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萍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擅长:擅过敏性鼻炎、嗅觉障碍、鼻内镜下鼻腔鼻窦,鼻-颅底,鼻-眼相关外科手术,以及成人、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红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鼻-鼻窦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在嗅觉障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颅底及鼻-眼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嗅觉障碍,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鼻内镜微创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鼻内镜分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敏性鼻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5部。

展开
个人擅长
擅过敏性鼻炎、嗅觉障碍、鼻内镜下鼻腔鼻窦,鼻-颅底,鼻-眼相关外科手术,以及成人、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展开
  • 怎样掏耳朵深处的耳屎

    健康人群外耳道具自洁功能日常保持清洁即可,耵聍堵塞影响听力等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温热生理盐水冲洗且需专业人员操作,儿童外耳道窄皮肤娇嫩有堆积应就医由医生借助设备清理,有耳部病史人群有问题应立即就医由医生用合适方法清理,耵聍硬的要先去医院用药物软化再由医生安全清理。 一、健康人群正常情况处理 健康人群外耳道具有自洁功能,多数情况下耳屎可自行排出,无需刻意掏挖深处耳屎,日常保持外耳道清洁即可,如注意洗头、洗澡时避免外耳道进水等。 二、耵聍堵塞需清理的情况及方法 (一)生理盐水冲洗法 若因耳屎堵塞影响听力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温热的生理盐水冲洗。需注意冲洗时水流方向应朝向外耳道后上壁,使水流冲击耵聍使其排出,但操作需由专业人员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损伤耳道黏膜。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外耳道较窄且皮肤娇嫩,自行掏挖深处耳屎极易损伤耳道甚至鼓膜。若发现儿童耳部有耳屎堆积影响正常生活,应及时带儿童至耳鼻喉科,由专业医生借助耳内镜等设备安全清理。 (二)有耳部病史人群 对于有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病史的人群,自行掏挖深处耳屎可能导致炎症加重或损伤耳道。此类人群若存在耳屎问题,应立即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采用合适方法清理,如在耳内镜下使用专业器械小心清除耵聍。 (三)耵聍较硬的情况 若耳屎形成较硬的团块,不可自行强行掏挖,应先前往医院,由医生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等药物软化耵聍,待耵聍软化后再由医生进行安全清理,避免因强行掏挖造成耳道损伤。

    2025-10-23 11:44:42
  • 耳洞流血是什么原因

    耳洞流血可能由局部创伤因素(佩戴不合适耳环耳钉致皮肤擦伤划伤,年轻人因频繁换饰品风险高)、感染因素(局部感染致炎症反应出血伴红肿疼痛等,儿童皮肤娇嫩或成人卫生差易出现)、过敏反应(对耳环材质过敏致红肿瘙痒渗血,女性因佩戴多接触过敏原几率高)、自身凝血功能异常(全身性疾病致凝血障碍易出血,有基础病史者需警惕)引发。 一、局部创伤因素 佩戴不合适的耳环或耳钉,其材质刺激或过硬,在佩戴、摘取过程中易造成耳洞皮肤黏膜擦伤、划伤,从而引发流血。例如,频繁更换耳环或耳环材质过硬时,更易出现此类情况。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年轻人因追求时尚频繁更换饰品,风险相对较高。 二、感染因素 耳洞局部感染时,细菌等病原体侵袭致使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易破裂出血,同时常伴有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表现。儿童因皮肤娇嫩且可能不注意耳部卫生,感染风险较高;成人若耳部卫生不佳或存在基础疾病,也易出现感染性流血。 三、过敏反应 对耳环材质(如金属镍等)过敏,接触后引发过敏炎症,耳部皮肤可出现红肿、瘙痒、渗血等情况。过敏反应在有过敏体质的人群中更易发生,不同性别均可出现,女性因佩戴饰品较多,接触过敏原的几率相对更高。 四、自身凝血功能异常 某些全身性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可表现为耳洞等部位容易出血。此类情况在有基础病史的人群中需特别关注,各年龄段均可能存在,若有相关基础病史者出现耳洞流血,应警惕凝血问题。

