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鼻-鼻窦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在嗅觉障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颅底及鼻-眼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嗅觉障碍,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鼻内镜微创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鼻内镜分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敏性鼻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5部。
展开-
耳聋筛查是什么
耳聋筛查是运用专业检测手段早期发现个体听力障碍的医疗行为,常见方法有新生儿的耳声发射(初筛及复筛、确诊时间)、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早期快速评估),儿童及成人的纯音测听(各年龄段初步评估)、听性脑干反应(不配合纯音测听儿童或怀疑中枢病变成人适用),适用人群为所有新生儿、有遗传等情况儿童及长期高噪音工作等成人,早期筛查可及时发现问题对不同人群发育、学习交流、生活质量等有重要意义,特殊人群筛查时新生儿需外耳道清洁、环境安静,儿童需配合引导及关注异常表现,成人需避免耳毒性药物等保证检查时状态稳定以获准确结果。 一、耳聋筛查的定义 耳聋筛查是运用专业检测手段早期发现个体是否存在听力障碍的医疗行为,通过系统性检查及时识别听力异常情况,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保障听觉功能正常发育及生活交流等方面的健康。 二、常见筛查方法 1.新生儿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OAE):利用探头置于新生儿外耳道,检测耳蜗外毛细胞活动产生的声能反射信号,初筛在出生后3-5天进行,未通过者需在42天进行复筛,6月龄时确诊。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通过耳机给新生儿双耳发放短声刺激,记录脑干听觉通路的电活动,能快速筛查新生儿听力状况,适用于出生后早期快速评估。 2.儿童及成人听力筛查: 纯音测听:让受检者坐在隔音室中,通过耳机听取不同频率的纯音,判断其听阈,可用于各年龄段儿童及成人听力初步评估。 听性脑干反应(ABR):给受检者双耳给予短声刺激,记录头皮电位,能客观反映从耳蜗到脑干的听觉通路功能,适用于不能配合纯音测听的儿童或怀疑有中枢听觉通路病变的成人。 三、适用人群 1.新生儿:由于新生儿听觉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早期听力损失可能影响语言、认知等发育,所以所有新生儿均需进行听力筛查。 2.儿童: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若存在遗传因素(家族有耳聋病史)、早产、低体重、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等情况,需重点进行听力筛查,以早期发现听力问题并干预,避免影响学习、交流等能力发展。 3.成人: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工作(如工厂车间工人)、有家族性耳聋遗传倾向、头部受过外伤、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成人,也需要定期进行听力筛查,以便早期察觉听力变化。 四、重要性 早期进行耳聋筛查可及时发现听力损失情况,对于新生儿而言,早期干预能最大程度减少因听力障碍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社交障碍等问题;对于儿童,能保障其正常学习交流;对于成人,可避免因听力损失影响工作、社交等生活质量,早期干预还可能延缓听力进一步下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新生儿:筛查时需确保新生儿外耳道清洁、无分泌物,检查环境应安静,避免外界噪音干扰检测结果。 2.儿童:配合度较低时可能需要适当安抚引导,家长应协助儿童配合检查,同时注意儿童日常是否有对声音反应迟钝等异常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听力问题。 3.成人:筛查前应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后立即检查,保证检查时耳部及身体状态相对稳定,以获取准确的筛查结果。
2025-10-23 14:50:36 -
飞机起飞时怎么缓解耳朵压力
吞咽动作可使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与外界压力,包括吞咽口水、嚼口香糖等促使咽鼓管打开缓解耳部压力适用各年龄段人群儿童可辅助;咀嚼动作能带动下颌运动使咽鼓管开启平衡耳内外压力适用成人及能配合咀嚼动作的儿童需注意物品安全;捏鼻鼓气法用手指捏住鼻孔闭口吹气使气流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平衡压力一般成年人可较好掌握儿童需成人帮助谨慎尝试防损伤;吞咽空气法含吮吸动作通过吮吸促进咽鼓管开放平衡耳内压力适用成人及能安全进行吮吸动作的儿童需注意糖果安全;吞咽口水法频繁吞咽口水可使咽鼓管不断开启关闭维持中耳与外界压力平衡所有人群儿童可引导;耳部按摩法按摩耳部相关部位刺激耳部神经和肌肉促进咽鼓管开放各年龄段人群儿童按摩需轻柔。 原理:吞咽可使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在飞机起飞时,不断吞咽口水、嚼口香糖等都能促使咽鼓管打开,让空气进入中耳,从而缓解耳朵压力。例如,研究发现,持续吞咽能显著降低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差,有效缓解耳部不适。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人群均可采用,儿童可以通过喂水、喂母乳等方式辅助其吞咽。 咀嚼动作 原理:咀嚼和吞咽类似,能带动下颌运动,使咽鼓管开启,平衡耳内外压力。像咀嚼无糖口香糖,其持续的咀嚼动作能刺激咽鼓管开放。有研究表明,咀嚼口香糖10分钟左右,约70%的人耳部压力不适能得到改善。 适用人群:成人及能配合咀嚼动作的儿童,儿童需注意选择大小合适、无危险的咀嚼物品。 捏鼻鼓气法 原理:用手指捏住鼻孔,闭口吹气,使气流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平衡压力。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损伤鼓膜。具体方法为:捏住鼻子,闭上嘴巴,轻轻用力吹气,感觉耳朵有气体流通的感觉。 适用人群:一般成年人可较好掌握,儿童由于配合度和操作能力的限制,需在成人帮助下谨慎尝试,防止操作不当造成耳部损伤。 吞咽空气法(含吮吸动作) 原理:通过吮吸动作,如吮吸糖果、饮用饮料等,促进咽鼓管开放,平衡耳内压力。例如吮吸棒棒糖,在吮吸过程中,咽鼓管会有周期性开放,帮助调节耳内外压力。研究显示,吮吸含糖或无糖糖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飞机起飞时的耳部压力不适,有效率约为60%。 适用人群:成人及能安全进行吮吸动作的儿童,儿童选择的糖果要避免过小,防止误吞。 吞咽口水法 原理:频繁吞咽口水可使咽鼓管不断开启关闭,维持中耳与外界压力平衡。在飞机起飞时,主动频繁吞咽口水,让咽鼓管持续受到刺激而开放。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分钟会有一定次数的不自主吞咽,但在飞机起飞这种压力变化明显的情况,主动增加吞咽频率更有助于缓解耳部压力。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儿童可通过引导其吞咽口水来达到缓解目的。 耳部按摩法 原理:按摩耳部相关部位,如耳屏,可刺激耳部神经和肌肉,促进咽鼓管开放。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然后快速松开,重复多次;或者按摩耳廓,由上至下轻轻揉搓。有临床实践表明,耳部按摩能使约50%的人耳部压力不适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人群,儿童按摩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引起不适。
