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鼻-鼻窦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在嗅觉障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颅底及鼻-眼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嗅觉障碍,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鼻内镜微创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鼻内镜分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敏性鼻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5部。
展开-
流鼻血是什么病的前兆
流鼻血的原因多样,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鼻腔局部疾病如鼻黏膜干燥、鼻息肉、鼻窦炎;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肝硬化等,儿童流鼻血需注意相关特殊因素,老年人流鼻血要警惕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 白血病: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凝血因子异常等,进而引起出血倾向,流鼻血是常见症状之一。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不同类型白血病表现有差异,急性白血病起病急,可能伴有发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慢性白血病起病相对隐匿。 鼻腔局部疾病 鼻黏膜干燥:多见于气候干燥地区或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等情况,鼻黏膜干燥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导致流鼻血。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尤其在秋冬季节更常见,长期吸烟、饮酒或有挖鼻习惯的人更易出现鼻黏膜干燥。 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鼻息肉组织脆弱,血管丰富,受到刺激时容易出血,表现为反复流鼻血,还可能伴有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与过敏、感染等因素有关。 鼻窦炎: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炎症刺激可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出现流鼻血,同时伴有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能患病,儿童由于鼻窦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更易患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是常见诱因。 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时,可导致鼻腔血管压力增大,容易破裂出血引起流鼻血。中老年人多见,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是主要因素,患者往往有血压波动病史,且可能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 肝硬化: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同时脾功能亢进使血小板破坏增多,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出现流鼻血等出血表现。有肝炎病史、长期酗酒等人群易患肝硬化,发病后除流鼻血外,还可能有乏力、食欲减退、腹水等表现。 儿童流鼻血需特别注意,可能与挖鼻、鼻腔异物等有关,也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若儿童反复流鼻血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老年人流鼻血要警惕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需监测血压并排查相关全身性疾病。
2025-10-16 12:02:17 -
CT能查出喉癌吗
CT能查出喉癌,可清晰显示喉部解剖结构,帮助确定喉癌部位、判断肿瘤侵犯范围及辅助分期,但有局限性,需结合喉镜等检查,有喉部不适等症状人群应及时做相关检查。 一、CT检查在喉癌诊断中的作用机制 CT能够清晰显示喉部的解剖结构,通过断层成像,有助于观察喉部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喉癌在CT上可表现为喉部软组织肿块,肿块的密度可能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所差异,还能判断肿瘤是否侵犯喉部周围的结构,如喉旁间隙、甲状腺、颈部大血管等。 二、CT检查对喉癌诊断的优势 1.定位诊断:能准确确定喉癌发生的部位,是声门上型、声门型还是声门下型喉癌等,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非常关键。例如,声门型喉癌主要累及声带,CT可清晰显示声带的增厚、肿块等情况;声门上型喉癌则可观察到会厌、杓会厌襞等部位的异常病变。 2.判断肿瘤侵犯范围:可以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喉旁间隙、甲状软骨等。如果肿瘤侵犯甲状软骨,在CT上可表现为甲状软骨的破坏、密度改变等。对于女性患者,还能观察肿瘤与喉部周围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结构的关系;对于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能更好地评估肿瘤向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因为CT可以发现颈部有无肿大的淋巴结等转移迹象。 3.辅助分期:有助于判断喉癌处于早、中、晚期等不同分期,为临床医生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三、CT检查的局限性及补充检查 虽然CT对喉癌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有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喉镜检查(包括间接喉镜、纤维喉镜等),喉镜可以直接观察喉部病变的外观、形态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确诊喉癌的金标准。对于一些微小的病变或者需要更精确评估喉部结构的情况,可能还会用到磁共振成像(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辅助诊断。 对于有喉部不适、声音嘶哑等疑似喉癌症状的人群,应及时进行包括CT在内的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喉癌,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及有相关病史(如喉部慢性炎症等)的人群都需要重视喉部的异常表现,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检查和诊断。
2025-10-16 12:00:39 -
有扁桃体发炎还可以吃鸡肉吗
