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鼻-鼻窦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在嗅觉障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颅底及鼻-眼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嗅觉障碍,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鼻内镜微创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鼻内镜分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敏性鼻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5部。
展开-
耳坠里面长了个硬包怎么回事
耳坠里面长硬包可能由皮脂腺囊肿、毛囊炎、淋巴结肿大、纤维瘤或脂肪瘤等原因引起。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导管堵塞致分泌物淤积形成,边界清、活动度尚可、生长缓;毛囊炎是毛囊受病原体感染,有红、肿、热、痛等表现;淋巴结肿大由耳部周围组织炎症等致,肿大淋巴结质地硬、可推动、有压痛且大小随原发疾病变化;纤维瘤或脂肪瘤由纤维或脂肪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生长缓、边界清,脂肪瘤软、纤维瘤韧、活动度好。发现耳坠长硬包应及时就医,不同情况有相应处理建议,儿童家长要观察变化、避免搔抓并及时就医,成人要保持耳部清洁、及时处理耳部不适。 一、皮脂腺囊肿 1.成因:耳坠部位的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皮脂腺分泌物淤积形成囊肿,表现为硬包。多见于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旺盛人群,若日常耳部清洁不佳,更易引发。 2.特点:通常边界清晰,活动度尚可,一般无明显疼痛,生长较为缓慢。 二、毛囊炎 1.成因:耳坠局部毛囊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炎症。常因搔抓耳部、局部卫生差等因素诱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青少年因皮肤代谢活跃相对更易出现。 2.特点:硬包可能伴有红、肿、热、痛等表现,炎症明显时疼痛较突出。 三、淋巴结肿大 1.成因:耳部周围组织的炎症等因素可引起耳坠附近淋巴结肿大。比如耳部皮肤感染、中耳炎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耳后或耳周淋巴结受累,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有基础耳部炎症疾病的人群更易发生。 2.特点: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可能偏硬,可推动,可能有压痛,其大小会随原发疾病的变化而改变。 四、纤维瘤或脂肪瘤 1.成因:由纤维组织或脂肪组织异常增生形成,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一般与个体的体质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2.特点:通常生长缓慢,边界清楚,脂肪瘤一般质地较软,纤维瘤质地相对韧一些,活动度较好。 如果发现耳坠里面长了硬包,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等来明确硬包的性质,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建议。比如若是皮脂腺囊肿较大或有感染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若是毛囊炎需要进行抗感染等治疗;若是淋巴结肿大则需要针对原发的耳部等部位的炎症进行处理等。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观察硬包的变化,避免儿童搔抓耳部,及时带儿童就医;对于成人,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若有耳部不适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2025-10-16 12:27:53 -
喉咙白色颗粒怎么除掉
解决喉咙白色颗粒问题可通过日常清洁法、就医由医生处理及生活方式调整来进行。日常清洁法适用于情况较轻者,用温盐水漱口;情况严重时需就医,医生会用镊子夹取并针对病因治疗;还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生活方式调整来预防和改善。 一、日常清洁法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尝试,尤其适用于喉咙白色颗粒情况较轻者。 操作方法:可以使用温盐水漱口,盐水具有一定的清洁和杀菌作用。取适量温开水中加入适量食盐,搅拌均匀后漱口,每次漱口时间保持在30秒左右,然后将盐水吐出,每天可进行多次。通过漱口可以帮助清除喉咙表面的一些白色颗粒以及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 二、就医由医生处理 适用人群:当喉咙白色颗粒情况较为严重,如伴有明显疼痛、吞咽困难、反复出现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医生操作 镊子夹取:医生会在间接喉镜或者直接喉镜的辅助下,使用镊子将明显可见的白色颗粒直接夹取出来。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确保动作轻柔,避免对喉咙造成过度损伤。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喉咙白色颗粒是由于扁桃体结石等原因引起,医生会进一步针对病因进行处理。例如,如果是扁桃体炎导致的相关情况,可能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抗炎治疗等。对于儿童患者,医生会更加谨慎操作,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性等情况,保证操作的安全和顺利。 三、生活方式调整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尤其是喉咙白色颗粒问题与生活方式相关的人群。 具体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除了漱口外,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保证牙齿各个面都能得到清洁,从而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降低喉咙出现白色颗粒的风险。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可能需要更多。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免疫力,免疫力正常可以更好地抵御口腔和喉咙部位的病菌感染,减少白色颗粒产生的机会。 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喉咙和口腔黏膜,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菠菜、胡萝卜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口腔和喉咙的健康。同时,要注意多喝水,保持喉咙湿润,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等。
2025-10-16 12:25:52 -
