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鼻-鼻窦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在嗅觉障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颅底及鼻-眼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嗅觉障碍,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鼻内镜微创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鼻内镜分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敏性鼻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5部。
展开-
鼻子流血时该如何处理
鼻出血现场急救需让患者坐下或站立且身体稍前倾,用手指紧捏两侧鼻翼持续按压止血,可取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于前额或后颈部冷敷,若按压冷敷10分钟仍不止血或有频繁鼻出血、伴随头晕面色苍白等全身不适、有鼻部外伤史长期反复鼻出血等需立即就医排查基础疾病,儿童鼻出血要安抚情绪防误吸,老年人鼻出血要监测血压控基础病未缓解尽快就医,孕妇鼻出血勿过度紧张按常规步骤处理未止需就医排查孕期因素。 一、现场急救基本操作 1.保持正确姿势:让患者坐下或站立,身体稍向前倾,头部勿后仰或平躺,以防血液流入喉咙引发呛咳。 2.按压止血:用手指紧捏两侧鼻翼,持续按压5~10分钟,期间避免频繁松开查看,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压迫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达到止血目的。 二、辅助止血措施 1.冷敷法:取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于前额或后颈部,利用低温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鼻出血。 三、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若采取上述按压、冷敷等措施后10分钟仍无法止血,或出现频繁鼻出血、伴随头晕、面色苍白等全身不适症状,以及有鼻部外伤史、长期反复鼻出血等情况,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排查是否存在鼻腔结构异常、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因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鼻出血时需安抚其情绪,避免紧张哭闹加重出血,且要防止儿童将咽下血液,及时清理口腔内血液以防误吸。 2.老年人:老年人鼻出血常与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相关,除按常规方法处理外,需监测血压,积极控制基础疾病,若出血不缓解应尽快就医。 3.孕妇:孕妇鼻出血时避免过度紧张,按常规急救步骤处理,若出血未止需及时就医,同时需排查是否与孕期生理变化等因素有关。
2025-10-24 13:51:43 -
流鼻血但并非由疾病引起的原因是什么
流鼻血诱因有空气过于干燥、频繁挖鼻孔、鼻部外伤、气压变化、激素变化,儿童需引导避免挖鼻孔并保持室内湿度,老年人要保持室内适宜湿度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女性经期前后需关注鼻腔状况保持清洁湿润并可通过轻柔按压鼻翼缓解。 一、环境因素 空气过于干燥时,鼻腔黏膜水分易散失,变得干燥脆弱,容易引发流鼻血,尤其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环境下常见,此类情况无疾病基础,通过改善环境湿度可缓解。 二、不良生活习惯 频繁挖鼻孔会直接损伤鼻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儿童因好奇心强易出现此行为,成人若有不良挖鼻习惯也易引发流鼻血,此为非疾病性诱因。 三、外伤 鼻部受到轻微的碰撞、揉搓等外伤时,可能引起鼻腔内血管破裂而流鼻血,此类情况是因外部物理因素导致,并非由疾病引起。 四、气压变化 乘坐飞机等时,气压快速变化可使鼻腔内血管压力改变,从而导致流鼻血,属于非疾病相关的诱因,在气压显著变化环境下易发生。 五、激素变化 青春期少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出现生理性流鼻血;女性在经期前后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引发流鼻血,此为激素波动导致的非疾病性流鼻血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好奇心强易频繁挖鼻孔,家长需引导其避免该行为,同时在干燥季节可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降低流鼻血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鼻腔黏膜相对脆弱,空气干燥时更易出现流鼻血,需注意保持室内适宜湿度,必要时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 女性经期前后:女性经期前后应关注自身鼻腔状况,保持鼻腔清洁湿润,若出现流鼻血情况,可通过轻柔按压鼻翼等方式缓解,一般经期结束后症状多可改善。
2025-10-24 13:48:27 -
幼儿过敏性鼻炎怎么办