扁桃体发炎时通常可适量吃鸡肉,要注意烹饪方式清淡,儿童吃需做得软烂且控制量,成人依自身消化能力调整,有特殊病史者如痛风或过敏者需谨慎或避免食用,要保证整体饮食均衡以利病情恢复。 一、扁桃体发炎时吃鸡肉的可行性 扁桃体发炎患者通常是可以适量吃鸡肉的。鸡肉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疾病的恢复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例如,有研究表明,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在身体对抗感染时发挥积极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淡的做法,如清蒸、炖煮等,避免采用油炸、红烧等油腻、辛辣的烹饪方法,因为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可能会刺激扁桃体,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咽痛等症状加重。 二、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及注意事项 儿童扁桃体发炎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较高。在扁桃体发炎时可以吃鸡肉,但要注意将鸡肉做得软烂,方便儿童咀嚼和消化。同时,要控制鸡肉的摄入量,避免一次性食用过多增加胃肠道负担。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相对较弱,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进而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成人扁桃体发炎患者:成人扁桃体发炎时吃鸡肉一般没有严格的禁忌,但也需要根据自身的消化能力来调整鸡肉的摄入量和烹饪方式。如果本身胃肠道功能较弱,那么还是要以容易消化的烹饪方式为主。另外,成人要注意整体饮食的均衡,除了鸡肉外,还应搭配蔬菜、水果等,保证摄入全面的营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恢复。 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果患者本身有痛风病史,由于鸡肉属于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发作,那么这类患者就要谨慎食用鸡肉,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控制鸡肉的摄入量。如果患者对鸡肉过敏,那么绝对不能食用鸡肉,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加重身体的不适。 总之,扁桃体发炎患者可以吃鸡肉,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和摄入量,同时根据自身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以利于病情的恢复。
2025-10-16 11:59:53 -
什么原因会导致乳腺样体肥大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相关因素包括:儿童时期鼻咽部反复感染如鼻咽炎等会持续刺激腺样体致其增生肥大;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反应使腺样体黏膜水肿增生;个体腺样体发育旺盛或鼻咽鼻腔结构异常影响其淋巴回流代谢致肥大;存在家族腺样体肥大病史的儿童有遗传易感性;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免疫调节不稳定易致腺样体异常增生,成人慢性鼻咽喉部炎症也可能引发继发性肥大但相对儿童少见。 一、感染因素 儿童时期鼻咽部的反复感染是导致腺样体肥大的重要原因。例如,细菌(如链球菌等)或病毒(如腺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的鼻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会持续刺激腺样体淋巴组织,引发其反应性增生。反复的感染发作会使腺样体不断受到炎症刺激,进而逐渐肥大。 二、过敏因素 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反应可致使腺样体黏膜出现水肿、增生情况。长期处于过敏状态时,腺样体持续受到炎症刺激,最终导致肥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反复刺激呼吸道,引发过敏炎症,累及腺样体而使其增生肥大。 三、解剖因素 个体腺样体本身发育旺盛,或鼻咽部、鼻腔存在结构异常,像后鼻孔狭窄等,会影响腺样体正常的淋巴回流与代谢,使得腺样体无法正常恢复,逐渐肥大。例如后鼻孔狭窄会阻碍腺样体分泌物的排出,造成局部淤积,刺激腺样体增生。 四、遗传因素 研究显示腺样体肥大可能存在一定遗传易感性,若家族中有腺样体肥大病史,儿童发生腺样体肥大的风险相对较高。遗传因素会影响个体腺样体组织对刺激的反应性,使得具有遗传背景的儿童更易因各种诱因出现腺样体肥大。 五、免疫因素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免疫调节功能不稳定,易因各种刺激引发腺样体的异常增生。当儿童机体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时,对鼻咽部感染等刺激的应对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腺样体淋巴组织过度增生肥大。此外,长期睡眠呼吸暂停等情况也可能进一步促使腺样体肥大进程加快,特殊人群如儿童因呼吸道结构及免疫特点,较成人更易受上述因素影响发生腺样体肥大,需关注其呼吸道健康,避免反复感染等诱因;成人若有慢性鼻咽喉部炎症也可能引发腺样体继发性肥大,但相对儿童少见。
2025-10-16 11:57:46 -
擤鼻涕耳朵疼是中耳炎吗
擤鼻涕耳朵疼有可能是中耳炎,也可能是外耳道问题、颞下颌关节问题等其他原因引起,出现该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中耳炎会有相应伴随症状,其他情况也各有其表现,儿童要注意正确擤鼻涕方式避免诱发耳部疾病。 一、中耳炎相关情况 1.中耳炎的发病机制 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通道,正常情况下其起到平衡中耳与外界气压等作用。当擤鼻涕时,鼻咽部压力突然变化,可能会通过咽鼓管将细菌等病原体冲入中耳,引发中耳炎症。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儿童相对成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儿童的咽鼓管较短、宽且直,更易让病原体逆行感染中耳。比如儿童在患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时,擤鼻涕操作不当就较易诱发中耳炎。 2.中耳炎的伴随症状 除了擤鼻涕时耳朵疼外,中耳炎患者还可能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道流脓等症状。急性中耳炎患者耳痛较为明显,可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疼痛可放射至头部,小儿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抓耳等情况;分泌性中耳炎则可能以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同时可能伴有耳闷胀感等。 二、非中耳炎的可能情况 1.外耳道问题 外耳道炎也可能导致擤鼻涕时耳朵疼。外耳道皮肤受损(如挖耳等)、细菌感染等可引起外耳道炎,当擤鼻涕时,头部的动作可能会牵扯到外耳道周围组织,从而引发疼痛。外耳道炎患者还可能有外耳道瘙痒、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2.颞下颌关节问题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也可能在擤鼻涕时出现耳朵疼的情况。颞下颌关节与耳部临近,当擤鼻涕时,面部肌肉的运动可能影响到颞下颌关节,导致疼痛放射至耳部。患者可能还伴有颞下颌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 如果出现擤鼻涕耳朵疼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耳镜检查、听力测试等相关检查来明确病因。如果是中耳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如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则针对相应病因进行处理。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特别注意正确引导孩子擤鼻涕的方式,避免因擤鼻涕不当诱发耳部疾病。
2025-10-16 11:5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