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鼻-鼻窦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在嗅觉障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颅底及鼻-眼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嗅觉障碍,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鼻内镜微创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鼻内镜分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敏性鼻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5部。
展开-
小舌头疼,有坠垂感,吞咽口水都疼痛怎么办
小舌头疼有坠垂感且吞咽口水疼痛可能由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等引起。非药物缓解可通过休息、饮食调整及生理盐水漱口等一般和局部护理进行。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就诊时会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一、可能的原因及对应情况 (一)急性咽炎 成因: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生活中过度疲劳、受凉等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更易受影响,因自身免疫力发育尚不完善。 表现:小舌头(悬雍垂)充血、肿胀,有坠垂感,吞咽时疼痛明显,还可能伴有咽部干燥、灼热感,全身可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 (二)急性扁桃体炎 成因: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引起。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年龄方面,儿童扁桃体炎发病率相对较高,因其扁桃体处于活跃期。 表现:扁桃体及悬雍垂红肿,小舌头疼,吞咽口水疼痛,可伴有畏寒、高热、头痛等症状,幼儿可能因吞咽疼痛而拒食。 (三)疱疹性咽峡炎 成因: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A组。好发于夏秋季,通过粪-口或呼吸道传播。儿童多见,尤其是1-7岁儿童。 表现:悬雍垂及软腭处可见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导致小舌头疼、吞咽痛,同时可伴有发热、咽痛、流涎等。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一)一般护理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充足休息都有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感染。儿童需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睡眠时间;成人也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每天7-8小时的有效睡眠。 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咽部,加重疼痛。儿童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但要切碎煮烂,方便食用;成人也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同时,要多饮水,保持咽部湿润,缓解疼痛,儿童要少量多次饮水,防止呛咳。 (二)局部护理 生理盐水漱口:用温的生理盐水漱口,每天3-5次。生理盐水可以清洁口腔和咽部,减轻炎症反应。儿童漱口时要注意指导,避免误咽,可选择儿童专用的生理盐水漱口液;成人漱口时头微微后仰,使盐水能充分接触咽部。 三、就医建议 (一)需及时就诊的情况 当小舌头疼、吞咽口水疼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呼吸困难、咽部肿胀明显影响呼吸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儿童出现上述情况更要重视,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二)就诊时的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咽部情况,观察悬雍垂、扁桃体等部位的红肿、疱疹、溃疡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多提示细菌感染;若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可能为病毒感染。对于病情较重或需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可能还会进行病原学检查等。 如果出现小舌头疼有坠垂感且吞咽口水疼痛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若情况较为严重或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和合适治疗。
2025-10-16 14:10:40 -
鼻子很痒
鼻子很痒常见于过敏性鼻炎(与接触过敏原有关,有不同年龄段过敏原差异及相关生活方式风险)、急性鼻炎(病毒感染引起,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血管运动性鼻炎(非过敏性因素诱发)、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等情况;应对措施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药物治疗(遵医嘱);特殊人群中儿童需防抠鼻、留意伴随症状等,过敏体质人群要严防护,老年人用药需谨慎等。 一、鼻子很痒的常见原因 1.过敏性鼻炎:多与接触过敏原有关,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花粉季节时,空气中大量花粉颗粒被吸入鼻腔,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外来异物,引发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物质,刺激鼻黏膜神经,导致鼻子很痒,还常伴有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过敏原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对室内尘螨、宠物皮屑更敏感,成人可能对花粉更敏感。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过敏原浓度高的环境中易发病,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2.急性鼻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普通感冒初期。病毒入侵鼻黏膜后,引发炎症反应,刺激鼻黏膜神经,出现鼻子痒的症状,随后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易感染发病,比如过度劳累、受凉后。 3.血管运动性鼻炎:可由温度变化、刺激性气味等非过敏性因素诱发。温度突然变化时,鼻黏膜血管发生反应,导致鼻痒等不适,刺激性气味如香水、烟雾等也可刺激鼻黏膜引发鼻痒,各年龄均可发生,生活中接触这类刺激因素时易发作。 4.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好奇将小物件塞入鼻腔,异物刺激鼻黏膜引起鼻痒,还可能伴有单侧鼻塞、流脓血涕等症状,有儿童的家庭需注意防范,儿童玩耍时要避免其接触小物件。 二、鼻子很痒的应对措施 1.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考虑是过敏性鼻炎,明确过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防尘螨寝具等。