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郑丽华副主任医师(112)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郑丽华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各期痔疮,尤其擅长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同减张离断术治疗治疗重度痔疮、环状痔、嵌顿痔等。各型肛瘘、肛周脓肿,尤其擅长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复发及难治性肛瘘与肛周脓肿。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郑丽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获得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称号。主要从事肛肠疾病的治疗与临床应用研究。近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写《肛肠病学》等学术专著。展开
个人擅长
各期痔疮,尤其擅长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同减张离断术治疗治疗重度痔疮、环状痔、嵌顿痔等。各型肛瘘、肛周脓肿,尤其擅长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复发及难治性肛瘘与肛周脓肿。展开
  • 外痔感染会导致痔核脱出吗

    外痔感染可能致痔核脱出,其机制包括炎症致组织肿胀、肛门括约肌功能变化;成年、儿童、老年人群出现此情况有不同应对,成年需注意清洁、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儿童要谨慎处理、注重局部卫生,老年要兼顾基础疾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外痔感染引发痔核脱出的机制 1.炎症导致组织肿胀:外痔感染时,局部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使得痔核体积增大。例如,炎性因子的释放会引起组织水肿,原本处于肛门内的痔核在体积增大后,受肛门括约肌等因素影响,容易脱出肛门外。 2.肛门括约肌功能变化:感染引起的疼痛等刺激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当括约肌痉挛时,对痔核的束缚力改变,正常情况下能容纳痔核的肛门结构在括约肌痉挛等异常状态下,就可能无法维持痔核在肛门内的位置,从而促使痔核脱出。 二、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及应对 1.成年人群:成年患者出现外痔感染伴痔核脱出时,需要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可通过温水坐浴等方式缓解症状。同时要避免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防止病情加重。如果脱出的痔核不能自行回纳,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药物治疗控制感染后考虑手术等,但具体治疗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判断。 2.儿童人群:儿童发生外痔感染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类似情况,由于儿童身体机能和成人不同,更要谨慎处理。要注意保持儿童肛门局部卫生,避免因感染导致不适影响其正常生活。如果发现痔核脱出,应及时带儿童到儿科或肛肠科就诊,因为儿童的肛门组织较为娇嫩,治疗需更加注重安全性和温和性,可能优先考虑保守的局部清洁等非手术干预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老年人群:老年人群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外痔感染伴痔核脱出时,除了关注局部痔核情况外,还需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要控制好基础疾病,在治疗外痔感染及痔核脱出时,选择治疗方式要兼顾基础疾病状况。例如,在使用药物等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同时老年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相对较弱,痔核脱出后回纳相对更困难,需要更谨慎的处理,可能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5-10-21 12:09:54
  • 痔疮会引起尿频吗

    痔疮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尿频,从解剖看两者无直接关联。但有心理因素影响及合并其他疾病时可能间接导致尿频,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前列腺增生,女性患者可能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痔疮患者出现尿频应及时就医全面检查,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及处理。 一、痔疮与尿频无直接关联机制 从解剖位置来看,痔疮发生在肛门直肠部位,而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统器官位于盆腔的不同区域,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解剖学上的紧密连接或神经传导上的直接关联来导致痔疮直接引发尿频。 二、可能与痔疮相关情况导致尿频的间接因素 (一)心理因素影响 当痔疮患者因肛门部位的不适、疼痛等症状而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的表现,其中包括对排尿感觉的敏感,从而可能主观上感觉尿频,但这并非是痔疮直接引起的泌尿系统本身的病变。例如,长期受痔疮困扰的患者,精神高度关注身体的各种感觉,容易放大对排尿次数等的感知。 (二)合并其他疾病时 1.老年患者情况:老年痔疮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疾病。前列腺增生会导致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而痔疮的存在可能会因为患者行动不便等因素,影响其对自身泌尿系统症状的观察和重视,容易将尿频等症状单纯归结于痔疮,而实际上是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疾病在起主要作用。 2.女性特殊情况:女性痔疮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尿频,但这是泌尿系统感染本身的问题,而非痔疮直接导致,只是恰好同时发生在痔疮患者身上。 三、当痔疮患者出现尿频时的应对措施 当痔疮患者发现有尿频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需要进行泌尿系统相关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以明确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本身的病变;同时也要对痔疮病情进行评估。如果是泌尿系统疾病导致的尿频,要针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如果是心理因素等间接因素导致,可进行心理调节等相应处理。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特殊人群,老年患者要更加细致地进行各项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女性患者要注意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遵循女性生理特点等进行合理操作。

