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鼻-鼻窦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在嗅觉障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颅底及鼻-眼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嗅觉障碍,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鼻内镜微创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鼻内镜分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敏性鼻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5部。
展开-
扁桃体结石要怎么治疗
扁桃体结石的护理与治疗分为日常自我护理和医疗专业治疗。日常自我护理包括漱口和用棉签轻轻剔除(儿童需谨慎);医疗专业治疗有扁桃体清洗(专业医护操作)和扁桃体切除术(儿童慎用,术后注意护理),当结石频繁发作、保守治疗无效且影响生活质量时考虑切除术。 一、日常自我护理 1.漱口 对于较小且位置较浅的扁桃体结石,可通过经常漱口来尝试清除。使用温盐水漱口是比较常用的方法,盐水具有一定的清洁和抑菌作用,能够帮助松动结石并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滋生。一般每天可漱口数次,每次漱口时间保持在30秒-1分钟左右,通过漱口水流的冲击可能使部分扁桃体结石脱落并随漱口液吐出。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漱口时要避免误吞漱口水,应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2.使用棉签轻轻剔除 如果能看到较明显的扁桃体结石,且位置较表浅,可以在清洁双手后,用消毒过的棉签轻轻尝试剔除。但操作时要非常轻柔,避免损伤扁桃体组织。对于儿童,由于其配合度较低且扁桃体相对敏感,不建议自行尝试这种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疼痛。 二、医疗专业治疗 1.扁桃体清洗 医生可能会采用专门的扁桃体清洗方法。例如,使用特定的器械或溶液对扁桃体隐窝进行冲洗,以清除其中的结石。这种方法需要在医疗机构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能够较为精准地将结石从扁桃体隐窝中冲洗出来。对于一些反复出现扁桃体结石且结石较多的患者,可能会定期进行这种清洗治疗来维持扁桃体的清洁状态。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冲洗的压力等参数,儿童患者由于其扁桃体相对娇嫩,医护人员会更加谨慎操作。 2.扁桃体切除术 当扁桃体结石频繁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导致反复的咽痛、吞咽困难、口臭等,且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会考虑扁桃体切除术。但扁桃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对于儿童来说,其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一般不轻易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只有在扁桃体病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如引发反复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等情况下,才会权衡利弊后考虑手术。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术等,术后需要注意儿童的伤口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同时要关注儿童的饮食恢复,初期以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促进伤口愈合。
2025-10-20 13:25:54 -
咽喉肿痛吞口水都疼怎么办
咽喉肿痛吞口水都疼病因多样,如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儿童用温盐水漱口、成人用淡盐水漱口,避免烟酒)、调整饮食(进清淡易吞咽食物、多喝水)缓解,细菌感染可能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高热、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 一、明确病因是关键 咽喉肿痛吞口水都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比如细菌感染可导致急性扁桃体炎,引发咽喉剧烈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也会出现类似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病因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疱疹性咽峡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导致咽喉肿痛,而成年人可能更多与细菌感染相关。 二、一般缓解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 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使用温盐水漱口,因为温盐水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缓解咽喉局部炎症带来的不适。对于能配合的成年人,也可以用淡盐水多次漱口,每天漱口次数可根据疼痛程度调整,一般3-5次。 生活方式方面,要避免吸烟、饮酒,因为烟酒会刺激咽喉黏膜,加重肿痛症状。 2.调整饮食 应进食清淡、易吞咽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进一步刺激咽喉,使疼痛加重。对于儿童,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适中,过烫或过冷的食物都可能刺激咽喉。 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保持咽喉黏膜湿润,有助于减轻疼痛。儿童要定时定量饮水,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三、医疗干预情况 1.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可能会用到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类抗生素等,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患者不能自行随意使用。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情况,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 可以使用一些局部缓解疼痛的药物,如含片类,像西瓜霜含片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咽喉疼痛,但儿童使用含片需谨慎,避免发生误吸等危险。 2.就医指征 如果咽喉肿痛吞口水都疼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呼吸困难、吞咽极度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就医。例如儿童出现咽喉肿痛伴呼吸困难,可能是会厌炎等严重疾病,需紧急处理;成年人如果咽喉肿痛同时伴有声音嘶哑加重、痰中带血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
2025-10-20 13:25:18 -
咽炎可以治愈吗