对于儿童,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单被罩等,避免宠物进入卧室等。 2.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以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痒症状。可以使用专门的鼻腔冲洗器,按照说明书操作,各年龄均可使用,儿童使用时要注意控制冲洗压力和速度,避免引起不适。 3.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如果鼻痒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等,但需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性,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鼻子很痒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其用手用力抠鼻,防止损伤鼻黏膜。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家长要密切观察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鼻塞、流涕等,及时采取合适措施,如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同时注意排查是否有鼻腔异物等情况。 2.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要更加留意生活环境中可能的过敏原,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定期监测鼻腔情况,一旦鼻痒等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3.老年人:老年人鼻子很痒时,要考虑是否有基础疾病影响,如同时患有高血压等,用药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避免自行用药不当引起其他问题,同时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2025-10-16 14:09:38 -
急性咽炎怎么引起的
急性咽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如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细菌感染(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通过飞沫等途径侵入)、环境因素(气候干燥致咽部黏膜防御功能下降、空气污染刺激咽部黏膜)、生活方式因素(过度用嗓使咽部黏膜受损、吸烟饮酒刺激咽部及降低免疫力)、其他因素(全身疾病影响免疫力、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咽部过敏炎症)。 感染途径: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飞沫会在空气中传播,他人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等黏膜而感染。 细菌感染 常见细菌种类: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急性咽炎细菌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此外,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也可能导致急性咽炎。在学龄儿童中,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相对较多见,这与儿童的社交活动等因素有关,比如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容易相互传播。 感染方式:细菌感染多是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原本存在于口腔、咽部的细菌大量繁殖致病,或者直接通过飞沫传播等途径侵入咽部引起感染。 环境因素 气候干燥: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如冬季,空气湿度低,咽部黏膜容易失去水分,导致黏膜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袭引发急性咽炎。对于生活在北方冬季的人群,尤其是儿童,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室内空气通常较干燥,更容易出现急性咽炎症状。 空气污染: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的空气,其中的有害颗粒和化学物质会刺激咽部黏膜,损伤黏膜的纤毛运动和防御功能,增加急性咽炎的发病风险。例如,生活在大城市交通繁忙路段附近的居民,长期吸入汽车尾气等污染物,患急性咽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因素 过度用嗓:长期过度用嗓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咽部黏膜容易受损,局部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急性咽炎。教师在长时间授课过程中,频繁用嗓,咽部黏膜不断受到摩擦和刺激,若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等,就容易诱发急性咽炎。 吸烟饮酒:吸烟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直接刺激咽部黏膜,损害黏膜的正常功能;过量饮酒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酒精对咽部黏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长期吸烟饮酒的人患急性咽炎的概率比不吸烟不饮酒的人高很多。尤其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中老年人,更易受到急性咽炎的困扰。 其他因素 全身疾病影响:一些全身疾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加急性咽炎的发病几率。例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包括咽部的感染,引发急性咽炎。而且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急性咽炎,病情往往相对较难控制,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引发咽部的过敏反应,导致急性咽炎。常见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在花粉传播季节,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后,咽部黏膜出现过敏炎症反应,表现为咽部瘙痒、红肿等急性咽炎症状。儿童中过敏体质者相对较多,在花粉季节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更容易因过敏引发急性咽炎。
2025-10-16 14:08:36 -
