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陈军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陈宇,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擅长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 肺部结节会消失吗

    肺部结节能否消失取决于多种因素,炎性结节经有效抗感染治疗部分可消失,青壮年及规范抗结核治疗的结核性结节部分可消失,恶性结节一般不会自行消失,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发现肺部结节应及时就医处理。 炎性结节:如果肺部结节是由炎症引起,比如细菌感染导致的炎性结节,在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部分炎性结节有可能消失。例如,有研究表明,对于因肺炎链球菌感染引发的肺部炎性结节,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结节吸收消失的概率相对较高。一般来说,青壮年身体状况较好,免疫系统相对活跃,在发生炎性结节后,通过积极治疗炎性结节消失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由于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炎性结节消失的难度可能会增加,但通过规范治疗仍有消失的可能。 结核性结节: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性结节,在抗结核治疗规范的情况下,部分结节可以消失。不过结核的治疗疗程较长,通常需要6-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结核性结节在规范抗结核治疗后,若治疗依从性好,结节消失的可能性也存在,但要注意抗结核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需密切监测;对于老年结核患者,除了考虑结核治疗外,还需关注其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对结节吸收的影响。 恶性结节:如果是肺部的恶性结节,如肺癌相关结节,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进展,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等。 总体而言,肺部结节是否消失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结节的性质、患者的具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一旦发现肺部结节,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结节性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5-09-10 15:05:54
  • 肺癌有肚皮疼的症状吗

    肺癌有可能出现肚皮疼症状,原因包括肿瘤侵犯(如胸膜侵犯、转移至腹腔等)、治疗相关(化疗放疗致不良反应)、合并其他疾病(如胆囊炎等),不同年龄性别肺癌患者出现肚皮疼处理不同,有相关不良生活方式或肺癌病史者出现肚皮疼需警惕相关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措施。 肿瘤侵犯相关 胸膜侵犯:肺癌细胞若侵犯胸膜,可引起疼痛,疼痛可能牵涉到腹部,导致肚皮疼。例如,有研究发现部分肺癌患者因肿瘤侵犯胸膜,出现胸部及腹部相关区域的疼痛表现。 转移:肺癌容易发生转移,若转移至腹腔内的器官、组织或腹膜等部位,也可能导致肚皮疼。比如转移至肝脏,会引起右上腹疼痛等类似肚皮疼的表现;转移至腹膜时,可出现腹部广泛性疼痛不适。 其他因素 治疗相关: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肚皮疼的不良反应。化疗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等导致腹部不适疼痛,放疗如果累及腹部相关区域的组织,也可能引发肚皮疼。 合并其他疾病:肺癌患者本身可能合并有腹部的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这些疾病也会引起肚皮疼,需要注意鉴别。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肺癌患者出现肚皮疼时,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比如老年肺癌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判断肚皮疼原因时需更全面细致检查,排除多种可能因素;女性肺癌患者出现肚皮疼时,要考虑与女性自身生理状况相关的腹部疾病等情况。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肺癌患者出现肚皮疼,要重点排查肿瘤相关转移等情况。有肺癌病史的患者出现肚皮疼,需警惕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影像学检查(CT等)、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肚皮疼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或处理措施。

    2025-09-10 15:03:58
  • 肺癌会传染给周围的人吗

    肺癌不会传染给周围的人,其发病由自身细胞基因突变等内部因素致细胞异常增殖,传染病由特定病原体引起能在宿主间传播,肺癌无此特性,普通人群、儿童、老年人与肺癌患者接触无需因传染担忧,正常交往即可,周围人群无需因接触肺癌患者过度恐慌。 一、肺癌的发病机制与传染性无关 肺癌的发病主要是自身细胞的基因改变等内部因素起关键作用。虽然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比如EB病毒等,但这并不是说肺癌会像传染病那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病是由特定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这些病原体能够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并引发疾病,而肺癌不具备这样的传播特性。 二、与肺癌患者接触的注意事项 1.普通人群:正常与肺癌患者共同生活、工作、接触时,无需过于担忧会被传染肺癌。可以正常进行日常的社交互动,如一起吃饭、握手等,因为肺癌不是传染病,不会通过这些日常接触方式传播。 2.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尚在发育过程中,但肺癌不会传染给儿童,所以儿童与肺癌患者接触时无需额外采取特殊的隔离防护措施来预防肺癌的“传染”。不过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鼓励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均衡饮食等,以降低儿童自身患其他疾病的风险,但这与预防肺癌传染无关。 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但其与肺癌患者接触时也不用担心会被传染肺癌。老年人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继续维持正常的生活交往,同时注重自身的健康管理,如定期进行体检等,及时发现和处理自身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肺癌不具有传染性,周围人群无需因与肺癌患者接触而过度恐慌。

    2025-09-10 15:00:18
  • 如果肺癌转移骨头有什么症状

    肺癌骨转移会引发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压迫等症状,不同特征的患者出现相应症状时需特别注意,如老年患者易骨折要避免剧烈活动,女性、长期吸烟及有基础疾病患者也各有需关注之处。 病理性骨折 当骨转移导致骨质破坏严重时,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比如转移部位的骨骼承受正常压力或轻微外力时就可能折断。常见于承重骨,像脊柱转移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而引起脊柱畸形、活动受限等;长骨转移可能引发骨折,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 高钙血症 肿瘤细胞分泌一些因子可导致骨质溶解,使大量钙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引起高钙血症。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口渴、多尿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 脊髓压迫 如果肺癌骨转移发生在脊柱,肿瘤组织可能压迫脊髓。这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病变平面以下的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异常,严重时可出现截瘫,即病变平面以下肢体完全失去运动和感觉功能。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这与肿瘤消耗以及疾病本身对身体的影响有关。另外,由于骨转移病灶局部可能会有肿胀、压痛等表现。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肺癌骨转移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特别注意。例如老年患者本身骨质就相对疏松,发生骨转移后更易出现骨折等情况,应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女性患者在关注自身症状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病史等综合判断;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肺癌骨转移的风险相对较高,出现相关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查;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应对骨转移症状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等的影响,比如有心脏病的患者在使用某些可能影响心脏功能的药物时需谨慎等。

    2025-09-10 14:58:32
  • 肺癌能不能吃虾

    肺癌患者通常可吃虾,因其富含优质蛋白等营养,但需注意,若对虾过敏则不能吃;消化功能减退者要注意烹饪方式;合并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者需控制摄入量或遵医嘱谨慎食用。 一、虾的营养优势 虾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接近,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每100克虾所含蛋白质约18克左右,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等,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于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营养消耗增加等情况,适当食用虾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等。 二、特殊情况需注意 1.过敏情况:如果肺癌患者本身对虾过敏,那么肯定不能食用虾,否则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这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甚至可能干扰肺癌的治疗。 2.消化功能状况:一些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此时食用虾需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做得清淡、容易消化,避免过于油腻的烹饪方法,如油炸等。如果消化功能严重不良,可能需要将虾做成虾泥等更容易消化吸收的形式来食用。 3.合并其他疾病:若肺癌患者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由于虾属于含嘌呤相对较高的食物,过多食用可能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加重病情。这种情况下需要控制虾的摄入量,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食用。例如,对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肺癌患者,每天虾的摄入量可能需要限制在一定量以内,并且要注意监测血尿酸水平。 总之,肺癌患者一般可以吃虾,但要根据自身的过敏情况、消化功能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来综合考虑食用量和烹饪方式等,以确保食用虾对身体是有益而无害的。

    2025-09-10 14:57: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