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华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各期痔疮,尤其擅长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同减张离断术治疗治疗重度痔疮、环状痔、嵌顿痔等。各型肛瘘、肛周脓肿,尤其擅长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复发及难治性肛瘘与肛周脓肿。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郑丽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获得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称号。主要从事肛肠疾病的治疗与临床应用研究。近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写《肛肠病学》等学术专著。展开
个人擅长
各期痔疮,尤其擅长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同减张离断术治疗治疗重度痔疮、环状痔、嵌顿痔等。各型肛瘘、肛周脓肿,尤其擅长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复发及难治性肛瘘与肛周脓肿。展开
  • 痔疮长在什么位置

    痔疮依据发生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在齿状线以上直肠黏膜下,表现为便时出血等;外痔在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下,有肛门不适等表现;混合痔在齿状线上下均有分布,兼具两者症状,它们各有相关发病因素及易患人群。 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下。主要表现为便时出血,初期可能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脱出后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常见于经常久坐、久站、便秘的人群,不同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妊娠女性由于盆腔压力增加等因素,相对更易患内痔。 外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皮肤下。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会有瘙痒。若形成血栓性外痔,还会出现疼痛。常与长期便秘、腹泻、不良排便习惯等因素相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同样无明显性别差异,不过肥胖人群由于肛周压力较大等原因,相对更易出现外痔问题。 混合痔:是内痔和外痔的静脉丛相互沟通融合,在齿状线上下均有分布。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比如既有便血,又有肛门肿物脱出、疼痛、瘙痒等表现。其发病因素与内痔、外痔的相关因素有叠加效应,各年龄段、各性别人群均可患病,生活方式不健康、有肛肠疾病家族史等人群相对更易出现混合痔情况。

    2025-07-23 14:21:19
  • 久坐的人比较容易得痔疮吗

    久坐的人比较容易得痔疮,因久坐影响血液循环致直肠肛管静脉丛淤血扩张,还使肠道蠕动减缓致大便干结,增加肛管直肠压力,不同人群久坐均易增加患痔疮风险,如办公室职员患病率高、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女性特殊时期加重充血、有病史者易复发或加重。 影响血液循环:久坐时,人体下半身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尤其是盆腔部位的静脉回流会受到阻碍。直肠肛管部位的静脉丛容易淤血扩张,正常的静脉血液回流不畅,静脉丛内压力增高,使得血管壁弹性下降,从而增加了痔疮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保持坐位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等,其痔疮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经常活动的人群。 肠道蠕动减缓:久坐会使肠道蠕动速度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大便干结。而干结的大便在排出过程中会擦伤肛管黏膜,并且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排出,这进一步增加了肛管直肠部位的压力,易诱发痔疮。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久坐带来的这种影响类似,但儿童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久坐更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肠道功能发育,需特别注意;对于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久坐可能会加重盆腔充血等情况,进而增加患痔疮的可能性;有痔疮病史的人群久坐则会使病情更容易复发或加重。

    2025-07-23 14:21:06
  • 婴儿肛周脓肿多久自愈

    婴儿肛周脓肿一般难以自愈,因婴儿肛周皮肤娇嫩、免疫系统未完善,感染易扩散,不干预会加重,还可能破溃后反复感染、致婴儿有全身症状影响健康,发现迹象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采取相应治疗,日常要注意肛周清洁卫生。 原因分析 婴儿肛周皮肤相对娇嫩,且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一旦发生肛周局部的细菌感染,感染容易在局部扩散。肛周脓肿形成后,脓肿内的炎性物质会持续积聚,若不进行干预,感染不会自行消退,反而可能会逐渐加重。例如,有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婴儿肛周脓肿若不采取治疗措施,感染可能会向周围组织蔓延,引起更严重的蜂窝织炎等并发症。 可能的发展情况 随着时间推移,脓肿可能会自行破溃,但破溃后也可能会出现反复感染、愈合缓慢等情况。而且在脓肿未得到有效处理时,婴儿可能会出现发热、哭闹不安等全身症状,影响婴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建议措施 一旦发现婴儿有肛周脓肿的迹象,如肛周红肿、触摸有硬块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脓肿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局部的消毒处理、必要时的切开引流等。对于婴儿来说,及时干预可以避免病情加重,促进恢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婴儿肛周的清洁卫生,保持肛周皮肤的干燥,减少感染的风险。

    2025-07-23 14:20:35
  • 痔疮怎样快速消肿止痛

    痔疮消肿止痛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坐浴、使用药物、保持清洁、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手术治疗,孕妇、儿童、老人等人群需咨询医生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喝水,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缓解痔疮症状。 2.坐浴:用温水坐浴可以缓解肛门疼痛和肿胀,促进血液循环。每次坐浴15-20分钟,每天2-3次。 3.使用药物: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痔疮膏、栓剂等,也可以口服一些药物,如消炎药、止痛药等。在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4.保持肛门清洁: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可以使用温水清洗肛门,或者使用一些专门的清洁湿巾。 5.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和腹泻。 6.手术治疗:如果痔疮症状严重,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无法缓解,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痔疮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治疗痔疮时,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此外,如果痔疮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7-23 14:20:15
  • 适合哺乳期用的痔疮药

    哺乳期可选择的痔疮药有外用栓剂、乳膏,以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口服药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注意观察宝宝反应。 1.外用栓剂:如痔疮栓剂,可直接作用于痔疮部位,减轻症状。这些栓剂通常含有局部麻醉剂、止血剂和消炎药等成分,对哺乳期婴儿的影响较小。 2.外用乳膏:痔疮乳膏也可用于缓解痔疮症状。这些乳膏通常需要涂抹在痔疮部位,通过皮肤吸收发挥作用。在选择乳膏时,应注意成分的安全性。 3.口服药物:一些口服药物也可用于治疗痔疮,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哺乳期母亲应避免使用可能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使用痔疮药外,哺乳期母亲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饮食清淡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痔疮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哺乳期母亲在使用痔疮药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告知医生自己的哺乳期情况和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并给予个性化的建议。此外,母亲在使用痔疮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痔疮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2025-07-23 14:20: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