扁桃体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扁桃体相关问题可通过日常自我护理(漱口、使用牙线或扁桃体清洗器)、医疗干预治疗(医生手动取出、扁桃体切除术)及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来应对,日常自我护理需注意适用人群特点,医疗干预治疗中扁桃体切除术对儿童需谨慎权衡,生活方式调整要关注不同人群的具体要求。 一、日常自我护理 1.漱口 可以使用温盐水漱口,盐水具有一定的清洁和杀菌作用,有助于减少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和分泌物,从而可能减少扁桃体结石的形成或缓解相关不适。一般建议使用浓度约为0.9%的生理盐水,每天可进行数次漱口,每次漱口时间保持在30秒左右。对于儿童,由于其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使用温盐水漱口时要注意避免误吞过多盐水,可适当减少漱口液的量并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2.使用牙线或扁桃体清洗器 对于能够配合的患者,可以使用牙线或专门的扁桃体清洗器来清理扁桃体隐窝内的结石。使用牙线时要轻柔,避免损伤扁桃体组织;使用扁桃体清洗器时,按照说明书操作,通过水流冲击等方式将结石冲出。但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和方法,避免对扁桃体造成过度刺激。儿童由于口腔和扁桃体相对较小,操作时更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操作。 二、医疗干预治疗 1.医生手动取出 当扁桃体结石较大、较多或引起明显不适时,医生可以在局部麻醉下用镊子等工具直接将结石取出。这种方法需要医生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在取出过程中要避免损伤扁桃体周围组织。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配合度可能较低,医生需要更加耐心和轻柔地操作,同时要注意安抚儿童的情绪,减轻其紧张感。 2.扁桃体切除术 如果扁桃体结石反复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但扁桃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尤其是对于儿童,切除扁桃体需要谨慎权衡利弊。儿童时期扁桃体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在决定是否进行扁桃体切除时,要综合考虑结石的严重程度、对儿童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一般来说,只有在扁桃体结石导致频繁的咽痛、吞咽困难、口臭等严重症状,且经保守治疗无法缓解,同时儿童的全身状况能够耐受手术时,才会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 三、生活方式调整 1.保持口腔卫生 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确保口腔内牙齿的各个面都能得到清洁。同时,要定期更换牙刷,一般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和监督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因为儿童往往容易忽视口腔卫生,而良好的口腔卫生有助于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滋生,降低扁桃体结石的发生风险。 2.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扁桃体隐窝分泌更多的分泌物,增加扁桃体结石形成的几率。例如,过多食用辣椒、油炸食品等。儿童的饮食要更加注重清淡、营养均衡,避免给儿童食用过多刺激性强的零食和快餐等食物,鼓励儿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扁桃体结石的发生可能性。
2025-10-16 14:07:00 -
儿童腺样体肥大与腺样体炎是什么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鼻咽部及其毗邻部位或自身炎症反复刺激致腺样体病理性增生,病因有感染、过敏、遗传等,局部有耳部、鼻部、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全身可影响生长发育;儿童腺样体炎分急性和慢性,病毒或细菌感染致病,急性有急起局部及全身症状,慢性有局部和相对较轻全身症状,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生活要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家长要关注儿童状况。 一、儿童腺样体肥大 (一)定义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儿童腺样体肥大多是由于鼻咽部及其毗邻部位或腺样体自身的炎症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 (二)病因 1.感染因素: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的炎症波及腺样体,刺激腺样体组织增生。例如,儿童因感冒引发的鼻窦炎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蔓延至腺样体,长期刺激可导致腺样体肥大。 2.过敏因素:儿童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引起腺样体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导致腺样体组织水肿、增生。 3.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腺样体肥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腺样体肥大的病史,儿童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鼻部症状:鼻塞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流涕,说话时呈闭塞性鼻音。长期鼻塞还可影响儿童的睡眠呼吸,导致睡眠时张口呼吸。 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分泌物刺激咽喉部及下呼吸道,可引起咽部不适、咳嗽,易并发气管炎等。 2.全身症状:长期腺样体肥大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出现营养发育不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夜间磨牙、遗尿等症状。 二、儿童腺样体炎 (一)定义 腺样体炎是腺样体的炎症性疾病,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可分为急性腺样体炎和慢性腺样体炎。 (二)病因 1.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儿童机体抵抗力较低,易受病毒侵袭引发腺样体炎症。例如,在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接触流感病毒后,容易出现腺样体炎。 2.细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也可导致腺样体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三)临床表现 1.急性腺样体炎 局部症状:起病急,患儿可出现鼻塞、流涕,鼻塞症状较腺样体肥大时相对较轻,但也可因腺样体充血肿胀导致呼吸不畅。同时伴有咽痛明显,吞咽时加重,婴幼儿可因咽痛而拒食。 全身症状: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可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2.慢性腺样体炎 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鼻部和咽喉部的不适,如间断性鼻塞、流涕,咽部有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 全身症状: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出现低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 儿童腺样体肥大与腺样体炎在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有一定联系又有所区别,对于儿童出现相关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鼻咽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呼吸、睡眠等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2025-10-16 14:0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