鼾,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学习,可暂时不进行特殊治疗,但要注意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冒等,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加重扁桃体肥大的症状。 二、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的药物:如果扁桃体肥大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链球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炎,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见的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和个体情况来决定,严禁自行给孩子使用药物。如果是过敏因素引起的扁桃体肥大相关症状,如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后滴漏刺激扁桃体增生肥大,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等,但同样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扁桃体肥大导致孩子出现严重的呼吸道梗阻症状,如长期持续性的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张口呼吸,影响面部发育(如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或者频繁发生扁桃体炎,每年发作次数在7次及以上,严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以及扁桃体肥大引起吞咽困难、言语障碍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是扁桃体切除术,可通过传统的剥离法或现在较为常用的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进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相对传统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疼痛等并发症,不过在正规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这些风险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扁桃体肥大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对于观察等待的儿童,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智力发育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在手术治疗方面,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更要谨慎选择手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扁桃体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免疫功能,过度切除扁桃体可能会对儿童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同时,术后要加强护理,如保持口腔清洁、饮食清淡易消化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成人患者:成人患者在治疗扁桃体肥大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等因素。如果成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等。例如,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术前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确保身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降低手术风险。在术后也要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劳累和感染,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2025-10-16 14: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