    2025-10-21 12:09:53
  • 结缔组织外痔咋回事的呢

    结缔组织外痔成因包括肛门局部慢性炎症刺激、长期不良排便习惯、老年人肛门括约肌松弛及女性妊娠分娩等;临床表现为肛门异物感,炎症时伴肿胀疼痛,肛门缘有皮垂样赘生物;诊断靠视诊,需与尖锐湿疣鉴别;无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有症状可温水坐浴等,症状明显可手术,预防要保持良好排便习惯、注意肛门卫生、积极治肛门炎症及孕妇等特殊人群注意相关事项。 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一般患者自觉肛门有异物感,尤其是在排便后或行走时可能会更明显。有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疼痛,但如果发生炎症时,会出现肛门部的肿胀、疼痛等症状。 体征特点:在肛门缘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皮垂样赘生物,颜色多为淡红色或与肛周皮肤颜色相近,质地柔软,一般无压痛,但如果有炎症时,赘生物可能会红肿、触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医生通过肛门局部的视诊即可基本明确诊断,观察肛门缘皮肤皱襞的情况,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来判断是否为结缔组织外痔。 鉴别诊断:需要与尖锐湿疣等疾病鉴别。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病变多发生在肛门生殖器部位,损害初期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颜色红色或污灰色。而结缔组织外痔主要是肛门缘皮肤的增生性改变,通过病史、典型的外观表现等一般可以区分。 治疗与预防 治疗:对于无症状的结缔组织外痔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需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避免刺激即可。如果出现炎症、疼痛等症状时,可以采用温水坐浴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对于症状较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结缔组织外痔,可考虑手术切除,但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预防: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至关重要,要避免久坐、久站,定时排便,缩短排便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内为宜。注意肛门局部卫生,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肛门清洁干燥。积极治疗肛门局部的炎症性疾病,如肛裂、肛窦炎等。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活动,预防便秘的发生,从而降低结缔组织外痔的发生风险。

    2025-10-21 12:09:35
  • 产妇出现痔疮应如何处理

    产妇痔疮护理包含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饮食增加膳食纤维、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遵医嘱用安全外用药,严重时及时就医。 一、一般护理措施 1.温水坐浴:每日可进行1-2次温水坐浴,每次持续10-15分钟。温水坐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痔疮部位的肿胀与疼痛,临床研究证实其对缓解产妇痔疮症状有积极作用,且不会对产妇及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若为剖宫产等情况也可适用,需注意避免污水接触伤口)。 2.保持局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柔软的湿纸巾轻轻擦拭肛周,或用温水清洗,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防止细菌感染加重痔疮症状,尤其要关注产后恶露等情况对肛周的影响,及时清洁可降低感染风险。 二、饮食调整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产妇应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类如菠菜、西兰花、芹菜等,水果类如苹果、香蕉、火龙果等,保证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30克左右。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而便秘是加重痔疮的重要诱因,有研究表明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降低产妇痔疮的发生及加重风险。 三、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产后需注意休息,但也不宜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或久站,一般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可进行简单的走动或臀部肌肉收缩放松动作,以减少盆腔部位的充血,缓解痔疮受压情况,尤其对于顺产产妇,长时间久坐久站会更明显加重肛周血液循环障碍,影响痔疮恢复。 四、局部用药考量 在医生评估后,可选择安全的外用药物缓解痔疮症状,但需充分考虑药物对产妇哺乳等的影响,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选择对母婴相对安全的药物,避免自行随意用药,因为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等途径影响新生儿健康。 五、严重情况应对 若产妇痔疮出现脱出嵌顿、大量出血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业处理,如必要时可能进行手法复位等操作,处理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产妇产后身体恢复状况、哺乳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严重痔疮影响产妇生活质量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医生会综合评估后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2025-10-21 12:09:19
  • 什么是外痔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所致,分结缔组织性(肛门缘皮肤皱襞变大增生、偶有异物感)、静脉曲张性(静脉丛曲张、肛门坠胀久站久坐加重)、血栓性(排便等致静脉破裂形成血栓、突发剧痛有暗紫色肿物)、炎性外痔(皮肤发炎水肿、疼痛明显有红肿灼热),常见症状有疼痛、瘙痒、异物感,孕妇需避免久站久坐保持大便通畅,老年人要饮食调理多摄入膳食纤维预防便秘。 一、外痔的定义 外痔是由于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所致,是痔疮的一种类型,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长期久坐、便秘、妊娠、肛周感染等。 二、外痔的分类及特点 (一)结缔组织性外痔 常因肛门缘皮肤损伤或炎症刺激,导致肛门缘皮肤皱襞变大,结缔组织增生形成。一般无明显症状,偶有肛门异物感,局部可见赘生物样突起。 (二)静脉曲张性外痔 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静脉曲张引起,在肛门缘形成柔软团块。患者多有肛门坠胀感,久站或久坐后症状可加重,肛门视诊可见扩张迂曲的静脉团。 (三)血栓性外痔 多因排便时用力过猛、剧烈活动或用力咳嗽等,致使肛门缘静脉破裂,血液外渗到结缔组织内形成血栓。患者常突发肛门部剧烈疼痛,肛门缘可见暗紫色肿物,触痛明显。 (四)炎性外痔 由肛门周围皮肤发炎水肿引起,疼痛较明显,局部有红肿、灼热感,患者可感肛门不适、瘙痒,多因肛门皱襞发炎、肛周皮肤损伤等因素诱发。 三、外痔的常见症状 多数患者会出现疼痛,不同类型外痔疼痛程度和特点有差异;部分患者有瘙痒感,因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所致;还可能有异物感,尤其在行走、排便时感觉肛门有异常物体存在。 四、特殊人群相关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期因盆腔静脉受压、腹压增加等,易患外痔。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时适当活动,保持大便通畅,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等方式预防便秘,减少外痔发作风险。 (二)老年人 老年人胃肠蠕动相对缓慢,易发生便秘,从而增加外痔发病几率。应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芹菜等,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降低外痔发生风险。

    2025-10-21 12:08: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