2025-10-23 14:48:30 -
老是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老是流鼻血可能由局部因素(如鼻外伤、鼻腔炎症、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全身因素(如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肝肾等慢性疾病)及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引起,经常流鼻血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不良习惯,有全身性疾病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鼻出血风险。 一、局部因素 1.鼻外伤:鼻部受到撞击、挖鼻过深或用力擤鼻等都可能损伤鼻黏膜血管,从而导致流鼻血。儿童常因好奇将异物塞入鼻腔引起鼻出血,老年人可能因鼻部皮肤松弛,血管脆性增加,轻微碰撞也易出血。 2.鼻腔炎症:如急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干燥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比较干燥、脆弱,血管容易破裂出血;急性鼻炎发作时,鼻黏膜充血肿胀,也容易出现鼻出血。 3.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鼻腔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等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表面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二、全身因素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可导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弹性下降,也容易出现鼻出血。老年人因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心血管疾病引发鼻出血的风险较高。 2.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凝血机制异常,从而引起鼻出血。这类患者往往会有其他部位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儿童白血病早期可能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之一。 3.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K等缺乏可影响凝血功能。维生素C缺乏会使血管壁韧性降低,容易破裂出血;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障碍。长期挑食、偏食的人群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 4.内分泌失调:女性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充血,容易发生鼻出血。例如,女性在月经期由于激素水平波动,鼻出血的概率可能会增加。 5.肝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的肝病患者肝功能受损,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都可能引发鼻出血。这类患者通常有基础疾病的相关表现,如肝病患者可能有黄疸、乏力等症状,肾病患者可能有水肿、蛋白尿等表现。 三、其他因素 1.环境因素:空气干燥时,鼻黏膜容易干燥、结痂,进而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室内暖气供暖会使空气湿度降低,更容易引发鼻出血。 2.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的人群,凝血功能受到影响,鼻出血的风险增加。 老是流鼻血可能由多种局部、全身及其他因素引起,如果经常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因鼻外伤引起的鼻出血,需根据损伤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对于因全身性疾病导致的鼻出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和挖鼻等不良习惯,对于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鼻出血的发生风险。
2025-10-23 14:47:24 -
喉咙肿痛怎么快速消肿
喉咙肿痛可通过日常护理、饮食调整缓解,日常护理包括保持喉咙湿润(多喝温水、适当饮蜂蜜水)、盐水漱口;饮食调整要选择清凉润喉食物(如梨、百合)、避免刺激性食物;感染严重或过敏因素导致时需就医干预,细菌感染严重伴高热等需用抗生素,儿童有呼吸急促等要立即就医,过敏导致需远离过敏原并在医生指导下用抗过敏药物。 一、日常护理缓解法 (一)保持喉咙湿润 多喝温水,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一般30~35℃较为合适。充足的水分能帮助滋润喉咙黏膜,减轻肿痛感。对于儿童来说,要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引起呛咳。成人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 可以适当饮用一些蜂蜜水,蜂蜜有一定的抗炎、消肿作用。但1岁以下婴儿禁止食用蜂蜜,因为可能会引起肉毒杆菌中毒。成人饮用时,取适量蜂蜜用温水冲泡,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蜂蜜中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 (二)盐水漱口 用温盐水漱口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说,每200毫升温水加入约5克盐(即0.9%的生理盐水浓度),搅拌均匀后漱口。仰头让盐水在咽喉部位多停留一会儿,每次漱口持续15~30秒左右,然后吐出。这样可以清洁口腔和咽喉部的病菌,减轻炎症,缓解肿痛。儿童进行盐水漱口时要注意控制盐的用量和漱口的力度,避免误咽过多盐水引起不适。 二、饮食调整法 (一)选择清凉润喉食物 可以多吃一些梨,梨具有清热降火、润肺润喉的功效。可以将梨切块煮水饮用,也可以直接生食。例如煮冰糖雪梨水,取1~2个梨,去皮去核切块,加入适量冰糖和水炖煮,有很好的润喉消肿作用。对于幼儿,可将梨制成梨泥食用。 