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鼻-鼻窦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在嗅觉障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颅底及鼻-眼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嗅觉障碍,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鼻内镜微创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鼻内镜分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敏性鼻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5部。
展开-
喉咙起疱化脓怎么办
喉咙起疱化脓可能由疱疹性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引起,需尽快就医明确病因。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起,多对症支持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需用抗生素。日常要注意饮食、口腔护理和休息,儿童和老年人有特殊需关注的方面,儿童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人要控制基础疾病并谨慎用药。 一、初步判断与就医建议 喉咙起疱化脓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疱疹性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首先应尽快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如体格检查、血常规等)明确病因。如果是儿童出现这种情况,家长需格外重视,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二、针对不同病因的可能情况及一般处理原则 (一)疱疹性咽峡炎 1.病因: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儿童,夏秋季多发。 2.表现:喉咙可见疱疹,随后可能化脓等。 3.处理:一般为对症支持治疗。让患者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由于是病毒感染,通常不使用抗生素,但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需使用。儿童患者要注意观察体温等情况,体温过高时可采取适当物理降温等措施,但需避免不当用药。 (二)化脓性扁桃体炎 1.病因: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 2.表现:扁桃体明显化脓等。 3.处理: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具体药物需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同时让患者休息,多喝水,保持咽喉部湿润等。儿童患者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原则,考虑儿童的肝肾功能等情况。 三、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患病期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牛奶、果汁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硬的食物,以免加重喉咙疼痛。儿童患者要注意食物温度适宜,避免过烫或过冷刺激喉咙。 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淡盐水漱口,每日数次。儿童患者漱口时需家长协助,防止误咽。 3.休息方面: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儿童患者更需要保证充足休息,有利于机体免疫力的恢复。 四、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1.儿童:儿童喉咙起疱化脓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等情况。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快,若出现呼吸急促、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同时儿童用药需谨慎,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用药。 2.老年人:老年人喉咙起疱化脓可能恢复相对较慢,且老年人常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因为高血糖等情况不利于感染的恢复。同时用药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2025-10-16 12:59:36 -
鼻涕带血丝怎么回事
鼻涕带血丝的鼻腔局部原因包括鼻黏膜干燥、鼻炎、鼻腔新生物,全身因素有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儿童多与鼻黏膜干燥、挖鼻等有关,老年人需排查高血压等全身病,特殊生活方式人群易因刺激致此,出现时可先保湿等缓解,持续或伴其他症状需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治。 一、鼻腔局部常见原因 1.鼻黏膜干燥: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鼻黏膜水分易流失,变得干燥脆弱,容易破裂出血,从而导致鼻涕带血丝,尤其在晨起时较常见,儿童因鼻黏膜娇嫩更易受此影响。 2.鼻炎:急慢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存在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出现充血、糜烂,进而引发鼻涕带血丝,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因频繁打喷嚏、揉鼻也可导致鼻黏膜损伤出血。 3.