幼儿过敏性鼻炎多因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过敏原引发,非药物干预需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用空气净化器过滤过敏原并控湿度,花粉期少外出或戴儿童防护口罩、避免接触宠物,药物治疗低龄儿童需遵医嘱且优先非药物,家长要密切关注幼儿症状变化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障其健康。 一、病因识别 幼儿过敏性鼻炎多因接触过敏原引发,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不同季节过敏原有所差异,如春季花粉季花粉是常见诱因,家居环境中尘螨在温暖潮湿环境易滋生成为室内主要过敏原。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环境控制: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用湿布擦拭家具,每周用热水清洗床单、被套、枕套等,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抑制尘螨生长。 2.避免接触过敏原:在花粉传播高峰期,尽量减少幼儿外出活动,如需外出可佩戴专门的儿童防护口罩;避免幼儿接触宠物,如必须接触需先给宠物清洁打理。 三、药物治疗注意要点 若需使用药物,可考虑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低龄儿童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来缓解症状,因为幼儿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四、特殊人群(幼儿)温馨提示 幼儿体质娇嫩,呼吸道较为敏感,在应对过敏性鼻炎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幼儿症状变化,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环境控制方面要更加细致,确保幼儿生活环境始终处于低过敏原状态,药物使用时绝对遵医嘱,不得自行给幼儿使用未经医生许可的药物,以保障幼儿健康,避免因不当处理影响幼儿生长发育。
2025-10-24 13:47:40 -
鼻子流血应属于何种情况
鼻出血的局部诱因有鼻黏膜干燥、鼻部外伤、鼻部炎症等,全身因素包含高血压控制不佳、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等,其他特殊情况中儿童因鼻黏膜薄嫩等易出血,老年人与血管性疾病相关,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易鼻出血。 一、局部因素导致的鼻出血 鼻黏膜干燥是常见局部诱因,干燥环境下鼻黏膜水分流失,变得脆弱,易发生出血;鼻部外伤,如用力挖鼻、鼻部受到撞击等,可直接损伤鼻腔内血管引起出血;鼻部炎症,像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刺激会使鼻黏膜充血、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导致出血。例如,长期处于空调房间或气候干燥地区的人群,鼻黏膜干燥引发鼻出血的概率相对较高。 二、全身因素引起的鼻出血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鼻腔内压力升高,容易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使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受影响,白血病等血液疾病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进而影响凝血机制,都可能引发鼻出血;肝脏疾病患者因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合成障碍,也易出现鼻出血情况。比如高血压患者若未规律服药控制血压,鼻出血风险会增加。 三、其他特殊情况 儿童鼻出血多与鼻腔结构特点有关,儿童鼻黏膜较薄嫩,且鼻内血管丰富,同时儿童常有挖鼻等不良习惯,易损伤鼻黏膜导致出血;老年人鼻出血往往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性疾病密切相关,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波动时更易出血;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鼻黏膜可能出现充血、水肿,也较易发生鼻出血。例如,妊娠期女性若出现鼻出血,需谨慎处理,因为激素变化导致的鼻黏膜状态改变是重要诱因。
2025-10-24 13:43:57 -
鼻子里面的小肉球是什么
下鼻甲为鼻腔正常结构可调节空气,急慢性鼻炎等疾病致其炎症时充血水肿肿大伴鼻塞流涕等症状各年龄可发;鼻息肉是鼻黏膜慢性炎症刺激致局部高度水肿形成荔枝肉样肿物各年龄段可发病,过敏体质等相对易患;鼻中隔偏曲部位黏膜受气流冲击等刺激可形成息肉样变似小肉球,有鼻部外伤或手术史等人群易出现需结合病史判断。 一、下鼻甲 正常情况下,下鼻甲是鼻腔内的正常结构,呈淡红色,表面光滑,可对吸入的空气起到加温、加湿等调节作用。当发生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时,下鼻甲可因炎症刺激出现充血、水肿,从而肿大,外观看似鼻腔内的小肉球,此时可能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儿童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等易引发下鼻甲肿大,老年人则可能因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更易受炎症影响导致下鼻甲肿大。 二、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由鼻黏膜长期慢性炎症(如感染、过敏等)刺激,导致局部黏膜高度水肿,逐渐形成带蒂或广基的肿物,外观呈表面光滑、灰白色、淡黄色或淡红色的荔枝肉样半透明肿物,可突出于鼻腔内似小肉球。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过敏体质者、长期吸烟人群、有慢性鼻窦炎病史者等相对更易罹患鼻息肉,儿童鼻息肉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 三、其他少见情况 如鼻中隔偏曲部位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等刺激,可能形成息肉样变,外观也可能似鼻腔内小肉球,但相对较为少见。不同病史人群,如有鼻部外伤史、鼻部手术史等可能增加出现此类异常结构的风险,需结合具体病史综合判断。
2025-10-24 13:4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