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陈军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陈宇,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擅长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 气胸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有哪些

    针对气胸的护理包含气体交换受损需依不同年龄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疼痛要评估程度并采取半卧位等舒适体位观察疼痛情况、焦虑需通过沟通了解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潜在并发症复张性肺水肿要观察有无相关表现且针对不同年龄采取如儿童控补液速度、老人加强心肺监测等护理措施。 一、气体交换受损 与气胸导致肺组织受压、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相关。不同年龄患者因呼吸储备不同,儿童呼吸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老人肺功能可能减退,故需密切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例如,儿童出现气胸时,因胸廓弹性较好,早期可能症状不典型,但血氧饱和度下降可能更迅速;老人则因肺组织弹性差、基础肺功能弱,气体交换受损后呼吸困难表现更明显,需动态评估其呼吸状态以调整护理措施。 二、疼痛 与胸膜摩擦或胸腔闭式引流管刺激相关。不同性别对疼痛感知存在差异,但均需评估疼痛程度,可采用疼痛评分工具。通过采取半卧位等舒适体位,减少胸廓运动以缓解疼痛,同时观察疼痛性质、部位及持续时间等,若疼痛加剧或伴随其他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 三、焦虑 与突发疾病、对预后担忧相关。各年龄段患者均可出现,护理人员需通过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如与儿童交流时可采用温和方式安抚,对老年患者则耐心解释病情,给予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情绪,增强治疗依从性。 四、潜在并发症:复张性肺水肿等 多在大量气胸快速排气后发生,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加重伴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尤其在胸腔闭式引流排气过程中,要留意患者症状变化,一旦出现相关表现需立即协助医生处理,同时针对不同年龄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儿童需严格控制补液速度,老人则需加强心肺功能监测。

    2025-09-10 15:15:42
  • 胸口为什么感觉有一团气

    胸口感觉有一团气可能与消化系统、心脏、肺部、心理因素等有关,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信号,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需特别重视。 胸口感觉有一团气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消化系统问题:胸口感觉有一团气可能与消化系统问题有关,如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胃溃疡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胃酸反流到食管,刺激食管和胸部,引起不适感。 2.心脏问题:虽然心脏问题引起的胸口不适通常不是由气团引起的,但某些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以排除严重的心脏问题。 3.肺部问题:肺部疾病,如肺炎、肺气肿等,也可能导致胸口感觉有气团。此外,气胸等肺部急症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 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胸口感觉有气团,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情绪可能影响身体的感觉和反应。 5.其他原因:其他原因包括肋软骨炎、胸膜炎、胸部外伤等。 如果胸口感觉有一团气的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咳嗽、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询问病史,并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进一步的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光、胃镜等,以确定具体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就医之前,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症状,如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等。此外,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脏病史的人、孕妇等,胸口感觉有气团可能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应更加重视并及时就医。此外,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症状可能不同,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09-10 15:13:34
  • 胸口突然疼

    胸口突然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脏问题、肺部问题、骨骼肌肉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等,也可能与焦虑、紧张等有关。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胸口突然疼更应特别注意,及时就医。 1.可能原因: 心脏问题: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可能导致胸口疼痛。 肺部问题:肺炎、胸膜炎等肺部疾病也可能引起胸口疼痛。 骨骼肌肉问题: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等骨骼肌肉问题也可能导致胸口疼痛。 消化系统问题:胃溃疡、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可能引起胸口疼痛。 其他原因:焦虑、紧张、胸膜炎等也可能引起胸口疼痛。 2.建议: 立即休息: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 观察症状:注意观察胸口疼痛的程度、性质、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等。 呼叫急救: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前往医院就诊。 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症状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光、血液检查等,以确定疼痛的原因。 治疗: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胸口突然疼可能与心脏问题、肺部问题、骨骼肌肉问题等有关,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孕妇:孕妇胸口突然疼需要特别注意,可能与心脏问题、肺部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等有关,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胸口突然疼可能与心脏问题、肺部问题、骨骼肌肉问题等有关,需要特别注意,及时就医检查。 总之,胸口突然疼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2025-09-10 15:11:43
  • 肋骨应该是什么样的

    肋骨共对左右对称属扁骨,1-7对为真肋连胸骨,8-10对为假肋借肋软骨连肋弓,11-12对为浮肋前端游离;正常呈细长弓形骨皮质连续骨小梁有序,儿童期骨化程度低柔韧性强随发育渐骨化变硬,女性肋骨相对短窄胸廓更圆,曾有骨折者愈合后局部形态有差异但仍维持基本功能结构。 一、解剖结构组成 肋骨共12对,左右对称,属扁骨。第1-7对肋骨为真肋,直接与胸骨相连;第8-10对肋骨为假肋,借肋软骨与上一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第11-12对肋骨为浮肋,前端游离。肋骨后端膨大称肋头,肋头外侧稍细部分为肋颈,肋颈外侧有粗糙突起即肋结节。 二、正常形态特点 正常肋骨呈细长弓形,前端钝圆。从解剖学角度看,其骨皮质连续、骨小梁排列有序,整体形态符合人体结构力学需求,能有效保护胸腔内重要脏器(如心脏、肺等)。儿童时期肋骨相对较软、弹性好,随生长发育逐渐骨化变硬;女性肋骨通常较男性短且窄,胸廓形态相对更圆;长期体力劳动者的肋骨可能因运动等因素有轻微形态适应性改变,但仍遵循正常解剖结构的基本框架。 三、不同人群差异影响 儿童:儿童骨骼处于发育阶段,肋骨骨化程度低、柔韧性强,相比成人更易因外力发生变形,但随年龄增长会逐步完成骨化过程,趋近成人肋骨形态结构。 女性:女性胸廓结构与男性有别,肋骨在长度、宽度及胸廓整体轮廓上呈现相对更窄且圆润的特点,这与女性生理结构及激素影响下的胸廓发育相关。 有病史人群:曾有肋骨骨折的人群,骨折愈合后可能出现骨痂形成、局部骨质重塑等情况,与正常未受伤肋骨在局部形态上存在差异,但一般仍维持肋骨作为胸廓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结构,若有明显形态异常或功能障碍需及时就医评估。

    2025-09-10 15:09:24
  • 肺部结节会消失吗

    肺部结节能否消失取决于多种因素,炎性结节经有效抗感染治疗部分可消失,青壮年及规范抗结核治疗的结核性结节部分可消失,恶性结节一般不会自行消失,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发现肺部结节应及时就医处理。 炎性结节:如果肺部结节是由炎症引起,比如细菌感染导致的炎性结节,在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部分炎性结节有可能消失。例如,有研究表明,对于因肺炎链球菌感染引发的肺部炎性结节,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结节吸收消失的概率相对较高。一般来说,青壮年身体状况较好,免疫系统相对活跃,在发生炎性结节后,通过积极治疗炎性结节消失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由于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炎性结节消失的难度可能会增加,但通过规范治疗仍有消失的可能。 结核性结节: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性结节,在抗结核治疗规范的情况下,部分结节可以消失。不过结核的治疗疗程较长,通常需要6-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结核性结节在规范抗结核治疗后,若治疗依从性好,结节消失的可能性也存在,但要注意抗结核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需密切监测;对于老年结核患者,除了考虑结核治疗外,还需关注其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对结节吸收的影响。 恶性结节:如果是肺部的恶性结节,如肺癌相关结节,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进展,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等。 总体而言,肺部结节是否消失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结节的性质、患者的具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一旦发现肺部结节,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结节性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5-09-10 15:05: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