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鼻-鼻窦疾病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在嗅觉障碍、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颅底及鼻-眼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方面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嗅觉障碍,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鼻内镜微创手术、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手术。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鼻内镜分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过敏性鼻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研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5部。
展开-
取出扁桃体结石的方法是什么
自行尝试取出扁桃体结石可使用棉签擦拭或漱口,但儿童自行操作有风险;就医时医生会用器械取出,也可能对反复出现且药物治疗不佳的儿童采用激光或微波治疗。 一、自行尝试取出扁桃体结石 1.使用棉签擦拭:可以在镜子的辅助下,用干净的棉签轻轻尝试擦拭扁桃体表面,看是否能将结石取出。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扁桃体组织。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配合度较低,自行操作可能会有风险,不建议儿童自行尝试这种方法。 2.漱口:使用温盐水漱口可能有助于松动扁桃体结石并使其排出。可以将适量的盐溶解在温开水中,然后仰头漱口,让盐水在口腔和扁桃体区域停留一段时间。不过,这种方法对于较大或较顽固的结石效果可能有限。对于有吞咽困难或其他不适的儿童,不建议自行用漱口的方式来处理扁桃体结石,应及时就医。 二、就医由医生取出扁桃体结石 1.器械取出:医生会使用专门的器械,如扁桃体钳子等,在明确结石位置后将其取出。这种方法相对较为直接和安全,但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对于儿童患者,医生会更加谨慎操作,确保在取出结石的过程中不会对儿童的扁桃体造成过度损伤。在操作前,医生会对儿童的口腔进行充分的消毒等准备工作。 2.激光或微波治疗:对于反复出现扁桃体结石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激光或微波等方法来处理。激光或微波可以破坏扁桃体隐窝内的一些结构,减少结石再次形成的机会。但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儿童的适用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体耐受等情况。
2025-10-20 12:03:20 -
鼻息肉患者出现打呼噜和口腔白色分泌物的原因是什么
鼻息肉致鼻腔空间狭窄致睡眠时通气受阻需张口呼吸使软腭等振动引发打呼噜,其口腔白色分泌物因鼻腔分泌物倒流、张口呼吸致黏液浓缩及鼻腔炎症波及口腔致微环境变化使菌群滋生改变分泌物性状。 一、鼻息肉患者出现打呼噜的原因 鼻息肉可致鼻腔空间狭窄,阻碍气流通过。鼻息肉阻塞后鼻孔等结构,使患者睡眠时通气受阻,需张口呼吸,气流冲击软腭等组织产生振动从而引发打呼噜。研究显示,鼻息肉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重要解剖因素,鼻腔结构病变改变上气道通气状况,增加了打鼾发生的可能性,其机制与鼻腔通气受限后呼吸时气流动力学改变相关,使得软腭等部位振动加剧,进而出现打呼噜现象。 二、鼻息肉患者出现口腔白色分泌物的原因 1.鼻腔分泌物倒流:鼻息肉患者鼻腔黏膜存在炎症反应,会分泌较多黏液,这些黏液可通过后鼻孔流至口腔,表现为白色分泌物。炎症刺激下鼻腔腺体分泌亢进,分泌物量增多,经后鼻道流入口腔是常见原因之一。 2.张口呼吸影响:鼻息肉导致通气不畅,患者常因打呼噜而张口呼吸,口腔水分蒸发加快,鼻腔分泌的黏液在口腔内浓缩,也会形成白色分泌物。长期张口呼吸使口腔处于相对干燥环境,黏液成分改变,外观呈现白色。 3.口腔微环境变化:鼻息肉引发的鼻腔炎症可能波及口腔局部,改变口腔微环境,导致口腔内细菌等微生物滋生,分泌物性状随之改变,呈现白色。炎症状态下口腔内菌群平衡被打破,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参与分泌物形成,使其表现为白色。
2025-10-20 12:01:27 -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有哪些
