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陈军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陈宇,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擅长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需结合影像学、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胸部X线早期无特异表现,CT、MRI可辅助判断病变情况,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低,胸膜活检包括胸腔镜和开胸活检阳性率较高,免疫组化可鉴别诊断,有石棉暴露史人群等需高度警惕,儿童患者有特殊情况也需排查且有创检查需谨慎。 胸部CT检查:能清晰显示胸膜病变的范围、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可发现胸膜结节状或弥漫性增厚、胸腔积液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变情况,但也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更好地显示胸膜病变与胸壁、纵隔等结构的关系,对于评估肿瘤侵犯范围有一定价值。 病理学检查 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抽取胸腔积液进行细胞学检测,查找恶性肿瘤细胞。但阳性率相对较低,约30%-60%左右,且有时难以区分间皮瘤细胞与其他肿瘤细胞。 胸膜活检:包括胸腔镜胸膜活检和开胸胸膜活检。胸腔镜胸膜活检是常用方法,通过胸腔镜进入胸腔,获取胸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阳性率较高,可达70%-90%。开胸胸膜活检诊断更为准确,但属于有创操作,风险相对较高。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在病理学检查基础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明确肿瘤细胞的来源和性质,有助于与其他胸膜病变如结核性胸膜炎、其他原发性或转移性胸膜肿瘤等进行鉴别诊断。例如间皮瘤细胞常表达钙视网膜蛋白、间皮素等标志物。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例如有长期石棉暴露史的人群(石棉暴露是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重要危险因素),出现相关胸膜病变表现时更应高度警惕该病,需积极进行上述诊断检查;对于儿童患者,虽然恶性胸膜间皮瘤相对罕见,但如果有特殊的病史或表现也需按照诊断流程进行排查,儿童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在进行有创检查时需充分评估风险并谨慎操作。

    2025-10-17 10:41:17
  • 人体胸部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胸部疼痛有刺痛(可能与肋间神经受刺激或损伤有关)、隐痛(可见于乳腺增生且女性月经周期前后可能更明显)、压榨性痛(需警惕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且中老年或有心血管病史者需重点关注);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喘息,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哮喘)、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可致,长期吸烟者、老年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者需留意;胸部肿块有良性的乳腺纤维瘤(多见于年轻女性,边界清晰、活动度好)和恶性的乳腺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表现为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的肿块);咳嗽咳痰为胸部疾病常见伴随症状,肺部感染时可出现咳嗽伴脓性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有长期咳嗽、咳痰病史且吸烟者发病率更高;皮肤改变有胸部皮肤红肿可能提示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皮肤皮疹可能与过敏等因素相关且免疫力低下者皮肤感染风险增加。 一、胸部疼痛 可表现为多种性质,如刺痛、隐痛、压榨性痛等。刺痛可能与肋间神经受刺激或损伤有关;隐痛可见于乳腺增生,女性月经周期前后可能更明显;压榨性痛需警惕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群或有心血管病史者需重点关注。 二、呼吸困难 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喘息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哮喘)可致此症状,长期吸烟者因肺部功能受损易出现;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也可引发,老年人群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者需留意。 三、胸部肿块 可触及异常隆起,良性肿块如乳腺纤维瘤,多见于年轻女性,边界清晰、活动度好;恶性肿块如乳腺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表现为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的肿块。 四、咳嗽咳痰 为胸部疾病常见伴随症状,肺部感染时可出现咳嗽伴脓性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有长期咳嗽、咳痰病史,吸烟者发病率更高。 五、皮肤改变 胸部皮肤红肿可能提示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皮肤皮疹可能与过敏等因素相关,免疫力低下者皮肤感染风险增加。

    2025-10-17 10:41:01
  • 肺癌遗传概率有多大

    肺癌的遗传概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基因突变、家族史等,大多数肺癌患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关系不大,预防肺癌的关键是戒烟和避免暴露于空气污染,同时定期进行肺癌筛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1.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某些基因突变或家族性遗传疾病可能增加个体患肺癌的风险。例如,EGFR、ALK等基因突变在一些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这些突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肺癌的遗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另一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意味着只要携带一个突变基因就可能患病,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需要两个基因都发生突变才会发病。 3.家族性肺癌是指一个家族中有多个成员患有肺癌。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多个亲属患有肺癌,尤其是在年轻时就被诊断为肺癌,那么他/她患肺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4.然而,大多数肺癌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大多数肺癌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 5.对于有肺癌家族史的个体,可以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以了解是否存在与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个体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监测措施。 6.对于一般人群,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包括戒烟、避免暴露于空气污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饮酒等)。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如低剂量螺旋CT扫描)也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肺癌,提高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肺癌的遗传概率是复杂的,并且个体的风险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家族史、基因突变情况以及其他因素。如果你对肺癌的遗传概率或家族性肺癌有具体的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遗传咨询师,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此外,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肺癌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2025-10-17 10:40:20
  • 什么是食道肿瘤严重吗

    食道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食管良性肿瘤相对少见,生长缓慢,多数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但需定期随访;食管恶性肿瘤即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我国高发,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中晚期会致进行性吞咽困难等,不及时治疗严重威胁生命,早期有治愈机会,中晚期效果差,发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性质分期并采取合适治疗方案,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诊断治疗需谨慎或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 食道肿瘤是否严重 食管良性肿瘤:一般来说不严重,多数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吞咽梗阻等症状,但通过手术切除后,患者通常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对寿命影响较小。不过,也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因为少数良性肿瘤可能有恶变倾向。 食管恶性肿瘤(食管癌):相对严重,早期食管癌症状不典型,可能仅有吞咽食物时的异物感、哽噎感等,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从吞咽固体食物困难逐渐发展到吞咽液体食物也困难,还可能伴有消瘦、乏力、胸痛等症状。食管癌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营养状况,导致身体状况迅速恶化,并且会发生转移,转移到其他部位后会影响相应器官的功能,最终危及生命。早期食管癌通过手术等治疗有一定的治愈机会,而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五年生存率较低。 对于食道肿瘤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良性或恶性)、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如果发现食道肿瘤相关症状,如吞咽不适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食管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从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身体耐受性;儿童发生食道肿瘤极为罕见,一旦发现需多学科协作,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2025-10-17 10:39:23
  • 右胸比左胸大,而且非常的明显。

    右胸比左胸大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如乳房肿块、乳腺炎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右胸比左胸大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生理性因素: 发育不对称:在某些情况下,乳房的发育可能会出现不对称,这可能是由于先天因素、睡姿、运动习惯等引起的。 脂肪分布差异:人体的脂肪分布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右胸比左胸大。 青春期变化:在青春期,乳房发育可能会出现不同步,导致大小差异。 病理性因素: 乳房肿块:乳房内的肿块可能导致一侧乳房增大,常见的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 乳腺炎:乳房的炎症也可能导致局部红肿、增大。 其他:还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乳房内的血管瘤、脂肪瘤等,也可能导致乳房大小不对称。 如果右胸比左胸大非常明显,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红肿、乳头溢液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医生可能会进行以下检查: 身体检查:医生会检查乳房的大小、形状、质地、有无肿块等。 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钼靶)等,以帮助发现乳房内的异常。 病理检查:如果怀疑有肿瘤,可能需要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注意观察。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右胸比左胸大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和体检也是早期发现乳房疾病的重要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未成年人和孕妇,乳房的发育和变化是正常的,可能会出现大小不对称的情况。在这些特殊时期,应咨询医生的建议,了解正常的乳房发育过程和注意事项。如果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及时就医。

    2025-10-17 10:39:0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