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炎冰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瘫、肌张力障碍、脊柱裂、小儿脊柱裂、显微镜外科手术、颈科、颅脑疾并脊柱脊髓疾病脊髓栓系症。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于炎冰,男,主任医师,就职于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擅长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瘫、肌张力障碍、脊柱裂、小儿脊柱裂、显微镜外科手术、颈科、颅脑疾并脊柱脊髓疾病脊髓栓系症。展开
个人擅长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瘫、肌张力障碍、脊柱裂、小儿脊柱裂、显微镜外科手术、颈科、颅脑疾并脊柱脊髓疾病脊髓栓系症。展开
  • 双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怎么办?

    双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口服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也可以口服降血脂的药物,例如辛伐他汀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还可以口服改善脑循环的药物,例如艾地苯醌片、胞磷胆碱钠片等,如果出现头晕的症状可以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清淡的饮食,适当的进行运动。

    2025-03-29 18:37:07
  • 脑出血可以吃安宫牛黄丸吗?

    脑出血的患者如果出现意识障碍可以服用安宫牛黄丸,例如昏迷、抽搐等,如果没有意识障碍可以不需要服用,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具有醒脑的作用,如果患者发病时不能进行可以通过胃管给药。脑出血患者可以先进行脱水,能够降颅压,减轻脑部水肿,控制血压,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要积极的进行康复治疗,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025-03-29 18:53:14
  • 脑梗塞如何治疗效果好?

    脑梗塞发病后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可以给予改善脑缺血的药物进行治疗,预防血小板凝聚的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伴有高血脂的的患者可以口服降脂药,例如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片等;扩张血管的药物,例如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血塞通片等,如果伴有脑水肿可以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进行静脉注射。平时要保持清淡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

    2025-03-29 18:53:14
  • 儿童恶性脑肿瘤的症状?

    患有恶性脑肿瘤的孩子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一、头部有明显的疼痛感,并且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且视力会逐渐减退,甚至会伴有复视。二、孩子可能会出现癫痫的现象,精神状态也会受到影响。三、孩子的嗅觉、听觉以及肢体运动功能都会下降。建议患有恶性脑肿瘤之后及时进行伽玛刀、X刀等治疗,促进病情的恢复。除此之外,也可以进行局部热疗或是化疗、放疗等。

    2025-03-29 20:57:54
  • 丘脑下部损伤日常应注意什么

    丘脑下部损伤患者需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饮食要营养均衡且控制钠盐摄入;生活起居保证充足休息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康复与运动要适度并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病情监测要观察症状变化并定期复查;心理方面要调节情绪,家属给予关心支持,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特点需相应关注。 一、饮食方面 1.营养均衡: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例如,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碳水化合物选择全谷物等,维生素和矿物质通过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获取。研究表明,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丘脑下部损伤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营养的需求有所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老年人则要注意控制脂肪和钠的摄入,防止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2.控制钠盐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因为丘脑下部损伤可能影响水盐代谢平衡,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风险。一般建议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对于有水肿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限制。 二、生活起居方面 1.休息与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调节。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黑暗和适宜的温度。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睡眠时长的需求不同,儿童需要较长时间的睡眠,一般10-14小时;成年人7-9小时;老年人5-7小时左右。丘脑下部损伤患者要避免熬夜等不良作息,保证规律的休息时间。 2.避免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都要适度,过度劳累可能影响身体的整体状态,不利于丘脑下部损伤的恢复。例如,体力劳动者要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时间,脑力劳动者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三、康复与运动方面 1.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儿童患者,运动要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身体发育的运动方式,如简单的体操等;老年人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心肺功能,对丘脑下部损伤患者的康复有帮助,但要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运动计划。 2.康复训练: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针对可能出现的内分泌等功能紊乱相关的康复训练等。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 四、病情监测方面 1.症状观察: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体温、内分泌相关症状(如尿量、食欲、体重等)。如果出现体温异常升高或降低、尿量突然增多或减少、食欲明显改变、体重异常波动等情况,要及时就医。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症状的感知和表达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精神不佳等;老年人可能症状不典型,更需要家属密切观察。 2.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复查项目可能包括内分泌相关指标、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病情恢复情况和调整治疗方案。 五、心理方面 1.情绪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丘脑下部损伤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或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要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不同年龄的患者心理特点不同,儿童患者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心理安抚;成年人可能需要自我调节和社会支持;老年人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等因素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

    2025-09-29 13:29: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