    2025-10-23 11:43:09
  • 耳钉掉入耳朵半年该如何处理

    耳钉掉入耳朵半年属异物长时间存留耳道需尽快赴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在无菌操作环境下用耳钳或耳内镜等设备取出,儿童需加强看护发现不适立即就医,特殊病史人群就医要主动告知病史,医生综合评估处理以防相关问题加重。 一、立即就医评估 耳钉掉入耳朵半年属于异物长时间存留耳道的情况,需尽快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耳内镜等专业检查设备明确耳钉位置,因为长时间异物存留可能引发感染(如耳道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炎症反应甚至导致耳道黏膜损伤、听力受影响等问题,尤其儿童因无法准确表述耳部不适,更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导致更严重后果。 二、专业取出操作 医生会在无菌操作环境下进行异物取出。对于位置较浅且无明显损伤的耳钉,可能直接用耳钳等工具轻柔取出;若位置较深或与耳道组织有轻微粘连,可能需要借助耳内镜等辅助设备精准操作,以最大程度减少对耳道黏膜的损伤。整个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继发感染。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好奇心强易发生异物入耳情况,家长需加强看护。若发现儿童耳部不适或怀疑有异物入耳,应立即带至医院,因儿童耳道黏膜更娇嫩,长时间异物存留更易引发严重炎症反应,且儿童配合度低,需专业医生快速、安全处理。 特殊病史人群:如有耳部既往疾病史(如中耳炎等)者,异物存留更易诱发原有疾病加重,就医时需主动告知医生病史,医生会综合评估耳部状况,在取出异物同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感染加重等情况。

    2025-10-23 11:38:59
  • 遭遇晕车时应如何应对

    缓解晕车可通过乘坐交通工具选向前座位保持头部稳定以减少颠簸降低内耳前庭受刺激,将目光注视远方固定景物避免紧盯车内移动物体来减轻前庭神经兴奋,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茶苯海明等抗组胺类药物,儿童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孕妇使用药物需先咨询医生,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时用抗晕车药要考量与基础病用药相互作用且优先非药物缓解。 一、保持合适体位 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向前的座位,尽量保持头部稳定,避免频繁转动或晃动,例如坐在汽车前排靠窗位置,可减少身体的大幅度颠簸,降低内耳前庭受刺激程度,从而缓解晕车不适。二、调整视觉聚焦 将目光注视远方固定景物,如车窗外远处的地平线等,避免紧盯车内移动的物体,因为车内物体的频繁移动会进一步刺激前庭器官,通过固定视线能减轻前庭神经的兴奋度,缓解晕车状况。三、药物辅助(仅提名称) 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像茶苯海明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庭神经活动发挥减轻晕车症状的作用,但需注意不同人群的药物适用性差异。四、特殊人群应对 儿童: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因其前庭系统发育未完善,药物使用风险相对较高,通过保持正确坐姿、注视远方等方式缓解; 孕妇:使用药物需谨慎评估,建议先咨询医生再决定是否借助药物辅助,优先尝试非药物方法; 老年人:若有基础疾病,使用抗晕车药物时需考量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优先以非药物方式缓解晕车,如调整坐姿、选择合适视野等。

    2025-10-23 11:37:12
  • 慢性鼻炎能根治吗

    慢性鼻炎无法根治,但可通过药物、免疫疗法、手术及其他治疗缓解症状,预防可避免过敏原、保持鼻腔湿润、健康生活和预防感染,特殊人群需注意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并遵医嘱定期复诊。 1.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鼻腔喷雾剂、口服药物等缓解症状,如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等。 免疫疗法:对于特定类型的慢性鼻炎,免疫疗法可能有效。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鼻甲肥大严重影响呼吸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如盐水鼻腔冲洗、物理治疗等也可辅助缓解症状。 2.预防措施 避免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 保持鼻腔湿润:使用加湿器、鼻腔喷雾剂等保持鼻腔湿润。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慢性鼻炎的治疗需要特别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使用过多药物,尤其是含有血管收缩剂的滴鼻剂。 孕妇:治疗慢性鼻炎时应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慢性疾病,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和身体耐受性。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鼻炎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定期复诊和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控制慢性鼻炎非常重要。

    2025-10-23 11:35: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