鼻腔新生物:鼻息肉、鼻腔血管瘤等鼻腔内生长的新生物,其表面血管丰富且脆弱,易破裂出血,表现为鼻涕中带血丝,随着新生物增大,症状可能加重。 二、全身因素相关原因 1.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鼻腔内小血管承受压力变化,易发生破裂出血,尤其血压控制不佳时,鼻涕带血丝的风险增加,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需重点关注。 2.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受影响;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凝血障碍,均可能引起鼻黏膜出血,表现为鼻涕带血丝。 3.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合成,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合成,若机体缺乏维生素C或K,可导致鼻黏膜出血倾向增加,引发鼻涕带血丝,长期挑食、营养不良人群易出现此类情况。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鼻涕带血丝多与鼻黏膜干燥、挖鼻等不良习惯有关,需避免儿童挖鼻,可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喷鼻保持鼻腔湿润,若持续出现需排查是否存在鼻腔异物等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需重点排查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若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更要警惕全身疾病导致的鼻黏膜出血,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常规等指标。 3.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饮酒者鼻黏膜受刺激,易出现干燥、炎症,增加鼻涕带血丝风险,应建议此类人群戒烟限酒,改善生活方式。 四、出现鼻涕带血丝时的应对及就医提示 若出现鼻涕带血丝,首先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如使用加湿器、生理性海盐水喷鼻)、避免用力擤鼻等方式缓解。若血丝持续存在或伴有鼻出血不止、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鼻内镜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5-10-16 12:56:42 -
喉咙咽炎和疱疹的鉴别方法是什么
咽炎与疱疹性咽峡炎在临床表现有差异,前者咽部黏膜充血肿胀症状多样无特异性疱疹体征,后者咽部有特征疱疹且常伴急起高热咽痛显著;病因上咽炎病因复杂包含细菌、病毒、环境因素,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儿童易高发;检查可通过肉眼观察及必要实验室检查鉴别;特殊人群中儿童疱疹性咽峡炎高发需关注体温疱疹,咽炎也需留意,成人咽炎要考虑职业因素,疱疹性咽峡炎要注意隔离就医。 一、临床表现差异 1.咽炎:咽部黏膜呈现充血、肿胀状态,常见症状有咽痛、咽干、咽部异物感等,局部可能有分泌物附着,症状表现相对较为多样且无特异性疱疹体征,咽痛程度因病因不同有所差异,细菌感染引发的咽炎可能咽痛较明显,病毒感染所致咽炎咽痛程度相对轻些。 2.疱疹性咽峡炎:咽部可见特征性疱疹,多分布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等部位,疱疹初期为灰白色丘疹,随后变为疱疹,周围有红晕,起病常较急,多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甚至更高,咽痛症状因疱疹存在可能较为显著。 二、病因区别 1.咽炎:病因较为复杂,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也可由病毒感染导致,像鼻病毒、腺病毒等;还与环境因素相关,比如长期处于污染环境、过度用嗓等都可能引发咽炎。 2.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如A2-A6、A8、A10等型),肠道病毒通过飞沫、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感染此类病毒而发病。 三、检查鉴别 通过咽喉部的肉眼观察是初步鉴别的重要方式。医生直接查看咽部时,咽炎可见咽部黏膜普遍充血、肿胀情况,而疱疹性咽峡炎能清晰发现咽部特定部位的疱疹病灶。此外,必要时可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病毒学检查可发现肠道病毒相关抗原或核酸,咽炎若为细菌感染引起,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四、特殊人群考虑 1.儿童群体:疱疹性咽峡炎在儿童中高发,需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及咽部疱疹情况,儿童发病时发热可能较急且体温波动较大,家长要注意做好儿童的体温监测与护理;对于咽炎,儿童也可能患病,要留意是否有反复咽痛等表现,且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 2.成人群体:无论是咽炎还是疱疹性咽峡炎都可能发病,成人患咽炎时要留意是否有职业相关因素(如教师、歌手等用嗓过度职业),患疱疹性咽峡炎时要注意与他人隔离,避免疾病传播,同时根据自身症状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就医检查。
2025-10-16 12:55:14 -
生理盐水洗鼻子