打呼噜的有效预防方法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开展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改善代谢与上气道通畅性,将体重维持在健康BMI范围减轻颈部脂肪堆积,尽量侧卧位睡眠避免仰卧位,睡前不饮酒吸烟及服用镇静类药物,长期打呼噜伴呼吸暂停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患基础疾病者、老年人、儿童等不同人群各有相关注意情况。 一、调整生活方式 1.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长,避免熬夜。睡眠不规律会干扰上气道肌肉的正常功能,进而增加打呼噜的发生几率。例如,长期熬夜可能使上气道肌肉张力不稳定,容易引发气道狭窄,导致打呼噜。 2.适度进行运动,每周开展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游泳等。运动能够改善全身代谢状况,有助于维持上气道的通畅性。因为运动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减少上气道肌肉松弛的情况。 二、体重管理 1.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18.5~23.9kg/m2。超重或肥胖人群需通过合理饮食搭配运动来减轻体重,体重减轻后可减少颈部脂肪堆积,缓解上气道狭窄问题。比如,BMI超过24kg/m2的人群,颈部脂肪过多易压迫气道,导致打呼噜,减轻体重可有效改善这一状况。 三、睡眠姿势调整 1.尽量采用侧卧位睡眠,避免仰卧位。侧卧位能减少舌根后坠堵塞气道的现象,从而降低打呼噜的发生概率。由于仰卧位时,舌根容易后坠阻塞气道,而侧卧位可使气道保持相对通畅。 四、避免刺激性物质 1.睡前避免饮酒、吸烟以及服用镇静类药物。酒精会松弛咽喉肌肉,加重气道阻塞;吸烟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其水肿,增加打呼噜的风险;镇静类药物会进一步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气道更易狭窄。 五、定期就医评估 1.若长期存在打呼噜情况且伴有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症状,需及时就诊。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明确病情,由专业医师制定个性化预防或治疗方案。尤其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打呼噜可能是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更要重视并定期评估。对于老年人群,因其身体机能下降,更需严格遵循上述生活方式调整,保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儿童若长期打呼噜,要警惕腺样体肥大等问题,发现后应尽早带至儿科或耳鼻喉科检查,优先通过非药物方式干预,如调整睡眠姿势、控制体重等。
2025-10-16 12:24:54 -
双氧水洗耳朵好吗
双氧水洗耳朵有适用情况和不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适用情况为外耳道感染辅助清洁和耵聍软化,不适用情况包括儿童需谨慎、鼓膜穿孔者禁用、避免过量使用、存在过敏风险,不能随意自行使用,特殊人群需在医生专业指导下根据耳部状况决定是否及如何正确使用。 一、适用情况 1.外耳道感染的辅助清洁:当外耳道存在一些感染性情况,比如有细菌或真菌等感染导致外耳道有分泌物时,适量使用双氧水洗耳朵可以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够释放出氧分子,有助于杀灭一些病菌,并且可以分解分泌物,使外耳道相对清洁,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条件。例如在一些外耳道炎的初期,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时,适当用双氧水洗耳可能会有一定帮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耵聍(耳屎)软化:如果是比较硬的耵聍堵塞外耳道,双氧水洗耳可以起到软化耵聍的作用。不过一般是先用双氧水浸泡,之后再由医生用专业工具将软化后的耵聍取出。 二、不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 1.儿童需谨慎:儿童的外耳道比较娇嫩,使用双氧水洗耳朵时需要格外小心。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刺激儿童的外耳道黏膜,引起疼痛等不适。而且儿童可能不太配合,难以准确控制双氧水洗耳的量和方式,所以一般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儿童用双氧水洗耳朵,若儿童有耵聍堵塞或外耳道相关问题,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理。 2.鼓膜穿孔者禁用:当鼓膜已经穿孔时,双氧水洗耳朵可能会通过穿孔的鼓膜进入中耳腔,刺激中耳黏膜,引起疼痛、感染加重等情况。所以鼓膜穿孔的患者绝对不能用双氧水洗耳朵。 3.避免过量使用:如果过度使用双氧水洗耳朵,可能会破坏外耳道正常的菌群环境,反而不利于耳部健康。一般按照医生指导的正确方法和合适的次数使用,比如每次滴入适量的双氧水,浸泡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后续处理等。 4.过敏风险:个别人可能对双氧水过敏,使用后会出现外耳道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如果在使用双氧水洗耳后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总之,双氧水洗耳朵有一定的适用场景,但也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能随意自行使用,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鼓膜穿孔者等更要谨慎对待,最好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根据具体的耳部状况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双氧水洗耳朵。
2025-10-16 12:24:33 -
孕期鼻炎会持续整个孕期吗
孕期鼻炎不一定持续整个孕期,其持续时间有个体差异,与孕期生理变化、个体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受激素、体质、生活方式等影响,孕妇可通过保持鼻腔清洁、规避过敏原、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缓解症状。 孕期鼻炎的常见情况及持续时长 部分孕妇孕期鼻炎短期出现 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如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肿胀,导致鼻炎症状出现。有些孕妇可能只是在孕期的某个阶段,如孕早期或孕中期出现相对较轻的鼻炎症状,之后随着孕期进展,激素水平相对稳定或身体逐渐适应,鼻炎症状可能会减轻甚至消失。例如,有研究表明,约有20%-30%的孕妇会出现孕期鼻炎相关症状,但并非全程持续。 部分孕妇孕期鼻炎可能贯穿部分孕期 也有一些孕妇,由于自身的体质因素,如本身属于过敏体质等,孕期鼻炎症状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贯穿孕期的多个阶段。比如本身对空气中的某些过敏原敏感,孕期持续接触过敏原,就可能使鼻炎症状持续存在。不过这种情况相对部分孕妇而言。 孕期鼻炎的影响因素及应对 激素因素:雌激素水平的波动是影响孕期鼻炎的重要激素因素。在孕早期,雌激素开始逐渐升高,到孕中期达到较高水平,之后在孕晚期可能相对稳定或有小幅度波动。不同的激素波动情况会导致鼻黏膜肿胀等鼻炎表现的不同持续状态。对于因激素因素导致的孕期鼻炎,孕妇自身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方式缓解症状,同时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激素波动过大或刺激鼻黏膜的不良因素。 个体体质因素:过敏体质的孕妇相对更容易在孕期出现鼻炎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这类孕妇需要格外注意规避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而非过敏体质的孕妇,孕期鼻炎出现及持续的情况相对更具不确定性,但也需要关注鼻腔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孕妇在孕期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经常吸烟或被动吸烟等,可能会加重孕期鼻炎的症状并影响其持续时间。所以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要整洁、通风良好,避免接触有害气体等。 总之,孕期鼻炎不一定会持续整个孕期,其持续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孕妇要根据自身情况注意鼻腔护理及规避相关不良因素,以缓解鼻炎症状。
2025-10-16 12:2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