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鼻-鼻窦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在嗅觉障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颅底及鼻-眼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嗅觉障碍,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鼻内镜微创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鼻内镜分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敏性鼻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5部。
展开-
右鼻子出血是什么原因
鼻出血的局部因素包括鼻腔炎症、干燥、异物、外伤及肿瘤等,全身因素涉及心血管、血液、肝肾功能、内分泌及药物、高热等方面,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与异物、挖鼻等相关,青少年与内分泌、外伤等相关,成年人需考虑全身因素,老年人与心血管及黏膜退变等相关。 鼻腔干燥:空气干燥、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或经常挖鼻等,都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干燥,鼻黏膜干燥后变得脆弱,容易出血。 鼻腔异物:儿童如果将小玩具、纸团等异物塞入鼻腔,异物长期刺激鼻黏膜,可引起鼻黏膜糜烂出血。 鼻部外伤:鼻部受到撞击、挖鼻过深等外伤情况,会直接损伤鼻黏膜的血管,导致出血。 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鼻腔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表面血管丰富,容易破裂出血。 全身因素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可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出血。例如血压突然升高,超过了鼻腔血管的承受能力,就会引起出血。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容易出血,包括鼻子出血。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下降,就容易出现鼻出血且不易止住。 肝肾功能异常: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可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鼻出血。 内分泌失调:青春期少年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易出血;女性月经期、妊娠期也可能因内分泌变化出现鼻出血。 其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的人群,凝血功能受影响,也容易发生鼻出血;高热性疾病,如流感、麻疹等,可使鼻黏膜充血、干燥,容易出血。 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鼻出血多与鼻腔异物、挖鼻、急性发热性疾病等有关。家长要注意避免儿童将异物塞入鼻腔,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挖鼻。如果儿童鼻出血,可让其坐下,头稍向前倾,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压迫止血。 青少年:青少年鼻出血可能与内分泌变化、鼻部外伤、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用鼻等)有关。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鼻部外伤,如有鼻部不适及时就医。 成年人:成年人鼻出血需考虑全身因素较多,如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等。有高血压的成年人要规律服药控制血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成年人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老年人:老年人鼻出血多与心血管疾病、鼻腔黏膜退变等有关。老年人要积极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等。
2025-10-20 13:50:12 -
腺样体肥大吃什么食物
为应对腺样体肥大,可通过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富含蛋白质的优质奶类、蛋类,以及清淡易消化的粥类、软面条等食物进行营养补充,婴幼儿添加辅食要注意性状和安全,大龄儿童要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并保持口腔清洁,存在营养不良的儿童必要时遵医嘱评估补充营养。 一、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等,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可帮助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加重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一般来说,儿童每天可适当食用1-2个中等大小的柑橘类水果。 2.绿叶蔬菜:像菠菜、西兰花等。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绿叶蔬菜可每天保证摄入200-300克,可通过清炒、煮汤等方式让儿童食用。 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1.优质奶类:牛奶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对于腺样体肥大的儿童,每天应保证300-500毫升的奶量。牛奶中的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能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2.蛋类: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鸡蛋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儿童可每天食用1个鸡蛋,可做成煮鸡蛋、鸡蛋羹等形式,方便儿童食用。但如果儿童存在蛋类过敏情况,则需避免食用。 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1.粥类:例如小米粥、南瓜粥等。小米粥容易消化,还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南瓜粥则含有丰富的果胶等成分,对胃肠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儿童可每天食用1-2碗粥,可根据口味加入少量的糖或盐调味,但要注意避免过甜或过咸。 2.软面条:软面条也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在面条中加入蔬菜、肉末等,为儿童提供多种营养。一般来说,儿童每餐可食用100-150克左右的软面条。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腺样体肥大的情况,在添加辅食时要特别注意食物的性状和安全性。例如,添加水果泥时要确保细腻无颗粒,防止呛咳;对于患有腺样体肥大且同时存在营养不良的儿童,除了保证上述食物的摄入外,必要时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评估和适当的营养补充,但要避免自行盲目补充。对于大龄儿童,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细菌滋生引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因为呼吸道感染与腺样体肥大的加重密切相关。
2025-10-20 13:49:09 -
慢性化脓中耳炎怎么治疗