生理盐水洗鼻子因渗透压与人体体液相近可清除鼻腔分泌物等并维持其生理功能,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操作需选正规洗鼻器与等渗生理盐水,调整前倾偏侧体位交替冲洗且避免用力过猛,儿童需成人监护用儿童专用洗鼻器,老年人有特殊情况谨慎,过敏体质选合适溶液,洗鼻器要定期清洁,水温接近体温,出现严重不适需立即就医。 一、生理盐水洗鼻子的原理 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人体体液相近,通过冲洗鼻腔,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减轻鼻腔黏膜的肿胀,改善鼻腔通气状况,同时有助于维持鼻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适用情况 1.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辅助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通过冲洗将鼻腔内的过敏原冲洗掉,减轻过敏反应带来的不适。 2.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用于辅助清洁鼻腔,促进炎性分泌物排出,辅助治疗过程。 三、正确操作方法 1.选择工具与溶液:选用正规的洗鼻器(如手动式、电动式洗鼻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等渗生理盐水,避免使用自制盐水可能带来的渗透压不当等风险。 2.调整体位:身体前倾,头部稍微偏向一侧,让一侧鼻孔低于另一侧,将洗鼻器的喷头放入上侧鼻孔,缓慢挤压洗鼻器,使生理盐水流入鼻腔,从下侧鼻孔流出,两侧鼻腔可交替进行冲洗。 3.注意事项:冲洗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以防生理盐水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耳部不适。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选择儿童专用洗鼻器,使用适宜浓度的生理盐水,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儿童因不配合导致呛水,若儿童鼻腔有严重出血、急性中耳炎等情况应避免洗鼻,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2.老年人:若存在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严重偏曲)或严重心肺疾病,洗鼻时可能因体位改变等引发不适,需谨慎使用,建议先咨询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洗鼻操作。 3.过敏体质者:使用前要确认生理盐水成分,避免因生理盐水成分引起过敏反应,若既往有对某些成分过敏史,需提前告知医生并选择合适的洗鼻溶液。 五、其他注意事项 1.洗鼻器清洁:洗鼻器要定期清洁消毒,防止细菌滋生,每次使用后应按照说明书进行清洗,避免交叉感染。 2.水温要求:冲洗时生理盐水的水温尽量接近人体体温(约37℃左右),以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保持冲洗时的舒适感。 3.异常情况处理:若冲洗后出现严重不适,如剧烈头痛、大量出血、耳部剧烈疼痛等,应立即停止洗鼻并及时就医。
2025-10-16 12:53:18 -
哺乳期鼻炎该怎么办
哺乳期鼻炎常见,与激素变化、过敏等有关,非药物干预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鼻腔冲洗、改善生活环境,哺乳期女性需谨慎用药,要监测鼻炎症状及婴儿反应,严重时及时就医。 一、哺乳期鼻炎的一般情况 哺乳期鼻炎是哺乳期女性常见的鼻部疾病,其发生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过敏等多种因素相关。哺乳期女性由于身体处于特殊时期,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这可能影响鼻腔黏膜的状态,从而引发鼻炎症状。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识别过敏原:哺乳期女性要留意自身接触哪些物质后鼻炎症状加重,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以通过记录生活日记,详细记录接触的物质和症状出现的时间、程度等,来帮助识别过敏原。 规避过敏原:如果是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如清晨和傍晚;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使用防螨寝具,如防螨枕套、防螨被套等,减少尘螨接触;避免接触动物毛发,如不养宠物或减少与宠物的亲密接触等。 (二)鼻腔冲洗 方法及好处: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购买专门的鼻腔冲洗器,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鼻腔冲洗能够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减轻鼻腔黏膜的水肿,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一般每天可进行1-2次鼻腔冲洗,操作时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水流进入中耳引起不适。 (三)改善生活环境 保持空气湿度:适宜的空气湿度有助于鼻腔黏膜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可以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通风换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过敏原的积聚。 三、特殊人群(哺乳期女性)的注意事项 哺乳期女性在采取任何措施时都要特别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健康。所以在处理哺乳期鼻炎时,首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只有在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非药物干预无效时,才考虑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药物,但要告知医生正在哺乳期,以便医生选择对婴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四、病情监测 哺乳期女性要密切监测鼻炎症状的变化,包括鼻塞程度、流涕情况、打喷嚏的频率等。如果症状突然加重,如出现高热、剧烈头痛等,可能提示合并有其他较为严重的情况,如鼻窦炎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要关注婴儿在哺乳期内是否出现异常反应,如吃奶情况改变、是否有皮疹等,因为如果母亲使用了药物,需要警惕药物通过乳汁对婴儿产生影响。
2025-10-16 12:5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