鼻咽癌早期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回吸性涕中带血或擤出带血鼻涕的涕血和鼻出血症状,肿瘤阻塞或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的耳鸣、听力下降症状,肿瘤增大阻塞后鼻孔导致的单侧或双侧鼻塞症状,可为首发或伴随症状的单侧持续性隐痛的头痛症状,以及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颈部肿块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不同人群出现相关症状时均需警惕鼻咽癌。 耳鸣、听力下降:肿瘤阻塞或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易被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等耳部疾病。年龄较轻且出现不明原因耳鸣、听力下降的人群,要考虑鼻咽癌的可能,若同时伴有涕血等症状更应重视。 鼻塞:肿瘤增大可阻塞后鼻孔引起鼻塞,开始多为单侧,后可发展为双侧。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出现鼻塞症状时,需结合其他伴随症状判断,如儿童出现长期鼻塞且治疗效果不佳,应排查鼻咽癌等疾病。 头痛:可为首发症状或伴随症状,多为单侧持续性隐痛,部位常不固定。头痛的发生与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神经或血管等有关。有头痛症状且持续不缓解,尤其是合并有上述其他症状的人群,要考虑鼻咽癌的可能,不同年龄人群都应注意,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多种基础疾病,若出现新的头痛症状更需排查。 颈部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颈部肿块,多见于颈深上群淋巴结,开始可活动,后期可与周围组织粘连。对于发现颈部有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淋巴结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要考虑鼻咽癌等头颈部肿瘤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5-10-20 11:58:55 -
呼吸中止症的症状是什么
阻塞性呼吸中止症夜间表现为鼾声响亮不规律伴呼吸暂停及憋醒,晨起有头部胀痛、口干,日间有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肥胖者因颈部脂肪多易发病,儿童有睡眠中乱动及生长发育迟缓情况,更年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增加发病风险。 一、夜间典型症状 1.打鼾与呼吸间断:患者睡眠时鼾声响亮且不规律,常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单次暂停时长通常超过10秒,因上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气流中断。 2.憋醒表现:由于呼吸中止引发缺氧,患者会突然从睡眠中憋醒,部分人还可能伴随身体抽动,影响睡眠连续性。 二、晨起相关症状 3.头痛:晨起后可能出现头部胀痛,多与夜间反复呼吸中止导致血氧波动、脑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有关。 4.口干:夜间呼吸中止时多经口呼吸,口腔水分持续丢失,晨起后常感明显口干。 三、日间常见表现 5.嗜睡:白天易出现困倦、打盹情况,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源于夜间睡眠质量差、频繁觉醒致睡眠不足。 6.注意力不集中:夜间睡眠中断使大脑未获充分休息,导致白天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认知功能。 四、特殊人群特点 7.肥胖人群:肥胖是阻塞性呼吸中止症的重要诱因,颈部过多脂肪会压迫气道,增加呼吸中止发生概率。 8.儿童群体:儿童呼吸中止症可能表现为睡眠中频繁翻身、肢体乱动,还可能因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9.更年期女性:女性更年期后激素水平变化可影响上气道肌肉功能,增加呼吸中止症发病风险。
2025-10-20 11:57:16 -
如何强制自己在睡觉时用鼻子呼吸
要识别导致鼻腔通气不畅的诱因如不同人群相关因素,优化睡眠环境包括维持空气湿度和调整枕头高度,开展白天及睡前呼吸训练,儿童长期口呼吸要观察就医,老年人调整呼吸习惯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 一、识别潜在诱因 首先需排查导致鼻腔通气不畅的因素,如过敏性鼻炎可致鼻黏膜肿胀、鼻息肉可引起鼻腔狭窄等,不同年龄人群诱因有别,儿童可能与腺样体肥大相关,成人多与鼻炎、鼻窦炎等有关,明确并针对性处理诱因是改善睡眠时鼻呼吸的基础。 二、优化睡眠环境 1.维持空气湿度: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调节至40%~60%,减轻鼻黏膜干燥,利于鼻腔通气;2.调整枕头高度: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仰卧时以颈椎自然生理曲度为准(约一拳高),避免因枕头不当影响鼻腔通气,不同体型人群可据此调整。 三、开展呼吸训练 1.白天练习:有意识进行缓慢深吸气,让空气充分通过鼻腔,感受鼻腔对空气的过滤、加温、加湿作用,每次5~10分钟,每日3~4次;2.睡前训练:睡前简短进行鼻呼吸训练,帮助身体适应鼻呼吸模式,训练时保持放松,逐步强化鼻呼吸习惯。 四、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长期口呼吸可能影响面部发育(如腺样体面容),家长需密切观察,若发现鼻腔堵塞表现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盲目处理; 老年人:需考虑是否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影响鼻腔通气,调整呼吸习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2025-10-20 11:5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