慢性化脓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局部用抗生素溶液、糖皮质激素,全身用抗生素)、手术治疗(鼓膜修补术、乳突根治术)、病因治疗(积极治上呼吸道感染、去除鼻腔及鼻咽部病灶)及日常护理(保持耳部清洁、增强体质)来应对,儿童患者需特别关注相关情况。 一、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抗生素溶液:适用于中耳黏膜充血、有脓的情况,常用的有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其通过局部发挥抗菌作用,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时要注意滴耳的姿势等,避免药液流入咽喉等部位引起不适。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滴耳液等,可起到抗炎、消肿的作用,减轻中耳的炎症反应,但使用时需权衡利弊,尤其对于有激素禁忌证的患者要谨慎。 2.全身用药 抗生素:当感染较重、有全身症状时需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根据病原菌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同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等不良反应。 二、手术治疗 1.鼓膜修补术 适用于鼓膜穿孔长期不愈的患者,通过手术修复鼓膜,恢复中耳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要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尽量减少对听力等方面的影响。 2.乳突根治术 适用于骨质破坏较严重、有胆脂瘤形成等情况的患者,通过手术清除病变组织,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但手术对儿童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需要特别关注耳部的护理等。 三、病因治疗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细菌等病原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慢性化脓中耳炎。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呼吸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要注意增强其抵抗力,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2.去除鼻腔及鼻咽部病灶 如有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情况,要及时处理。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阻塞咽鼓管咽口,影响中耳的通气引流,从而诱发慢性化脓中耳炎,必要时需进行腺样体切除术等。 四、日常护理 1.保持耳部清洁 患者要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洗澡、洗头时避免污水进入耳道。儿童患者由于活动较多,家长要特别注意在这些情况下对耳部的保护,可使用棉球等适当堵塞外耳道,但要注意不要过深。 2.增强体质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患者,都要注意加强锻炼,合理饮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和良好的作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提高免疫力。
2025-10-20 13:48:07 -
怎么睡觉不打呼噜
要解决打呼噜问题,可从多方面入手。调整睡眠姿势,尝试侧卧尤其右侧卧;控制体重,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合理减重;睡前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类药物;积极治疗鼻部疾病(如鼻炎、鼻息肉等)和咽部疾病(如扁桃体肥大等);用生理盐水清理鼻腔保持通畅;若打呼噜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及时就医做睡眠监测等检查以明确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制定治疗方案,不同人群都要重视这些方面来改善打呼噜状况。 控制体重 合理减重:如果超重或肥胖,减轻体重有助于缓解打呼噜的情况。研究表明,体重减轻5%-10%可能会使打呼噜的严重程度得到改善。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应关注体重管理,通过健康的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的摄入)和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游泳等)来实现合理减重。例如,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取。 避免睡前饮酒和服用镇静类药物 睡前注意事项:睡前饮酒会使咽部肌肉松弛,加重气道阻塞,从而诱发打呼噜。镇静类药物也可能导致气道肌肉放松,增加打呼噜的风险。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应注意,成年人在睡前应避免饮酒和随意服用镇静类药物,如果因病情需要服用药物,应咨询医生是否会影响睡眠呼吸状况。 治疗相关疾病 鼻部疾病治疗:如果患有鼻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应积极治疗。例如,鼻炎患者可以使用鼻腔喷雾剂等药物缓解症状;鼻息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鼻部疾病得到控制后,气道通畅度改善,打呼噜情况可能会减轻。对于儿童,鼻部疾病引起的打呼噜更要重视,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避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等。 咽部疾病治疗:如患有扁桃体肥大等咽部疾病,也可能导致打呼噜,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等。 保持鼻腔通畅 清理鼻腔: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保持鼻腔通畅。对于儿童,家长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生理盐水喷雾或洗鼻器来清理鼻腔;成年人也可以自行操作。通过清理鼻腔,去除鼻腔内的分泌物等,减少气道阻塞的因素,从而减轻打呼噜。 就医检查 专业评估:如果打呼噜情况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睡眠监测等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问题。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应重视,尤其是老年人、肥胖人群等更容易出现睡眠呼吸相关问题的群体,更要及时进行检查和干预。
2025-10-20 13:47:14 -
后鼻窦炎的治疗
后鼻窦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用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鼻腔冲洗(生理盐水冲洗)、手术治疗(规范药物无效等情况,儿童手术谨慎)及生活方式调整(保证休息、均衡饮食、避过敏原、预防感冒)。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如果后鼻窦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会使用抗生素。例如对于常见的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等,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但具体药物选择需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来定,一般需使用足够疗程以彻底清除细菌,防止病情反复。 2.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鼻黏膜炎症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常用药物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可有效缓解后鼻窦炎患者的鼻塞、流涕等症状,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等多种途径发挥抗炎作用。 3.黏液促排剂:可以促进鼻腔和鼻窦内黏液排出,改善纤毛功能,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有助于将鼻窦内的黏稠分泌物排出,利于炎症消退。 二、鼻腔冲洗 1.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微环境。一般使用专门的鼻腔冲洗器,每天可进行1-2次冲洗,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注意冲洗的压力和温度,避免造成不适。 三、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经规范药物治疗无效、存在鼻息肉等解剖结构异常影响鼻窦引流等情况的后鼻窦炎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鼻内镜下鼻窦手术,通过内镜清晰的视野,开放鼻窦窦口,清除病变组织,恢复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 2.儿童特殊情况:儿童后鼻窦炎手术需非常谨慎,一般先以药物治疗为主,只有在药物治疗效果极差且有明确解剖异常等严格指征时才考虑手术,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儿童鼻腔、鼻窦的生理特点,操作需更加精细,减少对儿童鼻腔正常结构发育的影响。 四、生活方式调整 1.休息与饮食: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鼻黏膜炎症。 2.避免过敏原:如果患者是过敏体质,后鼻窦炎可能与过敏因素有关,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3.预防感冒:反复的感冒会加重后鼻窦炎的病情,所以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预防感冒的发生。
2025-10-20 13:4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