咽炎可以治愈,不同类型咽炎治疗及预后有差异。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1-2周可自愈,细菌感染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数天至1-2周可治愈;慢性咽炎需去除病因结合局部治疗,部分可改善但易复发;儿童咽炎急性多对症支持多数可治愈,慢性较少见需除病因;老年咽炎治疗需关注整体健康,规范治疗可缓解症状但易受身体状况影响。 一、急性咽炎 病因与特点: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起病较急。 治疗与治愈情况: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一般通过休息、多饮水等对症支持治疗,通常1-2周可自愈;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多数患者在数天至1-2周内症状缓解、治愈。例如,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使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治疗,疗效较好,多数能治愈。 二、慢性咽炎 病因与特点:可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病变、长期张口呼吸、烟酒过度、粉尘与化学刺激等多种因素引起,病程较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 治疗与治愈情况: 去除病因: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疾病,避免张口呼吸,戒烟酒,避免接触粉尘及有害化学物质等。经过这些处理后,部分患者症状可明显改善甚至治愈,但如果再次接触诱因,可能复发。例如,长期吸烟的慢性咽炎患者,戒烟后咽部不适等症状往往能逐渐减轻;由慢性鼻窦炎引起的慢性咽炎,积极治疗鼻窦炎后,咽部症状也会随之改善。 局部治疗:使用含漱液、含片等局部药物缓解症状,但单纯局部治疗较难完全治愈,需要结合病因去除等综合措施。 对于儿童咽炎,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且气道等解剖结构特点,急性咽炎需更加重视。儿童急性咽炎多因病毒感染常见,治疗上更强调对症支持,如体温不高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儿童需避免滥用退热药物),多饮水,注意休息等,多数也可治愈;慢性咽炎在儿童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等有关,同样需积极寻找并去除病因,部分儿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等可改善症状。对于老年咽炎患者,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治疗上更需关注整体健康状况,在治疗咽炎的同时,需注意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更需谨慎全面,去除病因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耐受性等,多数老年咽炎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缓解症状,但相对病程可能较长,且易受身体状况变化影响。
2025-10-20 13:24:24 -
声带息肉严重吗
声带息肉严重性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从发声功能影响看,小息肉影响小,大息肉可致明显嘶哑甚至失声;病因持续会致息肉增大,小息肉可保守治疗,大息肉常需手术,手术成熟但有风险;儿童患者需谨慎处理,女性患者对声音影响更关注,有基础病史患者严重性易被放大,多数声带息肉经及时合理治疗可改善预后。 病因与病情发展关联 声带息肉的形成多与长期用声过度、用声不当有关,比如教师长时间高强度授课、歌手频繁高强度演唱等。如果病因持续存在且未得到有效干预,声带息肉可能会逐渐增大。一般来说,息肉越小相对越容易通过保守治疗等方式改善,但随着息肉增大,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情况 通过喉镜检查可明确声带息肉的大小、部位等情况。对于较小的声带息肉,首先可尝试保守治疗,包括噤声休息、发声训练等,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息肉可缩小或消失。而对于较大的声带息肉,通常需要手术切除,手术相对较为成熟,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不过总体而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风险可控。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声带息肉相对较少见,多与用声不当等因素有关,比如长时间大声哭闹等。儿童声带息肉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因为儿童喉部组织较为娇嫩,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对喉部发育的影响,一般先尝试保守治疗,如纠正不当用声习惯等,若保守治疗无效再考虑手术,且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发声方面可能因生理特点与男性有所不同,但声带息肉的严重性并不因性别而有本质差异,不过女性患者可能更在意声音问题对社交等方面的影响,所以对发声功能的关注可能更为强烈。 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本身有喉部其他基础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声带息肉的严重性可能会被放大。例如,本身有喉部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合并声带息肉后可能会加重喉部不适等症状,且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治疗对基础疾病的可能作用。 总体而言,声带息肉的严重性不能一概而论,需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包括息肉大小、对发声功能的影响程度、病因持续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职业、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但大多数声带息肉通过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可以改善预后的。
2025-10-20 13:22:10 -
喉咙感觉烧是怎么回事
喉咙感觉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肥胖、老年人及不良生活方式易致)、咽喉部炎症(急性咽喉炎因感染等,儿童及用声过度者易患;慢性咽喉炎因急性反复发作等,长期处于污染环境者风险高)、喉部肿瘤(中老年人需警惕)、药物副作用(服用相关药物需考虑)、心理因素(长期高压人群易出现躯体化症状表现为喉咙烧灼感)。 一、胃食管反流病相关 胃食管反流病是导致喉咙感觉烧常见原因之一。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因素使得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当反流至咽喉部位时,就会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喉咙有烧灼感。这种情况在肥胖人群中相对更常见,因为肥胖可能增加腹压,促进反流发生;老年人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一些不良生活方式也会诱发,比如餐后立即平卧、长期吸烟、过量饮酒、喜食高脂饮食等。 二、咽喉部炎症相关 1.急性咽喉炎:病毒、细菌感染等可引发急性咽喉炎,炎症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喉咙出现烧灼感,同时可能伴有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急性咽喉炎;而长期用声过度的人群,如教师等,也较易因咽喉部黏膜受损后感染引发炎症出现喉咙烧的感觉。 2.慢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长期受到不良理化因素刺激(如长期吸入粉尘、化学气体等)等原因可导致慢性咽喉炎,咽喉部黏膜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也会有喉咙烧灼感,还可能伴有咽干、咽痒等症状。长期处于污染工作环境的人群,慢性咽喉炎的发病风险较高。 三、其他可能原因 1.喉部肿瘤:喉部的良恶性肿瘤可能会导致喉咙有异常感觉,包括烧灼感。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刺激喉部组织,引起不适症状。中老年人相对更需警惕喉部肿瘤的可能,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肿瘤发病风险有所增加。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有导致喉咙烧灼感的副作用,比如一些降压药等。如果正在服用药物,且出现喉咙烧的感觉,需考虑药物副作用的可能,这时候需要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3.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会引起躯体化症状,表现为喉咙有烧灼感。这种情况在长期处于高压工作学习环境的人群中较为常见,比如学生备考期间、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等。
2025-10-20 13:2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