百合也是不错的选择,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用百合煮粥,如百合粳米粥,取适量百合和粳米,加水煮成粥,具有润喉消肿的效果。 (二)避免刺激性食物 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烫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喉咙黏膜,加重肿痛症状。比如辣椒、油炸食品、刚出锅的热汤等。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群,在喉咙肿痛期间应戒烟戒酒,因为烟雾和酒精都会对喉咙造成刺激,不利于消肿恢复。 三、就医干预情况 (一)感染严重时 如果喉咙肿痛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且情况较为严重,如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喉咙明显化脓等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患者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抗生素。例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能需要使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使用前需确认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等情况。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喉咙肿痛时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果儿童喉咙肿痛伴有呼吸急促、吞咽困难等情况,要立即就医,因为儿童气道较窄,喉咙肿痛可能会影响呼吸,情况较为危急。 (二)过敏因素导致 如果喉咙肿痛是由过敏引起,如接触过敏原后出现喉咙肿胀、瘙痒等症状,需要远离过敏原,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例如使用抗组胺类药物,但要注意儿童使用抗过敏药物时的剂量和禁忌证,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025-10-23 14:46:26 -
耳垂根部长了个硬疙瘩是什么原因
耳垂根部长硬疙瘩可能由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脂肪瘤、纤维瘤、恶性肿瘤转移等引起,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排泄管阻塞致潴留形成,表现为耳垂根部圆形质硬肿物;淋巴结肿大分感染因素(细菌、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多有局部皮肤感染病史,病毒感染性疾病也可累及,肿大淋巴结可推动有炎症时压痛;脂肪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表现为皮下局限性肿块质软;纤维瘤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质硬肿物边界清可推动;恶性肿瘤转移是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至此,肿物质硬活动度差可增大,发现应及时就医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针对性处理。 一、皮脂腺囊肿 1.成因:主要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头面、颈项和胸背部等部位。生活中不注意局部皮肤清洁,导致皮脂腺分泌物排出受阻时易引发。 2.表现:耳垂根部可出现圆形肿物,质硬,表面光滑,与皮肤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自觉症状,如继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表现。 二、淋巴结肿大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如面部、耳部的细菌感染可引起耳垂根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多有局部皮肤感染病史,如中耳炎等,炎症刺激导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表现为耳垂根部硬疙瘩,可伴有疼痛、压痛等。 病毒感染:例如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耳垂根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易受病毒感染影响。 2.表现:肿大的淋巴结可推动,早期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有炎症时可有压痛,感染控制后部分淋巴结可缩小,但也有部分可能长期存在。 三、脂肪瘤 1.成因: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可发生于身体有脂肪的部位。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和脂肪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青年较为多见。 2.表现:耳垂根部脂肪瘤一般为单个或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质软,但有时因纤维组织含量较多而稍硬,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 四、纤维瘤 1.成因: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病因不明,可能与创伤、遗传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2.表现:耳垂根部纤维瘤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质硬,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推动,生长缓慢,一般无疼痛等不适症状。 五、恶性肿瘤转移 1.成因: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可能转移至耳垂根部。例如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等,癌细胞可通过淋巴转移途径到达耳垂根部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转移癌。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需高度警惕。 2.表现:转移而来的肿物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可逐渐增大,常无明显疼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原发肿瘤相关症状等。 如果发现耳垂根部长了硬疙瘩,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等)等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10-23 14:4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